•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中国式教育的悲哀图片
  • 中国式教育的悲哀图片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图片
  • 篇一:中国式高考谁的悲哀?

    中国式高考,谁的悲哀

    高考,一个在中国有着特殊意义的字符。每个人在看到它都有会有所回想,有所感概。人们对高考的质疑和批判从未终止,然而高考依然在人们的口水中活的很好,并且它带给学生和家长的压力有增无减。

    1952年中国实行高考制度,1962年12月废除,实施推荐与选拔结合的招生方法。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迄今为止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中国的高考制度与古代的科举制度有很高的相似度,十年寒窗,含辛茹苦就是为了在这一刻能过关斩将金榜题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给学生的压力可想而知。“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不像角马一样落后,要像野狗一样战斗!”只是这些口号,你就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压力和悲哀。到底是什么可以和生命具有同等比重?!到底是什么能和尊严

    不可否认,高考的重要性。大部分人以之为人生跳板,期望在这一跳之后改变自己的人生。但你要知道,中国中国每年考生大约900万,而教育部确定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总规模是675万。换言之,如今3/4的中国考生都能上大学。即使以发达国家标准衡量,这个录取率显然也不低。问题在于,这近千万考生每年并不是冲着这几百所“普通高校”去的,而是都希望上那几十所“985”(至少“211”)重点院校,而它们的招生规模加起来只有几十万。这时候注定很大部分的人会被淘汰。当汗水化为泪水,梦想化之为泡影。他们又该何去

    何从?!别的国家也有“高考”,比如美国,一年可以考几次而不是“一考定终身。”教育,就是教导人才为国所用。高考是中国教育中的一条重要分割线。先不说你是否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进入大学,等待你的仍然是各种标准答案的课程,统一规则的考试。等到社会才发现学生都被训练成了标准的考试机器,创造力受到了严重的挤压。其实这种创造力很多学生在走进高考考场之前就已经被抹杀。他们为了高分,必须学习做出标准的答案,而不是去质疑,去批判。这种专一应付考试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任何一个制度,无论它有多么先进有多科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都有它的局限和缺点。更不必说高考这个在唾沫浪潮中饱受冲刷的制度了。一考定终生游戏规则过于残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就是一种不公平。有人会说除了高考不还有其他的路可以选择吗?首先,我们小学到高中所学知识都是一些最基础的知识,能在社会实践中运用的是在太少,换句话说,我们的基础教育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实践想脱离。这就导致了一种现象必然产生:读小学为了念初中,上初中为了念高中,上高中必须得念大学。而放弃读大学的机会意味着你得重头再来,因为你没有谋生的技能和优势。再者,我国职业教育存在重大缺失,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投入太少,职业教育质量太次,教育教学环境不尽如人意。因此一方面愿意选择职业学校深造的学生少,另一方面社会用人单位看重高学历,对职业学校毕业生持歧视态度。所以这条路可谓两头受阻。当然有人会说,我们还可以选择当兵、自己创业或是自我打拼等出路。但是,在我们这个重学历和基础教育与实践严重脱

    节的前提下,试问能有什么好的发展。学生学习压力日益加重,高分低能的现象层出不穷。一套试卷说明一切之下是学生苦不堪言的压力和负担,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围着高考转,全部压力最终都落在学生身上,给学生身心都造成很大的伤害,轻者逃学厌学重 者神经崩溃精神失常,甚至自寻短见走上不归路。更为可怕的是学生忽视了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成天学的都是那几本看了不知多少遍地教材,极度的缩小了学生的知识面,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只注重成绩而放松了品行的修养,认为成绩好就是好学生,成绩成为评判一个学生的主要标准,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学校无视实践,学生过于注重书本和理论,学生动手能力下降,这就不难理解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时间积聚在学习教材和反复的习题上,学生的个人生活空间急剧缩小,体质严重下降,兴趣爱好收到严重束缚。单一死板的教学内容很大程度扼杀了学生的灵性,摧残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是极为可怕和可悲的!高考还滋生了腐败现象,助长了不正之风。考试舞弊、枪手替考、贿赂监考人员、高考试题泄露等丑陋事件屡禁不止。 中国式高考磨灭了太多人的理想,扼杀了太多人的本性,高考的改革势在必行。中国人口众多,高考已不是简单的考试模式问题,已转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改革多年的高考制度并不容易。高考改革的道路艰巨而又漫长,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有健全的高考制度。

