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高中数学经典解题技巧|高中数学经典优秀说课稿(优...
  • 高中数学经典解题技巧|高中数学经典优秀说课稿(优秀10篇)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贴心为您精心收集了10篇高中数学经典优秀说课稿,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一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正弦定理》。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因此,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使学生会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与逻辑思维能力,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情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二、教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是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空破难点,以学业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

    三、学法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3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知道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天的学习课题。

    (二)猜想—推理—证明(15分钟)

    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提问: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注意:

    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通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总结--应用(3分钟)

    1、正弦定理的内容,讨论可以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2、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己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四)讲解例题(8分钟)

    1、例1. 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 例2. 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五)课堂练习(8分钟)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45°,C=30°,c=10cm

    (2)A=60°,B=45°,c=20cm

    2、 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20cm,b=11cm,B=30°

    (2)c=54cm,b=39cm,C=115°

    学生板演,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六)小结反思(3分钟)

    1、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2、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3、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五、教学反思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后得到了推导出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收获着结论,而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二

    本节课讲述的是人教版高一数学(上)3.2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a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b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同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二、学情教法分析:

    对于三中的高一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

    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高中生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学法指导:

    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一)复习引入(二)新课探究(三)应用举例(四)反馈练习(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六个教学环节构成。

    (一)复习引入:

    1、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可看作是定义域为__________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从而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______。(N﹡;解析式)

    通过练习1复习上节内容,为本节课用函数思想研究数列问题作准备。

    2、小明目前会100个单词,他她打算从今天起不再背单词了,结果不知不觉地每天忘掉2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减为:100,98,96,94,92 ①

    3、 小芳只会5个单词,他决定从今天起每天背记10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增为5,10,15,20,25 ②

    通过练习2和3引出两个具体的等差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学生观察两个数列特点,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对问题的总结又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

    (二) 新课探究

    1、由引入自然的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强调:

    ① “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

    ②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

    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调“同一个常数” );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

    an+1-an=d (n≥1)同时为了配合概念的理解,我找了5组数列,由学生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找出公差。

    1、 9 ,8,7,6,5,4,??;√ d=-1

    2、 0.70,0.71,0.72,0.73,0.74??;√ d=0.01

    3、 0,0,0,0,0,0,??。; √ d=0

    4、 1,2,3,2,3,4,??;×

    5、 1,0,1,0,1,??×

    其中第一个数列公差0,第三个数列公差=0

    由此强调: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2、第二个重点部分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归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我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d,由学生研究分组讨论a4的通项公式。通过总结a4的通项公式由学生猜想a40的通项公式,进而归纳an的通项公式。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若一等差数列{an }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

    a2 - a1 =d 即: a2 =a1 +d

    a3 – a2 =d 即: a3 =a2 +d = a1 +2d

    a4 – a3 =d 即: a4 =a3 +d = a1 +3d

    ??

    猜想: a40 = a1 +39d,进而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n-1)d

    此时指出:这种求通项公式的办法叫不完全归纳法,这种导出公式的方法不够严密,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这里向学生介绍另外一种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办法------迭加法:

    a2 – a1 =d

    a3 – a2 =d

    a4 – a3 =d

    ??

    an – an-1=d

    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 an– a1= (n-1) d即 an= a1+(n-1) d

    (1)

    当n=1时,(1)也成立,

    所以对一切n∈N﹡,上面的公式都成立

    因此它就是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在迭加法的证明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利用等差数列概念启发学生写出n-1个等式。

    对照已归纳出的通项公式启发学生想出将n-1个等式相加。证出通项公式。

    在这里通过该知识点引入迭加法这一数学思想,逐步达到“注重方法,凸现思想” 的教学要求

    接着举例说明: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1,公差是2,得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1+(n-1)×2 ,

    即an=2n-1 以此来巩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运用

    同时要求画出该数列图象,由此说明等差数列是关于正整数n一次函数,其图像是均匀排开的无穷多个孤立点。用函数的思想来研究数列,使数列的性质显现得更加清楚。

    (三)应用举例

    这一环节是使学生通过例题和练习,增强对通项公式含义的理解以及对通项公式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例1和例2向学生表明: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的a1、d、n、an这4个量之间的关系。当其中的部分量已知时,可根据该公式求出另

    一部分量。

    例1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第30项;第4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在第一问中我添加了计算第30项和第40项以加强巩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第二问实际上是求正整数解的问题,而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an.

    例2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 =31,求首项a1与公差d。

    在前面例1的基础上将例2当作练习作为对通项公式的巩固

    例3 是一个实际建模问题

    建造房屋时要设计楼梯,已知某大楼第2层的楼底离地面的高度为3米,第三层离地面5.8米,若楼梯设计为等高的16级台阶,问每级台阶高为多少米?

