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
  • 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
  • 篇一: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影响有哪些?

    “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中国企业“走出去” “一带一路”推动欧亚融合和海陆对接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我国领导人在国际视野下布局的“一带一路”战略,旨在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从海陆至空间,从纵向到横向,贯通我国东中西部和主要沿海港口城市,进而连接起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实现沿线国家和地区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概念联通”。 这样的“大概念联通”,不仅会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的现有格局,也会通过欧亚经济的再整合重塑世界的政治经济版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60个,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为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具有开展互利合作的广阔前景。在整个世界经济需要新的驱动能和发展活力时,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不仅出于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符合所有沿线国家和相关国家的战略利益。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实施一批带动性强并具有示范效应的重大合作项目,以点带面,从线到片,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新丝路上的联通网络,形成畅通无阻的贸易流、欣欣向荣的产业带、人文荟萃的新景观。 “一带一路”战略所构建的新格局,富有弹性、张力和包容性,呈现八面来风的开放态势,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都可以参与共建,牵手联袂走互惠互利的合作共赢之路。对国内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走出去”的最佳路径。

    “一带一路”建设带来发展新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不仅有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所有沿线国家的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随着经济的腾飞和国力的增强,我国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前行的一个重要引擎。2014年中国经济对亚洲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达40%。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是坐二望一,在进出口贸易、外汇储备和外商投资额这三项经济指标上都高居世界第一。 对外投资目前是“老三”,预计不久将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显然,随着资本输出的加大,我国必然会重新调整面向全球的贸易布局、投资布局和生产布局。特别是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不仅可以输出物美价廉的各种产品,还有能力对外提供更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2013年,我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未来5年,我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游客约5亿人次。

    外媒也注意到,“一带一路”大多沿线国家尚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不少国家的经济高度依赖能源、矿产等资源型行业;而中国有能力向这些国家提供各种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等,处于产业链的相对高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将在沿线国家发展能源在外、资源在外、市场在外的“三头在外”的产业,进而带动产品、设备和劳务输出。这不仅会有效实现我国产能的向外投放,也会促进国外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情。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出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可以预见,步入2015年这一战略将进入实施期。放眼望去,已见风生水起。得风气之先的中国企业应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及早做出关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抉择。

    篇二:“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总体增长缓慢,我国经济也深受影响,后期发展缺乏动力。在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出访了中亚、中南亚,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为“一带一路”)的经济战略构想,主张在古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加强沿线各国交流合作,带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必将对我国各区域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也有利于我国与其他各国的交流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外开放扩大内需区域经济

    当今世界正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总体增长缓慢,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同时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速度也放缓。就我国而言,“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局面,2010~2013年,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由52.1%下降到49.2%;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由20.5%和18.5%上升到21.6%和20.3%,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现出缩小的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1但是受区域本身资源状况、地理位置的影响,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的总体格局仍未有改变,中国经济的发展缺乏动力。

    为有效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2013年9月、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出访中亚、东盟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就是想在推动东部地区经济战略转型的同时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并有效发挥中国沟通亚欧国家联系的有利地位。

    一、“一带一路”的历史背景及构建 1安树伟:《“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经济问题》2015年第4期

    陆上“丝绸之路”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开创了世界著名的“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文明,加强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也扩大了中国那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随着时间的发展,“丝绸之路”不断向西拓展,成为了连接亚洲、非洲、欧洲的陆上商业贸易路线。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就是在“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带,连接着“亚太经济国”和“欧洲经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带。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影响下,我国西北五省和西南四省将重点受益,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到重大提升作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和古代“下南洋”为原型而进行的拓展,这“一路”以我国东部省份及港口为主,主要对接东南亚、阿拉伯半岛、欧洲、非洲等。在此基础上,我国发起设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及国内相关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和金融合作提供了资金支持,也必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统筹区域发展,调整经济结构

    “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构想的提出,有利于实现东西部经济的新一轮崛起。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十二五”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变化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地区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也有所下降。在工业等第二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的同时,服务业不断向东部集聚,因此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2.6个百分点。“一带一路”的实施,将有助于东部地区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加快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吸收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所形成的经济带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云南、广西等区域,这些区域位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中部地区处在向东和向西开放的交界地带,按照传统的产业分工,东部主要发展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西部地区则是基础原材料产业基地,在此格局下,中部地区的枢纽地位主要体现在西部地区原材料向东部地区的流动,而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部地区的枢纽地位将真正得到体现,并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心脏地带,中部地区将真正实现崛起。“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同时将使西部成为中国开拓新兴市场的前沿阵地。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自然资源丰富,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巨大,我国与中亚国家间通过建立能源管道、铁路、公路等互通网络,将形成更加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扩大内需促增长

