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分析
  •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分析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分析
  • 篇一: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曹操。 实行屯田制,统一北方

    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关羽。斩颜良等名将,蜀汉建国功臣

    诸葛亮。《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诗人杜甫有《蜀相》名篇传世。

    智绝:诸葛亮 , 三国演义对人物的刻划非常成功,其最为经典的是,对诸葛亮的人物刻划最为出众,《草船借箭》,《借东风》,《舌战群儒》,《空城计》等名篇的千古流芳,更让其成为我中华民族的智神,可以总结的是在小说中诸葛亮的智慧可以一句概括:神机妙算,而诸葛亮的人生可以用另一句话业概括:鞠躬尽瘁。可惜小说永远是小说,历史永远是历史,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军事才华上远不如周瑜,可惜小说却反其道而为之,将周瑜打成嫉才的小人,才能上也不如诸葛亮,我想当年火烧赤壁的周瑜在天之灵也会在得一次心脏病。

    义绝 : 关羽 ,关羽义簿云天的代名词,当年在华容道义放曹操成了关羽受万人敬昂的重要代表。但是话说回来,当年人家曹操放你,那你人家曹操无能,今天人家落到你手上就是要杀掉吗!结果电视上整天耍着个大刀,满口仁义,杀起貂掸来就不手下留情了。

    奸绝 : 曹操 ,三国演义中,由于作者那个时代的情况,造成了他对人物刻划上的偏颇,刘备成了重扶汉室江山,大仁大义的英雄。而曹操却成了谋朝纂位,心胸狭窄,阴险狡窄的一代奸雄。可是历史上却是一个大英雄,他的谋略胆识均是当世无双,可惜经过小说这么一学,好人也变坏人,聪明人也变傻瓜。

    篇二:浅析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

    浅析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

    【摘要】刘备军事才能不及孙权,更不及曹操;计谋与此二人更不能同日而语。尽管这样,他所到之处还是受到许多人的尊重和款待,这和他礼贤下士的作风是分不开的。刘备起自微贱,完全靠他坚忍不拔的主观努力,而借乱世而成英雄,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一份执著的追求而成就霸业。

    【关键词】三国演义,刘备,形象

    《三国演义》叙写了公元184年到公元280年的历史故事,艺术的再现了汉末魏,蜀,吴三国之间90余年的历史。作者以刘姓为正统,违反了《三国志》“帝魏寇蜀”的历史真实,而通篇小说是通过“尊刘抑曹”来体现出尊善抑恶的本质。通篇以蜀汉为中心,小说反映出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计争,通篇竭力吹捧刘备。客观的反映出刘备的人物形象。

    一、刘备的仁义

    刘备中仁义这个典型在当时是人们对君王的理想要求,恰好和背负着“奸臣”、“歼贼”形成对比,就更能显示出刘备之“仁义”。而刘备之所以能和曹操,孙权抗衡,最终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就是因为他凭借着“仁义”之心去赢得了“人和”。

    (一)兄弟之义

    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事情,为后世学习和效仿,成为一个范本。自结义后,始终都是以义为先。关张二人忠心耿耿的追随刘备打天下,刘备也待二人如亲兄弟,甚

    至比亲兄弟还亲,后来他们三人实际上是兄弟,名义上是君臣。刘备曾说:兄弟入手足,女人如衣服。我们不管刘备是真心的还是为了收买此二人之心,但这话毕竟是从刘备嘴里说出来的,也确有其事。从日后也可看出,当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杀了以后,刘备未得此噩耗时,做了一梦,梦见二弟关羽哭泣相告,愿兄起兵,为他报仇。《三国演义》中第八十一会对此有详细的描述。后来得到这一死讯,刘备先是先杀了不肯发兵的孟达和刘封,而后就大兵攻吴,被陆逊所败,退守白帝城。刘封虽不是他亲生的,但始终有儿子的名分,而刘封都被他杀了,对此,不难看出他对兄弟的情义。连平时最听诸葛亮的话的刘备,而这次却一意孤行,誓为兄弟报仇,最后为吴所败,七十多万大军被陆逊一把火就给烧了,从此蜀就成三国中最弱小的一国了,刘备白帝城拖孤,也随兄弟而去了,由此可见他对兄弟之情之深。

    (二)君主之仁

    陈寿《三国志》里记载“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风,英雄之气也”。刘备从小就对旁人言“我为君主,当乘此车盖”。他一直清楚“国以民住本”的思想。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备携民渡江”。百姓都闻刘玄德之仁义,不论其成败,都绝对跟随于他。而对当时刘备而言,带走百姓本身就是一种负担。连自己都很难立足。但至少说明了刘备得民心。但刘备却始终坚持“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也正因为有了这一点,才有了立足之本——人和。徐州牧陶谦病危,

