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蹲踞式起跑教案优秀3篇
  • 蹲踞式起跑教案优秀3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10-08 19:55:59
  • 移动端:蹲踞式起跑教案优秀3篇
  •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3篇蹲踞式起跑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篇一:《蹲踞式起跑》优秀教案 篇一

    一、指导思想:

    本课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的学习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

    三、学情分析:

    本次可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50名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平稳发育期向发育高峰期过渡的阶段。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有利于提高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习掌握通俗易懂的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的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距式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五、本课的重、难点:

    1、重点: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技术特点。

    2、难点: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身体重心怎样向上移动和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大小。起跑后的加速跑重心的变化过程。

    六、教法的应用:

    根据人体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本课教材的实际,结合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遵循其直观性和自觉性原则,本课采用下列教学法:

    1、讲解法:

    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①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练信心。 ②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2、示范法:

    完整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①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习愿望。 ②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习方法。

    3、练习法:

    ①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习,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②学、练 www.1mi.net 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平等、高效的学、练平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动力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七、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导入热身、课的主体部分、身心放松等三部分。

    1、导入热身:

    (1)、教学常规。

    ①、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并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处置见习生。 ②、上课:师生问好!

    ③、宣布课的内容。

    (2)、热身活动。

    ①、绕大圆圈慢跑:教师指导,同学做其同步练习。

    ②、游戏:《帖膏药》目的:集中注意力,发展反应能力。

    2、课的主体部分:

    (1)、学习蹲距式起跑技术

    ①、教师讲解、示范蹲距式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的动作方法: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阶段。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两手撑地,双脚前后距离1.5个脚掌前脚距离起跑线1.5个脚掌,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平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两脚左右间距大约15cm(或一脚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当听到“预备”口令后,从容而平稳地抬起臀部,身体重心同时前移,形成臀部稍高于肩,肩超过起跑线(一般超过10cm左右)的身体姿势。当听到枪声或“跑”的口令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摆动,同时两腿迅速蹬起。起跑后身体重心前压双脚用力蹬地向前加速重心慢慢抬高进入起跑后的加速跑。

    ②、分解教学教师指导,带领动作练习。

    ③、分组练习:

    全班分成四排做练习,前三排同学听口令做动作,当听见哨音后第一排迅速跑出去(距离30m),二,三排原地不动,第四排同学仔细观察前面同学的动作是否正确。教师指导,自订目标,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的教、学、练相长活动。

    ④、展示与评价: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提倡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3、身心放松:

    (1)、整理队伍,散开。

    (2)、教师讲解,示范。

    (3)、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和下次课的内容。

    (4)、下课,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4、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28--31%,练习强度中等偏上,分组练习时强度达最高峰

    篇二:蹲踞式起跑教案 篇二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新课程标准理论为依据,本着“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宗旨。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教学中突出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强调学生“学”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体育锻炼知识与技能,提高自我锻炼能力,为养成终身进行身体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蹲踞式起跑、游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原理及其在短跑比赛中的作用。

    2动作方法目标:80%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起跑技术中的“各就位”、“预备”、“跑”,动作要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拓展游戏中体验身体机体协作能力、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以智慧取胜的个人能力。

    四、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为初一年五班,共有48人,其中男女生各占一半。主要有来自本地农村家庭子女和外来务工子女组成,学生平时比较少接触游戏,据了解大多数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也乐于参加短跑比赛。农村学生有较强组织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有一定合作精神,但由于学生来自差别较大的家庭,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存在不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师生间情感交流与语言激励,尽量营造出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五、教材分析

    短跑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田径运动项目。它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趣味性,个人能力。蹲踞式起跑是跑的技术中比较简单易学的一种起跑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较易掌握。当前蹲踞式起跑已成为现代短跑中一个主要的起跑技术。不论是比赛的需要还是从锻炼身体的需要,都应让学生掌握此项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学习,让学生在学练中自己探究、分析、合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重点:

