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opec减产对油价的影响
  • opec减产对油价的影响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8-05-06
  • 移动端:opec减产对油价的影响
  • 篇一:OPEC减产面临多重障碍,机构下调油价预期

    OPEC减产面临多重障碍,机构下调油价预期汇通网10月17日讯——周一(10月17日)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再次发表言论称,俄罗斯准备好加入冻产,俄罗斯仍然支持原油冻产。研究机构BMI表示,尽管OPEC各产油大国口头上同意削减产量,但是,OPEC真正实施减产行动却面临着多重障碍。

    BMI表示,各产油国之间关于各自市场份额的谈判可能会引发OPEC内部之间的紧张局势,并且,OPEC与非OPEC产油国之间的分歧不断扩大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利比亚和尼日利亚获得豁免权,原油产量迅速增加,并且,伊朗、利比亚和尼日利亚等三大产油国增加的原油产量远远大于OPEC其他产油国削减的原油产量。

    OPEC其他产油国原油产量结构性和季节性的下滑,抵消了上述国家原油产量增加带来的部分影响,使得油市逐渐趋于平衡。

    BMI研究机构还表示,10月份原油产量的急剧性增长带来的看空情绪,可能会抵消OPEC减产协议带来的积极影响。

    因OPEC和俄罗斯原油产量仍处于高位,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及全球原油库存高企等因素,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将2017年布伦特原油价格的预期由70美元/桶下调至60美元/桶。

    该机构指出,今年迄今为止,OPEC日均产量为3310万桶/日。9月份OPEC原油产量甚至触及记录高位,达3360万桶/日。尽管OPEC已口头同意削减产量,但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对此仍采取“观望”态度。今年迄今为止,俄罗斯的原油供应上升了20万桶/日。

    与此同时,该机构下调了全球原油需求预期。预期2016年原油日需求量为100万桶/日。将2017年的原油日需求量由140万桶/日下调至130万桶/日。在这种背景之下,2017年全球原油库存将会大幅增加,而在2016年底则不会明显表现出来。

    北京时间16:20,美原油11月期货现报50.1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12月期货现报51.80美元/桶。

    篇二:OPEC展开最后斡旋巨幅推升油价,配额分歧减产前景存隐忧

    OPEC展开最后斡旋巨幅推升油价,配额分歧减产前景存隐忧

    汇通网11月16日讯——周二(11月15日),OPEC减产预期重新升温,市场开始相信全球各大产油国或能在11月底达成减产协议,国际油价暴力反弹。美国原油暴涨4.64%收报45.75美元/桶,布鲁特原油狂拉4.80%收报46.91美元/桶。此外,尼日尔三角洲南部Nembe溪干线的主要原油管道受袭击的消息,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油价。汇通网援引路透社报道称,尼日尔三角洲武装组织复仇者联盟周二宣称攻击了意大利通用石油公司、壳牌公司和Oando能源公司在尼日尔三角洲的输油管道,影响输油量约30万桶/日,并表示将采取其他手段进行抗争,直至政府有进行真诚对话和谈判的表示。

    Philips Futures投资分析师Jonathan Chan表示,油价受到空头回补支撑。

    OPEC大佬展开最后斡旋

    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计划本周出访卡塔尔,在一个能源论坛间隙与多个产油国进行会谈。他表示:“OPEC达成限产的共识非常有必要。”

    OPEC下一次石油部长会议将于11月30日在维也纳举行,计划在此次会议上落实限产协议。交易员和分析师表示,OPEC近期积极地促成产油国之间进行会谈,表露出该组织希望落实限产计划的决心,令原油多头信心得到提振,同时也激发了一轮空头回补。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称,显然现在市场认为OPEC减产的可能性增加了。“OPEC和其他产油国都面临很大的压力要采取行动,因为原油供给过剩不会自动减少。”

    伦敦经纪商PVM oil Associates的石油分析师Tamas Varga称:“OPEC推动减产协议达成的外交努力支撑了市场,反弹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基本面的情况依然悲观。”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周二表示,他将在加拉加斯会见OPEC

