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大学生心理案例
  • 大学生心理案例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大学生心理案例
  • 篇一: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案例简介:小A与小B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A活泼开朗,小B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B逐渐觉得自己象一只丑小鸭,而小A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A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小A。大学三年级,小A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B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小A不在宿舍之机将A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小A的床上。A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小B,更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对待?[原因分析] 小A与小B从形影不离到反目为仇的变化令人十分惋惜。引起这场悲剧的根源,关键是个字——嫉妒。

    [解决方法]

    既然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克服呢?1认清嫉妒的危害如前所述,嫉妒的危害一是打击了别人,二也伤害了自己、贻误自己。遭到别人嫉妒的人自然是痛苦的,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有继续延误了自己的前途,一举多害。认清这些是走出嫉妒误区的第一步。 2克服自私心理嫉妒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因此,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机常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

    3正确认知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别人取得了成绩并不等于自己的失败。“人贵有自知之明”。强烈的进取心是人们成功的巨大动力,但冠军只有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走在人前,争强好胜就一定能超越别人。一个人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

    4将心比心将心比心是老百姓常说的一句俗语,在心理学上叫“感情移入”。当嫉妒之火燃烧时不妨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扪心自问,“假如我是对方又该如何呢?”

    运用心理移位法,可以让自己体验对方的情感,有利于理解别人,有利于以致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蔓延,这是避免嫉妒心理行为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5提高自己嫉妒的起因就是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强。如果能集中精力,不断地学习、探索,使自己的知识、技能、身心素质不断得到提高,那么,也可以减少嫉妒的诱因。而且,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将自己的闲暇时间填得慢慢的,自然也就减少了“无事生非”的机会,这是克服嫉妒心理最根本的方法之一。

    6完善个性因素大凡嫉妒心理极强的人,都是心胸狭窄、多疑多虑、自卑、内向、心理失衡、个性心理素质不良的人。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因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

    7.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公平、合理的竞争是向上的动力,对手之间可以互相取之所长,共同进步;还必须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嫉妒是人类心灵的一大误区,祝愿所有的大学生朋友自觉克服嫉妒心理走出心灵误区成为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

    案例二:心理案例分析,这个大一新生是什么问题?该怎么办啊

    张某,女,十九岁,某大学一年级新生。 父母均为工人。家庭生活温馨,因为是独生女,所以备受宠爱。上大学前,她的一切事宜均由父母料理,从不承担任何家务劳动,甚至连衣服袜子也不用自己洗。进大学后,非常想念异地的家,去大学生活极不适应,产生了许多心理上的矛盾与困惑我真不该来这里上大学,我现在就连一天也呆不下去了。我日日夜夜都在想家,晚上上床,想到睡的地方不是自己的家,很难入睡。梦中经常梦到的都是爸爸妈妈。我也知道是梦就不愿意醒过来,但是总要醒啊!醒来一睁眼就心烦、心酸,真不想起床。不想吃早饭,也不想服从校规去做早操,但又怕身体跨了父母着急,便强迫自己起床锻炼、吃饭。在校园里散步,听见广播里放的音乐有“妈妈”之类的歌词就要哭,一边走一边哭,走回寝室时,已哭成泪人。在校园、在街上,到处听见的都是本地人的口音,深深觉得自己是被抛弃到异地的游子,我真是孤独极了。班上组织春游、秋游,我毫无兴趣,看到同学玩得高兴我更是感到孤独、感到伤心。而且,看见天上的鸟儿,看到车站、码头,看到电影的南方景色,就想回家,回到寝室就钻到被窝里哭。周末,看见本地同学纷纷回家,更是伤心的心口剧痛。

