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教师师徒结对心得体会(精选5篇)
  • 教师师徒结对心得体会(精选5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12-05 20:05:59
  • 移动端:教师师徒结对心得体会(精选5篇)
  •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5篇教师师徒结对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篇一:教师师徒结对心得体会 篇一

    作为一名年轻的历史教师,很高兴在学校制定的蓝青工程中,科研处的领导安排了陈老师做我的学科师傅。他是一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的高级教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参加工作,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值得我学习的榜样,我感到特别荣幸,也从中收获了很多。下面,我就教学中的几个方面谈谈心得体会。

    1、教学工作安排

    本学期,在陈老师言传身教的指导下,我按时按量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一开始,在看到要教七个班,还有两个实验班时,我一度对自己没有什么信心。是陈老师鼓励我对自己有自信,并且每次都认真的帮我修改教案,讲解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我教的七个班中,6班和7班是学校的实验班,班级同学基础知较扎实。其他的9、10、11、12、13五个班是普通版,学生基础较薄弱。对于这一情况,陈老师让我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如:面对实验班的同学,可把一些知识点展开进行深入探究;面对普通班同学,只需把课本基础知识讲透即可。

    虽然高一年级本学期只有两个历史教师,但每周我与陈老师都进行了集体备课。开学第一周的集备中,陈老师主要与我讲解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安排。由于高一年级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与高二年级的北师大版教材不一样。所以上课时,要注重对比两个教材的不同点。高一年级上册,我们学习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人教版教材共八个单元,其中重点讲解的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八单元。高中历史的编排与初中历史不同,时间跨度大、知识点繁杂,专题史的编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更高,因此本学期前半学期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上课速度较慢,一课常常拆成两课才能讲清楚。下半学期可适当加快速度。此后每周的集备中,陈老师都会细细与我讲解下周课程结构、重难点。

    2、教学模式转变

    新课改以来,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本学期,陈老师多次提醒我,上课时要注意教学模式的转变,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因此在每次的集备中,陈老师都特别强调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讲练结合。通过探究问题的提出,留给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时间,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后,陈老师积极组织教研组研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此概念。由于经验的缺乏,所以在组织课堂讨论时,年轻的`我总是不能很好的处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陈老师一直在背后给我鼓励与支持我,教授我很多。

    3、多学习、多听课

    陈老师特别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因此他常常鼓励我多听课、多学习,他说“这是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一种方式”,因此无论是组内老师的轮流课,还是市里历史的教研课,全区的优质课展示,本学期我都有幸听了听,从各位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堂中,我找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之处。使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观点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篇二:教师师 www.1mi.net 徒结对心得体会 篇二

    自师徒结队活动开展以来,自我感觉收获很大,在教学中有不少体会。

    (一)在教材内容的理解方面。我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在各课中注意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分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以求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微观方面,我坚持去听课,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熟知,从听课中,我掌握了不少补充教材的小故事,来丰富自己的讲授内容。在讲授中,我还根据黄老师的建议,注意板书的严谨性和整齐,不断改进自己的板书,力求清楚明白。

    (二)在教学反馈方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坚持给学生适度压力的原则,在讲完重要内容后,注意检查学生的知识落实情况。

    (三)在教学方法方面,我通过听课逐渐学会把握教学节奏,黄老师的课就好像一曲舒缓得当的乐曲,重点的地方详讲,次要的地方略讲,有启发性的问题就要主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比较简单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好师生互动。

    在每次探讨教材中,张老师十分详细、流利地回答出本册教材的内容。可见,她在教学前整体把握教材内容方面做得比较到位。默默地试问自己,我能如此娴熟地介绍六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吗?惭愧!之后张老师给出正确的答案,主要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内容。接下来,张主任又让我们分组备课,研讨如何省时高效地完成六年级上册第七组内容的教学。立刻,所有与会教师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说实话,我们平时的教研活动都是针对某一篇课文或一个知识点进行的,从来没有进行过整组内容的备课。这种备课形式激起了我很大的兴趣。在大家发言之前,张主任就单元导读课、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教学、习作指导课、习作讲评课等各种课型的教学进行了具体的讲解,使大家心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下午,各组就第七组课文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广阳三小的张老师设计从图片入手,进行单元导读教学。抓重点句段体会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实感,可谓构思巧妙;三河教研室的李老师首先从导语出发抓住文章的不同出处,中国、德国、日本及表达的不同情感整体感知本组内容,之后,采用精读、略读一起讲的方法体会文中情感,然后,在交流平台的基础上结合课本中重点句段上好本组内容总结课。最后,完成口语交际、习作及课外阅读指导。仅用六课时来完成本组的教学,可谓省时省力;对呀,我怎么就从来没有想过呢?每篇精讲课文的教学我都要花费两课时的时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这样的设计能省下四、五节课的时间!为之感慨, “省时高效”一定要落到实处,做到重点突出,大胆取舍。“省时不一定高效”,到底怎样才能真正达到既省时又高效的最高境界呢?是呀,我们的设计到底合不合理?真正实施起来该如何进行具体操作?到底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取舍?这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看来,“省时高效”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许多无奈。到底应该如何继续走好这条教改之路?培训会的时间虽然短暂,带却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也可以说给我们每位老师留下了一份特别具有实践意义的作业,让我们在实践中一步步去验证,一步步去探索,寻求真正的答案。

    感谢张老师给了我们这么多挑战,有挑战才会有动力。短短五个小时的培训或许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张老师提出的问题就像一颗颗闪着光的小石子。他把这小石子扔进教改的浪潮中,激起了一圈圈改革实践的涟漪。这圈圈微波向四面八方散去,激励着每一位从事语文教改工作的教师不断进取,不断摸索。“众人划桨开大船”希望这艘教改之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篇三:教师师徒结对心得体会 篇三