    这道题我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注意每级台阶“等高”使学生想到每级台阶离地面的高度构成等差数列,引导学生将该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等差数列:(学生讨论分析,分别演板,教师评析问题。问题可能出现在:项数学生认为是16项,应明确a1为第2层的楼底离地面的高度,a2表示第一级台阶离地面的高度而第16级台阶离地面高度为a17,可用课件展示实际楼梯图以化解难点)。

    设置此题的目的:1.加强同学们对应用题的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数学实际问题引出等差数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3.再者通过数学实例展示了“从实际问题出发经抽象概括建立数学模型,最后还原说明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反馈练习

    1、小节后的练习中的第1题和第2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目的:使学生熟悉通项公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2、书上例3)梯子的最高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

    目的:对学生加强建模思想训练。

    3、若数例{an} 是等差数列,若 bn = k an ,(k为常数)试证明:数列{bn}是等差数列

    此题是对学生进行数列问题提高训练,学习如何用定义证明数列问题同时强化了等差数列的概念。

    (五)归纳小结(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

    强调关键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n-1) d会知三求一

    3.用“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P114 习题3.2第2,6 题

    选做题: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24,从第10项开始为正数,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

    (目的:通过分层作业,提高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五、板书设计

    在板书中突出本节重点,将强调的地方如定义中,“从第二项起”及“同一常数”等几个字用红色粉笔标注,同时给学生留有作题的地方,整个板书充分体现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10 篇三

    尊敬的各位教师:

    大家好,我是x场的x号考生。今日,我说课的资料是xxx

    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么教来阐述本次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正弦函数的性质是选自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五节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象5.3正弦函数的性质的资料,主要资料便是正弦函数的性质,教材经过作图、观察、诱导公式等方法得出正弦函数y=sinx的性质。并且教材突出了正弦函数图象的重要性,能够帮忙学生更深刻的认识、理解、记忆正弦函数的性质。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应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中的学生掌握了必须的基础知识,思维较敏捷,动手本事较强,但理解本事、自主学习本事较缺乏。基于此,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更富有启发性。并且学生的自尊心较强,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先扬后抑,鼓励学生多多发言,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用正弦函数图象研究和理解正弦函数的性质,能熟练运用正弦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过正弦函数的图象,探索正弦函数的性质,提升逻辑思考、归纳总结的本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过本节的学习体验数学的严谨性,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认真的良好思维习惯和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由正弦函数的图象得到正弦函数的性质。

    (二)教学难点

    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和单调性。

    五、说教法和学法

    此刻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法、探究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异常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中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到会学,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进取性、主动性。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采用复习的导入方法。

    我会让学生回忆正弦函数的概念,以及上节课所学的正弦函数图象,让学生根据图象思考正弦函数有哪些性质从而引出课题——《正弦函数的性质》。

    这样设计能够让学生对前面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回顾,为本节课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新课讲授环节,在这一环节我将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

    让学生自我经过五点作图法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并在大屏幕上展示正弦函数的标准图象。

    学生一边看投影,一边思考如下问题:

    (1)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2)正弦函数的值域是什么

    (3)正弦函数的最值情景如何

    (4)正弦函数的周期

    (5)正弦函数的奇偶性

    (6)正弦函数的递增区间

    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之后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总结。

    1、定义域:y=sinx定义域为R

    2、值域:引导学生回忆单位圆中的正弦函数线,发现值域为[-1,1]

    3、最值:根据值域的确定得到在何处取得最值以及函数的正负性。

    4、周期性:经过观察图象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函数的图象是有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让学生思考后发现是每隔2π重复出现一次,得出y=sinx的最小正周期是2π。之后经过诱导公式证明。

    5、奇偶性:在刚才经过诱导公式证明后顺势提出公式,总结得到正弦函数是奇函数。

    6、单调性:最终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得到的结论自我尝试总结正弦函数的单调性。

    在探究完正弦函数性质后,利用单位圆和正弦函数图象理解和记忆正弦函数的性质,这样的安排能够让学生及时巩固正弦函数的性质,并且还能够结合之前所学的单位圆,三角函数线等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知识间的联系。

    (三)课堂练习

    第三环节是巩固环节,多媒体出示书上例题2:用五点法画出函数的简图,并根据图象讨论它的性质。

    经过这样的练习,既巩固了学生学过的知识,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推理的本事,趣味的知识在学生们的进取主动的探索中显得更有味道。

    (四)小结作业

    最终一个环节为小结作业环节,关于课堂小结,我打算让学生自我来总结。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本事,让我在第一时间得到学习反馈,及时加以疏导。

    在作业布置上,我让学生思考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什么样的。

    经过比较灵活的题目呈现,能够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知识进而思考后续的知识。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遵循简介明了突出重点部分,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略)

    高中数学经典优秀说课稿 篇四

    尊敬的各位教师,大家好,我是()场的()号考生。

    今日,我说课的资料是()

