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后赤壁赋》教案精选7篇
  • 《后赤壁赋》教案精选7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12-25 19:05:27
  • 移动端:《后赤壁赋》教案精选7篇
  •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7篇《后赤壁赋》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篇一:赤壁赋教案2021必修一语文 篇一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教学重点:

    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名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二、教学难点:

    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三、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结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一、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二、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涵的情感与哲理;比较阅读。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同学们,这首词气势雄浑,磅礴浩荡,有气吞天下之势。正如有人评价苏轼的风格说:“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个评价很恰当。苏轼的诗词是这样,他的散文又怎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一篇着名的散文《赤壁赋》,仔细体会他散文的风格。

    二、介绍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1学生陈述搜集的材料。

    苏轼的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上颠沛坎坷。思想上入世出世,亦儒亦道亦释。文学上开一代词风之先,在诗词文赋上有辉煌成就。同时具有旁通书法绘画、知音律、喜平话、懂园林艺术、精金石的旷世才华。

    2背景性资料。

    苏轼被贬黄州。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1079)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首诗。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污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

    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时,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的残酷打击感到悲愤、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三、诵读课文,疏通字词,在此基础上解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可采取个别诵读、整体指导,再集体诵读的方法。

    四、品读课文第1、2段。

    问1: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明确: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澈,如梦境一般。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第1段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问2:第1段中所说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指《诗经》中《月出》。第2段中,又写出了扣舷而歌的歌词。试比较这两首诗歌,想想它们在内容、情感上有何不同。

    明确:《月出》是一首情诗,写一个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思慕的焦点只在爱人身上,写出男子的焦灼心情。《赤壁赋》中之歌虽从《月出》化出,但胸怀、境界却更加邈远空阔。歌的前句叙事、写景,与赋中月夜泛舟的情境相合。“渺渺兮予怀”与“劳心悄兮”一样是直接抒情,但歌中的“美人”未必是哪位美人,倒令人想起屈原诗中喻指的圣主贤君与美好理想。因而歌中表现的是一种政治的感慨,在知音难觅、天各一方的叹息中,已然包含了淡淡的哀愁。

    问3: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明确:第2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悲:客的萧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五、总结、扩展。

    “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文如此,诗亦如此。《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亦由写景起笔,由如画之江山,引出千古风流人物。本文也大致是这样一个思路。先写秋夜荡舟、饮酒放歌之乐,再写萧声之悲,都是为下文作铺垫,意在引出作为主体的主客问答。后一部分的课文,我们下一课时再作品读。

    六、布置作业。

    1诵读全文。背诵1、2段,熟读3—5段。

    2在诵读中边读边悟:第3、4段的主客问答,对人生态度问题作了怎样的思辨?你赞成他们的哪些看法,不同意哪些看法?

    第二课时

    一、品读3—5段。

    问1:第3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明确:写主客问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既是英雄又是诗人的人物最终归于“空虚”。“客”通过几番对比,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问2:第4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问3:结尾段感情如何?

    明确:“客”心悦诚服。心情更加喜悦。“喜而笑”、“相与枕藉”。

    问4: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明确:结合背景分析,讨论理解。“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问5: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是什么?

    明确:这是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关键。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苏轼思想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

    问6:为什么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

    明确:

    (1)引出赋的特点。赋,始于两汉魏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鸟赋》,张衡的《两京赋》等等。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的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2)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写法上:“主客问答”,“抑客为主”。形式上:句式对称整齐,声律和谐押韵(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体味)。

    二、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

    全文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1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4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结合具体段落,找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标志情、景、理三者转换的语句,品味感受。

    三、扩展:比较阅读。

    1阅读《后赤壁赋》,体会两篇《赤壁赋》的思想意义、写法方面的异同。

    讨论题:

    (1)第1段“找鱼找酒”的叙述在构成情感线索上有什么作用?

    (2)梦中遇见道士的描写有什么寓意?

    (3)写了梦游的经过后,作者又添了梦醒寻道士的一笔,寓意是什么?

    4)《赤壁赋》有直接表达情感的特点,与之相比,《后赤壁赋》有什么不同?

