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3-01-17 19:22:15
  • 移动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
  •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对于教师来说是授课目标,同时,教学目标也是一种预期达到的结果,即是教学活动后产生的结果。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篇一: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 篇一

    【单元总体目标】

    1、会认22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及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5、摘抄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6、体会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7、能抓住特点向别人介绍并写出自己喜欢的地方。

    【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本组课文记叙的条理清楚,语句准确,生动、形象。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重点,引导读书,理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本组课文语言优美,条理清楚,很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有趣的情景,以读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把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和热爱的感情表现出来。

    3、在学习课文前后,都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4、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5、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6、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单元教学时间】

    21《古诗两首》2课时

    22《富饶的西沙群岛》1课时

    23《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

    24《香港,璀璨的明珠》1课时

    篇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并学习这种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图片、童年故事。

    2、生字、新词卡片。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

    2、过渡: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同学们想知道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

    3、李四光简介(结合课后的资料袋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李四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各自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情况。

    (1)认生字: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2)指导生字书写: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应该怎样写。

    (3)教师点拨下面的词语。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

    3、教师播放课文范读,学生听读,思考:课文围绕大石头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三、自由朗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四、作业设计

    1、教师点击课件,学生随堂完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巩固新词,朗读课文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

    2、分组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受体悟

    1、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一起前往现场,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请大家自学第二自然段,要求如下:

    (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

    (2)李四光和伙伴们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3)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这是为什么?

    2、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是怎么问的?老师是怎样回答的?李四光听后是怎么想的?同桌之间对问对答。

    引导学生思考:听了老师的回答,李四光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3、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最后这个疑问得到解决吗?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交流: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巨石之谜的?

    教师主要引导: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适度拓展

    1、总结: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的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小朋友们保持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追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

    2、我们知道李四光和大石头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知识?

    教师点击小阅读,补充两则小故事。

    篇三: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感受槐乡孩子的快乐、勤劳,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自读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品析,感知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

    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小组内朗读:

    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⑴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⑵槐米有什么用处?

    ⑶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读读相关的课文

    5、理解课文第3自然段:

    ⑴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⑵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

    (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

    ⑶指导感情朗读。

    三、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交流欣赏:

    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谈感受:

    通过课文的朗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参加过什么劳动?有些什么感受呢?

    3、小结。

    通过说自己的实际劳动与感受,得到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把参加的一次劳动的过程与感受写下来。

    篇四: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四

    《南辕北辙》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十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知道要听众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教学重点

    1、认识十三年生字,会写十个生字。

    2、理解课文寓意。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生字卡,写字卡。

    一、导入

    吸引学生,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由此引出本文,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他,出示课题。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住他们。

    2、正音,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互检,同桌互相读,检查字音。

    (二)识字

    1、把你认识的生字卡找出来,贴到黑板上,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一起给生字扩词,看谁想出来的多。

    3、在小组内以游戏形式读一读,考一考。

    (三)写字

    1、观察。仔细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认为难写的地方,提醒大家来注意。

    2、指导,就小朋友们提出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其他字学生对照田字格自己写。

    3、评价,自评,互评想结合。

    (四)交流

    1、解题。看图解题,结合图理解“辕”和“辙”

    2、自学。自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借助工具书找答案。

    3、交流

    (1)小组内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组内交流,解决问题。

    4、汇报

    (1)小组内喜欢的形式汇报朗读,可以分角色,加动作。

    (2)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5、练习

    (1)故事中这个去南方却住北走,他的朋友向他提出忠告,他却不肯接受,这种顽固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听取别人意见的人,用一个四字成语形容应该叫什么?你还知道其他的四字成语吗?

    (2)这个人这样固执,走错了方向,能到达他要去的地方吗,为什么呢,他的马很好吗,请试着用“虽然可”来解释其他两项优势,换成“尽管但是”读读看,意思有没有改变。

    (3)无论条件多么好,他的方向走错了,也永远不会到达他要去的地方,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都要先弄清方向,不然就不能到达目的地,就成了南辕北辙,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可以往后推,给学生机会去观察发现然后再说)。

    篇五: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的意思。

    2、默读课文,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懂得对人要有真诚的爱。

    教学重点:体会“我”对老人的关爱之心和老人的博爱之心。

    教学难点:联系语境体会结尾句“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施主”,直奔重点进行质疑。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板书:施主)什么是施主?昨天我们已经查字典了,谁来说说?(出示:字典中的解释是:和尚或道士称施舍财物给佛寺或道观的人。)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本文中施主是什么意思?(出示:本文中指施舍财物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人称为施主。)课文中都谁是施主?(我老人)

    2、(板书:真正的施主)大家读课题。我们已经读课文了,文中真正的施主是谁?你是从课文中哪里知道的?打开书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

    3、(出示课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1)读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你有什么问题吗?