    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么教来阐述本次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正弦函数的性质是选自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五节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象5。3正弦函数的性质的资料,主要资料便是正弦函数的性质,教材经过作图、观察、诱导公式等方法得出正弦函数y=sinx的性质。并且教材突出了正弦函数图象的重要性,能够帮忙学生更深刻的认识、理解、记忆正弦函数的性质。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应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中的学生掌握了必须的基础知识,思维较敏捷,动手本事较强,但理解本事、自主学习本事较缺乏。基于此,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更富有启发性。并且学生的自尊心较强,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先扬后抑,鼓励学生多多发言,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用正弦函数图象研究和理解正弦函数的性质,能熟练运用正弦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过正弦函数的图象,探索正弦函数的性质,提升逻辑思考、归纳总结的本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过本节的学习体验数学的严谨性,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认真的良好思维习惯和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由正弦函数的图象得到正弦函数的性质。

    (二)教学难点

    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和单调性。

    五、说教法和学法

    此刻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法、探究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异常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中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到会学,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进取性、主动性。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采用复习的导入方法。

    我会让学生回忆正弦函数的概念,以及上节课所学的正弦函数图象,让学生根据图象思考正弦函数有哪些性质从而引出课题——《正弦函数的性质》。

    这样设计能够让学生对前面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回顾,为本节课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新课讲授环节,在这一环节我将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

    让学生自我经过五点作图法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并在大屏幕上展示正弦函数的标准图象。

    学生一边看投影,一边思考如下问题:

    (1)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2)正弦函数的值域是什么

    (3)正弦函数的最值情景如何

    (4)正弦函数的周期

    (5)正弦函数的奇偶性

    (6)正弦函数的递增区间

    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之后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总结。

    1、定义域:y=sinx定义域为R

    2、值域:引导学生回忆单位圆中的正弦函数线,发现值域为[—1,1]

    3、最值:根据值域的确定得到在何处取得最值以及函数的正负性。

    4、周期性:经过观察图象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函数的图象是有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让学生思考后发现是每隔2π重复出现一次,得出y=sinx的最小正周期是2π。之后经过诱导公式证明。

    5、奇偶性:在刚才经过诱导公式证明后顺势提出公式,总结得到正弦函数是奇函数。

    6、单调性:最终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得到的结论自我尝试总结正弦函数的单调性。

    在探究完正弦函数性质后,利用单位圆和正弦函数图象理解和记忆正弦函数的性质,这样的安排能够让学生及时巩固正弦函数的性质,并且还能够结合之前所学的单位圆,三角函数线等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知识间的联系。

    (三)课堂练习

    第三环节是巩固环节,多媒体出示书上例题2:用五点法画出函数的简图,并根据图象讨论它的性质。

    经过这样的练习,既巩固了学生学过的知识,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推理的本事,趣味的知识在学生们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中显得更有味道。

    (四)小结作业

    最终一个环节为小结作业环节,关于课堂小结,我打算让学生自我来总结。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本事,让我在第一时间得到学习反馈,及时加以疏导。

    在作业布置上,我让学生思考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什么样的。

    经过比较灵活的题目呈现,能够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知识进而思考后续的知识。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五

    一、地位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内容之一,等比数列是在学习了等差数列后新的一种特殊数列,在生活中如储蓄、分期付款等应用较为广泛,在整个高中数学内容中数列与已学过的函数及后面的数列极限有密切联系,它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设计本节的数学思路上:

    利用类比的思想,联系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的学习方法,采取自学、引导、归纳、猜想、类比总结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3)并能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发现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类比思想、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等比数列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等比”的特点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四、教学难点

    “等比”的理解及利用通项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习自学环节。(8分钟)

    首先让学生重新阅读课本105页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并出示预习提纲,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122至P123例1上面。

    回答下列问题

    1)课本中前3个实例有什么特点?能否举出其它例子,并给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2)观察以下几个数列,回答下面问题:

    1, , , ,……

    -1,-2,-4,-8……

    1,2,-4,8……

    -1,-1,-1,-1,……

    1,0,1,0……

    ①有哪几个是等比数列?若是公比是什么?

    ②公比q为什么不能等于零?首项能为零吗?

    ③公比q=1时是什么数列?

    ④q>0时数列递增吗?q<0时递减吗?

    3)怎样推导等比数列通项公式?课本中采取了什么方法?还可以怎样推导?

    4)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与函数关系怎样?

    (二)归纳主导与总结环节(15分钟)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回答为主体,教师引导总结为主线解决本节两个重点内容。

    通过回答问题(1)(2)给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并强调以下几点:①定义关键字“第二项起”“常数”;

    ②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定义: =q(n≥2);③q=1时为非零常数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引申:若数列公比为字母,分q=1和q≠1两种情况;引入分类讨论的思想。

    ④q>0时等比数列单调性不定,q<0为摆动数列,类比等差数列d>0为递增数列,d<0为递减数列。

    通过回答问题(3)回忆等差数列的推导方法,比较两个数列定义的不同,引导推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法一:归纳法,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并从次数中发现规律,培养观察力。

    法二:迭乘法,联系等差数列“迭加法”,培养学生类比能力及新旧知识转化能力。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六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xxx,来自xx。我说课的题目是《古典概型》,内容选自于高中教材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课时安排为两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承接着前面学过的随机事件的概率及其性质,又是以后学习条件概率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难点:古典概型的判断及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成古典概型。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试验理解基本事件的概念和特点