    2《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与《赤壁赋》有何异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古代英雄的向往,这是强烈的家国情怀。同时发出功业难成、光阴虚掷的感慨。词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可以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情。

    《赤壁赋》:作者超脱了被贬谪的苦闷,也超越了人生短暂的苦恼,进入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深一层的思考。赋抒发了丰富的情感,更阐发了人生哲理,可以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理。

    四、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写一则读书笔记

    赤壁赋教案(二)

    学习目标:

    1、学习文言知识

    2、体会作者感情,领悟作者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看一组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沧海一粟遗世独立不绝如缕正襟危坐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水光接天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瑰宝,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如此多的成语竟然出自同一篇文章《赤壁赋》,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生命力之旺盛。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这篇文章。

    二、诵读。

    1、让我们在朗朗书声中走进文本。要求标画出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字眼,同时标画出和你产生共鸣或者电到你的句子。

    2、学生交流自己标的句子,读给同位听,之后站起来读给大家听。老师作出点评。同时告诉大家诵读的几个层次:读准字音——学会断句(语法结构、句首句末语气词)——控制语速——融入感情。

    3、老师可以给学生示范背诵第二段。

    前三个层次只是技术层面的,最后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需要心灵的参与。让我们更加的接近苏轼,走进心灵。

    三、感情概况

    刚才大家已经把有关情感的字眼标画了。是哪几个词语呢?乐——悲——喜(考验大家的筛选能力)。

    这里有赋的写法:往往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作者内心的一种斗争,或者为了便于表达自己复杂在情感。那么作者为何而乐,为何而悲,又为何而喜呢?

    四、赏析“乐”

    1、作者为何而乐?赏到了美景。如何表达自己的乐?喝酒、吟诵、唱歌。

    2、大家选取一句表现“乐”的句子。先解释,之后赏析给同位听。沟通交流。达到悟读。

    3、文言知识:纵……凌……:替代法翻译。

    4、指导赏析的角度:翻译、内容、字词的表现力(语言)、情感、联想(诗词、东坡其人、自己经历体会)。

    老师示范赏析: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写出了喝酒唱歌的场面,一个甚字写出了自己快乐的程度,而扣舷的动作则表现了作者沉醉其中的心情。这让我忽然就想到了笑傲江湖里面的一个场景,一群人围坐篝火旁齐唱“沧海一声笑”,当时看了非常感动,沧海?为何还笑?那种经历江湖一切险恶之后笑看苍生的心态体现了出来。

    5、快乐到一定程度,人们都会唱起来。那么苏轼唱了什么呢?体会唱词,前后四人一起研讨,一个同学按照自己体会的感情读出来,其他三人一起分析。读析融为一体。

    1兮:来自屈原,屈原经常叹息,所以此字要拉长读,属于长叹。

    2美人:来自屈原,往往以香草美人入诗,香草自比,美人则是自己在理想或者圣主贤臣的代表。对美人什么态度?从悲伤中我们体会出苏轼那种不放弃人生追求的精神?什么追求?还是有儒家思想的入世精神。所以我们要从悲伤的歌声中体会出这种昂扬向上。

    写作此文,作者被贬偏远的黄洲做团练副使,相当于被流放,远离都城。这时他已年迈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知人论世)

    五、赏析“悲”

    1、想起自己的遭遇,本来还喝酒唱歌的作者忽然悲从心来。那么,作者悲伤哪些内容呢?在朗读中体会并且赏析,有体会你先别告诉别人,一会儿考考别人。提问要具体。

    2、文言知识:渺:渺小。哀:哀伤。羡:羡慕(补字翻译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结构分析(对文: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到底算什么?这个问题引发古今中外无数人的感慨。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比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比如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4、方其……而今安在哉!:

    1读出前后情感的变化。最后一个句子重读以表达感慨之情。

    2体现了苏轼的什么情感?有钦佩,有羡慕,有悲哀。为何钦佩?因为自己也希望有象曹操一样的功业,强烈的入世思想的体现。

    到这里如果文章结束,那就不是苏轼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在这种无路可走的时候,找到一个突破口,从而超越自己,从而也就超越了别人。正如莫泊桑所言:人的一生,不像你想的那么好,也不像你想的那么坏。关键看你如何突围。

    六、感悟“喜”

    苏轼如何超越了自己呢?他的超越体现在哪些方面?讨论给你带来什么感悟。

    (1)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回扣了首段,一开始作者本来就沉浸在美景之中的。回归自然,回归纯净,回归自我。

    (2)“物与我皆无尽也”如何理解?物是永恒的,但人为何也说永恒呢?