    想让位于刘备,刘备三番五次推脱,徐州百姓听说了都跪拜府前说:“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由这句话道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道出了当时领导者的不仁,更是说明了刘备的仁义,并且是刘备坚定了自己以民为本,做一名仁爱之军的想法。

    (三)刘曹对比

    我们在读《三国演义》时,所抱的思想都是“拥刘贬曹”的。在书中所描绘的曹操是一个“奸雄”,体现出他的“奸”,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狂”。这些与刘皇叔的“仁爱”相比。就更加鲜明了。“曹操梦游杀侍从”“错杀吕伯奢一家”都说明其残忍。与刘备连刺客都不忍心杀他相比形成很大的反差。而在整本书中对曹操花了大量的笔墨,那些似乎是为刘备服务的。

    二、刘备能忍

    关于刘备的忍,在三国时期是很少见的,不说他是中山靖王之后,为贵胄,肯屈居人下,甘心受人驱使。就他身上所具有的英雄气概,雄心壮志,能在二十多年的隐忍中不露,这份忍术都值得后人对其另眼相看。

    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曹操煮酒论英雄,曹操的那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从曹操这句话中我们看出了曹操对刘备的赏识,认为他是真正的英雄。但当时的刘备也是屈居人下,再跟着曹操,于是,听说了此言,手中匙就掉到地上,当时正打雷,他说被雷声給吓掉了,曹操也没起疑。这些作为帝

    室贵胄无不是忍也。第十四回中,刘备屯兵徐州,吕布兵败去投,刘备念起穷途来投,将其收与小沛。而当刘备讨伐袁术之时,吕布乘隙攻取徐州,而刘备暂居小沛,并且他的老婆和孩子都落在吕布手中,而他还是忍了。像这种忘恩负义之人,在旁人看来,人人得而诛之,可刘备却对吕布说:“备欲让兄久矣”。这直接是不可思议。难道刘备真有相让之意,或者说刘备真的啥都不计较。其实,是不以为然的。在刘备心里,“小不忍则乱大谋”。是非常值得人称道的。因为在当时他根本没有把握夺会徐州,因此只能忍了,在慢慢的寻找机会。,正因如此他才没有被吕布怀疑而危及自身,像吕布这种三姓“家奴”乃小人也。后来刘备借刀杀人,利用曹操使吕布白门楼殒命。足以见其忍功不一般了。

    三、刘备的智慧

    他比起曹操来没曹操通晓兵法,也没诸葛亮那样运筹帷幄的军事谋略能力。但是值得称道的是哪些用兵如神的人都能为其所用,而起是死心塌地的跟随,这就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成为他成就霸业所采用的高明手段。这就表现出他高明的智慧

    (一)收民心之智

    在“刘玄德携民渡江”一事中是最具典型性的。在那样危机四伏的情景下,连自己妻儿都照顾不了,丢下不管了,但刘备却偏偏就是要带着老百姓一起逃跑,可以想像一下他做到这一点的难能可贵。但事实证明他走“人和”这条路是对的,他收民心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后人说:先主弘毅宽厚,这不是吹出来的。

    (二)收“人”心之智

    这里这个“人心”不是指“民心”,而是指“人才之心”。在当时,刘备手下是文武众多,人才济济。这不是因为他的势力比曹操,孙权强,而最关键的是,刘备能给他们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更好的服务于自己。从赵云来说,赵将军是在当阳被刘备彻底收买的,就那么一个似真“摔”的动作,使这个三国时期晓勇的常胜将军赵子龙非常感激,无以为报,只能死心塌地的跟随他报知遇之恩了。再一个就是诸葛亮了,刘备对其是言听计从,对他信任到了极点。“三顾茅庐”最让人们所熟知,他三次于草庐中才请出诸葛亮,在“火烧博望坡”一战中,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只有二十多岁,还是把军符交给了他,他则一战就出名了。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程度之深。他甚至有时侧旁而坐,让诸葛亮坐中,可见他的收“人”之智。

    (三)用人之智

    刘备账下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不逊色与曹操。刘备拥有当时奇才和怪才的孔明和庞统。武将方面有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每一个都能勇冠三军,取上将的首级如探囊取物。之后有魏延和姜维。可见刘备确实做到了用人的政策。也说明了他独到的用人风格。