    篇二:“读图时代”的中国教育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读图时代”并非始于当今,而是由来已久;“读图时代”不是悄然而至,它在科技的推动下汹涌而来;“读图时代”不是我们作好思想准备后的主动接纳,而是我们被它裹挟而行;“读图时代”不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而是一个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着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当众多的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方面的学者都在认真研究“读图时代”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还能王顾左右、坐视不管吗?

    一、“读图时代”的来临

    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一双眼睛,然而只有人才有一双“读图”的眼睛。科学证明,只有人才具有最为精密复杂的视觉神经,“它包括眼球、视觉神经传输系统以及大脑视觉皮层区。这个精密的组织专职物像获取,具有编码影像与生物性视觉再现的功能,使它们最终完成精神世界的心像建构”[1]。因此,人的“读图”,不仅表现为对景观的观看,而且表现为对景观的理解、研究,描绘、创造。据考证,人类最早将客观物象经由视觉影像、精神心像再通过双手外化为图像,是用坚硬的石头刻画在岩洞中的,距今至少有3万年以上的历史。随着笔、纸张,特别是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图像的绘制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掌握,图像也更多地被寻常百姓所认识和欣赏。但是,这种普及仍然没有失去先人作图、绘画的原则,即必有一件是原创者创作的祖本或原件。1837年,法国人l.盖达尔的一项科技发明打破了这一原则,并根本改变了人类“读图”的历史,这就是照相机的出现。但是人类的认识总是滞后于历史的变迁,大约在照相机发明后的一百年,本雅明在《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一文中指出:“摄影第一次在图像复制的过程中把手从最重要的艺术劳动中解放出来——这种劳动仅限于把目光集中在透镜上而已。”[2]但是,切莫以为手的解放对于艺术是一件好事,“在甚至最完美的复制中,也缺少一样东西:艺术品此时此地的存在——其在特定地点的独一无二的存在。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存在——没有别的——标志着作品所从属的历史”[2]。照相机使我们制作影像更为方便、快捷了,也正是因为它减去艺术创作中眼与心、心与手的配合,也就失去了传统艺术的独一无二性和本雅明所说的“仪式功能”。当然,照相机的发明还只是“读图时代”的一个前奏,电影,特别是电视技术的出现,“读图时代”才真正来临。

    电视发明于20世纪20年代,它一问世,即全面地介入了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美国学者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在他的《视觉文化导论》中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现代生活就发生在荧屏上”[3]。有人作过一次调查,今天人们所掌握的社会信息,有60%至70%来自于图像,而这其中有一大半源于电视。并且,由于电视的出现,刺激了人们视觉欲望,它与这之前的摄影、电影,以及这之后的电子网络的影像,还有数量巨大的卡通、漫画、图片,开始全面渗入人们的生活,以至于轮到中国人惊呼:“图像包围了我们。”[4]而我们被图像包围的最重要的标志,是每人每天用于“读图”的时间。据统计,上世纪末美国18岁的青年,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达4小时[3],而在中国,据上海电视台和央视·索福瑞两家合作推出的《中国电视节市场报告(2003-2004)》表明,中国人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是3个小时。上述统计可以证明,电视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具有统治力的媒介”[3]是如何统治人类的,如果再加上在图片、漫画、电影、电脑上的时间,说“读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二、“读图时代”对教育的影响

