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过秦论》高一语文教案【优秀5篇】
  • 《过秦论》高一语文教案【优秀5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10-14 20:54:33
  • 移动端:《过秦论》高一语文教案【优秀5篇】
  •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过秦论》高一语文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篇一:高一语文课文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2、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关于《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齐读课文。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纠正字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àn) 佚(yì) 缒(zhuì) 阙(ju?)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3、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4、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三、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

    1、先看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 ——秦晋围郑

    2、秦晋为何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

    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②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3、重点讲解:①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状语后置句

    ②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③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④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

    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4、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第二段。

    1、读第二段。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2、重点讲解: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②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句末语气助词。

    ③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⑤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佚之狐:关心国事的大臣,对烛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

    烛之武:满腹的牢骚与埋怨

    郑 伯:一位敢于自责的国君,情真意切,有风度

    4、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三)、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②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③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2、“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3、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6)(秦————晋————郑)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肆其西封 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3、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4、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5、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牛牛范文★www.niubb.net)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陪:通假字,通“倍 ”; 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四)、讲解第四段。——晋师撤离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②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a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b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

    ③ 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2、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3、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4、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知:通假字,通“智 ”。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一)、第一个人物——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晋文公,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二)、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慧眼识才的伯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

    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补充: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嫉妒、红眼病。

    (三)、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五、写作特点。

    1、情节波澜起伏。

    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平稳发展的呢?

    ——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伏笔和照应。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

    ——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

    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从秦晋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该说发生了许多事,但作者并未一一罗列,如郑国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骄横傲慢地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国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选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六、课后习题第2题。

    七、有时间的话,分角色朗读。

    板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

    附1:文言字词

    1、 词类活用

    A.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C.判断句

    3、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附2:归纳基础知识

    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 城楼

    ③qu?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篇二:2020年新版高一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的文章《师说》。

    二、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疏通文字,并根据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义。教师巡回指导。

    (2)请学生统计本课的生难字词,并注音解释,可将有关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将自己整理的内容写出,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订正、补充。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请学生自由翻译课文,要放声翻译,提倡讨论。

    (2)学生相互讨论,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以求教于周围同学,最后全班统一讨论,请同学向全班学生和老师询疑问难,教师或引导学生回答,或亲自回答。

    (3)学生朗读课文。

    (4)教师范读课文。

    (说明:本课主要任务是在理解写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础之上把握文意,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其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诵读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篇三:高一语文教学案例设计 篇三

    教学目的

    一、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二、背诵全词。

    教学设想

    一、教时:1课时。

    二、重点与难点:诗词欣赏与评价。

    三、学法指导: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四、教具准备:

    1、投影片

    2、录音带:范读带、配乐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他生前同意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39首,其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91字以上)只有两首。初中我们学习了《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长沙》。

    (板书课题)

    2、简介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二、诵读鉴赏

    1、整体感知,熟悉内容

    ①播放范读录音磁带,听范读正音:舸、寥廓、峥嵘、稠、遒、遏

    ②生齐读,熟悉内容

    2、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长沙》是一首记游之作,它的`突出特点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读这首词就要从整体感受抒情形象入手,理清思路。

    ①默读圈点,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

    明确:立、看、怅、问、携、忆、记

    ②理清思路:(见预习提示)

    明确: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

    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暗答了上阕的提问。

    ③初步概括形象特征:(外观其行,内察其心)

    明确:独立深思,忆旧言志。

    ④自由朗读,试行背诵。(记关键词顺着思路背)

    检查背诵,若不能背,说明原因可能是没有进入意境;若能背,指出还要深入体会,具体把握情感特征。

    3、鉴赏评价

    理清了思路,初步感受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后,我们还要深入体会,具体把握情感特征。

    联想设疑,制造悬念:

    前3句的正常语序为——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诗歌语言常用变序,这里将“独立”置前,“独立”这个词,好像不符合毛泽东豪迈、潇洒的个性,是不是降低了词的格调?增强了表现力。它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更激发读者生发种种想象与联想:

    孤独的诗人最见个性。李白“独坐敬亭山”闲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隐逸,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超脱,那么诗人“独立”橘子洲头,又要表达怎样的情思呢?

    在“寒秋”的氛围中,联系“长沙”、“湘江”,我们会想见屈原“哀秋冬之绪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审言“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湘江北去,诗人南下——广州接办农_动讲习所(参见P171注释)

    ①背景说明,是不是也要抒悲秋之情呢?

    ②了解抒情方式,体会深情

    要深入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特征,我们有必要了解诗词的抒情方式常识。(参见练习三提示:抒情诗词有的直抒激情,有的通过写景、状物、记事、写人来抒发感情。)就《长沙》的内容而言,有借景抒情,有直抒胸臆,有怀人忆事抒情。那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借景抒情、哪些地方是直抒胸臆、哪些地方是怀人忆事抒情?

    明确:上阕“看”统领的7句是借景抒情,“怅”、“问”是触景生情,直抒胸臆;

    下阕的“携”、“忆”、“记”表明是怀人忆事抒情。

    A.“看”统领的借景抒情写到哪些景物?

