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蜡烛》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
  • 《蜡烛》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11-22 18:32:29
  • 移动端:《蜡烛》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
  •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3篇《蜡烛》的教学设计,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篇一:《蜡烛》的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险的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险境中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增进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2分钟)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说说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之处?(装有情报)

    2、是呀!正是这与众不同的半截蜡烛,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惊心动魄的战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精彩的战斗过程。

    二、出示教学目标:(1分钟)

    1、学习课文,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跟德军周旋的。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三、自学导航:(10分钟)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3-7自然段,完成练习:

    1、说说伯诺德夫人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用曲线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心理活动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描写她动作神情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特点。

    2、想想大儿子杰克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体会人物的特点。

    3、找出小女儿杰奎琳的语言、动作的句子,想想从中反映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四、交流探讨(15分钟)

    1、当德军点燃蜡烛后,伯诺德夫人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呢?

    出示句子:(1)“伯诺德夫人知道……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指名读,理解句子意思,体会伯诺德夫人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点出重点词指名读。

    出示句子(2)“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把蜡烛吹熄。”指名读,现在你从伯诺德夫人的言行中又体会到什么呢?(镇定机智、临危不惧)抓住哪些词读好?(急忙,轻轻)

    2、引读过渡: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似乎”是什么意思?能去掉吗?为什么?

    是啊,危险过去只是暂时的,但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此时大儿子杰克再也坐不住了,他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

    出示句子:(3)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屋子里顿时暗了许多。

    指名读。你体会到什么?(大儿子杰克的机智)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好吗?

    出示句子: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指名读:从这句你又感受到什么?让我们再次聆听你的朗读,分享你朗读的感受。

    联系上下文,说说即将到来的厄运是什么呢?指名说。

    引读:“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面对即将到来的厄运小男孩是如此从容,如此镇定,真让人佩服呀!谁再读读这一句?

    3、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气氛的紧张?

    出示句子: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大儿子杰克与德军的周旋真是惊心动魄呀!指名学生通过朗读把紧张的气氛读出来。

    过渡:我们似乎听到了伯诺德夫人砰砰的心跳声。出示句子:“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蜡烛上。”句子中的“似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这时候小女儿杰奎琳用她的聪明才智保住这半截蜡烛,保住了情报,化验为夷。

    4、我们来分角色朗读第六自然段,同桌练练

    5、评价“娇声”(娇声读好了有什么作用?)

    五、课堂练习6分钟)小组同学合作,将故事演一演。

    六、小结:(1分钟)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在这场战斗中凭着他们的镇定与机智最终战胜了敌人,真让人敬佩。

    七、课堂作业:(5分钟)

    练笔:课文中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腻地刻画,当杰奎琳把蜡烛拿上楼去,一家三口心里又会怎样想呢?展开想象的翅膀,选择一个人物,写出他(她)此时的内心独白。

    篇二:《蜡烛》的教学设计 篇二

    知识与技能

    理解文中“蜡烛”的内涵,学习用真实的细节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自读课文,由浅入深地体会文章丰富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解读世界上最宽厚的母爱,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重点

    1.感受爱的光明、温暖与力量,体会侵略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增强学生为全人类负责的意识。

    2.感受朴实语言的力量,探究细节刻画的内涵。

    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启发式教学、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查找有关二战时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1.课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同学们一定听说过吧。在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笔下也有烛光,我们来看看,那是怎么样的“蜡炬”。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文学奖。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意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扎在希腊的德军“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作战的局面,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有利条件。

    1.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契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并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的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掩埋烈士的动人事迹,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渲,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读了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1.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燃在红军战士的坟头,老妇人又静静地在寒夜守护着红军战士。全文就是在这样诗意般的境界中抒写了那“不会熄灭的火焰”,这样的结尾又有怎样的含意?

    第28自然段中用了“45年”、“舍不得用”、“珍藏”等词,可见蜡烛非比寻常的意义。老妇人把它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珍贵,今天却把这份珍贵的感情献给一个异国的烈士。它点燃起的火焰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整个场面庄严肃穆,老妇人从始至终不说一句话,这样设计的用意何在?

    这里既有对死难战友的怀念,又有对老妇人高尚心灵的烘托,此时无声胜有声。

    4.谈谈结尾句的含义。

    结尾两句话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份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份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为和平而战是每一个人的心声,在这共同的战斗中用血肉凝成的友谊将永远长存)

    5.文中有没有对老妇人进行语言描写?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进行人物刻画的呢?

    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6.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段,并说说通过这些片段你觉得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仇恨侵略者,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无所畏惧,不怕艰难,安葬烈士,并把结婚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陪伴。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而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8.如何感受《蜡烛》中老妇人这一人物的形象美?

    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是非常感人的。分析起来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写炮火,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叫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写,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做了细致的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作者在诸多感人的因素之中又突出蜡烛,郑重地说明,这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从她摸出蜡烛直到结尾,一直围绕着烛光展开细腻的描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特殊的氛围中,烛光显示了特别的意义,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结尾像抒情诗一般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9.老妇人是南斯拉夫人,她为什么要对牺牲的苏联红军奉献出自己母亲般的爱?

    她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帮助他们解放的苏联红军充满了敬意。年轻的生命为了正义的事业牺牲在她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也为他们献出自己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10.本文以写人为主,为什么以蜡烛为题?