    (2)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抽离出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推导出古典概型下的概率的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具有现实意义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的创新思想。

    (2)让学生掌握"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辨证思想。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引导发现和归纳概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教学过程,观察对比、概括归纳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其概率公式,再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学法分析: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归纳和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㈠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在课前,教师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面两个模拟试验:

    试验一: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分别记录"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2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由代表汇总;

    试验二: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分别记录"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6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由代表汇总。

    在课上,学生展示模拟试验的操作方法和试验结果,并与同学交流活动感受,教师最后汇总方法、结果和感受,并提出两个问题。

    1.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来求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要求出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并且求出来的结果是频率,而不是概率。

    2.根据以前的学习,上述两个模拟试验的每个结果之间都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模拟实验,让学生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随着新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观察对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㈡思考交流、形成概念

    学生观察对比得出两个模拟试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给出基本事件的概念,并对相关特点加以说明,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

    [基本事件有如下的两个特点:

    (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

    (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中找出研究对象的对立统一面,这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教会学生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教师的注解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把握问题的关键。

    例1从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

    先让学生尝试着列出所有的基本事件,教师再讲解用树状图列举问题的优点。

    「设计意图」将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渗透到具体问题中来。由于没有学习排列组合,因此用列举法列举基本事件的个数,不仅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对象的总数,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列举的时候作到不重不漏。解决了求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总数这一难点

    观察对比,发现两个模拟试验和例1的共同特点:

    让学生先观察对比,找出两个模拟试验和例1的共同特点,再概括总结得到的结论,教师最后补充说明。

    [经概括总结后得到:

    (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

    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概型,简称古典概型。

    「设计意图」培养运用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化归思想。启发诱导的同时,训练了学生观察和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列出相同和不同点,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古典概型。

    ㈢观察分析、推导方程

    问题思考:在古典概型下,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多少?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如何计算?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类比分析两个模拟试验和例1的概率,先通过用概率加法公式求出随机事件的概率,再对比概率结果,发现其中的联系,最后概括总结得出古典概型计算任何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观察类比和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来分析问题,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化归思想的优越性和这一做法的合理性,突出了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这一重点。

    提问:

    (1)在例1的实验中,出现字母"d"的概率是多少?

    (2)在使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深化对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的理解,也抓住了解决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的关键。

    ㈣例题分析、推广应用

    例2单选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如果考生掌握了考差的内容,他可以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假设考生不会做,他随机的选择一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先思考再回答,教师对学生没有注意到的关键点加以说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决概率的计算问题的关键是:先要判断该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再要找出随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

    例3同时掷两个骰子,计算: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

    先给出问题,再让学生完成,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解答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列表来列举试验中的基本事件的总数。

    「设计意图」利用列表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既能形象直观地列出基本事件的总数,又能做到列举的不重不漏。深化巩固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数学思维情趣,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

    ㈤探究思想、巩固深化

    问题思考:为什么要把两个骰子标上记号?如果不标记号会出现什么情况?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要求学生观察对比两种结果,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发现两种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研究的问题是否满足古典概型,从而再次突出了古典概型这一教学重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养成自主探究能力。

    ㈥总结概括、加深理解

    1、基本事件的特点

    2、古典概型的特点

    3、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学生小结归纳,不足的地方老师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并把学过的相关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便于记忆和应用,也进一步升华了这节课所要表达的本质思想,让学生的认知更上一层。

    ㈦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1、2、3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古典概型及其概率公式,并能够学以致用,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七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事件的可能性的基础上来学习如何预测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用概率预测随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在日常生活、自然、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习本单元知识,无论是今后继续深造(高中学习概率的乘法定理)还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十分必要的。概率的概念比较抽象,概率的定义学生较难理解。

    在教材的处理上,采取小单元教学,本节课安排让学生了解求随机事件概率的两种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概率的意义及求概率的方法,为下面学习求比较复杂的情况的概率打下基础。

    2、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概率意义的理解,通过多次重复实验,用频率预测概率的方法,以及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

    难点:对概率意义的理解和用列举法求概率过程中在各种可能性相同条件下某一事件可能发生的总数及总的结果数的分析。

    二、目的分析:

    知识与技能:掌握用频率预测概率和用列举法求概率方法。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观察试验和统计的结果,进而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解并感受概率的定义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客观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客观世界,以数学的语言描述客观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归纳、确认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感受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规律,同时为概率的精准、新颖、独特的思维方法所震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对数学价值观的认识。

    三、教法、学法分析: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经历知识(概率定义计算公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并能应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有序组织学生活动,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体现“教” 为“学”服务这一宗旨。

    四、教学过程分析:

    1、引导学生探究

    精心设计问题一,学生通过对问题一的探究,一方面复习前面学过的“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理清知识障碍,二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概率(如何预测随机事件可能性发生大小)。引导学生对问题二的探究与观察实验数据,使学生了解概率这一重要概念的实际背景,感受并相信随机事件的发生中存在着统计规律性,感受数学规律的真实的发现过程。

