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中国式教育的悲哀
  • 中国式教育的悲哀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
  • 篇一:[精品]中国教师的悲哀

    中国教师的悲哀

    中国教师的悲哀中国成才学研究会

    中国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本人认为一个问题最关键,那就是:教师的积极性如何调动?

    1、中国目前社会最低层的几个职业中,唯有教师是无法凭真本事吃饭的行业!当医生,能不能把病治好,就是标准;当工人,能不能把产品做好,就是标准,而教师呢?评定教师工作的好坏应该是教学,但怎样的教学才算好呢?高分?现在讲素质教育!学生品德好?考试考不好,那校长在会议上报名次,你的脸往哪儿放?教师该朝哪个方向努力?无所适从! 教师是无法凭真本事吃饭的行业,并不是说教师没有真本事,事实上许多教师(尤其是早年的师范毕业生)都具有过硬的个人素质,问题是现在学校考核教师的标准活动性太大,领导根据个人偏好来评判教师的现象十分普遍,

    教而优则仕,在学校几乎是不存在的,朝中无人,休想做官!再想想,官都被朝中有人的人做去了,那些只凭自己本事的人到哪儿去做官呢?除非你也去钻营,否则,前途与钱途,一切免谈!如果大家都去钻营,这书谁来教?正事谁来做?谁来用心替学生考虑?

    2、在中国目前社会最低层的几个职业中,唯有教师升官是跟业绩没有关系的行业!教育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教师工作的优劣很难判断,这一点,被教育界的领导运用得可谓出神入化,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谁拍马逢迎,请客送礼,我就提拔谁,你能怎么着?

    3、在中国目前社会最低层的几个职业中,唯有学校内是领导的总体业务水平比被领导低的行业。以前有个笑话:几个教师分配工作,会教语文的教语文,会教数学的教数学……什么都不会的当校长!现在的学校体制好像就是按这个笑话在运作!

    4、在中国目前社会最低层的几个职业中,唯有教师是还形式主义泛滥成灾的行业!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教学生,除此之外,都是不误正业,可现在的教育行政部门,却偏偏不让教师静下心来教书。一周一篇教学心得,一月一篇教学论文,一学期一次总结,今天检查摘抄,明天检查笔记,用一次电教设备,要记录一次,到时上级来督导检查,只看你的记录,至于用不用,无所谓!有教师戏言,老师上一次厕所,也要撕下便纸的一角,写上年月日,存档,以备检查!不要小看这些检查啊!应付检查,往往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你课可以不上,但这些应付检查的材料一个不能少,这些都是跟教师业务考核挂钩的!少了要扣分,也就是扣钱!教师谁敢怠慢?因此,我看到许多教师不得不停下正常的课务,埋头苦苦准备这些材料。

    5、在中国目前社会最低层的几个职业中,唯有教师是存在教师进修学校这一行内专门培训部门的行业!许多培训本身就是形式主义不说,更让教师受不了是,教师进修学校每学期都要占用教师的双休日、寒暑假大量时间外,还要狮子大开口,狂刮教师本就羞涩的布囊,宰你没商量!让教师叫苦不迭!

    6、在中国目前社会最低层的几个职业中,唯有教师是无法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行业!在教师这个行业,多劳就意味着多失!干得越多,问题越多,干的越少,没有烦恼!你一心扑在教学上,呕心沥血,有了成绩,有点良心的校长会表扬你几句,良心失去的会说说,是你应该做的!就算给点你奖金,也是可怜得很。至此,你就会真的去吐血,去呕心沥血了!

    7、在中国目前社会最低层的几个职业中,教师也是最难跳槽的行业。要调动单位(向好一点的学校调动),必须教育局以上有人,除非你辞职不干,否则,在原地呆着吧!有的学校领导在会议上公开刺激教师:有本事你走人,我一定放!教师能走到哪儿去?走又走不了,升又升不了,那怎么办?只有混!教师也是人,也有成功的冲动。

    8、在中国目前社会最低层的几个职业中,只有教师是靠死工资生活的,教师的总收入是最低的,教了十几年的书,工资才1000元出头,过年过节的慰问费20-30元,没有月奖、季度奖和年终奖。而那些政府工作人员、公务员、其他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和教师也差不多,

    但他们的月奖、季度奖、年终奖和各种补助一年要以万计算。试问:他们是靠什么生活的?不是工资,而是其他月奖、季度奖、年终奖和各种补助,如果一月靠1000出头的工资生活,只能精打细算,喝稀饭算了,哪来的钱去打麻将、去歌厅茶楼、去大吃大喝呢?教师只能精打细算的生活,甚至连买一件象样的衣服都要计划很长一段时间,教师在惶恐中、在焦虑中、在无助中艰难地生活,他们的身心疲惫,怎么能有健康的身心呢?

