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敦煌游记
  • 敦煌游记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9-10-07
  • 移动端:敦煌游记
  • 敦煌游记 本文简介:

    敦煌游记——大漠苍茫闻驼铃从飞机所处的高空向下眺望,祁连山脉在几点白雪的围绕中渐渐没入荒野,河西走廊也很快失去了生机和颜色。越来越开阔的视野中,连绵的沙丘接捧乌黑的山峦向远方延展,绿意隐现。我知道,自己终于来到了这座沙漠中的古老绿洲——敦煌。在一方小城中抬眼远望,那夕阳照耀下的黄沙,在旷远、雄浑、沉

    敦煌游记 本文内容:

    敦煌游记

    ——大漠苍茫闻驼铃

    从飞机所处的高空向下眺望,祁连山脉在几点白雪的围绕中渐渐没入荒野,河西走廊也很快失去了生机和颜色。越来越开阔的视野中,连绵的沙丘接捧乌黑的山峦向远方延展,绿意隐现。我知道,自己终于来到了这座沙漠中的古老绿洲——敦煌。

    在一方小城中抬眼远望,那夕阳照耀下的黄沙,在旷远、雄浑、沉静、厚重中蕴藏着大漠的风骨。我相信,这黄沙堆成的广漠,海洋是它的前世,那一望无际起伏不绝的沙丘,是岁月的狂风掀起的巨浪,其间排列有致的波纹,则是细水流年镌刻的印记。潮起潮落,日月更替,如今眼前无垠的金黄,便是那大海的蔚蓝经过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精髓。

    广袤的大漠,死寂的沙海,似是永远板着脸一般,灼热的金黄充斥四方,仿佛大自然将汹涌的波涛刹那凝固了起来,让它永远静止不动。沙丘的轮廓极其清晰,丘脊线平滑流畅,迎风面沙坡似水,背风面流沙如泻。沙浪在不知不觉中向前涌动,仿若一只手将大漠缓缓地揭去了一层,又一层。

    我渴望在这大漠孤烟中找到一丝生机,稀少的生命在骆驼刺和红柳枝头绽放,寂寞的黄沙之中,骆驼刺的焦黄和红柳的紫色,渐渐敲醒,沉静中的大漠,把缕缕灿烂洒在一片荒凉之中,仿佛洒下点点希望。

    我小心地骑上驼背,当身子被高高托举起来时,心中一阵悸动,而后又复于平静。驼队在起伏的丘壑间徐徐前行,四顾远眺,天地相接,茫茫苍苍,隐隐绰绰可见涂在黄沙边沿的黛灰色。阳光、骆驼、沙丘、光与影、明与暗、动与静的巧妙组合,呈现出一幅壮观而古朴的画面。此时无人说话,彼此分享着这一份难得的寂静,独自敬畏着浩渺的自然。我轻轻垂首,注视着骆驼的脚步溅起的丝丝薄沙,耳边响起风传送着的“叮叮当当”的驼铃声,那分明是丝绸之路古老的旋律,如悠扬弹奏的古琴,像历史不灭的诉说……随着骆驼前进的节奏悠然晃着,眼前仿佛出现了一队人马,身着胡服,在漫天的沙土中缓步前行,他们历尽千辛从匈奴的营中逃走,虽已数年过去却依旧没有忘记大汉的使命,他便是张骞。他行走在这条未经开辟的丝路上,尽管对西方的世界一无所知,却丝毫不惧,坚信要用努力换取汉王朝的和平与繁荣;情景再次转换,一位穿着袈裟的和尚正带着一名徒弟奋力攀着沙山,他从中原费尽波折寻至此地,准备悄然通过关口,潜去印度。他名为玄奘,怀着对极乐世界的向往和对佛教的敬仰,坚持不懈地寻找真经,从未放弃……。一时间,我心生敬畏,正是他们,还有千万个行走在这里地使者们,用自己毕生的心血,打通了这条在茫茫大漠中散发着光芒的,丝绸之路。