    2、归纳概括

    学生从试验中得到的统计数字及概率呈现稳定在某一数值附近这一规律,让学生明确概率定义的由来。

    引导学生重新对问题一和问题二的探究,分析某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在全部可能发生结果中所占比例,得到用列举法求概率的公式,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维,逻辑分析,既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又让学生明确用列举法求概率这一简便快捷方法的合理性。

    P(A)= = = (m

    3、举例应用

    ⑴引导学生对教材书例题、问题一、问题二中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与探究,让学生掌握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

    ⑵引导学生对练习中的问题思考与探究,巩固对概率公式的应用及加深对概率意义的理解。

    深化发展

    ⑴设置3个小题目,引导学生归纳、分析、总结,加深对知识与方法的理解,并学会灵活运用。

    ⑵让学生设计活动内容,对知识进行升华和拓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八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集合的概念》是人教版第一章的内容(中职数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集合以及集合有关的概念,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初中数学课本中已现了一些数和点的集合,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解的集合等,但学生并不清楚“集合”在数学中的含义,集合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也是也是中职数学的开篇,是我们后续学习的重要工具,如:用集合的语言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方程与不等式的解集,曲线上点的集合等。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让学生领会到数学语言的简洁和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的语言描述客观,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集合以及有关概念;

    b、初步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元素与集合关系的表示方法。

    (2)能力目标:a、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得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的能力;

    b、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a、通过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b、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理性和严谨。

    3、重点和难点

    重点: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难点:准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说学情)

    对于中职生来说,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他们还没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有厌学情绪。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从学生较熟悉的实例出发,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设情境认知策略上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引导学生主动思、交流、讨论,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集合概念的形成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四、学习指导(说学法)

    教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根据数学的特点这节课主要是教学生动脑思考、多训练、勤钻研的研讨,这样做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参与的意识,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进而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a、创设情境,揭示本课主题,同时对集合的整体性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b、介绍集合论的创始者康托尔

    2、究竟什么是集合?(实例探究)切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以学生熟悉的事物(物体),以实际生活为背景进行探究, 为本课教学创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接待探究过程学生积极思考、交流、作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启发,引导学生寻找实例中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观察,总结能力范围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为下面水到渠成的介绍集合概念做好铺垫。

    3、集合的概念,本课的重点。结合探究中的实例,让学生说出集合和元素各是什么?知识的呈现由抽象到具体进一步熟悉元素与集合的概念,让学生分清实际问题中的集合和元素为后面学习两者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教师在这一环节做好学习指导,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叫集合,如果对象不确定,就不能确定为集合(举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 熟悉巩固集合的概念通过例题,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理解集合的概念。

    5、 集合的符号记法,为本节重点做好铺垫。

    6、 从实例入行手,探索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学生能用文字语言描述,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给出元素与集合关系符号表示,在这个环节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逐步形成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落实本课的重点,学习指导:⑴集合元素的确定。⑵理解两符号的含义。

    7、 思考交流本课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通过自由举例,能深化概念。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8、 从所举的例子中抽象出数集的概念,并给出常见数集的记法。

    9、 学生练习:通过练习,识记常见数集的记法,同时进一步巩固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

    10、知识的实际应用:

    问题不难,落实课本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集合的眼光观看世界。

    11、课堂小节

    以学生小节为主教师帮助为辅,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到要学会梳理所学内容,要学会总结反思,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培养学生的鬼纳总结能力。

    六、评价

    教学评价的及时能有效调动课堂气氛,感染学生的情绪,对课堂教学发挥着积极作用,教学过程遵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应用集合的眼光看研究对象,注重过程评价与多元评价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本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

    七、教学反思

    1、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从特殊到一般,在具体感知基础上得出集合的描述概念,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2、 启发探究教学,营造学生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九

    一.说教材

    1.1 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课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数学(第二册)》5.6函数图象的定位作图法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基本函数 与一般函数 间的图象平移变换规律。

    函数图象的平移,既是前阶段函数性质及具体函数研究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阶段定位作图法以至解析几何中移轴化简的基础和渗透,在教材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段内容还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思想、映射与对应思想、换元方法等。

    1.2 教学目标

    1.2.1知识目标

    ⑴、给定平移前后函数解析式,能熟练叙述相应的平移变换,正确掌握平移方向与 、 符号的关系。

    ⑵、能较熟练地化简较复杂的函数解析式,找出对应的基本函数模型(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等)。

    ⑶、初步学会应用平移变换规律研究较复杂的函数的具体性质(如值域、单调性等)。

    1.2.2能力目标

    ⑴、在数学实验平台上,能自主探究,改变相应参数和函数解析式,观察相应图象变化,经历命题探索发现的过程,提高观察、归纳、概括能力。

    ⑵、结合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学会借助于数学软件等工具研究、探索和解决问题,学会数学地解决问题。

    ⑶、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如化归、映射的思想,换元的方法)的学习,发展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合情推理、直觉等)。

    1.2.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主体意识,在知识的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念(态度、兴趣等)。