    从儒家思想来说,人可以不朽,但需要通过一些途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达到三者任何一个,都算作永恒。

    从道家思想来说,讲究“一死生”,注意道家思想和道教的区别。道家尊崇崇尚自然,顺应事物发展规律。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方式。

    佛家思想的禅宗:讲究生死轮回,生命完成一次生死如同月亮完成一次圆缺,生生死死循环不止,生命的轮回让人不再感觉生命的短暂。

    (3)苟非吾之所有……:轻视物质的东西,轻视有限的时空。《观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渡海》:兹游奇绝冠平生。当别人都在关心你到底能飞多高的时候,有个人还在关心你飞的累不累,这就是友情。

    (4)这里的“喜”和开头的“乐”内涵一样吗?区别是什么?

    乐:面对突来的美景的欣然反应,未经思考的接受,侧重感官的体验。如同当今很多人登山后的“啊……啊……”。但我们已经看到“乐极生悲”。

    喜:是理性思考之后达到的一种精神的解脱,是感情淬火后发自内心的欣喜,这里的喜是“喜从悲来”。

    七、自我救赎

    作者在入世与出世,在积极与消极的斗争中,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儒释道多种文化的浸润,三种思想完整的融入了苏东坡的内心并达到了和谐与统一。为何会达到这种和谐?作者的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情商比较高。当然情商的来源还是一个人不断的积累。

    当年苏轼从海南回内陆,运河夹道千万人观看,他们看的哪里是苏轼,他们的表现只能解释为对文化的敬仰,对一种豁达人生态度的执着,这观摩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延伸我们不可考,在时间的延伸上我们也是观摩者之一。这充分的说明了苏轼的不朽,中国文化的不朽。当年苏轼看到这种情况,他怎么反应?既没有挥手“同志们好”,也没有受宠若惊。他的一句“莫非看杀轼否”,以苏东坡式的豁达与幽默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精神。

    八:背诵你最喜欢的句子。

    篇二:《后赤壁赋》译文 篇二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欢喜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唱,互相应和。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接着,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象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临时的需要。” 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陡峭的江岸有百丈高;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才过了多久呀,以前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干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我就提起衣襟走上岸去,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象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最高处我攀到睡着鹘鸟的高巢,最低处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深宫。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我嘬口发出长长啸声,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悲愁,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子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两只翅膀象两个车轮,黑色裤子,白色上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一会儿,我和客人离船上岸以后,回到家里,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旅游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篇三:语文教学方法 篇三

    精心构思,设计恰当问题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因其教学思想在不断变化、丰富,启发式教学也是如此。如:提问—回答是启发式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班级、年龄,设置恰当的问题和提问的方式。设计的问题应是具有提示性、隐蔽性、可创造性大的,而答案也不需要统一。所谓提示性,是教师的提问要切合教材的要求,具有可感、直观的特点;问题的隐蔽性,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得出答案;问题的答案要具有可创造性,能启迪创造思维,使学生能跳出教材,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现新的视点。

    钻研教材,寻找教学的突破口

    有的教师把启发式教学单纯地理解为采用提问的方式灌输知识给学生,而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发挥自己的能力去理解所学的知识。这主要是教师忽视了教材的钻研、寻找教学的突破口这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要求外,还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将教学任务转化成若干知识点,并辅之以恰当、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单纯地想几个问题来提醒学生注意。例如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的教学,要侧重其特点和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教学,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而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中学生好动、爱争辩的特点,设计一些争论性的问题,在议论中把握文章的要求,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讨论逐渐深入,最终形成了对文章的理解。在教学《失街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街亭失守是马稷之过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课堂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另外,教师还可采取情景教育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象,设想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自己能做些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感情,然后说出来或写出来,再与课文相对照,体会文章的特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通过学生揣摩课文以后,教师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使学生顺利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难点、重点问题。

    篇四:《后赤壁赋》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指导预习,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利用工具书,自主疏通字词句意的习惯。

    2、通过课前预习、课中朗读、课后练习,掌握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掌握一些特殊句式。

    3、指导诵读,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理解词语、句意,熟悉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知人论世,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心路历程及其原因,培养学生旷达乐观、勇于面对坎坷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第1、2、3点。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第4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介绍作者及文章背景。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赤壁赋》,其作者苏轼,我们在小学、初中就已经接触过,今天我要和大家讲一个他“死里逃生”的故事。苏轼四十三岁的时候,因为“名太高”而遭人陷害,被打入死牢,随时听候发落。弟弟苏辙、儿子苏迈多方营救。某一天,苏迈再次出去借钱,委托一个朋友给牢里苏轼送饭。本来他们父子有一个约定:事情恶化宣判死刑之时就送鱼进去,而朋友不知道,那天送了苏轼最喜欢吃的鱼进去。苏轼一看到是鱼,大吃一惊,知死期将至,便写下了两首绝命诗请狱卒转交给弟弟苏辙。装诗的信封通过监狱的最高长官传到了当朝皇帝手上。