    敦煌游记

    ——神秘洞窟映仙境

    轻轻拨开历史的雾蔼,古老厚重的大门被推开,一片沉重的漆黑,交织着丝丝神秘的味道。我虔诚地仰望着尘土满面的石窟,心底的一个声音叹道:“这,就是莫高窟啊…”。小心翼翼地跨过门槛,背对着透进来的一缕光亮,一步步往里走,脚步似乎轻了些许,生怕破坏了下一份神秘与安静。手电筒的光束冲破黑暗,在画着一群飞天的墙壁上落脚。

    时间忽地回到了十六国,那时正值丝绸之路初辟,中原和西域交界之地广受西方的影响。土黄的泥底上,深红和碧绿在墙壁上碰撞,强烈的对比色加上豪放的运笔,透出粗犷朴拙,还有那一腔满满的对佛教的崇尚和热爱;色彩转而有些灰暗,想必是北魏之风了。交织的线条如同战士的铠甲,粗壮的笔触犹如交错的剑戟。乱世的家破人亡,战争的残酷无情,英雄的落魄沉浮,全然凝聚于其中,仿佛成了失去贤士的一支悲歌;接着,仿佛如羽调商声转入急管繁弦,色流猛地一下涡旋卷涌,画面变得华丽而奔放,当然是到了璀璨夺目的唐代。窈窕的舞女,宫廷的盛宴,彰显着唐的巅峰造极,历史的鼎盛,万物的活力,绽放在这永不褪色的舞台上。人世间能有的色彩喷发出来,却又一点也不狂野,舒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古色古香的乐器,奏出壮丽无比的乐章;再向前,色彩变得柔和起来,大概是宋的模样。这里,由炽热走向温柔,由狂烈变得沉着,但它并不平静。精细的笔锋融成色彩的漩涡,温煦地描绘成绚烂的画面。宋代词人的满腔热情和婉约柔美,于这里终汇成一汪清泉……

    我的目光再次转向那飞天,脑中思绪飞扬。飞天,被称为“香音神”,她的飘带是流动的线谱,花瓣是跳跃的音符,舞姿是变幻的旋律,用目光触摸壁画,音乐从心中流出,宛若潺潺溪水,这时似乎飘来几抹香气,随旋律的起伏而忽浓忽淡……香音神,不会给人物质满足,却使人获得与其名字相符的纯净感受。此时,仿若有风从空旷荒芜的戈壁传来,其间夹杂着一个女生低低吟唱,声音清越悠长,伴着阵阵铜铃鸣响,窟中的飞天似是活动了。她们沿着洞窟游走,抬手挥袖,花瓣簌簌下落,这些花是香与影的融合,悄无声息。飞天舞着,柔软的腰肢千折百回,铜绿色的皮肤在黑暗中闪闪发光,她们越舞越快,飘带跃成一团火——在我双瞳中熊熊燃烧。

    敦煌游记

    ——石壁深处哀叹声

    大漠黄沙,夕阳向晚,带一抹风尘,轻轻走出莫高窟。感慨时光轮回之余,心中总有一丝刺痛,总要想到那面崖壁,那些洞窟,那些哀怨又彷徨的历史碎片。我久久伫立,望着被雾气笼罩的莫高窟,内心有一丝犹豫,我在想:是否真该原谅他。

    我颤巍巍的手轻轻拂过洞壁,心中陡然一惊,刺痛的烧灼感从指尖传来,那是洞壁下悲伤的呻吟与哭泣,那是历史无言的呐喊。慌忙退回两步,抬眼,那个矮小的身影映入眼帘,他显然还沉浸在那日的快感中。缓缓抬脚,轻轻迈步,我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悲愤,生怕再次惊醒那个历史的过客……