    1.3 教材重点和难点处理思路

    重点: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规律及应用

    难点:经历数学实验方法探索平移对函数解析式的影响及如何利用平移变换规律化简函数解析式、研究复杂函数

    教材在这段内容的处理上,注重直观性背景,注重学生丰富感性知识的获得,淡化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形式化的结果即平移公式。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学生不经受足够的亲身体验而简单的记住结论的话,往往很难在形式化的解析式与具体的图象平移之间建立联系,并且移轴与移图象之间也容易搞混,说明这段内容不能采取简单的“告诉”方式,须让学生自主发现命题、发现规律,让他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策略:

    ⑴、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精心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学力的数学实验平台,分层次逐步引导学生观察图象的平移方向与函数解析式中 、 符号的关系,抽象、归纳出平移变换规律。

    ⑵、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能借助于数学软件多角度积极探求错误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形如 的函数须提取 前的系数化为 的形式,从而真正认识解析式形式化的特点。

    ⑶、数学实验采取小组合作研究共同完成简单实验报告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实现对平移变换规律知识的建构。

    二.说教法

    针对职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在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以实验发现法为主,以讨论法、练习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手段,从直观、想象到发现、猜想,亲历数学知识建构过程,体验数学发现的喜悦。

    本节课的设计一方面重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活动的过程,因此不是按照已形式化了的现成的数学规则去操作数学,而是采取数学实验的方式,使学生有机会经受足够的亲身体验,亲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提取适当的概念,从观察到的实例中进行概括,进行合理的数学猜想与数学验证,并作更高层次的数学概括与抽象;从而学会数学地思考。

    另一方面,注重创设机会使学生有机会看到数学的全貌,体会数学的全过程。整堂课的设计围绕研究较复杂函数的性质展开,以问题“函数 的性质如何”为主线,既让学生清楚研究函数图象平移的必要性,明确学习目标,又让学生初步学会如何应用规律解决问题,体会知识的价值,增强求知欲。

    总之,本节课采用数学实验发现教学,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究;利用实物投影进行集体交流,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三.说学法

    “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美国某大学有一句名言:“让我听见的,我会忘记;让我看见的,我就领会了;让我做过的,我就理解了。”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在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的基础之上,真正正确掌握平移方向。

    教师的“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知识”。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指出,“数学知识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本节课的教学中创设利于学生发现数学的实验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做数学”,将传统意义下的“学习”数学改变为“研究”数学。从而,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同时学会数学地思考。

    四.说程序

    4.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在简要回顾前面研究的具体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性质后,提出问题“如何研究 的性质?”

    引导学生讨论后,总结出两种思路,即:思路

    1、通过描点法作出函数的图象,借助于图象研究相关性质;思路

    2、将 的性质问题化归为 的问题,借助于基本函数 的性质解决新问题。

    从而自然地引出课题,关键是找出 与 的关系,尤其是图象间的联系。更一般地,就是基本函数 与 间的联系。

    4.2数学实验,自主探索

    这一环节主要分两阶段。

    1、尝试初探

    引例、函数 与 图象间的关系

    这一阶段主要由教师讲解,学生观察发现,意在突出两函数图象形状相同、位置不同,后者可以由前者平移得到。

    讲解时,利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功能,给出两个对应点的坐标,易于学生发现点的坐标关系,并给出相应的辅助线,一方面便于学生发现规律,另一方面也是为后面定位作图法的学习作好铺垫。

    2、实验发现

    本阶段由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索的形式完成,通过填写实验报告的形式完成探索规律的任务。

    实验

    1、试改变实验平台1中的参数 ,观察由 的图象到 的变换现象,依照给出的样例填写下表,并总结其中的平移变换规律。

    2、函数 解析式平移变换规律12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1个单位 实验结论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十

    说课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4》第二章第四节“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第一课时---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下面,我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思考进行说明。

    一、 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继向量的线性运算之后的又一重要运算,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中应用十分广泛。本节内容教材共安排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概念,第二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通过物理中“功”的事例抽象出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探究数量积的性质与运算律,使学生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推理论证的能力。其中数量积的概念既是对物理背景的抽象,又是研究性质和运算律的基础。同时也因为在这个概念中,既有长度又有角度,既有形又有数,是代数、几何与三角的最佳结合点,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很好的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得数量积的概念成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自然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熟知了实数的运算体系,掌握了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具备了功等物理知识,并且初步体会了研究向量运算的一般方法:即先由特殊模型(主要是物理模型)抽象出概念,然后再从概念出发,在与实数运算类比的基础上研究性质和运算律。这为学生学习数量积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倍感亲切。但也正是这些干扰了学生对数量积概念的理解,一方面,相对于线性运算而言,数量积的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两个有形有数的向量经过数量积运算后,形却消失了,学生对这一点是很难接受的;另一方面,由于受实数乘法运算的影响,也会造成学生对数量积理解上的偏差,特别是对性质和运算律的理解。因而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数量积的概念。

    二、 教学目标设计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对本节课的要求有以下三条:

