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卡耐基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初中物理课件 机械运动单元复习—概念梳理
  • 初中物理课件 机械运动单元复习—概念梳理

    第一讲
    机械运动单元复习

    概念梳理
    模块一
    时间
    一、知识点
    1.时间的测量: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通常用钟、表来测量时间;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更精确的计时仪器还有铯原子钟.
    2.时间的单位:
    时间:国际制单位:秒(s)
    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
    1h=60
    min;1
    min=60s
    二、例题精讲
    【例1】★
    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
    A.人体心脏跳动一次
    B.
    人正常呼吸一次
    C.人打一次哈欠
    D.
    人正常步行10m

    考点:
    时间的估测.
    解析: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过程经历时间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时间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A、人体心脏一分钟跳动60~100次,因此跳动一次大约需要1s左右,符合题意;
    B、人正常呼吸一次,大约用时3s左右,不符合题意;
    C、打一次哈欠经历的时间在3s~5s,不符合题意;
    D、人正常步行1m经历的时间约1s.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测试题】
    填上合适的单位: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8________;军乐队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同约为46________.
    考点:
    时间的估测.
    解析:
    ①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约75次,所以跳动一次的时间在0.8s左右;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长度较小,演奏一遍的时间不到1min,大约为46s.
    答案:
    s;s
    【例2】★★
    如图中秒表所示的读数是________s.

    考点:
    时间的测量.
    解析:
    由图知: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1”和“2”之间,略偏向“2”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15.2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15.2s,即秒表的读数为1min15.2s=75.2s.
    答案:
    75.2
    【测试题】
    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min
    ________s.

    考点:
    时间的测量.
    解析:
    图示测量时间的工具为秒表,即大盘刻度单位为s,小盘刻度为分,所以现在的时间是3min4.4s.
    答案:
    3;4.4
    模块二
    长度
    一、知识点
    1.长度的测量
    学生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在使用前,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使用时,要把刻度尺放正,并使尺上有刻度线的一面紧贴被测物体;看刻度尺的示数视线要垂直于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的测量结果要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是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等.
    2.长度的单位:
    长度:国际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1km=1000m;1m=1dm=100cm;1cm=10mm;1mm=1000μm;1μm=1000
    nm
    3.常见物体的长度估测:
    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4cm;一直未用过的2B铅笔长度约为15cm;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cm;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m.
    二、例题精讲
    【例3】★
    图中被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cm.

    考点:
    长度的测量.
    解析:
    由图可知,在(4~5)cm之间有10个格,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从图中可看出,测量的起始刻度是零刻度,铅笔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5.25cm,所以长度即为5.25cm.
    答案:
    5.25
    【测试题】
    1.在图中,读出物块A的长度___________.