    “我知道,爸爸、妈妈肯定希望我快快活活,好好读书。因此我力求使自己快乐起来。我想强迫自己忘掉家里的温馨生活,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但是,无论何时何地,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父母、家乡,还有中小学时的同学??所以我根本不能忘掉他们,我的学习成绩一天天的在下降,又怕自己被淘汰遭别人笑话,看不进书,却不敢不看。就是望着书发呆,晚自习也要在图书馆坐两三个小时才能坦然一点。好多作业没做,现在成天提心吊胆,担心期末考试不及格,更担心家里人失望。现在,我真的后悔上大学,学习的目的也完全不清楚。我父母没上过大学,不也工作、生活得挺好的吗?我愿意回家去当清洁工、当摆摊的都行。但是父母肯定不允许我这样,所以我想转学,转到家乡的大学。可能转学后,我能够重新振作。”说到这里她又哭了起来,医生这次没有劝慰她,只是静静的等她平静下来。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来又说:“入学后,我经常给家里写信,有时还打电话,把一些生活费都省下来用在给家里通信和打电话上。我现在觉得自己几乎要崩溃了,全靠父母和家乡亲友的150多封来信,才使我能强打精神。”

    篇二:大学生一般心理问题案例

    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一般心理问题案例报告

    【摘要】本案例求助者为新疆某高校大一新生,通过谈话了解到

    该生因不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担心期末考试而产生情绪低落、焦

    虑、抑郁、担心等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经使用认知疗法

    对其帮助,令其认识到,产生不良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是由于

    认知模式的歪曲造成的,并帮助其调整认知观念,消除其适应不良

    情绪和行为,解除了对考试的焦虑,咨询效果明显。

    【关键词】心理咨询;情绪;适应;认知行为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叶某,男, 20岁,大学的一名本科生。

    2.个人成长史:家有一姐,顺产,从小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无重

    大疾病史。父母均为农民。家庭经济条件尚可,生活中无重大挫折

    事件,家庭和睦。七岁上小学,记忆中父母对自己要求过高,管理

    严格。小学至高中一直学习成绩都优异,尤其是数学,经常在班级

    中排名第一,深受老师偏爱。高中毕业顺利考入大学,报了自己的

    强项,数学专业,非常满意。进入大学,学习的方式有所改变,不

    能适应大学教育倡导自主性、专业性、多元性、创造性等的要求,

    再加上来自各地的同学汇聚成一个崭新而陌生的生活群体,由于各

    自的生活习俗、经济文化背景、性格、爱好等各不相同,在人际交

    往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与冲突,有种失落感和孤独感。

    3.身体状况:无重大躯体疾病,家族也无精神疾病史。

    4.精神状况:近来感到情绪特别不好,因为马上要期末考试了,

    所以很担心。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有所下降,对许多事情

    缺乏兴趣,有时失眠,晚上很晚才能睡着,没有食欲,情绪烦躁,

    焦虑,仍能坚持上课,但学习效率很低。

    5.社会功能:性格比较内向,做事要求完美,希望自己的成绩比

    别人好,让老师和家长满意,因近期要期末考试了,担心自己考的

    不好,总是坐立不安,能坚持学习,但效率低。

    6.心理测验结果:sds:54 sas:58

    二、主诉和个人陈诉

    1.主诉:近一个多月来情绪低落、头痛、胸闷、心慌,担心期末

    考试,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有所下降,食欲下降,睡眠不

    好,很晚才能入睡。

    2.个人陈述:新生入学,军训完之后,10月中旬正式上课后 ,我

    总以为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里应该有很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表现,

    没想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觉得同学都自顾自地学习、生活,宿

    舍里的气氛也很压抑,互相之间好像都冷冰冰的,自尊心也迫使我

    不愿主动与同学交往,寂寞与孤独使我越发怀念以前的高中生活。

    学习上的优势也不再显现,现在虽然还没考试,但从回答问题和做

    作业上就感到自己成绩在班上只能算中等,比我成绩好、知识面宽

    的大有人在,以前的自信荡然无存,为此感到很痛苦。近一个多月

    常感到头痛、胸闷心慌和入睡困难,心里很着急,怕影响学习,但

    越急越不行,注意力集中不了,虽然还能坚持学习,但效率很差,

    有时觉得自己都快撑不下去了,总想回家。我也不甘心就这么认输,

    所以就来找心理老师,希望能得到帮助。

    三、观察和他人的反映

    1.观察:求助者来访时,情绪低落,紧张,开始谈话时语言断断

    续续,后来表达较流畅。

    2.辅导员和同学反映:该同学刚升入高校,充满自信和喜悦的心

    情,并立下誓言,一定要考取理想中的研究生院,而不负父母、老

    师、同学的期望。然而,高校的学习生活,并非想像的那样顺利。

    随之学习内容的拓展,难度加深,加之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干扰,

    使得曾经是学习尖子生的这位同学,变得不爱说话,参加集体活动

    不积极,在宿舍呆得时间比较长,喜欢一个人听音乐,不爱和同学

    聊天,经常错过吃饭时间。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不太集中。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观察及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及意识水平无异常,