    (1)通过物理中“功”等事例,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体会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3)能用运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从以上的背景分析可以看出,数量积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无论是在概念的引入还是应用过程中,物理中“功”的实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作为数量积概念延伸的性质和运算律,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同时也是进行相关计算和判断的理论依据。最后,无论是数量积的性质还是运算律,都希望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究来发现,因而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类比思想都无疑是很好的载体。

    综上所述,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理解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体会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掌握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

    并能运用性质和运算律进行相关的运算和判断;

    3、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

    三、课堂结构设计

    本节课从总体上讲是一节概念教学,依据数学课程改革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的逻辑关系,我按照以下顺序安排本节课的教学:

    即先从数学和物理两个角度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归纳和抽象得到数量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然后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巩固概念,加深印象,最后通过课堂小结提高学生认识,形成知识体系。

    四、 教学媒体设计

    和“大纲”教材相比,“课标”教材在本节课的内容安排上,虽然将向量的夹角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一节提前做了介绍,但却将原来分两节课完成的内容合并成一节,相比较而言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加重了许多。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顺利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本节课的实际特点,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我的设想主要有以下两点:

    1、制作高效实用的电脑多媒体课件,主要作用是改变相关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此来节约课时,增加课堂容量。

    2、设计科学合理的板书(见下),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主要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使学生清楚本节内容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一、 数量积的概念 二、数量积的性质 四、应用与提高

    1、 概念: 例1:

    2、 概念强调 (1)记法 例2:

    (2)“规定” 三、数量积的运算律 例3:

    3、几何意义:

    4、物理意义:

    五、 教学过程设计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六个活动:

    活动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正如教材主编寄语所言,数学是自然的,而不是强加于人的。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这一重要概念,和向量的线性运算一样,也有其数学背景和物理背景,为了体现这一点,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我们已经研究了向量的哪些运算?这些运算的结果是什么?

    问题2:我们是怎么引入向量的加法运算的?我们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研究了这种运算的?

    期望学生回答:物理模型→概念→性质→运算律→应用

    问题3: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

    (1)力F所做的功W= 。

    (2)请同学们分析这个公式的特点:

    W(功)是 量,

    F(力)是 量,

    S(位移)是 量,

    α是 。

    问题1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了解数量积的数学背景,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数量积与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一样,都是向量的运算,但与向量的线性运算相比,数量积运算又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其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问题2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在与向量加法类比的基础上明了本节课的研究方法和顺序,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

    问题3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了解数量积的物理背景,让学生知道,我们研究数量积绝不仅仅是为了数学自身的完善,而是有其客观背景和现实意义的,从而产生了进一步研究这种新运算的愿望。同时,也为抽象数量积的概念做好铺垫。

    活动二:探究数量积的概念

    1、概念的抽象

    在分析“功”的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4

    问题4:你能用文字语言来表述功的计算公式吗?如果我们将公式中的力与位移推广到一般向量,其结果又该如何表述?

    学生通过思考不难回答:功是力与位移的大小及其夹角余弦的乘积;两个向量的大小及其夹角余弦的乘积。这样,学生事实上已经得到数量积概念的文字表述了,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明晰数量积的概念。

    2、概念的明晰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它们的夹角为

    ,我们把数量 ︱

    ︱·︱

    ︱cos

    叫做

    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

    ·

    ,即:

    ·

    = ︱

    ︱·︱

    ︱cos

    在强调记法和“规定”后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一概念,提出问题5

    问题5: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与线性运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影响数量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完成下表:

    的范围0°≤

    <90°

    =90°0°

    ≤180°

    ·

    的符号

    通过此环节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数量积的结果与线性运算的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且认识到向量的夹角是决定数量积结果的重要因素,为下面更好地理解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做好铺垫。

    3、探究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这个问题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在给出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后,只介绍了向量投影的定义,直到讲完例1后,为了证明运算律的第三条才直接以结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我觉得这样安排似乎不太自然,还不如在给出向量投影的概念后,直接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所以做了调整。为此,我首先给出给出向量投影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5。

    如图,我们把│

    │cos

    (│

    │cos

    )叫做向量

    方向上(

    方向上)的投影,记做:OB1=│

    │cos

    问题6: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这样做不仅让学生从“形”的角度重新认识数量积的概念,从中体会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同时也更符合知识的连贯性,而且也节约了课时。

    4、研究数量积的物理意义

    数量积的概念是由物理中功的概念引出的,学习了数量积的概念后,学生就会明白功的数学本质就是力与位移的数量积。为此,我设计以下问题 一方面使学生尝试计算数量积,另一方面使学生理解数量积的物理意义,同时也为数量积的性质埋下伏笔。

    问题7:

    (1)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功的数学本质:功是力与位移的数量积 。

    (2)尝试练习:一物体质量是10千克,分别做以下运动:

    ①、在水平面上位移为10米;

    ②、竖直下降10米;

    ③、竖直向上提升10米;

    ④、沿倾角为30度的斜面向上运动10米;

    分别求重力做的功。

    活动三:探究数量积的运算性质

    1、性质的发现

    教材中关于数量积的三条性质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的,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一探究活动,在完成上述练习后,我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8:

    (1)将尝试练习中的① ② ③的结论推广到一般向量,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2)比较︱

    ·

    ︱与︱

    ︱×︱

    ︱的大小,你有什么结论?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明晰数量积的性质,然后再由学生利用数量积的定义给予证明,完成探究活动。

    2、明晰数量积的性质

    3、性质的证明

    这样设计体现了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研究者,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品质。

    活动四:探究数量积的运算律

    1、运算律的发现

    关于运算律,教材仍然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为此,首先提出问题9

    问题9:我们学过了实数乘法的哪些运算律?这些运算律对向量是否也适用?