    考点:
    长度的测量.
    解析: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块A左侧与12.00cm对齐,右侧在13.3cm和13.4cm中间,估读为13.35cm,所以物块A的长度为L=13.35cm-12.00cm=1.35cm.
    答案:
    1.35cm.
    2.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cm.
    考点:
    长度的测量.
    解析:
    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相连刻度线间的距离是1mm,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物体的长度是5.59cm-3.00cm=2.59cm;
    答案:
    1mm;2.59
    【例4】★★
    纳米是一个__________单位,用符号nm表示,32nm=_________m.
    考点:
    长度的测量.
    解析: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用符号nm表示,32nm=32×10-9m=3.2×10-8m.
    答案:
    长度;3.2×10-8
    【测试题】
    长度的国际单位主单位是_________,2.5×1011nm=_______km.
    考点:
    长度的测量.
    解析: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m,
    0.25km=0.25×1012nm=2.5×1011nm.
    答案:
    m;2.5.
    【例5】★
    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  )
    A.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
    B.
    物理课本长度约50cm
    C.
    学校教室的长度约20cm
    D.
    学生用笔直径约4cm
    考点:
    长度的估测.
    解析:
    A、中学生课桌高度小于1m;与80cm接近;故A正确;
    B、物理课本的长度在25cm左右;达不到50cm;故B错误;
    C、学校教室的长度在10m左右,远远大于20cm;故C错误;
    D、学生用笔的直径接近1cm;达不到4cm;故D错误;
    答案:
    A
    【测试题】
    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
    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
    小明身高约为1.68
    考点:
    长度的估测.
    解析:
    A、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课桌的高度是身高的一半,在80cm即0.8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一只铅笔的长度在20cm左右.此选项符合题意;
    C、一张试卷的厚度在70u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所以小明身高约1.68m.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模块三
    误差
    一、知识点
    误差:
    误差指的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误差的分类:一种是随机误差,是由测量过程中有关因素微小波动而产生的误差.一种
    是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注: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少随机误差,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来减少系统误差.
    二、例题精讲
    【例6】★★
    小华同学用一把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一只铅笔的长度分别为16.4cm、16.2cm、16.5cm、16.0cm,该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为减小误差应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办法.
    考点:
    长度的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
    铅笔的长度是四个测量值的平均值L=
    =16.275cm≈16.3cm.
    为减小误差,应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答案:
    16.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测试题】
    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小由于估测产生的误差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考点: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
    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设法减小误差,不可能避免误差或消除误差,所以选项A、B、D都是错误的;
    实验中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样做是为了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答案:
    C
    模块四
    机械运动和参照物
    一、知识点
    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物体时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这个物体是静止的;若发生了变化则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研究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运动状态往往是不同的,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二、例题精讲
    【例7】★
    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月球绕着地球转
    B.
    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C.流动的河水
    D.
    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
    考点:
    机械运动.
    解析:
    ABC、月球绕着地球转、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流动的河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
    D、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不是机械运动.
    答案:
    D
    【测试题】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
    B.
    夏天,稻花飘香
    C.
    秋天,秋虫鸣叫
    D.
    冬天,寒风凛冽
    考点:
    机械运动.
    解析:
    A、春天冰雪融化,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不是机械运动;
    B、夏天稻花飘香,是分子运动现象,不是机械运动;
    C、秋天虫子鸣叫,是声现象,不是机械运动;
    D、冬天寒冷凛冽,吹动树枝摇晃,属于机械运动.
    答案:
    D
    【例8】★★
    乘客坐在逆流行驶的游轮上,我们说他静止是以哪个对象为参照物(  )
    A.江岸的码头
    B.
    游轮的船舱
    C.
    迎面驶来的汽艇
    D.
    奔流的江水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
    乘客是静止的,一定选择和乘客位置没有发生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游轮的船舱和乘客之间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以游轮的船舱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江岸的码头、迎面驶来的汽艇、奔流的江水和乘客之间发生了改变,所以以江岸的码头、迎面驶来的汽艇、奔流的江水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测试题】
    小红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小红背着的书包
    B.
    迎面走来的行人
    C.从身边驶过的汽车
    D.
    路旁的树木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
    A、小红相对于自己背着的书包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符合题意;
    B、小红相对于迎面走来的行人位置是变化的,是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
    C、小红相对于从身边驶过的汽车位置是变化的,是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
    D、小红相对于路旁的树木位置是变化的,是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模块五
    速度
    一、知识点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路程,运动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
    ⑵在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花费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速度:
    ⑴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和时间之比称为速度.
    ⑵物理意义: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⑶计算方法:
    ①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②公式:v=,其中s表示路程,单位是m;t表示时间,单位是s;v表示速度,单位是m/s.
    ⑷单位:基本单位是m/s,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常用km/h;换算关系是1m/s=3.6km/h.
    ⑸速度公式的两个变形:s=vt;t=.
    二、例题精讲
    【例9】★★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A、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s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s,选项A正确;
    B、4s~8s内,甲乙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
    C、0s~8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都是5m,则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选项C正确;
    D、甲同学从4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4s,则甲的速度:v甲==1.25m/s;
    乙同学从0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8s,则乙的速度:v乙==0.625m/s.选项D错误.
    答案:
    D
    【测试题】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
    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考点:
    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
    A、由图象知甲乙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象知v甲==0.2m/s,乙的速度v乙==0.1m/s,v甲>v乙,故A错误.
    B、读图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0.6m,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甲在乙前面1.2m-0.6m=0.6m处,故B错误;
    CD、因为v甲>v乙,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乙车的前面向东运动,两物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向东运动的,故C错误,D正确.
    答案:
    D
    模块六
    平均速度
    一、知识点
    1.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
    ⑴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⑵常见的物体运动速度通常在改变,我们把它叫做变速运动.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但在实际中出现的机会较多,如果作粗略研究,也可以用v=来计算,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2.测量平均速度: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停表测量出小车运动的时间,通过公式v=求出平均速度v.
    实验注意事项:
    ⑴实验应使斜面坡度很小,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了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
    ⑵该实验中,测量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和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可以把这两次实验的平均速度进行对比,得出小车的运动情况.
    3.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图像