    (2)生质疑,整理问题:

    恍然大悟?原以为?

    想不到?

    二。细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解疑,体会“我”对老人的关爱和老人的博爱之心。

    过渡:我们真会读书,根据这段话提出这些有价值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老是读这段话行不行?对,提出问题后,我们应到全文中去找答案。现在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把你找到的答案在书上用曲线画一画,画完了再读一读。

    (一)深入理解2和3自然段。(体会我是施主)

    师:为什么说自己是施主?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1、(出示课件):

    我想,在我们家乡,一个鸡蛋卖4角5分钱。我看到她很可怜,便定了5角钱一个,暗中提高了5分钱。国家不正在提倡“扶贫”吗?我暗下决心,作为一项“扶贫”工程坚持下去,做一个小施主吧!

    (1)看这段话作者用引号给我们重点强调了一个词语“扶贫”,你理解这个词吗?(生说)

    (2)小结:“贫”是什么意思?(贫穷)“扶”呢?(扶助,帮助)我们解释词语的时候,把这两个字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这个词语的意思了。说说吧“扶贫”什么意思?

    2、(出示课件):

    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老人实在可怜,便单方面决定每个鸡蛋再加5分钱,一个鸡蛋5角5分。

    (1)面对我的再次提价,老人是什么表现?(指名读)

    “僵持”是什么意思?好,现在谁跟我合作,也像文中我和老太太那样“僵持”一下?(师生对话)引导:我是老太太,你怎么做?……我们都不肯退一步,这就叫?(“僵持”)我们互不相让这就叫?(“僵持”)

    (2)轻声读读这两段话,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单方面两次提高价钱?(1、老人可怜2、扶贫)

    3、你从哪看出来的?

    (出示课件):

    卖鸡蛋的是个身体单薄、没儿没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

    (1)是这句吗?孩子们都来读读这句话,看看这是个怎样的老太太?

    (2)读读这两个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出示课件):

    卖鸡蛋的是个身体单薄、没儿没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

    卖鸡蛋的是个老太太,靠自己养的鸡生活。

    引导学生:(出示红字:身体单薄、没儿没女)你体会到什么?把你感受到地读出来。(指名读)关于这两句话的理解,谁还有补充?(出示红字:就几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你体会到什么?读出来。(指名读)

    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4、就为这样一个可怜贫穷的老人,我愿意多花一些钱去买鸡蛋。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说自己是施主吗?

    5、现在然我们轻声地读读课文1——3自然段,体会一下我是怎么当施主的。

    (二)深入理解4自然段。(体会老人是施主。)

    过渡:可是为什么又说老人是真正的施主呢?她是怎么当施主的?谁找到了?(指名读)

    1、(出示课件):

    老人说:“我不是因为这个价低。这些鸡蛋是要卖给学校的那位老师的,人家那么远到我们这偏僻的山村里教书,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来,在这个小学里长期待下去。孩子们需要他。”

    (1)小贩那么高的价,老太太为什么不肯买,非要低价卖给我呢?读读这段话想一想。

    (2)(出示:盼望)换成“希望”行不行?

    引导:“盼望”和“希望”都有希望的意思,但是“盼望”是身后而急切的希望。

    (3)老人盼望的是什么?(指名说给你7分)老人盼望我胖起来,还有更深的意思?(指名说)老太太为的`是?

    (4)引申理解:村里这么多孩子,有没有老太太的?现在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说)

    (5)谁能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6)带着我们的感受自由读读这段话。

    (三)深入理解重点段5自然段。

    1、听到老人和小贩的这一番谈话,我恍然大悟,读,

    (出示课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2、其实,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都在帮助老人,向老人施舍。直到听到老人和小贩的谈话,才知道从一开始,老人就在帮助我。就在向我施舍。而且她不仅施舍给我一个人,他还施舍给村里的孩子们,比起我来,她是那么了不起,所以说,她老人家,才是真正的施主呀!大家读这段话。

    3、现在这些问题你们都明白了吗?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通过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四、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结尾。

    1、孩子们,知道吗?后来村子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这件事了,猜猜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

    2、出示提示:

    3、学生写(5分)

    4、展示评价(3人)

    五、板书设计

    19、真正的施主

    老人

    我孩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4293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最后一页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