    1、重用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出了诸葛亮。并且立刻让其当了军师,执掌军权。因初出茅庐,刘,关对他的权力是不服的,并且还得

    篇三: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

    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

    摘要:关于《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塑造问题。刘备在三国时期里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其人物形象也一直受到历史学家们的关注。许多人对《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过于偏爱刘备这个角色表示质疑,指出小说里的人物描写不符合真正历史上的刘备形象。本篇论文就是以这个问题为中心进行深入了解历史上刘备的真正形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关键词:刘备,《三国演义》

    一、关于《三国演义》所涉及到的历史背景

    《三国演义》由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而成,与《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并称我国的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国时代这个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时期,引起了历代历史家,文学家乃至普通老百姓的关注。单单介绍这段时期的作品诗歌就有很多,如晋代陈寿的《三国志》,宋代苏辙的《三国论》,苏轼的《念奴娇》等等,由此可见三国时期对世人的影响之大。《三国演义》作为一本通俗章回小说走进下层社会,使得普通老百姓能大致了解这一时期发生的事情背景。在整本书中,其主旋律主要是围绕吴蜀魏三国争霸展开描写的。其中只有蜀国仅仅经历了两代皇帝,这就吸引了我对研究蜀国的开国皇帝刘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关于刘备的历史评价和生平背景

    1.世人对刘备的历史评价

    历史上有很多人和书籍都对刘备这个人物有过评价,三国志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

    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鲁迅:刘备之德近乎伪,孔明之德近乎妖等等。有批评的有赞扬的,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怎么样,都是一家之言。正所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见解。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被塑造成一个具有仁德,忠义,爱贤的一代君主,为了更衬托出刘备的仁义,作者罗贯中还刻意把曹操写得很反面,有失历史的公正。后来很多人评价《三国演义》的时候,都指出了《三国演义》过于“抑操扬刘”。

    2.刘备的生平背景

    了解一位历史人物,首先要从他的出身背景入手。刘备(161——223),字玄

    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公元219年自封汉中王,公元221年称帝,卒于公元223年,享年63岁。死后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汉灵帝末年爆发了当时影响最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刘备因镇压起义军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同时也揭开了刘备登上历史舞台的序幕。公元195年,因为徐州太守陶谦病逝,把徐州交给刘备,刘备开始有了自己的第一块小根据地。公元196年被吕布击败,失去徐州,前往投奔曹操。曹操刘备为豫州牧,这也是“刘豫州”称号的由来。公元200年,因为刘备参与衣带诏事件败露,曹操亲自率军讨伐刘备,刘备战败,转向投奔袁绍。公元207年末,刘备前往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这就是有名的三顾茅庐,诸葛亮的出山,为以后蜀汉政权的建立及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到公元214年,刘备入蜀,说降刘璋,领益州牧,为以后蜀国的建国打下基础。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刘备以成都为中心,势力向周围迅速扩张。随着刘备军事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公元219年,从曹操手里夺取汉中,称汉中王,进一步巩固蜀汉势力。为以后与魏吴两国抗衡打下坚实的基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立国号为汉,称昭烈帝,蜀汉政权正式建立。随后刘备为报关羽张飞

    之仇举全国之兵攻打吴国,后被吴国儒将陆逊火烧七百连营,大败蜀兵。刘备遂退兵白帝城,卧病不起,卒于公元223年。

    三、关于刘备的形象塑造

    1.刘备的发家史

    纵观刘备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悲喜交集啊。悲的是前期是四处投靠各个诸侯,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这对于有着远大抱负大的英雄来说,不能不算是一种悲;喜的是后期终于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与魏吴抗衡,可以一展自己的抱负。在三国时期三个开国皇帝里面,只有刘备是白手起家的,就像当年汉高祖一样。曹操的家族是个大仕族,广交官场人物,人脉丰富,很能打政治牌;孙权的半壁江山是由他哥哥孙策帮他打下来的,还留给他一班跟随他多年的将领,虽然当时孙权年龄善小,但是不懂的事情都是按照孙策的遗言“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再加上孙权聪明好学,所以后来也能把父兄的基业发扬光大;只有刘备是一介平民,未出道前也只不过是菜市场一个卖草鞋的,后来出道了打的是皇亲的旗号(说自己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是真是假倒不知道,只是后来变成皇帝他叔却给弄成真的了。当时曹操引刘备觐见汉献帝时,汉献帝一听刘备是皇族之后也没认真追查刘备的真实身份就叫人拿族谱来进行论资排辈,结果排下来一看,刘备是他的叔叔,就当场一口认下来了,还封了刘备左将军、成宜亭侯。我想,当时汉献帝被汉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要干什么事都要请示,还要整天当心曹操会不会哪天心情不好废了他另立皇帝也说不定。就在这时天上掉下个或多或少有点兵权的刘叔叔下来,管他是真是假先认下来再说,说不定以后可以靠他重新当上真真正正的大汉皇帝。而刘备,也需要这么一个空头衔来做自己的政治资本,用大汉天子皇叔的名号来干事可比用中山靖王后代的名号来干事可要实际得多。后来事实也证明如此,“刘皇叔”这个名号也就越叫越响亮了。