    它寄托了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沉痛哀思,象征了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爱,也象征着两国军民在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中结下的战斗情谊永不磨灭,永远流传。此外,蜡烛还是本文的线索,它把文章的前后情节衔接了起来,使得文章脉络清晰,人物形象更加感人。

    蜡烛,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虽然它曾经给我们的先人带来过温暖,带来过光明。课文中的蜡烛在温暖和光明之外,又多了一层象征意义——那就是深情,跨越国界、跨越民族的深情。

    蜡烛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桥、桥头堡(环境)炮火、牺牲(战斗)尸首、等待(结果)炮火连天环境险恶第二部分(第8~42自然段)第一层(第8~11自然段):老妇人出场后的见闻第二层(第12~14自然段):老妇人欲出去掩埋尸体第三层(第15~26自然段):老妇人掩埋了烈士尸体第四层(第27~31自然段):老妇人点蜡烛悼念第五层(第32~42自然段):老妇人再次点蜡烛悼念第三部分(第43~44自然段)蜡烛点在坟头上蜡烛燃烧不灭火焰不会熄灭国际主义精神常在以时间为顺序,以蜡烛为线索

    动作描写细腻生动是本文的最大特色。

    本文对主要人物——老妇人的刻画着重在动作描写上。例如第22自然段中“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底,她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第26自然段“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浮土有这么多),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等等。作者重点刻画了老妇人对烈士遗体的掩埋,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非常吃力,然而她却如此的认真。她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能够不顾自己的生死去掩埋那位素不相识的烈士,是红军战士们的英雄气概打动了她,激励了她,因此她的所有动作都饱含着对烈士的敬意。她之所以舍生忘我地去掩埋烈士,并把自己最珍爱的宝物奉献给了可敬的烈士,是因为她对烈士有着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本篇课文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作者通过对惨淡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地赞美了南斯拉夫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厚的爱,尽情地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情意。本文故事情节虽简单,但是要求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路并非容易。在设计教学时,我遵循阅读规律,将本文阅读重点定为“寻找感动”上,调动学生初次读文的探询心理,训练了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评论人物的能力。

    篇三:《蜡烛》的教学设计 篇三

    【教材分析】

    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可以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可以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学情分析】

    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情感的深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细细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2、启发学生怎样抓住关键词语,怎样在假设、比较中品味。

    3、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学理念】

    1、教师要成为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2、要引导学生精读课文,获取语文素养,并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感知形象,领悟内涵。

    2、难点:

    根据课文的特点品味语言,揣摩细节。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注音:

    地窑( ) 揣( ) 迫( )击炮 瓦砾( )

    堡( )垒 削( )去 耸( )立 枕( )

    鞠躬( ) 匍匐( ) 腋( )窝 闪烁( )

    僵( )硬 屏( )障 烛蕊( )

    颤( )巍巍

    2、释义:

    耸立:高高地直立。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瓦砾:破碎的砖瓦片方。

    精疲力竭:形容耗尽体力,极为疲乏。

    匍匐:爬行;趴。

    永垂不朽:姓名、事件、精神等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二、导入

    1、作家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二战期间任《红星报》战地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等均获俄罗斯奖金。

    2、导语:

    往事如烟,在人们的记忆中有许多事情被时间磨蚀得犭迹斑斑,唯有一份高尚的情感深植人心,在二战期间,有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这一幕像热铁烙印在人们的记忆里,今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这么感人的故事,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请同学们想想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3、整体感知全文,说说文中最令人感动的情景:

    甲生:我最敬佩老人,自己年老体弱,却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掩埋烈士。首先寻找弹坑,然后用双手一捧一捧地往外舀水,最困难的是搬动烈士的尸体,虽然距离不到十步,却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三次,最后,终于把烈士拖到了炮弹坑里。虽筋疲力尽了,却仍然虔诚地掩 埋了烈士,如果没有决心,没有毅力,缺乏勇敢,是无法做到的。

    乙生:我最敬佩老人,在埋葬苏联红军战士时,她像掩埋自己的儿子一样动情,掩埋前,她跪在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的前额,多么真诚。最能体现老人对烈士崇高的爱,是她把自己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年轻战士的坟头,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表达其内心的情感呢?为了这位苏联红军战士,老人尽心尽力,无私无我。

    4、全文以蜡烛为线索,以老妇人活动展开情节,脉胳清晰,课文着力描写了哪四个感人的因素?

    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以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

    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了母子情;

    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5、从文中发现了老妇人的哪些崇高品德?

    临危不惧 坚强毅力 博爱真诚 无私奉献 理清思路

    第二课时

    一、继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品味语言

    1、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的手臂弯过来。

    “轻轻地”像是怕弄痛,又像是怕惊醒了红军战士,体现了老人的爱,“很大”修饰“劲”,可见老人付出的努力。

    2、有一棵树还没有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云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

    这个写景句中的“魔手”“削”,从侧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传神地反映了法西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3、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4、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时她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幸福而奉献了自己全部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三、揣摩细节

    “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地窑。”初读“想了半天”“伸手”“摸”“揣”这些神态和细小的动作描写好像无关紧要,细读则觉得很有必要,虽然没有说明一连串动作的对象是什么,但却更能吸引人,因为这些描写既细腻又神秘。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窑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又一个“摸”的细节,再次提到那件东西,尽管此时还没有说明是什么东西,但是“揣在怀里”可知绝非等闲之物,作品中的两次细节描写,给文章增添了神奇的色彩,为这件老妇人极其珍贵的物品作了烘托。

    四、作业超市

    1、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赤的,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段中表现老好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2、张开想象的翅膀,抒写心中所感。


    《蜡烛》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3436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聂耳教案优秀3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