    秘书

    长巴尔金都,讨论潜在的全球原油冻产协议。

    阿尔及利亚能源部消息人士称,OPEC高级别委员会的开会时间提前至11月21日,届时产油国将就减产细则进行讨论,该组织争取在11月30日欧佩克大会前最终敲定减产协议的细节,制定类似草案的协议。

    减产配额仍有分歧

    FX678援引彭博社报道称,一名了解会谈的代表透露,OPEC成员国启动了最后的外交斡旋来确保达成原油减产协议,由卡塔尔、阿尔及利亚和委内瑞拉牵头,力争弥合该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分歧。

    该代表称,沙特、伊拉克和伊朗仍就如何分配减产份额意见不一。

    IG集团的市场策略师Jingyi Pan称:“有关卡塔尔、阿尔及利亚以及委内瑞拉领衔推进OPEC协议的消息,对油市交易员而言相当悦耳,推动原油价格走高。最值得注意的是,据报道,主要产油国伊朗和伊拉克也在考虑该提议,重燃对于OPEC在即将到来的会议上达成协议的希望。”

    消息人士表示,伊拉克计划将南部油港的巴士拉原油出口量在12月内调整至316.3万桶/

    日,较本月水平略微下滑。据悉,调整后

    的12月出口量将为4个月内最低,即使伊拉克10月原油出口超过预期。

    OPEC事实上的领导国沙特表示,减产必须基于四大支柱,即所有成员国都必须同意采取集体行动,承诺公平分担减产份额,以透明的方式进行,并建立市场信誉。

    分析师指出,考虑到沙特和伊朗长期以来互补买账,而伊朗在9月底的阿尔及尔大会上又拿到了减产豁免,也就是说如果OPEC要落实减产细则,绝大部分的减产额度将会由沙特承担。

    伊朗原油供应在10月份一下子祭出了今年以来的最猛单月净增量。这个最猛增量早不来晚不来,偏偏等到OPEC减产细则出台前的最后一个报告月冒出来,业内人士认为伊朗这一手完全就是冲着月底的减产细则去的。

    而且这个今年最大月净增量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目前场内疑虑甚浓。尤其是伊朗虽然在10月份出现了超过300万桶/日的原油出口装载,这也是今年以来伊朗原油出口峰值,但是从目前的Clipperdata公司的统计数据来看:伊朗原油出口装载达到今年峰值似乎并不是源于所谓的伊朗的“官方产量”达到今年峰值。

    汇通财经易汇通财经软件显示,北京时间8:26,美国原油报45.7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报46.91美元/桶。

    篇三:OPEC对世界石油安全的影响

    OPEC对世界石油安全的影响 欧佩克即石油输出国组织。它是一个自愿结成的政府间组织,对其成员国的石油政策进行协调、统一。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欧佩克是1960年9月14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的,创始成员国有5个,它们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石油出口量最多的地方仍是中东,其出口量占全球石油出口量的1/3,其石油产量的80%以上用于出口。在前10 大石油净出口国中,中东地区的国家占了5个,其中沙特的出口量世界第一,占全球石油出口总量的13.5%。在石油进口国家与地区中,美国的1/4、欧洲的3/5和日本4/5以上的石油进口都来自中东。除了中东外,非洲、东欧和前苏联国家以及中南美洲也是石油净出口地区。从进口来看,亚洲和大洋洲是石油进口最多的地区,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也是全球最高的,依赖程度高达62%。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美国石油进口量到目前仍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5%,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为53%。西欧的进口依赖程度也达到51%。在亚洲地区,日本是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韩国、中国和印度次之;日本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高达99%,韩国的石油则完全依赖进口,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已达32%。

    目前,人们较多地看到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增加欧佩克的石油收入、促进了欧佩克国家的经济增长的一面,但并没有注意这种短期受益蕴含长期风险的一面。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高油价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的影响,而世界经济增长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对石油需求和油价水平产生重大影响。