    教育,是心灵的工作,只有让教师具有轻松愉快的心境,才能走进学生心灵,去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探索知识的无限疆域。

    不公平的人事体制造成教师心理不平衡,过重的工作和心理压力造成教师心态不健康,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甚至造成部分教师心术不端正(像想着法子搞家教捞钱)。问题体制造成了问题教育,问题教师怎么教出健康的学生?现在的校园,还能看到循循善诱吗?还能看到师生之间会心的微笑吗?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粗暴和冷酷!

    救救教师,救救教育!救救孩子!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振兴教师的希望在政府和社会,教师等待着政府的措施,社会的肯定!

    篇二:中国应试教育的现状与悲哀

    中国应试教育的现状与悲哀

    时间: 2010-05-15 02:56:24 | [<<] [>>]

    摘 要: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中有应试教育倾向,使之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激烈的升学竞争,导致学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之走向极端;导致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化、传统化;阻碍学生的发展等等。使当前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解决好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采取一些与之相适合的措施,使教育体制更为完善,从而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关键词 :应试教育、能力、观念、素质

    1应试教育的弊端

    1. 1应试教育中激烈的升学竞争,使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从素质教育提出至今,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我们现在提出要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要普及义务教育,不要重少数轻多数。但仍有不少同志提倡他的“应试教育”,鼓吹要理直气壮追求升学率,搞英才教育,对“应试教育”产生的触目惊心的后果,竟然熟视无睹。然而“应试教育”引发的恶性案例,一次又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从1985年以来,各类恶性案件从来没有断过,例如1985年某市发生了十二岁女生隋某因父母逼迫考高分服毒自杀案件。

    1987年11岁小学生夏斐因考试未得高分,被母亲活活打死,母亲在狱中自杀,从而使一个家庭从社会上消失了。

    1990年4月,某高中女生邓某某,因照顾重病的父亲导致成绩下降,被学校列为计划外学生,要交500元学费,服农药自杀。

    1992 年4月,《解放日报》有一期情况简报报导,在分数与升学率重压下,有多名中小学生自杀。

    1995 年1月,某中学女生毛某某因不堪忍受教师罚抄作业,服毒自杀。

    1995 年4月,某小学生刘某某考试成绩略低,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不适当的批评,跳楼自杀。

    1995年5月,某大学附中一女生因考试成绩差,受到老师的冷落,上吊自杀。

    1995年6月,某初中学生李某因违反学校早读不能看课外书的规定被学校老师罚款和打骂,自杀。

    1996年6月,某县13岁小学生郭某某因考试成绩差,被老师罚款,在外游荡两天后回家服毒自杀。

    1996年10月,某市学生周某因参加数学奥林匹克赛被淘汰,在教室上吊自杀。

    1996年12月,某市13岁小学生王某因停电,作业未完成,被老师罚款,服毒自杀。 1997年3月,某市高三的林某因考试压力大,写了一份遗书,放煤气自杀。

    2000年 , 浙江金华四中学生徐力杀母事件。

    上述这些事件都是不该发生的,但是已经发生了,而且还在继续发生。到底是谁的过错呢?家长?校长?教师?家长望子成龙何错之有,校长从严治校责无旁贷,教师呕心沥血更是劳而忘私啊。但一旦出了恶性事件,在震惊、感叹、并引发一阵议论后,谁也不愿承担一点责任,往往以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差,缺乏抗挫折能力等借口来平息事端,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往往缺乏认真深入的分析研究。好,就承认是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差,缺乏抗挫折能力,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应值得我们深思。

    1.2应试教育导致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化、传统化

    近几年来,虽然有一些青年教师从师范院校走上农村中小学教育岗位,给教育战线“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但仍然微不足道。教师队伍素质总体水平不高,难以给农村学校带来生机与活力。原有的老教师在应试教育中对教学产生了所谓的“经验”,他们教法相对陈旧、思想保守、缺乏对教育改革心,教学手段落后,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代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都是重智轻德,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课堂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陈旧的教学方法根本不能适应新时代中学生的需要、不适应学生年龄掌握知识的特点。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平时搞“题海战”使学生成了解题的机器。总是频繁统考、统测,搞分数排队,而使学生成了考试的奴隶,学生常常处于一种精神压抑下的苦学、厌学,甚至逃学、弃学,从而使学生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而一些青年教师,由于刚走上工作岗位,本想采用一套新的教学方法,但被考试所逼,又缺乏教学经验,最后不得不向应试教育低头。也只好沿着一些老教师走过的路前进,搞起“应试教育”,学习他们所谓的教学经验。