    “读图时代”对社会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而这其中尤其是对教育的影响应该受到特别重视。这里所说的教育是一个大教育的观念,也就是说,“读图时代”的到来,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阶层、不分地域,超越了(甚至是凌驾于)学校、家庭、社会的方式,从伦理观、消费观、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全方位地引导、教育国民,几乎没有人能逃脱这样的引导和教育。综合各家观点和笔者的理解,对比“前读图时代”与“读图时代”,我

    们觉得“读图时代”给当代中国带来了这样一些变化。

    其一,“读图时代”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方式。在现代影像科技出现之前,我们对世界的感知通过五官,且主要是通过视觉,中国人所说的“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指的就是眼睛对世界(自然的、社会的)的观察、了解,并且非常相信眼睛的认知。但是,照相机、摄影机、电视机发明之后,这个世界呈现给我们的,先是黑白的,后来是彩色的;先是静止的,后来是运动的;先是无声的,后来是有声的。影像由此逐渐抓住了人的眼球,特别是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之后,似乎全世界都在电视中,而人们的闲暇也几乎全被电视所占有,大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自满。然而,这委实是一个很大的误会,首先,我们面对的电视影像不是一个真正的世界,而是一个经过了人为的选择、加工过的“仿真”世界,这样的世界,我们不可能直接用自己的眼睛看,而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看;其次,我们在直接面对世界的时候,不仅用视觉,听觉,还同时用了嗅觉、味觉、触觉,但是我们在面对影像时,我们用了视觉、听觉(其中主要是视觉),这种感知有时是丰富的,但也必然是片面的,人只有用全部的感官去感知世界时,那才是真正属于人的全面的、完整的感知。所以,当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的时候,影像离我们近了,而世界则离我们远了。

    其二,“读图时代”改变了我们的学习习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读书人是轻视图画的,东汉王充在《论衡·别通》中说:“人好观图画者,图上所画,古之列人也。见列人之面,孰与观其言行?置之空壁,形容具存,人不激劝者,不见言行也。古贤之遗文,竹帛之所载粲然,岂图墙壁之画哉!”可见“墙壁之画”不如“古贤之遗文”。但是,影像的出现,特别是电视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习惯,一方面电视大大拓宽了我们的学习视野,通过电视我们可以看到远古的恐龙,深海的游鱼,人类的历史,世界的未来;另一方面,电视斑斓的图像,也会“钝化了人类对现实的感受、分析、判断能力,使人们在一目了然中丧失了思考的空间,也丧失了诸如语言与文字在不同情境中的多义化与互文性”[5]。 其三,“读图时代”改变了我们的审美趣味。当影像占领了历史舞台时,首先是作为审美对象的媒介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过去主要是通过音乐、绘画,特别是诗歌、小说、散文来获得美的享受,而今天已经被影视剧所取代,当下中国的一个事实是,人们再也不去看《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这“四大名著”,取而代之的是看根据它们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于是,语言文学的韵味、意境,被一晃而过的影像所代替。其次,人们审美趣味中对崇高的境界、美好情感、超越的精神的追求,逐渐为影像中的娱乐所挤干,并取代,《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说:“电视之所以是电视,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能看,这就是为什么它的名字叫‘电视’的原因所在。人们看的以及想要看的是有动感的画面——成千上万的图片,稍纵即逝然而斑斓夺目。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6]波兹曼的话可能说得有些绝对了,电视也有认识的功能、教育的功能,但是娱乐的功能,或者通过娱乐功能来包装其他功能,确实是它的主要功能,并且当这种娱乐功能被过分放大后,就产生要说的第三点,即“图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消弥了纯粹的审美和日常生活乃至于欲望之间的界限”[7]。大量的平面媒体上的广告图片,特别是无孔不入、见缝插针的电视广告,虽然它们看上去用的是精美的画面,但丝毫掩盖不了刺激人的原始本能的用心。