    个性较内向,情绪不稳定,适应外界环境能力较差,目前心理状况

    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功能(学习、人际关系、睡眠等方面)

    产生了影响。

    1.根据郭念峰区分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求助者的

    心理活动在内容与形式上与客观环境是一致的。他的焦虑情绪是由

    于客观的特定事件引起的,是因为担心期末考试而引发的,并伴有

    学习效率下降、不能集中精力、烦躁不安、睡眠障碍等情况。求助

    者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是协调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

    主动来咨询,人格也无明显异常。求助者的个性是相对稳定的,没

    有发生改变。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

    神病的症状,因此可排除精神病。

    2.根据许又新神经症评定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症

    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映强度不甚强烈,只局限在

    与同学交往、学习、生活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从社会

    功能来看,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

    标准来看,只有一个多月。故可以排除神经症。

    3.一般心理问题是指近期发生的内容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

    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

    异常。第一,求助者的问题是由明显社会生活事件为诱因引起的。

    由于考试的压力过大,担心考试考不好而引起的焦虑。第二,心理

    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并引发了其他的身心反应,如失眠等。第三,

    焦虑情绪持续一个多月,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在征得求助者的同意后,针对求助者目前心理问题所造成的影响,

    共同商定了咨询方案,确立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缓解考试焦虑情绪,减轻和消除情绪障

    碍、改善躯体不适,增强大学生活适应能力。

    2.最终目标: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与人格的健全成长。

    六、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1.咨询方法:认知行为疗法。

    2.咨询原理:①认知行为疗法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

    和情绪的变化;②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应从认知中找原因;③行

    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④认知和行为的恶性循环会使心

    理问题变得越发严重;⑤认知行为疗法是在认知和行为以及情绪之

    间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1.收集资料,心理诊疗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

    阶段。2.心理帮助阶段。3.结束与巩固阶段。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周:目的:1.了解基本情况;2.建立良好咨询关系;3.确定

    咨询目标;4.控寻改变的意愿。方法: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

    【咨询摘录】咨询师:你好,请坐。请问我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

    求助者:??我心情不好,大学和我想像的不一样。

    咨询师:哦。你觉得现实中的大学生活和你以前憧憬的不一样?

    求助者:(点头)以前想大学应该是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可以很

    好的展示自己,把自己的强项展示出来,可是??

    咨询师:你能告诉我最近发生了什么吗?(鼓励的目光)求助者:

    以前上高中的时候,上课都有重点的看,老师会指引我们,我的数

    学成绩特别好,一直受老师的重视,所以高考报志愿我也直接报了

    篇三:大学生心理抑郁案例分析

    “心灵感冒”

    —— 大学生心理抑郁问题案例分析 案例主题

    抑郁症被西方国家称为“世纪之病”,也有学者称它为“心理感冒”,它究竟有什么魔力,让如此之多的理想青年跌入了不能自拔的深渊,让如此美好的大学生变成了无边的炼狱,让原本盛开的鲜花凋零在夏季?高校和学生工作者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医治好大学生心灵的“感冒”?本文结合一个典型案例作简要分析。

    二、案例背景

    杜某,一个来自红色革命山区的女孩,系本校10级会电学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刹那,她就开始憧憬着大学的理想之梦,在那时,理想的种子就已经扎根在这个文静而少言的女孩心中。飒爽九月,凉风习习,美好的大学生活在她的期盼之中拉开序幕。在开学伊始,她虔诚的浇灌着自己的理想,并诚挚地等待着它长大,开花。她对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做了很好的规划,学习是她的第一要务,她很好地延续了高中时期刻苦勤学的学习态度,决不放松任何空闲时间,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专业知识带给她的乐趣。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并以班级第一的成绩为上半学期的大学生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如此满意的结果让小杜很欣慰,她对自己更加有信心,学习上也更有活力了。然而,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了。