    二、例题精讲
    【例10】★★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解析:
    晓燕的百米平均速度:
    v==6.25m/s;
    答案:
    B
    【测试题】
    1.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前2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分钟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  )
    A.35km/h
    B.
    40km/h
    C.
    45km/h
    D.
    50km/h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t1=20min=h=h,
    s1=v1t1=30km/h×h=10km,
    t2=40min=h=h,
    s2=v2t2=60km/h×h=40km,
    v====50km/h.
    答案:
    D
    2.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m用了4s,跑完100m用了12s,该同学的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  )
    A.6m/s
    B.
    7.75m/s
    C.
    7.15m/s
    D.
    8.33m/s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解析:
    已知此同学跑完100m用了12s,
    所以百米速度为v==≈8.33m/s
    答案:
    D
    【例11】★★
    小明乘电梯上升的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若电梯在10s
    内从一层直达八层,且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从一层直达八层的平均速度为  
    m/s.
    考点:
    机械运动;速度的计算.
    解析:
    静止站在上升的电梯中的乘客,和电梯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所以相对于电梯是静止的,但是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上升的距离s=3m×7=21m,时间t=10s,则平均速度v===2.1m/s.
    答案:
    运动;2.1
    【测试题】
    在学校运动会中,小明参加50m短跑的竞赛成绩是8.0s,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在接力比赛中,为使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尽可能___________.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计算.
    解析:
    v===6.25m/s.
    接力比赛中,两个运动员向前运动的速度相同或相近,保持相对静止,才能顺利交接棒.
    答案:
    6.25;相对静止
    【例12】★★★
    在一段平直的铁轨上,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以54千米/小时和36千米/小时的速度相向而行,有一只鸟以20米/秒的速度从甲车车头向乙车飞去,飞到乙车车头立即反向飞回,飞到甲车车头又立即向乙车飞去,如此往返,直到两车相遇.这只鸟的飞行总路程为400米,则开始鸟从甲车头飞出时,两侧头之间相距()
    A.500米
    B.
    300米
    C.200米
    D.600米
    考点:
    速度的计算
    解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这只鸟飞行结束的时候,鸟飞行的总时间和甲乙两车各运动的时间
    是相等的.即
    .这段时间内甲乙运动的总和就是开始时甲乙两车的距离.即
    答案:
    A
    【测试题】
    一队步兵正以54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前进,通讯员从队列末尾骑马到队头传令后返回队尾,共用150秒,如果步兵的队列长1200米,通讯员匀速前进,通讯员的速度为(
    )m/s
    A.8
    B.
    20
    C.25
    D.35
    考点:
    速度的计算与应用
    解析:
    已知队伍的速度为54km/h=15m/s
    假设通讯员的速度为x
    m/s,通讯员从队头跑到队尾相对于队伍的速度为(x+15)m/s;通讯员从队尾跑到队头相对于队伍的速度为(x-15)m/s
    则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答案:
    C
    【例13】★★★
    某商场内的自动扶梯在1min内可以把站在梯上的人送到楼上去,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3min,那么人按原来的速度沿开动的扶梯走上去需_________min.
    考点:
    平均速度的计算
    解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三种方式上楼总路程相同而速度不同,可根据路程公式列出等式求
    解.
    设自动扶梯上楼速度为,人上楼速度为.
    则人沿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相对地面的速度为,由题意可知,,
    .所以
    答案:
    0.75
    【测试题】
    小张和小李两人多次进行百米赛跑,同时出发,每次小张都比小李提前10m到达终点,如果两人都以原来的速度跑,但改用下列两种方式再进行比赛.
    ⑴仍在同一起跑线,小李提前先跑出10m
    小张再起跑,结果是(
    )
    ⑵让小张的起跑线后移10m,小李仍在原起跑线,两人再同时起跑,结果是(
    )
    A.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B.小张先到达
    C.小李先到达
    D.无法确定谁先到达终点
    考点:
    平均速度的计算
    解析:
    小张跑100m,小李只跑90m,则他们的速度之比
    =10:9
    ⑴让小李先跑出10m,小张再起跑,从此时算起小李要跑90m,小张要跑100m,所用时间之比.
    ⑵让小张的起跑线后移10m,小李仍在原起跑线,两人同时起跑,从此时算起,小李要跑100
    m,小张要跑110m,所需时间之比,小张所需时间短.
    答案:
    ⑴A;⑵B

    初中物理课件 机械运动单元复习—概念梳理》由:卡耐基范文网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34409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最新四篇2020年两会精神学习解读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