    石油是世界工业的血液,目前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首要地位。石油价格的水平可以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增长。尽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主要石油消费国已经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节能技术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替代能源等措施大大降低了经济增长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石油在世界初级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提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不发达,能源使用效率低;工业化程度低,高耗能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偏高等原因,每实现一个单位的经济增长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因此,高油价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远比对发达国家更加严重。

    尽管这一轮油价上涨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迄今还不明显,但已经开始引起石油进口国日益增加的担忧。特别是2004年以来的油价暴涨与2000-2004年初的油价上涨不同,冲击世界经济增长的可能性陡然增大。一旦世界经济增长因高油价而受到明显影响,接踵而来的后果将是世界石油需求的减少和价格的急剧下跌。在这种情况下,欧佩克的石油收入将大幅度减少。历史的教训值得借鉴。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和两次石油危机的发生,使主要石油输出国得到了大约10年的巨额石油收入和经济快速增长,但由于世界经济陷入滞胀和长期衰退,主要石油输出国紧接着就经历了大约17年左右的经济增长停滞,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定的压力也因此而上升。

    欧佩克早在80年代中后期反思70年代到80年代初的油价政策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盲目追求高油价对欧佩克国家利益的长期危害,并开始制定一个石油消费国和石油出口国都可以接受,既可以抑制替代能源开发进程,也可以防止非欧佩克快速发展的适当目标价格。在1986年,把欧佩克一揽子石油价格的这一价位确定在每桶18美元;2000年又根据石油贸易结算货币美元贬值等情况,把这一价位调整为每桶22-28美元的目标价格带,并且通过与非欧佩克国家的共同努力,利用中东地区局势的变化,成功地通过限产实现了目标价格。这一目标价格也受到非欧佩克国家的普遍认同,被认为既可以提高石油输出国收入,也不至于过分刺激替代能源开发和损害世界经济增长。为了维护这样一个对其长期利益而言相对合理的价位,欧佩克通过调节产量作了积极的努力。当国际石油价格高涨的时候,欧佩克也采取过重大的增产措施,把油价重新拉回到合理的水平上。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后,以及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的时候,国际石油供应出现严重中断,油价飞涨,欧佩克及时采取了扩大生产配额乃至临时全部放开配额管制的措施,使国际使油价格暴涨的局面很快得到平息。

    当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引发世界经济增长减缓,石油需求下降,国际油价在1998年一度下跌到10美元/桶的低点,欧佩克与非欧佩克石油收入骤减,欧佩克两次单独减产促价均未奏效。1999年3月,欧佩克努力地与非欧佩克石油输出国挪威、俄罗斯、墨西哥、阿曼和安哥拉等国合作进行了联合限产促价以稳定石油市场,终于使油价止跌回升。事实证明,欧佩克通过产量调整是可以对国际石油价格产生影响的。

    就目前而言,欧佩克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是建立在它的剩余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的。非欧佩克国家不受任何生产配额约束,基本上按照市场需求决定供给。在当前国际石油需求十分旺盛的情况下,其生产能力基本上已经充分发挥出来,短期内的进一步增产的能力不大。长期以来,欧佩克一直发挥着非欧佩克补充生产国的作用。由于其生产能力巨大,自喷井多,产量易于调节,但又不愿因供给过剩而导致国际油价暴跌,因此一直保留着相当数量的剩余生产能力,可以在短期内增加投入使用,扩大供给。尽管各种信息来源对于欧佩克目前实际拥有的剩余生产能力评价不一样,但一般认为其数量应当在每日数百万桶之多。 因此,欧佩克目前仍有能力通过动用剩余生产能力,对平抑油价发挥重大作用。这种干预将不仅有利于石油进口国的利益,也有利于欧佩克的长远利益,是一种多赢的选择。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其占世界总数5%的人口却消耗着全球42%的能源,对海外石油依赖严重,因而美力求建立以其为主导的国际能源新秩序。"9?11"事件后,美国通过强化美俄能源合作、加速里海油气开发、抢滩非洲石油,特别是对伊拉克战争等手段,加紧抢占石油地缘战略支点,全面推进全球石油战略布局。分析美国石油战略的总体部署,纵观近来石油地缘政治环境的一系列变化,可以看出,未来国际石油战略格局将呈现美国主导、供应方三分天下的局面。 首先,伊拉克石油影响回升,并在美国直接控制下成为调节国际油市的重要杠杆。据有关预测,战后伊石油日产量1-2年内可望恢复到海湾战争前的350万桶,5年后可增至600万桶,取代沙特成为世界第一产油国。伊重返国际油市使美掌握了一张"王牌",可以达到取代沙特、打压欧佩克、制约俄罗斯的多重目的。 其次,欧佩克影响渐成衰势,但影响仍不可低估。在经历两次石油危机之后,削弱欧佩克已成为美国既定目标。近年来,美通过建立西方石油战略储备、促进欧佩克内部分化以及扶植非欧佩克生产国等手段对其打压。"9?11"后,欧佩克面临以俄为主的非欧佩克产油国的挑战。今后,伊拉克的崛起又将对欧佩克构成更大威胁:如