    明确:山、林、江、舸、鹰、鱼:万类。

    体会到怎样的意境?

    讨论提示:红叶、绿水、鸟飞鱼跃,这些景物单独看上去也很平常,我们可以联想到一些诗文名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吴均《与朱元思书》)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从唐僧玄览诗中化出的名句,见初中课文《鸟飞鱼跃的联想》)但诗人眼中之景,意象密集,组合有序,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有分有总。并从数量(万、百)、范围(遍、漫),色彩浓度(尽染、碧透),运动力度(争、击、竞)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如果让你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毛泽东眼中的秋景的特点,应该怎么说呢?(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美不胜收)

    明确: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是一幅色彩瑰丽的图画,晚秋静穆的伟大中律动着勃勃的生机,扫尽千古悲秋之气。

    从这壮阔的深秋意境中,我们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呢?

    提示:假如是一个消极悲观的诗人,面对同样的景物,可能是这样的感叹:

    山如人意懒,石似我心空;

    水流无情,逝者如斯;

    黄叶飘零,生命终结;

    苍鹰孤独地盘旋,小鱼无力地漂游;

    不是万类竞自由,而是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

    明确: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对大自然中万类生物的激情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板书:诗人、关怀天下)

    朗读提示:要想象画面,进入意境,读出关注热爱的积极情感。(板书:读出关注)

    B、“怅”、“问”直抒胸臆

    诗人立而观景,借景抒情,蓄积的情感终于爆发为直白的发问,升华为哲理的思索。这时候,站在我们面前的已不是一般的游人,也不是普通的诗人,而是一个关怀天下的哲人。(板书:哲人)

    朗读提示:要读出深思。(板书:读出深思)

    C、“携”、“忆”、“记”怀人忆事

    深沉的思索自然唤起了诗人对年青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追忆,那是怎样的人和事呢?

    放投影片,补充事实,印证词意: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a.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b.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

    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

    c.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

    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这首词用诗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

    讨论:“携”、“侣”“同学”表明人物关系亲密团结。

    “峥嵘”、“稠”表明时代特点,艰难时世反衬人物的奋发有为。

    “恰”引起的铺叙表明人物的气质禀赋、精神状态和战斗行动。

    “粪土”形象不美,表现对军阀官僚的蔑视恰到好处。

    “中流击水”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

    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我们联想到怎样的形象呢?

    提示: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非当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赌明天”。倒令我们想起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更令我们想到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

    明确:忆的是“同学”、“书生”,站在我们面前的分明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板书)。

    朗读提示:要读出情志(板书)。

    三、整合小结

    综观全词,造像写意,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游人;借景抒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诗人;深沉发问,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哲人;怀人忆事,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斗士。

    篇四:高一必修语文教案 篇四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4、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难点: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讲解法

    3、诵读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那么,郁达夫眼里的秋又会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的散文——《故都的秋》。让我们循着作者细腻的笔触去细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二、学生自读课文

    三、介绍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的小说家、散文家。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_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本文写于1934年8月。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四、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值得品味。“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五、课文结构:

    故都的秋景共有五种:清晨静观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都市闲人图,胜日秋果图。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①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总起

    ①北国之秋感受:“清”、“静”、“悲凉”向往:“想饱尝一尝”

    ②南国之秋感受:“慢”、“润”、“淡”向往:“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区别在哪个方面?用一个字来概括。味。

    (2)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和秋草“清”

    槐树落蕊而知秋“静”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秋蝉残鸣而报秋“悲凉”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_)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六、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2、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暗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

    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6、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7、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七、总结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1、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是五幅秋_。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八、课后思考

    比较《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

    篇五:《过秦论》高一语文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归纳掌握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课时安排】

    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二、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解题:过秦论

    三、背景简介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

    四、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五、学生自读课文。

    请同学翻译并指导,指出重点字词。

    指导翻译文本:

    第一段:交代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概述商鞅变法与张仪连横的情况以反西河之战首告大捷的情况:总的是写秦孝公的功业,他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主要是写秦惠文王、秦武王王的功业。

    1、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

    明确: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

    2、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明确:

    ①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3、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既然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

    第三段,总写秦始皇帝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明确: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2、划分全段层次:

    ①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明确: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明确: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

    ③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

    明确:施行暴政,“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

    ④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

    明确: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3、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第四段,总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

    1、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

    明确: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

    2、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

    明确:“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

    4、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

    明确:“仁义不施”。

    5、“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

    明确:“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

    6、“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

    明确:“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7、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第五段,归纳作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①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

    ②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

    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六、总结全文:

    秦灭亡的原因

    陈涉和始皇比较

    陈涉和九国比较

    《过秦论》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这个观点也贯穿在其余两篇之中。

    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七、艺术特色:

    1、善于叙事精于论断

    2、对偶排比气氛热烈

    3、反复比照导出题旨

    八、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过秦论》高一语文教案【优秀5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2760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小学生讲故事比赛演讲稿优秀6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