    就在1900年的某一天,王道士在清理洞窟积沙时,突然在墙壁上发现了一道细小的,若隐若现的裂缝。几天的庙会过后,那道裂缝却是越发清晰,王道士看着,小圆眼珠一转,随即又不动声色地走了。待到傍晚,洞中无人之时,他做贼似地摸了过去,发颤的手中有些吃力地举着一盏忽明忽暗的灯,抬头四下打量了一下这石窟,用手轻轻敲了下墙壁,不想竟是发出了空空的声响,王道士的心狂跳起来,他断定这是一个藏着金银珠宝的暗洞!但是,当他费劲力气将土墙推倒,那双布满了血丝的,闪耀着极为贪婪光芒的眼睛在四下扫视了一圈后,瞬间黯淡下来。哪有什么财宝,触目可及的只有一窟被白布包裹的经卷、文书,他的心忽地凉了,饱含着失望与痛惜地叹了一声,扭头迈出了洞口……

    可是又过了不少日子,王道士这无意间的发现,却悄然引来了地球另一端的虎狼。一个黄沙漫漫的日子,沙漠中两道淡淡的车辙渐伸渐远,这位二十世纪的著名的盗物贼,不,是受人敬仰的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来了。虽然,斯坦因起初的计划屡次失败,但在交谈中了解到王道士是玄奘法师的忠实崇尚者。于是,他雇人在洞中修了一尊法师像,自己,竟然虔诚地跪在像前,而且,一跪不起。被感动了的王道士想上前拉起,却发现这为洋人的眼里热泪连连。斯坦因佯装恼怒地问这窟中为何没有玄奘的塑像,在王道士语无伦次地辩解中又忽然说道:“亲爱的道士,我要给您的庙宇捐赠一笔款子!”王道士一听这话,干焦的嘴角咧出了一个弧度,嘀咕着:“多少?四十两?五十两?”“不不不,那太少了!”斯坦因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样子,从包中掏出四块澄亮的银子和一些银元,颇有风度地往桌上一甩:“二百两!”王道士的眼中似是溢出了泪水,颠沛流离了这么多年的他膝盖骤然软了,险些便要跪倒在洋人的脚下。从此,那些稀世珍宝,便一箱一箱地流失了……

    我回过神来,但耳畔又依稀传来了北魏工匠和大唐画家劳作的声音,慢慢地又幻化成操着蹩脚汉语的洋人,他们嬉笑着将一尊尊佛像装上驼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伴随鸣沙天籁,化为红尘滚滚。但此时,王圆箓那硕大的脑袋如此清晰地映在眼前:他正坐在经卷上兴奋地数着银元,不时拿起一枚用力一吹,迅速放在耳边,清脆的声响伴着谄媚又得意的笑声传得很远。我的心中腾起一股怒火,但他又是那么卑微,那么渺小,一个只知道卖经卷,刷壁画的潦倒道士,我又能说他什么呢?让他猥琐的身躯负担这沉重的文化巨债吗?

    我该原谅你吗,屈辱的制造者?

    历史沉默了,久久,石窟中缓缓传出一声哀叹……

    敦煌游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中原慈母的银线,江南春雨的遥望,湖广稚儿的啼声,故乡挥泪的诀别,扬于寒风的军旗,一切的一切,聚焦在了阳关。“关内塞外阳关界”,我离了千年佛窟,冲着王维那一首《渭城曲》,寻阳关去了。

    戈壁无垠,了无生机。风在窗外极力呼啸,眼光尽头全是灰蒙蒙的一片,分不清何为天何为地,在天与地衔接处是一片浑黄迷离的世界。脚下宽阔的柏油路一直向西延申,忽地在茫茫戈壁中转过,不曾错,“阳关故址”的石碑赫然入目。

