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2017年江苏高考分数线
  • 2017年江苏高考分数线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2017年江苏高考分数线
  • 篇一:2017年江苏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选修科目)说明

    说明:加粗红字是新增或改动内容,加粗蓝字是已删除内容。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江苏卷)的命题将按照(原为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体现以稳为主、稳中出新的原则。

    考查内容的选择,以课程标准的模块“学习要点”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和学术标准,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本省的实际情况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二)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涉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和选修内容。其中,历史(I)、历史(II)和历史(III)三个必修模块为必考内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

    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四个选修模块为选考内容。为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在考试大纲以及本省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必考内容

    古代部分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选官制度。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的演变(原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

    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主要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

    3.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

    (2)汉代儒学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3)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

    (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汉字与书画

    汉字与书法艺术;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删除: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3)文学成就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

    (4)戏曲艺术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

    5.古代希腊罗马

    (1)雅典的民主政治

    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性。

    (2)罗马的法律

    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近代部分

    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及其历史影响。

    (2)启蒙运动

    理性时代的到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启蒙运动在人文主义思想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7.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历史背景和影响。

    (2)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荷兰、法国和英国等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3)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过程与影响。

    8.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3)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及其历史影响。

    (4)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删除民主二字)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9.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0.近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

    (1)经典力学

    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所作的贡献;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瓦特改良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1)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2)太平天国运动

    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3)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4)辛亥革命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革命运动。

    (6)国共政权的对峙

    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7)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地位。

    (8)解放战争

    内战的爆发;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3)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地位

    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师夷长技”的主张

    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维新思想

    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3)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现代部分

    14.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3)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15.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

    (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及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及其影响。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18.现代科学技术

    (1)相对论与量子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2)现代信息技术

    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篇二:2017年江苏省历史学科高考考试说明(选修)变化详情

    江苏省宿迁中学杨彦春整理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变化详情

    【红色为增加,蓝色为删掉】

    必考内容

    古代部分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选官制度。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

    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主要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海禁”与 “闭关锁国”。

    3.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

    (2)汉代儒学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3)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

    (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汉字与书画

    汉字与书法艺术;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删除】

    (3)文学成就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

    (4)戏曲艺术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

    江苏省宿迁中学杨彦春整理

    5.古代希腊罗马

    (1)雅典的民主政治

    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性。

    (2)罗马法

    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增加】

    (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近代部分

    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及其历史影响。

    (2)启蒙运动

    理性时代的到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启蒙运动在人文主义思想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7.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历史背景和影响。

    (2)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荷兰、法国和英国等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3)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过程与影响。

    8.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述改变:删除这三个字】;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的颁布【表述改变:删除这三个字】;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3)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及其历史影响。

    (4)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9.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0.近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

    (1)经典力学

    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所作的贡献;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瓦特改良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江苏省宿迁中学杨彦春整理

    1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1)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2)太平天国运动

    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3)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4)辛亥革命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革命运动。

    (6)国共政权的对峙

    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7)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地位。

    (8)解放战争

    内战的爆发;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3)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地位

    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师夷长技”的主张

    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维新思想

    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3)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现代部分

    14.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3)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5.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江苏省宿迁中学杨彦春整理

    (2)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

    (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及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两极格局的瓦解和世界多极化趋势

    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及其影响。【增加】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18.现代科学技术

    (1)相对论与量子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2)现代信息技术

    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9.19世纪末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19世纪以来的文学

    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与苏联文学。

    (2)19世纪以来的美术

    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性作品。

    (3)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电影、电视的发明与发展。

    20.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新政协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治的践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

    (3)“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九二共识”与【增加】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江苏省宿迁中学杨彦春整理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

    (2)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经济特区的创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2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近代以来铁路公路的建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与发展。

    (3)大众传媒的发展

    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的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删掉】;互联网的兴起。

    24.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论著及其主张;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25.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1)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

    (2)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与成就。

    选考内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梭伦改革

    2.商鞅变法

    3.北魏孝文帝改革

    4.王安石变法

    5.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6.明治维新

    7.戊戌变法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秦始皇

    (2)康熙帝

    2.东西方的先哲

    (1)孔子

    (2)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篇三:2017年有单科成绩要求的院校及专业名单汇总

    2017年有单科成绩要求的院校及专业名单汇总下表中单科限分要求请注意语种区别,“外语”指的是所有外语类别均可报考,如英语、德语、俄语、日语、朝鲜语等。“英语”表示只招收外语科目为英语的考生。

    单科限分要求指的是在满分为150分的情况下,如考生所在省份英语(或外语)、语文满分不是150分的,需要进行折算,折算公式:单科成绩÷单科满分×150


    2017年江苏高考分数线》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115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河南高招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