    1.3应试教育阻碍学生的发展,使之不能适应社会

    “应试教育”是以应试为目标,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并围绕考试来构建教学体系,安排教学内容的教育。它偏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其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使学生除了只会解题,而无其他方面的能力如无解决问题的能力、无交流的能力、无推理的能力以及了解知识和联系实际等终生受益的能力。使学生中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也就是说,学习成绩很优秀,但无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吃苦耐劳的能力等。就拿化学这门学科来说,化学本来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一些学生虽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无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只懂得照搬书本,不知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探索,去发明创造。也不能对一些实验装置提出问题,加以改进、创新。对一些知识没有怀疑的态度一味地相信书本,认为书上说的、老师讲的都是对的,没有创新意识。这叫我们的学生如何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如何来迎接未来的挑战?

    2、对存在应试教育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中升学竞争大,教师的“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等教学方式,造成这些问题主要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有应试教育倾向,而存在应试倾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2.1英才教育体制急功近利

    在1986年实施义务教育以前,我国教育实施的是层层选拔、层层淘汰的英才教育体制。由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升学得人数逐级递减,成金字塔式。目前,大学招生人数在同龄人当中,大约仅为9 %左右,升学竞争之激烈是可想而知的。

    2.2就业压力大

    目前,除了上大学,能找到理想的岗位外,其他的就业渠道多半不畅通。非大学生能否就业,还常常取决于其家长的地位、权力、关系或是金钱来决定。因此这也是众多家长逼迫子女考高分的原因。

    2.3人事制度对学历的不适当要求,加剧了升学竞争

    现在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一味追求高学历的结果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提高学历层次,连普通劳动者的岗位也开始不让义务教育毕业生就业。甚至不恰当地规定不许初、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劳动市场。对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来讲,要开拓就业渠道,不能仅凭学历。

    当前这种用人制度使得仅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难以找到工作岗位,大大局限了其生存空间。我们现在的文凭,尽管是低工资,但从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张文凭关系到普级、调资、提干、分房、就业、评职称,而且还能惠及家属,价值是很高的。难怪人们说,21世纪,大

    学本科生是人生的起跑线。可见,对文凭的追求已达到非常激烈的程度。

    唯学历论曾经给日本带来许多问题,对此,日本已开始反思这些问题。目前,我们尚未达到唯学历论的时代,但对学历的追求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为此,我们应有高度警惕。

    2.4城乡差别大

    中国的许多问题都与此有关,农民收入比较低,劳动条件差,工作强度大,生活较贫困。农民的子女希望跳出农门。原来还可以通过参军,招工等渠道,现在农民的子女改变世世代代做农民的方式大概就只有考大学这一条出路了。虽然大学不包分配,但毕业后工作还是有保障的。这都是造成升学竞争的重要原因。

    以上种种原因,都使升学竞争十分激烈,以至于各种矛盾转化为压力,压到学校身上。并出现地方行政长官以升学率高作为自己的政绩,还存在着教育局长因升学率下降而被撤职的现象。完成升学指标有奖励,完不成指标就得受罚;局长把指标分给校长,校长又把升学指标分到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尽管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发现了要处理的,但事实上是屡禁不止的。因此形成这样一种局面;政府部门压教育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压学校,学校压教师,教师压学生,而且还有家长压学生,排名次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家长、老师和学校利用种种手段对学生施加压力,学生的生存空间如此不宽松,怎么能谈得上生动活泼地发展,怎么能谈得上主动发展,又怎么能谈得上培养创新人才?这种层层施压,最后都压加在学生的身上,势必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3、避免应试教育而采取的对策

    3.1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

    由于升学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应付考试,学校各种各样的统考、统测、模拟、摸底、期中、期末考试以及各种会考,使中小学逐渐陷入了深重的考试灾难。而这些年考试已经异化为束缚中小学的手段,束缚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手脚的绳索。校长、教师手脚束缚后,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就变得不科学了,学习科学知识的人也变得痛苦了。

    所以要对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进行切实的改革。首先,应淡化考试的选拔作用,增强考试作为检查教与学得失的评价功能。其次,考试题目数量要减少,内容要科学,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要取消用来给学校,给教师或学生排名次,并借此给予奖惩的各种统考统测的考试方法。把考试作为一种手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原则是“注重知识,突出主力,加强平时,取消期中,淡化期末”。再次,考试形式采取口头测试与阅读测试相结合;听力测试与动手操作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的成绩可采取等级+特长+评语的形式,使学生了解自己。