    通过此问题主要是想使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猜测提出数量积的运算律。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猜测: ①

    ·

    =

    ·

    ②(

    ·

    )

    =

    (

    ·

    ) ③(

    +

    =

    ·

    +

    ·

    猜测①的正确性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猜测②的正确性,我提示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猜测②的左右两边的结果各是什么?它们一定相等吗?

    学生通过讨论不难发现,猜测②是不正确的。

    这时教师在肯定猜测③的基础上明晰数量积的运算律:

    2、明晰数量积的运算律

    3、证明运算律

    学生独立证明运算律(2)

    我把运算运算律(2)的证明交给学生完成,在证明时,学生可能只考虑到λ>0的情况,为了帮助学生完善证明,提出以下问题:

    当λ<0时,向量

    与λ

    与λ

    的方向 的关系如何?此时,向量λ

    与λ

    的夹角与向量

    的夹角相等吗?

    师生共同证明运算律(3)

    运算律(3)的证明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节约课时,这个证明由师生共同完成,我想这也是教材的本意。

    在这个环节中,我仍然是首先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归纳,然后教师明晰结论,最后再完成证明,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类比创新的意识,将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活动五:应用与提高

    例1、(师生共同完成)已知︱

    ︱=6,︱

    ︱=4,

    的夹角为60°,求

    (

    +2

    )·(

    -3

    ),并思考此运算过程类似于哪种运算?

    例2、(学生独立完成)对任意向量

    ,b是否有以下结论:

    (1)(

    +

    )2=

    2+2

    ·

    +

    2

    (2)(

    +

    )·(

    -

    )=

    2—

    2

    例3、(师生共同完成)已知︱

    ︱=3,︱

    ︱=4, 且

    不共线,k为何值时,向量

    +k

    -k

    互相垂直?并思考:通过本题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四道例题,我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了其中的三道,并对例1和例3增加了题后反思。例1是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的综合应用,教学时,我重点从对运算原理的分析和运算过程的规范书写两个方面加强示范。完成计算后,进一步提出问题:此运算过程类似于哪种运算?目的是想让学生在类比多项式乘法的基础上自己猜测提出例2给出的两个公式,再由学生独立完成证明,一方面这并不困难,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通过类比这一思维模式达到创新的目的。例3的主要作用是,在继续巩固性质和运算律的同时,教给学生如何利用数量积来判断两个向量的垂直,是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基本应用之一,教学时重点给学生分析数与形的转化原理。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量积的含义,熟练掌握性质及运算律,并能够应用数量积解决有关问题,再安排如下练习:

    1、 下列两个命题正确吗?为什么?

    ①、若

    ≠0,则对任一非零向量

    ,有

    ·

    ≠0.

    ②、若

    ≠0,

    ·

    =

    ·

    ,则

    =

    2、已知△ABC中,

    =

    =

    ,当

    ·

    <0或

    ·

    =0时,试判断△ABC的形状。

    安排练习1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与实数乘法比较的基础上全面认识数量积这一重要运算,

    通过练习2使学生学会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进一步感受数量积的应用价值。

    活动六:小结提升与作业布置

    1、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两个基本应用是什么?

    3、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思维模式进行概念的归纳和性质的探究?在运算律的探究过程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

    4、类比向量的线性运算,我们还应该怎样研究数量积?

    通过上述问题,使学生不仅对本节课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下

    一节做好铺垫,继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布置作业:

    1、课本P121习题2.4A组1、2、3。

    2、拓展与提高:

    已知

    都是非零向量,且

    +3

    与7

    -5

    垂直,

    -4

    与 7

    -2

    垂直求

    的夹角。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考虑检测全体学生是否都达到了“课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安排了一组教材中的习题,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继续加深对数量积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其次,为了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又安排了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

    六、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标指出:相对于结果,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学生成长的历程。因此,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结合“课标”对数学学习的评价建议,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 通过与学生的问答交流,发现其思维过程,在鼓励的基础上,纠正偏差,并对其进行定

    性的评价。

    2、在学生讨论、交流、协作时,教师通过观察,就个别或整体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表现做出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 通过练习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并在讲评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 通过作业,反馈信息,再次对本节课做出评价,以便查漏补缺。


    高中数学经典解题技巧|高中数学经典优秀说课稿(优秀10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5311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小学教师学年度考核工作总结_小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最新3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