    “一带一路”战略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必将吸引大批企业落户,形成产业集聚,并因此而促进金融、贸易、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沟通各大城市,大量的贸易往来也必将促进周边城市的基础建设、金融贸易、商业地产的发展,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海上丝绸之路”则沟通了中国与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国,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经贸和旅游方面,目前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需正视问题的存在,在旅游方面交通问题上尚存有不足,如航班少、旅行社不规范等可能阻碍各国人民间的旅游交流,发生灾难事故等甚至影响国家形象。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份和城市应当利用好自身生态环境的优势及区域优势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产业升级,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并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加强国际交流。“一带一路”战略将为了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并有效熨平传统出口市场的波动,中国在深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世界市场。

    (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区域合作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养外贸竞争力新优势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快培育外贸竞争力的六大任务,其中包括调整外贸结构、提升竞争力、提高合作水平、构建合作新格局、营造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及完善政策体系。”2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下,中国企业应提高自身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价值,坚持“走出去”方针,将产品热销海外。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世界分工,将有利于缓解生产过剩的问题,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我们在“走出去”的同时应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促进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集合多方面优势,沟通了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地区,是继“欧亚大陆桥”之后的另外一条沟通欧亚重要的海上路线和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合作区域。拓宽了中国与其他亚欧国家的合作领域,带动了亚欧其他国家的政治协商、经济合作及文化交流。一带一路战略在很多方面享受着2李猛:《“一带一路”对中国的影响》,《市场研究》2015年7月上

    国家最优惠的政策,如进出口货物不受数量限制、金融外汇管理放松、实行金融自由化、进口免税等。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许多跨国公司选择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省份作为自己的物流分拨中心,进行全球范围内的物资调配。因而,一带一路战略将聚集巨大的贸易流。此外,一带一路战略放松了对外汇的管制,实现了货币兑换,这些因素有利于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也推进了出口规模的扩大。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提出是我国在新形势下的正确决策,对我国东西部地区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也将影响我国的内需及对外开放水平,改变经济结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资料:

    [1] 李猛:《“一带一路”对中国的影响》,《市场研究》2015年7月上

    [2] 安树伟:《“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经济问题》2015年第4期

    [3]李月好,杨震:《“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7月

    篇三: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效果,就在于这一宏伟构想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蕴藏了无限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实现战略转变。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之所以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效果,就在于这一宏伟构想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

    首先,“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需要。众所周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1979年开始,我们先后建立了包括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开放和开发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上海浦东新区,相继开放了13个沿边、6个沿江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建立了众多的特殊政策园区。但显然,前期的对外开放重点在东南沿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成为了“领头羊”和最先的受益者,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始终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失衡。“一带一路”尤其是“一带”起始于西部,也主要经过西部通向西亚和欧洲,这必将使得我国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由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牵动者承担着开发与振兴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广大区域的重任,与东部地区一起承担着中国走出去的重任。同时,东部地区正在通过连片式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依然是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有数据显示,1979至2012年,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63278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761.08亿美元。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和技术改造升级,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据统计,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第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早期,以欧、美、日等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有着资本、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就恰好成为他们最大的投资乐园。所以,中国早期的对外开放可以说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的重任。长期建设形成的一些产能需要出路,而目前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却面临着当初中国同样的难题。因此,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比如道路、桥梁、

    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发展一些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家电、甚至汽车制造、钢铁、电力等,提高他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生产能力,就顺应了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

    第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国际经贸合作与经贸机制转型的需要。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微博],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微博]的成员。中国“入世”对我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WTO这一被大多数成员国一致遵守国家经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少数国家对中国经济的封锁。但是,近年来国际经贸机制又在发生深刻变化并有新的动向。“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紧密联系的。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在建自贸区,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在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大部分是处于“一带一路”沿线上。因此,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必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而得到落实和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它的建设过程不仅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涉及众多产业和巨量的要素调动,这其间产生的各种机遇不可估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树造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第二,金融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流,巨量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我们已经发起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但这也只能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一定会进行各种金融创新,包括发行各种类型的证券、设立各种类型的基金和创新金融机制等等,这其间的红利和机遇之多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区域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路径、区域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其间的每个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并未雨绸缪。

    首先,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最初的投资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贫穷国家的资源开采项目上。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资流入,对外投资也被引导到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的更为引人瞩目

    的项目上。五六年前,中国“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大宗商品,现在开始在一些实行竞标机制的国家承建基础设施项目。我们知道沿“带”沿“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但由于其中一些国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给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必须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环境等进行仔细研究,在投资之前做好风险应对的预案,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任何创新其实都会有潜在的风险,尤其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创新蕴含的乘数式风险,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觉。

    最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得与国内经济状况相适应。我们要看到,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大有可为。如果我们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需求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有可能会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和产业的“空洞化”。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


    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232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新疆高考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