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高中数学教案(优秀2篇)
  • 高中数学教案(优秀2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10-08 19:56:19
  • 移动端:高中数学教案(优秀2篇)
  •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牛牛范文网为朋友们整理了2篇高中数学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篇一:高中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弄清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关系。

    2、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3、在尝试、探索求反函数的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认识,总结出求反函数的一般步骤,加深对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

    4、进一步完善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求反函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反函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

    ①函数的概念

    ②y=f(x)中各变量的意义

    2、同学们在物理课学过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即S=vt和t=(其中速度v是常量),在S=vt 中位移S是时间t的函数;在t=中,时间t是位移S的函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t=是函数S=vt的反函数。什么是反函数,如何求反函数,就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3、板书课题

    由实际问题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展示了教学目标。这样既可以拨去"反函数"这一概念的神秘面纱,也可使学生知道学习这一概念的必要性。

    二、实例分析,组织探究

    1、问题组一:

    (用投影给出函数与;与()的图象)

    (1)这两组函数的图像有什么关系?这两组函数有什么关系?(生答:与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与()的图象也关于直线y=x对称。是求一个数立方的运算,而是求一个数立方根的运算,它们互为逆运算。同样,与()也互为逆运算。)

    (2)由,已知y能否求x?

    (3)是否是一个函数?它与有何关系?

    (4)与有何联系?

    2、问题组二:

    (1)函数y=2x 1(x是自变量)与函数x=2y 1(y是自变量)是否是同一函数?

    (2)函数(x是自变量)与函数x=2y 1(y是自变量)是否是同一函数?

    (3)函数 ()的定义域与函数()的值域有什么关系?

    3、渗透反函数的概念。

    (教师点明这样的函数即互为反函数,然后师生共同探究其特点)

    从学生熟知的函数出发,抽象出反函数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通过这两组问题,为反函数概念的引出做了铺垫,利用旧知,引出新识,在"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使学生对反函数有一个直观的粗略印象,为进一步抽象反函数的概念奠定基础。

    三、师生互动,归纳定义

    1、(根据上述实例,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出反函数的定义)

    函数y=f(x)(x∈A) 中,设它的值域为 C.我们根据这个函数中x,y的关系,用 y 把 x 表示出来,得到 x = j (y) 。如果对于y在C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x = j (y),x在A中都有的值和它对应,那么, x = j (y)就表示y是自变量,x是自变量 y 的函数。这样的函数 x = j (y)(y ∈C)叫做函数y=f(x)(x∈A)的反函数。记作: 。考虑到"用 x表示自变量, y表示函数"的习惯,将中的x与y对调写成。

    2、引导分析:

    1)反函数也是函数;

    2)对应法则为互逆运算;

    3)定义中的"如果"意味着对于一个任意的函数y=f(x)来说不一定有反函数;

    4)函数y=f(x)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函数x=f(y)的值域、定义域;

    5)函数y=f(x)与x=f(y)互为反函数;

    6)要理解好符号f;

    7)交换变量x、y的原因。

    3、两次转换x、y的对应关系

    (原函数中的自变量x与反函数中的函数值y 是等价的,原函数中的函数值y与反函数中的自变量x是等价的)

    4、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关系

    函数y=f(x)

    函数

    定义域

    A

    C

    值 域

    C

    A

    四、应用解题,总结步骤

    1、(投影例题)

    【例1】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

    (1)y=3x-1 (2)y=x 1

    【例2】求函数的反函数。

    (教师板书例题过程后,由学生总结求反函数步骤。)

    2、总结求函数反函数的步骤:

    1° 由y=f(x)反解出x=f(y)。

    2° 把x=f(y)中 x与y互换得。

    3° 写出反函数的定义域。

    (简记为:反解、互换、写出反函数的定义域)【例3】(1)有没有反函数?

    (2)的反函数是________.

    (3)(x<0)的反函数是__________.

    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揭示反函数的定义,学生有针对性地体会定义的特点,进而对定义有更深刻的认识,与自己的预设产生矛盾冲突,体会反函数。在剖析定义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函数与方程、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并对数学的符号语言有更好的把握。

    通过动画演示,表格对照,使学生对反函数定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消化理解。

    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讲解分析,在解题的步骤上和方法上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并及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习惯,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题目的设计遵循了从了解到理解,从掌握到应用的不同层次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体现了对定义的反思理解。学生思考练习,师生共同分析纠正。

    五、巩固强化,评价反馈

    1、已知函数 y=f(x)存在反函数,求它的反函数 y =f( x)

    (1)y=-2x 3(xR) (2)y=-(xR,且x)

    ( 3 ) y=(xR,且x)

    2、已知函数f(x)=(xR,且x)存在反函数,求f(7)的值。

    五、反思小结,再度设疑

    本节课主要研究了反函数的定义,以及反函数的求解步骤。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 niubb.n niubb.net et数的图象到底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呢?我们将在下节研究。

    (让学生谈一下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进一步强化反函数的概念,并能正确求出反函数。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落实程度。具体实践中可采取同学板演、分组竞赛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六、作业

    习题2.4第1题,第2题

    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设计说明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个概念的形成是螺旋式上升的,一般要经过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本节教案通过一个物理学中的具体实例引入反函数,进而又通过若干函数的图象进一步加以诱导剖析,最终形成概念。

    反函数的概念是教学中的难点,原因是其本身较为抽象,经过两次代换,又采用了抽象的符号。由于没有一一映射,逆映射等概念的支撑,使学生难以从本质上去把握反函数的概念。为此,我们大胆地使用教材,把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系预先揭示,进而探究原因,寻找规律,程序是从问题出发,研究性质,进而得出概念,这正是数学研究的顺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概念的建立与形成。另外,对概念的剖析以及习题的配备也很精当,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学生多层次需要,起到评价反馈的作用。通过对函数与方程的分析,互逆探索,动画演示,表格对照、学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求欲,在探究与剖析的过程中,完善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学生自然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二:高中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熟悉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能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

    熟练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用技巧。

    教学过程

    复习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用- B代替B看看有什么结果?


    高中数学教案(优秀2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2625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最后一页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