    皇帝拆开一看,是两首绝命诗,(其中一首是: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了须偿债,十口无家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诗里写的是对皇帝的忠诚和愿与弟弟世世为兄弟的情感,大受感动;加上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立下了一个只有当朝皇帝知道的祖训:不得诛戮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于是就释放了苏轼。苏轼死里逃生,被贬到了黄州。该案史称“乌台诗案”。

    经历了“乌台诗案”死里逃生的苏轼,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靠微薄的俸禄养活不了一家人,在朋友的帮助下,开辟了一片荒地耕种自给,这片地他取名为“东坡”,同时也自号“东坡居士”。居士原是对居家学道的佛教徒的称呼,这里是指追求清高,对世事淡泊的人。可见苏轼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被贬到黄州的第四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两篇赋,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我们今天学的是第一篇,也称“前赤壁赋”。

    (板书:赤壁赋 苏轼 无台诗案 死里逃生 东坡居士 思想变化)

    二、疏通字词。

    1、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补充强调一些读音,几个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学生提出对照注释不能理解的词句,师生共同探讨。

    壬rén戌xū 属zhǔ客 窈yǎo窕tiǎo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è 横槊shuò 余音袅袅 niǎo

    幽壑 hè 扁舟piān 嫠妇lí 愀然qiǎo

    山川相缪liáo 舳zhú舻lú 旌旗jīng 酾shī酒

    渔樵qiáo 江渚zhǔ 匏páo樽 蜉fú蝣

    无尽藏zàng 狼籍jí 枕藉jiè

    舞幽壑之潜蛟: 舞,使……起舞,动词的使动用法。

    泣孤舟之嫠妇: 泣,使……哭泣,动词的使动用法。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打鱼砍柴,名词做动词。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名词意动用法。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 凌茫然之万顷。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有吹洞箫之客。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而今在安哉?

    三、找出文中直接表明情感的几个词语,朗读并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明确:乐——哀/悲——喜

    2、初步明确朗读的情感基调

    “乐”的部分要读得轻松愉悦;

    “悲”的部分要读得悲凉激昂;

    “喜”的部分要读得旷达洒脱。

    2、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生齐读。

    四、分析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找出写景的美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指导朗读,体会优美的意境)

    2、齐读第一段,找出写事的美句。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指导朗读,体会事情的高雅)

    3、齐读第一段,找出表达游玩时感受的美句。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的感受)

    五、分析课文第二段。

    1、齐读第二段,明确本段分为两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重点分析第一层中“美人”意象。“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

    3、指导朗读第二层,感受箫声的悲凉。

    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篇五:选修语文《后赤壁赋》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文中的写景部分体味“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2、通过前后《赤壁赋》的对比,体味两赋所体现的不同的感受

    教学重点:对《后赤壁赋》写景部分的分析

    教学难点:体味两赋所体现的苏轼的不同的情感和对人生不同的态度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由苏轼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夜归临皋》入手,通过同学们学过的这两首词来导入到对苏轼的介绍。苏轼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著有《东坡七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引入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此诗进行简单的解释,然后指出这是苏轼晚年对其一生的概括。问同学:“黄州惠州儋州”这几个地方有什么共同点?同学回答:是苏轼被贬的地方。问题:那么这几个地方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哪个地方?同学回答:黄州。问题:在黄州苏轼留下了什么作品呢?大家知道哪些?

    回答:《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超然台记》、《方山子传》。老师:回答得非常好。所谓文人不幸文学兴,正是苏轼几次被贬的遭遇才铸就了他非凡的文学功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苏轼在黄州时的另一篇名作《后赤壁赋》。

    课文学习:

    一、 听录音,熟悉课文,掌握字词

    二、 课文内容学习

    1、 分析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味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苏轼的世界 :

    霜露、木叶、人影、明月(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月白风清(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的情怀和他旷达的心胸。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从中可见,后赋和前赋是密不可分的,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和《前赤壁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两次赤壁之游的具体地点是否一致?观赏的景致是否相同?观赏点由赤壁之下转移到了赤壁之上;第一次侧重游水、赏月,第二次侧重游山。

    2)、找出两赋中对赤壁夜游时景致的描述,比较一下两次夜游的感受有何不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前赤壁赋》)

