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我国如何做到精准扶贫
  • 我国如何做到精准扶贫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我国如何做到精准扶贫
  • 篇一:浅析精准扶贫

    浅析精准扶贫

    —政府如何改“漫灌”为“滴灌” 摘要: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了8个“新词”,其中就包括了“精准扶贫”这一词汇。所谓“精准扶贫”就是指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精准扶贫一改以前政府“漫灌”式的扶贫工作机制,确实体现了本届政府对于贫困地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将扶贫开发工作摆到更加重要、更为突出的位置,本文通过对政府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分析,来进一步了解政府扶贫工作如何实现从“漫灌”到“滴灌”的创新与进步。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工作机制转变 创新与进步

    一、精准扶贫的定义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国家制定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专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简单来说,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应多。

    二、实行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现实意义

    (一)实行精准扶贫是我国国情的现实要求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0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

    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二)实行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创新的重要要求

    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贫困区域的发展,主要应使用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

    三、精准扶贫如何实现由“漫灌”到“滴灌”的转变

    (一)精确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

    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过去,全国曾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实践表明,这样识别扶贫对象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琐、操作性不是很强。我省宜宾等一些地方探索的“比选”确

    定扶贫对象的扶贫“首扶制度”,也是一个精确识别的好办法。其具体作法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村民先填申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再次召开村、社两级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再次公示;如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农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二)精确帮扶是精准扶贫的关键

    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一是坚持方针。精确帮扶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

    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

    三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遂宁市船山区唐春村的专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在住房建设上,可以推行南江县农村廉租房的作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可以直补到人;对读中、高职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资金可以直接向扶贫对象发放。

    五是干部帮扶。干部帮扶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三)精确管理是精准扶贫的保证

    一是农户信息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二是阳光操作管理。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带电“高压线”,治理资金“跑冒滴漏”问题。同时,还应引入第三方监督,严格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准用足,不致“张冠李戴”。

    三是扶贫事权管理。对扶贫工作,目前省、市、县三级分别该承担什么任务并不十分明确,好像大家都在管钱、分钱,监督的责任也不清晰;专项扶贫资金很分散,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责任也不清晰。现在,省委已经明确,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扶贫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各级都要按照自身事权推进工作;各部门也应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精准扶贫,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篇二:精准扶贫之我见

    精准扶贫之我见

    一、什么是扶贫

    扶贫是为帮助贫困人口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

    从2014年开始,国家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10月17日也是国际消除贫困日。

    据了解,2014年10月17日是我国首个“扶贫日”,在此期间国务院扶贫办等有部门将积极发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军队和武警部队、大中小学校、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单位和个人,特别是动员能源、旅游和电子商务等有关行业投身社会扶贫,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6亿多人口的脱贫,为人类减贫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但是,受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贫困状况依然十分严峻。按照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相当于每天1美元)的扶贫标准,到2013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8249万人;按世界银行每天生活费1.25美元的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约还有2亿多。

    由此看来,我国扶贫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怎么样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又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

    二、何谓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应多。

    三、为什么要精准扶贫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

    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0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

    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贫困区域的发展,主要应使用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

    四、如何推进精准扶贫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那么,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呢?

    1、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

    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一些地方探索的“比选”确定扶贫对象的扶贫“首扶制度”,是一个精确识别的好办法。其具体作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村民先填申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再次召开村、乡两级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再次公示;如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农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2、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

    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

    一是坚持方针。精确帮扶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

    果落实到户、到人。

    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

    三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专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在住房建设上,可以推行农村廉租房的作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可以直补到人;对读中、高职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资金可以直接向扶贫对象发放。

    五是干部帮扶。干部帮扶应采取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3、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

    一是农户信息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二是阳光操作管理。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

    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带电“高压线”,治理资金“跑冒滴漏”问题。同时,还应引入第三方监督,严格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得准。

    三是扶贫事权管理。对扶贫工作,目前上三级(省、地、县)分别该承担什么任务并不十分明确,好像大家都在管钱、分钱,监督的责任也不清晰;专项扶贫资金很分散,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责任也不清晰。现在,应该明确,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扶贫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各级都要按照自身事权推进工作;各部门也应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精准扶贫,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篇三:2016年精准扶贫测试题

    黎川县扶贫和移民局2016年精准扶贫知识考试卷(1)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0小题)

    1.2014年12月15日,国务院扶贫办开通了监督举报电话。(D)

    A、12369 B、12358C、12388D、12317

    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认为,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

    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B)

    A.2020 关键B.2020 决胜C.2030 重要

    3.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制度。(A)

    A. 资产收益扶持 B. 医疗救助保障

    C. 就业援助和帮扶 D.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中提到,要使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贫困。(A)

    A.整体B.部分C.个别

    5.国务院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切实保障特殊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这充分证明:( C)

    A.共享发展成果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B.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D.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

    6、推进精准扶贫,首要问题是(C )。

    A.因人因地施策 B.因贫困原因施策

    C.摸清搞准贫困对象D.因贫困类型施策

    7.是指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和贫困村,深入分析致贫原因,落实帮扶责任人,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B)

    A.精准识别 B.精准帮扶

    C.精准管理D.精准考核

    8.教育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治本之策。我们要继续加大对 的投入力度,加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完善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B)

    A.学前教育 B.义务教育

    C.特殊教育 D.职业教育

    9.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必须配强扶贫干部。要在现有驻村工作队的基础上,向精准扶贫攻坚村全面派出扶贫工作

    队,每支扶贫工作队,由第一书记兼任队长。(B)

    A.1至2人B. 3至5人

    C.5至7人D.8至10人

    10.在“五个一批”扶贫中,对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人口,通过医保政策衔接加以扶持,进一步研究调整医疗救助政策,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起付线,并完善重大疾病救助制度,最大限度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

    ( A)

    A.提高 B.降低

    C.保持不变 D.不确定

    二、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4小题)

    1.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但直到2014年末,仍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实施这一方略的主要举措有:(CD )

    A.在农村规模化地推广劳动密集型产业

    B.在贫困地区实行统一的人口搬迁政策

    C.合理使用转移支付的方式支持产业发展

    D.在城乡实行均等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2、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要采取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措施,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摆脱贫困。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BC )

    A.致贫的原因多样,说明矛盾具有共性

    B.脱贫的手段各异,应坚持从实际出发

    C.脱贫的任务艰巨,应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D.脱贫的时间紧迫,必须超越当前历史条件

    3.“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加强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扶贫。这样做是为了:( AB)

    A.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B.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C.扩大就业,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

    D.促进资源节约,淘汰过剩产能

    4.扶贫小额信贷贷给谁(ABC )。

    A.有贷款意愿且有还款能力的贫困户

    B.有就业创业潜质且有还款能力的贫困户

    C.有技能素质且有还款能力的贫困户

    D.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三、简答题(18分)

    请简述目前我县在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中面临的形势是什么?

    四、论述题(32分)

    请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就“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实际,如何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论述。


    我国如何做到精准扶贫》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262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脱贫攻坚座谈会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