    “各就位”教学难点:“预备”“跑”

    七、教学设想

    1、科学分组:按照日常教学情况,将学生分为四个组。(能力相当的对应在一起,增加难度)

    2、实践体验阶段:一为异质分组,将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组合形成一个学练小组,让能力较好的学生这一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降低差生的学练难度。二为同质分组,将能力水平相近的学生组成学练小组,对身体素质不同、运动能力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供不同的学练内容,提出不同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各自有其不同的奋斗目标。

    3.教师指导:对所有学生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对个别学生采用低起点,小步子,个别辅导的方法。

    八、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6—10分钟蛇行跑游戏或“长江”“黄河”游戏

    1、师起跑动作讲解示范

    2、学生学练

    3、分四组练习

    4、巡回辅导

    实践与体验18—25分钟“各就位”前后点的量法与左右脚的之间的间隔(前后一脚半,左右一拳头,第一点离线后一脚半)

    拓展游戏练习:“警察”“小偷”。.。.。.

    身心调整4-5分钟放松操。

    篇三:蹲踞式起跑教案 篇三

    学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会计算跑道的弯道(半圆)长,能解决有关起跑线的设置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开运动会时,在上体育课时,经常会接触到200米、400米赛跑的起跑问题,起跑时每条跑道上运动员的位置有前后之分,而不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以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难,具体的计算可能会比较难。

    学习目标

    1、会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圆弧长的相关计算问题。

    2、通过起跑线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策略

    启发、引导、讨论、练习

    教学准备

    情景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景引入

    出示教材第44页起跑线图。

    问一:为什么每条起跑线都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呢?(因为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长一些)

    问二:半径为10米的半圆有多长,你会计算吗?

    11米呢?

    二、讲解实例

    6名运动员进行200米赛跑,怎么设置每条跑道的起跑线?(每条跑道宽约1.2米,弯道部分为半圆)

    ⑴最内圈的弯道半径为31.7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米)。

    ⑵靠内第二圈的弯道半径为(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米)。

    ⑶相邻两条跑道的弯道部分相差(米)。

    总结:相邻两条弯道部分的差等于每条跑道的宽与圆周率的积。

    (想法:此块内容教材不作要求,但我想通过对相邻弯道长的计算、比较,得出起跑线设置的规律,给学生一种收获感。)

    三、练一练

    进行200米赛跑,如果最内圈跑道的起跑线已经画好,那么以后每条跑道的起跑线应依次提前多少呢?

    四、实践活动

    量一量,学校操场跑道最内圈的弯道半径,计算出最内圈跑道的总长度约为多少米。

    五、思考题

    国际标准田径运动场跑道全长400米,最内圈弯道半径为36.5米,每条跑道宽为1.2米。

    ⑴最内圈弯道长为多少米?

    ⑵若最内圈跑道的起跑线已画好,那么400米赛跑的以后每条跑道的起跑线应依次提前多少米?

    学生解决书本笑笑和陶气所走过的路程问题。

    解:⑴圆的周长C=2

    半径为31.7米的圆的周长为231.7米

    半径为31.7米的半圆的长为231.7/2米,即31.7米,所以这个弯道的全长为31.7米。

    ⑵因为每条跑道宽约1.2米,所以靠内第二圈的弯道半径为(31.7+1.2)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31.7+1.2)米。

    ⑶(31.7+1.2)-31.7

    =31.7+1.2-31.7

    =1.2

    3.770米

    学生尝试着进行计算。

    板书:

    起跑线

    教学反思

    学生在开运动会时,在上体育课时,经常会接触到200米、400米赛跑的起跑问题,起跑时每条跑道上运动员的位置有前后之分,而不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每条跑道的起跑线的位置到底是怎样设置出来的呢?学生通过学习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从中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以致用,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有动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现实。


    蹲踞式起跑教案优秀3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262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最后一页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