    2.刘备南征背后的目的

    个人觉得,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被塑造得跟《西游记》里的唐僧一样是个好好先生,把不好承认的事都统统推到别人身上。例如公元214年,刘备打败刘璋入蜀,刘璋出城投降。刘备见到刘璋便哭着说:“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就是说不是他这个当皇叔的不仁义跑来抢同是皇室宗亲的刘璋的地盘,而是被形式所迫。一句话,就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这就好像北宋皇帝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事件一样,不是他想当皇帝,而是他的部下们把黄袍硬套在他身上“逼”他当皇帝。再加上是刘璋先出兵打刘备,所以把刘备夺益州这件事归咎到刘璋的咎由自取。是刘璋大义不道出兵讨伐大汉皇叔,刘备只是正当防备而已,这样刘备就赢得了天下舆论的支持。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备打政治牌的功夫丝毫不逊色于曹操。刘备在书中的另一个卖点就是讲义气,想当年与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里结成异性三兄弟。三人吃饭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睡觉在同一张席子上,其手足之情天下诸侯有目共睹。所以,当关羽败走麦城被俘杀害,张飞被部将杀害并将其头颅献给孙权的消息传到刘备耳边的时候,刘备率75万大军讨伐孙权为其兄弟报仇。可是,刘备举倾国之兵攻吴真的只是为关羽张飞报仇那么简单么?我看不然,至少不完全是。从古到今,没有一位皇帝会花费这么大的国力弃国家不顾去为报兄弟之仇。刘备此举可以说是调动几乎全国的有生军事力量,如果失败了蜀国的将元气大伤,这就会对蜀国后来的战略目标产生巨大影响,难道刘备冒这么大的风险仅仅是为了报两位义弟之仇?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敢拿自己的江山开玩笑,特别是刘备这种有着远大抱负的君主,绝对是不会意气用事的。我个人认为,刘备攻打孙权为关羽张飞报仇这份心情是有的,但是并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恐怕是想以此为战争的导火索来讨伐孙权,吃掉吴国,达到和曹丕对抗的目的。刘备心里很清楚,以蜀国现阶

    段的力同时量根本无法与魏国抗衡(可以看出刘备把魏国当成以后统一大业的最主要对手),同时刘备低估了孙权的力量,可能他认为孙权只不过是继承家业没什么本事的小毛孩。只要吞并了吴国,就手握长江之险和富饶的蜀川,足以与魏国一决雌雄。但是,刘备麾下的许多臣子是很能干的,他们知道得很清楚,孙权绝对不是一个吃素的,如果蜀国和吴国打起来,只有两败俱伤的结果,正中魏国下怀,所以极力反对,再加上刘备自己没有理由发动战争才作罢。现在好了,关羽张飞死了,发动南征的理由有了,群臣也不好阻止刘备了,只好眼睁睁看着刘备带着蜀国的百万将领前去送死了。结果不出所料,蜀国大军最后被吴将陆逊击败,火烧七百连营,损伤惨重,刘备最后只能退居白帝城。

    3.刘备托孤遗言的含义

    刘备一生中另一件引起后代人争议的事是兵败后在白帝城永安宫临终前托孤给诸葛亮,这就是三国史上有名的“永安托孤”。历史上当朝皇帝临终时如果皇位继承人太年幼而无法管理朝政的话,就会把他们托付给自己信得过的臣子。如西汉时汉武帝刘彻临终前把他的儿子刘弗陵(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托付给霍光;又如与刘备同时代的孙策临终前把他的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和周瑜“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所以,刘备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令后人感兴趣的是他对诸葛亮说的那番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就是这一番话,让诸葛亮忠心耿耿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蜀汉政权,也让后来世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众说纷纭。关于刘备的这段话,现在大致有三种理解:一种是以陈寿,罗贯中等人为首的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刘禅不中用,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自己当皇帝(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就把刘备后半句的原话“君可自取”理解成“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并写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分析》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279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三国演义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