    感受: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感受: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3、仔细阅读《前赤壁赋》的最后一自然段和《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比较一下,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两赋有没有什么不同?前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后赋:“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前赋:将个体融入自然便可得到永恒。后赋:个体的渺小,自然的强大,对自然感到敬畏。

    那么,在苏轼眼中,面对自然他所能做的是什么呢?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

    4、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一种巨大的空幻感油然而生)

    5、比较:两赋中的情感变化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乐→悲→喜

    后赋:乐→悲、恐→空(无奈之情)

    三、 作业:写一篇写景的小散文

    四、 总结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在具体的地点、观赏的景致以及感受各不相同。

    篇六:《后赤壁赋》教案 篇六

    知识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

    能力目标:

    1、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

    2、培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写景语句的鉴赏

    2、诗人情感的变化轨迹

    3、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复习《前赤壁赋》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二、赏析课文

    ㈠、齐读至“复游于赤壁之下”,正音、释义。

    皋gāo 坂bǎn 行xíng 鲈lú

    从:使跟从,译为“带领”

    坂:山坡,斜坡

    乐:以之为乐

    行:走

    已而:不久,一会儿

    何:怎么办

    薄:迫近

    举:撒

    顾:可是

    谋:商量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须:通“需“

    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

    顾→乐→叹→谋→游

    (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不时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

    2、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①、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

    ②、让学生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四句所写之景。点一到两位学生朗读所写语段。

    “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学生缺乏也未能给予重视的一种审美能力。

    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新,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便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广东的学生对霜没有生活的认识,有必要说明一下。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我国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的诗描述了火星西移的深秋时节,秋虫鸣叫,繁霜出现,草木凋零的景象。“严霜杀物”令“百工休”。霜并非是露结成,而是二物同一气,都是水气凝成,凝成物若暖则是露;若寒甚,水汽直接凝华为冰晶则是霜。“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的诗说霜使秋色更美。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也赞美霜后色愈浓“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稍微喧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摇霜水染红衣”。可见霜的出现可带来美景和好的旅游季节。)

    3、主、客、妇三方的对话

    要特别提一下“以备子不时之须”。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本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体贴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生活中的苏轼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苏堤和东坡肉在普通百姓中早已闻名遐迩,而苏轼的家庭生活呢?在他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一二。这些类似便条、日记的小文,记录了他作为普通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二红饭》: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以小豆做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

    这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时,当时苏轼由于政治上坚持己见遭贬斥,连累了妻儿。甚至连工资也没有,他把所有的钱都吊在屋顶以防浪费,每天只用一吊。生活异常艰苦,有时甚至要采杞食菊充饥。苏轼也亲自耕种大麦,和着粳米做饭,当然很难下咽。小儿女为此调笑说像嚼虱子。于是他设法改进工艺,加入了小豆。妻子就美名其曰为二红饭。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没有怨言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支持和理解。

    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体贴诗人的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很多,称“二十七娘”。她是苏轼的知已。不仅能够诗情画意的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

    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态度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

    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一个细细体味生命的平台。)

    4、学生甲朗读第一段

    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

    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

    ㈡、齐读第二段,正音、释义

    巉chán栖qī鹘hú冯píng划huà悄qiǎo凛lǐn

    断:阻隔

    曾:才,刚刚

    摄:提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履:践踏,踩

    巉岩:险峻的高山,此处指赤壁

    披:拨开

    蒙茸:茂盛的草丛

    踞:蹲坐

    危:高

    焉:相当于“之”,译为“我”

    悄:忧愁样子

    肃:恐惧的样子

    凛:恐惧的样子

    1、来到赤壁首先进入诗人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四句写景句子,你

    最喜欢哪句,为什么?(先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而后学生分析其意境,最后教师小结。)

    《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情绪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由此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

    3、学生翻译“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会该语段句式参差所造成的特殊表达效果。

    该语段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摄”、“履”、“披”、“踞”、“登”、“攀”、“俯”,写登山以六字句开头,间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节奏呈“缓→急→缓”的变化。节奏由急而缓,暗示着登顶行为已结束,也预示着诗人情感的进一步变化。

    4、诗人为何会“划然长啸”?

    融入自然后情绪转为激昂(平静的乐→激昂的乐),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

    5、诗人又为何会“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

    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彩

    是阴暗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6、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

    从流飘荡,表现出诗人什么样情感变化?