    其四,“读图时代”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改变是从消费观的改变开始的,让·鲍德里亚敏锐地发现,当人类进入现代消费社会时,“我们已经看到消费逻辑被定义为符号操纵”[8],而这一“符号操纵”的最重要的幕后推手正是电视,电视广告在向人们推销各类商品的时候,从根本上颠覆了劳动与消费的关系。中国传统上本来是一个倡导“勤劳”和“节俭”的国家,倡导“勤劳”是劳动引导消费,突出的是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消费”而不“浪费”,而当消费引导劳动的时候,突出的是消费是人的第一需要;劳动引导消费,消费是劳动的自然结果,消费引导劳动,则是消费催逼着人去劳动,劳动成为迫不得已的行为。

    这一消费观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育如何应对“读图时代”

    面对“读图时代”,西方诸多学者早已作了反省和深思,从海德格尔到詹明信,他们都从哲学、政治、文化等角度,对此进行了剖析和论述,这些剖析和论述从宏观的教育层面说明“读图时代”如何引导社会、影响人心。也有人从微观的角度,即从学校教育的层面,研究“读图时代”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这个人就是尼尔·波兹曼,他认为西方教育出现过三次危机,“第一次危机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那时雅典人经历了从口头文化到字母书写文化的变更,??第二次危机出现在15世纪印刷机的出现,使欧洲发生了巨变??第三个阶段正发生在美国,这是电子革命,特别是电视机发明后产生的后果。”[6]在美国,“教育家们并不是没有注意到电视对学生们产生的影响。由于电脑的到来,他们开始产生了某种‘媒介意识’。但是,他们的这种意识往往集中在‘我们怎样利用电视(或电脑,或文字处理机)来控制教育’这个问题上,而不是‘我们怎样利用教育来控制电视(或电脑,或文字处理机)’上”。为此,波兹曼呼吁:“我们希望学校应该把这样的任务纳入课程之中,甚至成为教育的中心。”[6] 波兹曼所说的问题,不仅发生在美国,也发生在全世界,其中自然包括中国,只是与美国相比,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当代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和难解。其一是以电视(之后是电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成果,不是发明于中国,而是起源于西方,对于中国来说它是科技的舶来品,我们在思想上缺少应对的准备。其二,当西方思想家对电视、电脑这样的科技产品进行反思的时候,当他们产生一批学术成果时,中国则付之阙如,那些学术成果又成为中国思想的舶来品。虽然有着这样双重的困境,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仍然应该在面对“读图时代”时,有自己的思考和应对,事实上,这样的思考和应对已经开始见诸文章和实践。笔者以为,当代中国学校教育有必要在三个方面有所调整和创新。

    首先,必须改变滞后的教育观念。“读图时代”的突然来临,让中国教育有些猝不及防,于是,我们往往看到有一种极端的反应,即由于“读图”打破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读文”的习惯,教育工作者总是反对学生沉迷于电视和电脑,认为知识还是在书本中,必须通过阅读才能学到。结果是电视、电脑的娱乐性、丰富性、刺激性,毫无悬念地打败了阅读,这让教师苦恼不已。其实,反对学生看电视、玩电脑,只是对电视和电脑的消极的躲避和抗拒,诚如波兹曼所言,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是被动地防御,而是想方设法“怎样利用教育来控制电视(或电脑,或文字处理机)”,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情况就会大为改观。当我们不把电视、电脑作为教育的敌人,而是作为教育的朋友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比如从电视剧《西游记》中截取一个片断,试与小说进行比较,看改编与原著有何差异;比如,从网络上搜集世界各大湖泊的图文资料,完成一篇图文并茂的介绍世界各大湖泊的文章;再如,为一项网络游戏写一篇说明文,等等。只要观念一变,电视、电脑的娱乐性、丰富性,甚至刺激性,都能为教育所用,成为教育的极好助手。