    三、 案例事件

    杜某有时会觉得等同学一起吃饭,一起打水很浪费时间,所以她总是自己率先离去。过了不久,杜某突然发现宿舍的人开始疏远她,以前一起吃饭,一起打水,一起上课,然而现在她自己却“落单”了。本来她心里很着急,可是想到学习的重要性,她不想因此而分心,所以就没当回事。她心想:自己吃饭、打水也可以,只要学习好,一切都不重要。她开始自己上课,自己吃饭,自己打水,不时地安慰自己:“我学习好就够了,不需要朋友。”她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离她而去,杜某开始觉得慌了,她十分忧愁,伤感,心情压抑,苦闷,总感觉身边的同学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来看她,舍友都不喜欢她,连她都对自己很忧虑。杜某本来就是一个性格内向,安静少言的女孩,自己有了这种低沉的心情,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也不知道跟谁沟通,所以她憋在了心里。

    杜某又重新开始把重心放在了学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她无所适从,她再也不想去处理人际关系了。她原以为这样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了,但是她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心里总是想着身边的一些小事。她开始出现悲伤,抑郁的情绪,什么事都不能令其高兴。这种抑郁情绪,使得杜某不愿意和同学来往,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期末考试成绩下滑,假期回到家中父母因为成绩下降批评了她。杜某感到压力很大,父母的厚望,朋友的寄托沉重得让她喘不过气来。在假期,杜某就开始心情抑郁,厌食,对事情完全调不起兴趣来,父母虽然有所发现,但以为是因学习退步而比较自责,也没有进行劝说。

    开学后,杜某压力更大了,她认为身边的同学学习能力都很强,而且进步很快,她开始在学习上对自己不自信了,有时她甚至会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她对校园文体活动的兴趣也逐渐减退,逃避各种活动,不愿待在公众场合,在身体上出现疲惫,食欲减退,记忆力差,失眠多梦的情况。有时,杜某会觉得活着太累。

    四、 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效果

    及时而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是帮助学生走出抑郁的良策。学院心理辅导员发现杜某的变化后,及时给予杜某人文关怀,对杜某进行支持性的心里咨询。

    首先辅导员帮助杜某正确认识和对对自身抑郁心理的性质,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及时纠正看杜某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这种不正确的思想,并通过朋辈辅导等方式,想方设法提高她的自尊心,自信心,努力使她的心理状态达到平衡,及时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另外,辅导员还主动与其家长进行了沟通,共同分析了杜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给家长提出一些建议,帮助其改善了“亲子”关系。

    通过这些耐心的教育和心理辅导,杜某开始乐观起来。与宿舍和同学的关系也日渐改善,她慢慢找回了自信,在大二的期末考试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杜某深刻认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自尊,自信的价值。

    五、 分析与启示

    杜某在大一期间的负面情绪属于典型的抑郁心理,据有关资料

    显示:大学生的抑郁心理是大学生群体中一种比较普遍的不良情绪表现,是负面情感的增强。悲观,自卑,心灰意懒,悲伤,抑郁的情绪经常占优势,较轻的抑郁情绪,仅表现为对以前感兴趣的事物缺少兴趣,不愿和人来往,但外观上对人的态度变化不明显。严重的抑郁情绪则表现为苦闷,悲伤,面带愁容,行动减少等抑郁症的症状,它是大学生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关于杜某出现抑郁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杜某进入大学后面对的是全新的环境,紧张的学习,父母的期盼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她的适应能力降低,从而导致心理紧张,烦闷,抑郁等状态。

    二是难以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因而出现了人际关系焦虑,也表现出了厌学自闭,情绪低落,精力不足等抑郁心理症状。

    三是个人性格方面的原因。杜某成长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中,其父母都是农民,不太开朗,教育方式也非常单一,缺乏与孩子细致的沟通。杜某性格上存在明显的缺陷,表现为比较内向孤僻,缺乏与人沟通的勇气,有事埋藏在自己心里等现象。这些因素都是产生心理问题的诱因。

    六、 有待探讨的问题

    “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情境,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大学生抑郁心理的调试主要是自我调理,要尝试着多与人们接

    触和交往;要面对现实,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要主动转换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内容,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要自己创造好心境,学会快乐地生活,要永远远离“心灵感冒”。


    大学生心理案例》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247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为父母做饭心得体会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