    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7、小结:

    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可久留→听其所止而休

    情感的变化:平静的乐→激昂的乐→悲→平静

    第二课时

    三、齐读第三段,正音、释义

    裳cháng 缟gǎo 戛jiá 翩piān 跹xiān 揖yī 俛fǔ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裳:古人穿的下衣

    缟:原指白绢,此指白色

    西:向西飞,方位名词作动词

    羽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羽毛做的衣服

    翩跹:形容轻快地跳舞

    俛:同“俯”,向下,低头,和“仰”相对

    畴昔:过去,以前

    寤:睡醒,与“寐”相对

    户:泛指门

    1、该段共三层:

    ①、江中见鹤

    ②、梦中道士化鹤

    ③、不见其处

    2、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

    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要读懂此段,应引导学生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入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鹤化道士抑或鹤本道士所化?如庄周梦蝶,一片迷离恍惚。见鹤本为生活真实,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而见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某天与几个朋友在江上饮酒说话,不觉已经入夜,看江天一色,风露浩然,他有所触动,填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下阕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上阕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完之后,与客人们高声唱了几遍,这才各自散去。第二天不知道怎么一传,很多人就嚷嚷:苏东坡已经把冠服挂在江边,坐一条小舟长啸而去,不知逃到哪里隐居去啦!郡守徐君猷听了是又惊又怕,担心真的走失了这个罪人,急急忙忙赶到苏宅察看,却见大苏先生还酣睡未醒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只是一时兴起说说罢了。然而这事传得非常邪乎,连远在东京汴梁的宋神宗都听说了,也将信将疑的。)

    3、学生乙朗读第三段

    四、朗读全文

    五、总结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与联系。(先学生说,教师小结)

    1、景物不同:清幽的秋色,江与月;峭拔的冬景,江月木石

    2、起兴不同:预先计划;对美景陡起游兴

    3、游踪不同:人不离舟;舟游、山游、舟游

    4、抒情方式不同:主客问答,自发议论;记游后以道士化鹤结尾

    后赋用道士化鹤印证前赋,抒发超脱的情怀。

    六、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寂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鲜明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触,必然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教师可有感情地朗诵苏轼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以结束对本课的学习: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七、解决课后练习第四题

    八、布置预习

    篇七:《后赤壁赋》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 、通过文中的写景部分体味“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2 、通过前后《赤壁赋》的对比,体味两赋所体现的不同的感受

    教学重点:

    对《后赤壁赋》写景部分的分析

    教学难点:

    体味两赋所体现的苏轼的不同的情感和对人生不同的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 由苏轼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夜归临皋》入手,通过同学们学过的这两首词来导入到对苏轼的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 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著有《东坡七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引入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此诗进行简单的解释,然后指出这是苏轼晚年对其一生的概括。问同学:“黄州惠州儋州”这几个地方有什么共同点?同学回答:是苏轼被贬的地方。问题:那么这几个地方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哪个地方?同学回答:黄州。问题:在黄州苏轼留下了什么作品呢?大家知道哪些?回答: 《念奴娇赤壁怀古》、 《前赤壁赋》、《超然台记》、《方山子传》。老师 : 回答得非常好。所谓文人不幸文学兴,正是苏轼几次被贬的遭遇才铸就了他非凡的文学功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苏轼在黄州时的另一篇名作《后赤壁赋》。

    课文学习:

    一、 听录音,熟悉课文,掌握字词

    二、 课文内容学习

    1 、 分析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味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苏轼的世界 :

    霜露、木叶、人影、明月

    (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

    月白风清

    (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

    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的情怀和他旷达的心胸。

    2 、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从中可见,后赋和前赋是密不可分的,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和《前赤壁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两次赤壁之游的具体地点是否一致?观赏的景致是否相同?

    观赏点由赤壁之下转移到了赤壁之上;第一次侧重游水、赏月,第二次侧重游山。

    2 )找出两赋中对赤壁夜游时景致的描述,比较一下两次夜游的感受有何不同?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前赤壁赋》)

    感受 :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感受: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3 、仔细阅读《前赤壁赋》的最后一自然段和《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比较一下,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两赋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后赋:“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前赋:将个体融入自然便可得到永恒。

    后赋:个体的渺小,自然的强大,对自然感到敬畏。

    那么,在苏轼眼中,面对自然他所能做的是什么呢?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

    4 、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一种巨大的空幻感油然而生)

    5 、比较:两赋中的情感变化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乐→悲→喜

    后赋:乐→悲、恐→空(无奈之情)

    三、 作业: 写一篇写景的小散文

    四、 总结

    附:板书

    情感变化: 乐→超然物外

    悲、恐→敬畏自然

    空→人生如梦


    《后赤壁赋》教案精选7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3975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最后一页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