    伊重返欧佩克,则需要其重新调整内部现行配额机制,可能使本已复杂的内部矛盾更趋激化;如伊游离于欧佩克之外,其庞大的石油产量与产能将使其成为欧佩克的一个重要竞争对手。但同时要看到,欧佩克石油储量仍占世界总量的2/3以上,多年的市场化运作也使其内部形成了休戚相关的利益关系。无论如何,欧佩克仍将是未来国际石油市场的重要影响力量。第三,俄罗斯、非洲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地位上升、影响增强。据俄能源部公布数据,俄石油储量和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3%和11%。"9?11"后,俄利用世界能源市场的新变化,以“突破北美、稳定西欧、争夺里海、开拓东方、挑战欧佩克”的总思路全面拓展能源外交,迅速扩展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地位迅速攀升。非洲石油蕴藏丰富,不仅油质好、成本低、易运输,而且远离动乱中心,相对安全。因此,西方各大石油公司视非洲为“尚待开发的处女地”,竞相投入巨资进行勘探开发。在新格局下,产油国与石油进口国之间的共同利益与矛盾分歧相互缠绕,相互依赖进一步增强,既斗争又妥协将成为其相互关系的主要特征。

    中国是主要石油进口国,近年来石油进口不断增长。1993年成为油品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石油净进口量总体呈急剧上升趋势。1990年进口量只有292万吨,2003年已高达9112.63万吨。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能源消费大国,对石油的依赖较大,所以石油价格的变化对中国经济会产生显著影响。一方面,油价上涨首先会增加中国石油进口开支,导致贸易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这将对经常项目平衡、投资建设等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油价上涨也可能使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放慢,消费需求下降。这将导致这些国家减少进口,而出口目前仍然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油价上涨将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效益,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油价上涨还将抬升物价,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但是,应该注意到,目前的国际石油价格高涨具有非常复杂的国际政治背景和投机资本炒作的因素。就世界石油供求关系的基本状况而言,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失衡。全球每天7600万桶左右的石油需求基本上能得到的满足。但是,由于世界石油的主要供应来源中东地区,中东和平进程受到严重挫折,伊拉克局势难以稳定,加之恐怖主义对石油输出国石油设施的破坏,石油生产和运输设施时刻处于被攻击的危险之中。这种复杂的局面给国际石油供应增添了不确定因素,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心理影响,也为投机资本对石油期货进行炒作提供了机会。目前,在纽约和伦敦的国际石油期货交易市场上,每天成交的石油数量远远超过了进口石油消费量的需要,就是这种异常活跃的投机交易的写照。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国际石油市场的供应数量虽然可以对高油价产生一定的抑制,但还不是解决高油价的根本解决办法。在供求基本平衡和投机交易异常猖獗的国际市场面前,欧佩克在采取增产措施的时候也不得不犹豫再三,担心这种干预导致国际油价的暴跌。因此,欧佩克的增产可以说是解决当前国际石油价格过高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更重要的是,国际社会应当努力使中东地区的局势尽快恢复稳定,减少国际石油市场上的投机行为。


    opec减产对油价的影响》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1097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精准扶贫督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