    其次,必须培养时代需要的师资。中国当代的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都还基本停留在过往的“读文时代”,从课程到教材,几乎从不涉及“读图时代”的内容。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那些正在读师范的学生和正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他们懂得“读文”,但不懂得“读图”,不懂得“读图”不是说他们不看电视、不上电脑,而是说他们不清楚电视、电脑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审美观、人生观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应对这些影响;这就带来了第二个问题,即这些将来要做和现在正做教师的人,不懂得如何教育他们的学生在“读图时代”怎样学习和生活,怎样利用高科技的成果使学习更有效率,使生活更美好。当务之急,有必要在现行的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中,加入与“读图时代”相关的内容,这里面可开设的课程很多,除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这样的技术类课程外,比如,影像与思维、电视剧与审美、广告与消费等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将要和正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在“读图时代”能把握住教育的方向。

    再次,必须抓紧新教材的建设。认识、理解“读图时代”必须从孩子抓起,所以,这里的教材建设指的是中小学教材。我们的中小学都开设电脑课,也有相关的教材,但是,没有关于电视的课,更没有这方面的教材。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电脑课可以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而看电视根本就不是一门技能。其实,人们不明白,看电视(包括看电脑)也是一门学问,甚至是一门大学问,中外有那么多的学者、甚至是顶尖学者在研究“读图时代”,就可以证明此言不虚。因此,笔者认为,应该编一本适合中小学学生阅读的有关“读图”的专门教材,既让学生从图像的起源,到影像的出现,了解人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历史,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读图”,怎样“读图”,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的教材,不仅是有文有图的,还要配备光盘,选择相关的影像资料,以作为教学中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然而,就在我们中国教育尚未对“读图时代”作出有效应对的时候,有人说“后读图时代”已经来临,并且言之凿凿地宣称“后读图时代是对读图时代的一种消解和颠覆”[9],这让当代中国教育大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篇三:去中国化很悲哀

    去中国化很悲哀

    【摘要】在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当中,民族文化教育长期处于被严重弱化的境地,这不仅严重威胁到我们国家的安全,还严重阻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限制了高职生事业发展的空间,而要扭转这一局面,高职院校必须尊重民族文化情感、尊重教学规律、尊重高职生的特点,着力抓好民族文化的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情感、人文审美等层面的教育。

    【关键词】去中国化;高职;教育

    在2014年9月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说:

    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由此可以看出,习总书记把中华民族文化素养上升到了保持中华民族特色的高度,赋予了中华民族文化以新的使命。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是基于我国高校功利化教育的现状提出来的。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总量达到1321所,招生规模占据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总数的45.5%,毋庸置疑,如此庞大的一个受教育群体对于整个社会运行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前高职院校中华民族文化教育的情况并不乐观,技能型课程与民族文化课程陷入了对立的境地,过于强调技能型课程的绝对主导地位,严重弱化了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变得可有可无,要么不予开设,要么开设为选修课,由此而导致了对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出现了严重缺位。现实情况表明,这种做法产生的严重危害已经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

    中华民族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为美国、韩国、日本等它国文化的入侵大开方便之门,无法回避的残酷性体现于:我们培养出了一届又一届认同别国文化的毕业生,对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冷漠和排斥,就好比我们生育了子女,结果子女不当我们是父母,而是认“贼”作父,只要看一看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过后在我国掀起的“啤酒炸鸡”风潮、我国在校学生酷似日本卡通人物的妆扮、圣诞节等洋节日在我国的盛行情况、出演《建国大业》的演员更换国籍的统计情况,我们就知道它国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伤害有多么深了。我们必须警醒的是,它国文化的入侵带给中华民族的伤害要远比我们想象的可怕,中华民族一旦在精神上被它国文化所同化,所控制,那么中华民族就会在人格上失去自信,失去自我,成为别国的精神奴隶,这种文化颠覆会严重威胁到我们这个国家的安全。只有加强中华民族文化教育,树立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才能有效抵制它国文化的入侵,才能有效地维护好中华民族的特色、自信和尊严,


    中国式教育的悲哀图片》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352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补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