    高考的改革,我认为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改变目前的高度集中,一卷定终生的做法,进行多种考试模式实验,使试卷题多样化。二是由主要考查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了什么转向为检验学生是否具有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能力。

    3.2实行教学改革

    改革教学模式,由以往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而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变为以“引导—探究—发展”作为教与学的基本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新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我认为可构建如下模式:

    以“引导—探究—发展”作为教与学的基本模式

    引 导 —— →探 究 —— →发 展

    ∣ ∣∣

    ∣ ————————— ∣

    ↓ ||||| ↓

    指 提 设 实 表 交 自

    引 出 计 施 达 流 主

    诱 问 方 探 结 评 发

    导 题 案 索 果 价 展

    此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侧重于让学生“独立钻研”“合作探索”“充分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营造支持学习的积极心理氛围,放弃对课堂教学的信息垄断权,把“知情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利用广播、电视、因特网、卫星通讯等多种方式实施“校校通”工程,逐步形成信息技术教育的“天罗地网”加大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力度,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改革教学体制。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既可以满足培养普通劳动者的需求,也可以满足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要提倡愉快教育就是指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把学习变成为一个愉快的过程,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课程设置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除了智力因素的提高外,还要提高非智力因素。

    3.3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新观念——教学的指向

    所谓观念,简单地说是人对事物的某种看法,比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已是现代教学论公认的结论,可以说是人们对教学的一种观念。

    ——教师要树立新观念。 在课堂教学中所有的事物都应当是学生认知的客体,课堂教学中一切活动都应当以学生的现实成长需要和未来发展为中心,要彻底改变搞应试教育形成的思维定式和所谓的经验:认为学校教育,就是教学生掌握顺利通过考试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毕业或升学考试中得高分获得好成绩。在教学中还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新认识学生,让自己成为教学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具有活动意义的学习环境和内容,才能使学生有可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体验相应知识形成过程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信息的编排者。教师可提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信息,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仅反映了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也反映了教师对课程理论的转变。教师由重视知识的灌输到更多地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再单纯地追求学科本身的完备性和知识的覆盖面,还把学生的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习作为根本理念。使每一位学生面向终生教育,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以培养学生可以终生受益的能力为目标。

    ——教育主观部门以及学校的领导要树立新观念。不要只注重考分第一、追求升学率第一。因为他们的观念,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搞教学的老师和学校的教学模式;使一些想搞素质教育的教师在外界压力下、分数第一的压力下,而不得不低头,从事应试教育。 ——学生家长也要改变原来的旧观念、树立新观念。不要一味迫使孩子去追求分数的高低,强迫式的学习,要给孩子更多空间,要理解支持他们的想法,逐步引导他们,让他们去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各自的爱好,使他们的自我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3.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创新素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我们的现行教育则重点培养“十 ”字型人才,其特点不仅知识面宽和专,而且敢于冒尖即富有创新精神。所以创新型人才的培

    养需要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

    ——调整知识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结构。首先,教师要坚持自觉学习和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一方面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修养,使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兼收并蓄达到厚实的程度,掌握开展素质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其次,深化知识改革,要做到“博”、“专”的统一,由以知识更新为主向知识更新与能力增长并举转变,切实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开放型和研究型素质。教师要立足讲坛,放眼世界,善于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吸取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特别是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和管理成功经验,以及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当代科学技术文化最新发展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和专业学术前沿性问题,达到“以研促教,教研相长”从而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教师要时时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终生学习的意识;拥有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技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在改革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创新意识来不断适应新的教学需

    篇三:中国教育的悲哀 固定思维

    中国教育的悲哀 固定思维 中国的教育 培养的是机器 根本没有思维能力 看看下面这道题 就知道了

    有时候 知道得多 并不是好事

    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中说,“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力,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其真实意图是

    [ ]

    A.为消极抵抗的行径辩护

    B.中国对海防军费的投入太少

    C.中国海军不足以对抗日本

    D.中国国力明显弱于日本

    如果 你熟读甲午海战史 通晓中日近代史 你就知道 BCD 都是对的 A是错的 因为李鸿章 说的是实话

    现在 几乎每个中国人呢 都知道了 日本天皇省私房钱买军舰

    慈禧太后 为祝寿斥巨资

    而且北洋海军 1885年起10 年没有增加武备 以此来看BCD都是对的

    但是 中国的历史教学倾向 决定了A是对的 李鸿章是卖国贼

    这种定向思维 终将会毁了中国人才


    中国式教育的悲哀》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349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中国式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