    身为一名年轻的历史教师,很高兴学校为“蓝青工程”规划,科研处的领导安排陈老师当我的学科导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对工作认真负责,是一位高水平的教师。刚加入公司,身边就有这么一个值得我学习的榜样,我感到特别的荣幸,也从中得到了很多。以下是我在教学中谈到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安排教学工作。

    在陈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我在这个学期按时、按量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学计划。起初,当我看到要教七个班和两个实验班的时候,我对自己的信心很少。正是陈老师鼓励我要有自信心,而且每次都认真帮我修改教案,讲解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本人教的7个班中,6班和7班为学校实验班,班内同学对基础知识比较了解。其它9,10,11,12,135班为普通版,学生基础较差。针对这种情况,陈老师要我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如:面对实验班同学,可以对某些知识点展开深入的探究;对普通班同学,只需将课本基础讲透就可以了。

    尽管高一这学期只有两名历史老师,但是我每周都和陈老师一起做集体备课。开课第一周的准备工作中,陈老师主要和我讲解了这一学期的教学安排。因为高一使用的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不同于高二的北师大版教材。因此在课堂上,要注重两种教材的对比。大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教版教材共八个单元,其中第一、二、三、四、七、八单元是重点讲解的单元。中学历史的编排不同于初中历史,因为中学历史的时间跨度大,知识点多,专题历史的编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较高,所以本学期前半学期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讲课速度慢,往往分两课讲才清楚。下一个学期可以适当加快进度。其后每星期集备,陈老师都会和我详细讲解下周的课程结构,重难点。

    二、转变教学方式。

    自新课改以来,课堂不再是老师的课堂了。这学期,陈老师多次提醒我,上课要注意教学模式的转变,由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所以每一次集备课,陈老师都特别强调发挥小组合作探究、讲练结合的作用。透过问题的提出,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之后,陈老师积极组织教研组进行研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这一概念。因为缺乏经验,所以当我组织课堂讨论时,我总是不能很好地处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陈老师一直在背后鼓励和支持我,教我很多东西。

    多学,多听,多听。由于特别重视培养年轻教师,所以他经常鼓励我多听课,多学习,他说:“这是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一种方法”,所以不管是组内老师轮流上课,还是市历史教研室举办的全区优质课展示,这个学期我都有幸去听,从各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课堂中,我发现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让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堂改革的步伐,才能用全新的思路、观点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篇四:教师师徒结对心得体会 篇四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响应上级关于师傅带徒弟,一帮一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号召,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老教师“传帮带”作用。我们学校也开展了“一帮一”结队子活动,我有幸与x老师结队,拜其为师,学习她在教学方面优秀的经验和方法。汤海英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工作态度极其认真,对人和蔼热情,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她出世的心态比过硬的教学本领更令我钦佩。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有这样一位良师,我当然是要抓住机会多多学习喽。

    一、理论学习方面:

    在师傅的引导下,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翻阅一些理论书籍,这些都是汤老师推荐给我的,有国内外教育教学发展方面的,也有现在英语教学研究的现状方面的。这些最新信息和理论指导了我教学实践,也使我在短期内对领会课改理念有了扎实的理论储备,为教学实践开辟了一条捷径。

    二、教学研究方面

    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我充分利用机会不断地补充自己的“营养”。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也有较多的机会x老师一起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和观摩教学活动,加之我们是同学年,平时教学中,她也总能给我答疑解难,与我交流如何更好的将理论结合实践。为了不断积极学习新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也总是主动地虚心地向汤老师请教,努力工作、积极创新,不断努力地提高自己。

    三、教育科研方面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告诉我,要从实践型转换成科研型教师。x老师也经常教导我多点教学反思,定会益处多多,其乐无穷,我想,我定会在今后更努力的在这方面下功夫。人的成长需要一个环境,学校举行的这项“1+1师徒结队”活动的确给了我们这群幸运儿一次非常珍贵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在x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在不断的“学习实践感悟”中,我在观念的转变上有了新的突破,在专业素养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教学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教学方法更为科学,教学深受到学生欢迎,我想我会更加努力,争取做得更好,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也能像x老师一样的优秀。衷心感谢x老师!

    篇五:教师师徒结对心得体会 篇五

    初为人师,接手一个新班级,在教学上和管理上惶惶惑惑的我十分渴望有一个老师的引领,为我指点迷津,使我少走弯路。新学期伊始,学校就及时开展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解我所需,使我大为感激。

    师徒结对,以老带新,是学校对我们新老师的体贴关怀,而“青蓝工程”这一名字,亦可看出学校对我们新老师的殷殷期盼。“青蓝工程”一名取自荀子《劝学篇》名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是希望我们新老师能在老教师的引领指点下成长、成才,在学习中走出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从名字便可看出学校的用心良苦。这一年,我将跟随两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学习,一位是同科组的老前辈杜燕芳老师,同在一个办公室,早在师徒结对活动之前,杜老师便对我照顾有加,同时,杜老师对待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另一位是范启华老师,范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经验老道,成绩斐然。终日耳濡目染已是幸事,能够跟随他们学习,简直荣幸之至。

    已为人师,再当学生,这种感觉是奇妙的,一方面,学无止境;另一方面,这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这份职业的特殊性,教师是一份依靠经验而又不断生成的职业,我们永远都要以一颗谦虚的心去对待工作,努力汲取老教师的教学管理经验,使之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同时也要在教学管理中不断创造总结属于自己的经验投入到以后的教学管理中。因此,我将倍加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多问多观察多听课多反思,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追求进步,更快成长。


    教师师徒结对心得体会(精选5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3662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招投标法人授权委托书通用9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