    这,便是阳关了。远远近近,几座烽火台,在连绵跌宕的沙山中明灭可见。现在的阳关,早已被砖石取代,黛墙以内,人丁兴旺,城镇繁荣,望向那遒劲的隶文“阳关”二字,我心怀崇敬地穿过了拱门。拱门之外是一片荒芜,是漫天的如雾般的细沙,我脑中浮起了那个独特的称呼,塞外。这就是塞外,这就是多少人分别的挥泪处,这就是千万中华儿女牺牲殉国的古战场。难以想象,如此的平和,隐隐之中又有丝丝血腥与残酷。我这才了解到王维的温厚至极,如此悲壮冷酷无情之景,王维竟只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平淡的一句,笔下丝毫未有惊骇凌厉之色,只是缠绵淡雅,想到这里,眼前竟好似飘来了点点嫩绿的柳条……

    清晨的雨下得不长,澄尘而不湿路,渭城客舍边,几行杨柳轻垂于地。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里车马交驰,尘土飞扬,路旁的柳色常会笼罩着灰蒙的雾尘,而这送别之时,朝雨乍停,天气清朗,翠绿的杨柳倒是映照出客舍的青青来。屋中的宴席已进行了很长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重复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得不到来。他无能为力,却只能再次举起这杯浸透了深情的琼浆:“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他望着友人踏上西行大道,天青色的烟雨之中,一去无回。

    寒风将思绪拉回,这漫天的细雨和凛冽的狂风倒是更添一丝送别的意味。或许,这便是唐人的风度罢。唐人的送别,不会泪落露留意,反是快意祝君行。不信,且看那李白“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高适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岑参那“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人的风度在这些诗人身上,焕发得更加豪迈。

    即便是金刚石铸成的阳关也耐不住叹息的吹拂。阳关是迟早会坍塌,那几个土墩,几个烽火台,但阳关不会忘,千年前的王维,领略过边疆的悲壮,人情的美好。

    还好,还有这位诗人留下了一片真挚的友谊,好让人在飞沙如雪的大漠,静静地做个梦,殷殷地期盼着。

    清冷地雨仍在飘荡,乘着寒风,寻着脚印,返程。

    阳关,再见。

    敦煌游记

    ——金戈铁马战孤城

    “金戈铁马,狼烟烽火。一脚踏进,一脚灭。”

    我在流金铄石的季节里,站在瑟瑟的骆驼刺与稀疏的红柳罅隙间,静静地看着它。路上荒凉得很,游人草草地拍了照,便一路绝尘而去。他们飞快地驶过古丝绸之路,不带一丝留恋。

    玉门关外,是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巍巍长城与早已风化成黄土堆的烽燧,他们孤独地站在那里,连流了两千多年的泪,也被吹得只剩下盐渍的痕迹。转移注意力,望着苍茫天际,历史上与玉门关有关的诗句,仿佛被烈阳灼得滚烫的沙粒,在翻卷得脑海中激烈跳荡,不停碰撞我的思维,在荒凉的琴弦上弹出壮美的曲调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首先响彻耳畔;“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岑参的名句跃然而出。“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塞下长驱汉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李昂的《从军行》巧妙借典故抨击了唐玄宗的穷兵黩武政策。这些诗句,流淌着前人多少感动与思想。同时,当年苍凉、孤独、壮观的玉门关景象已在想象的空间里浮现。曾经人欢马叫,驼铃绵延不断的边疆关隘,在历史上诗人们的笔下,成为荒漠深处的丝绸之路上的绝代经典。古往今来,诗在绵延,故事在继续,唯独这远年的边关已成为泱泱大国的一道风景线。

    走出小方盘城,脚踏滚烫的沙砾,头顶炎炎赤日,这里反复无常的冷热戏弄着人们的心情,同时却也雕琢出不屈的灵魂。脚下这厚厚的黄沙是否淹埋了厚厚的繁华;这无垠的黄沙曾经记录过多少征人思乡的泪水,这边关泥土曾经埋没过多少将士的白骨,这里,又有多少故事?我们从李颀的“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领略到边关征战之苦,有仿佛于“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中看见万里秋风将长安明月与玉门关相连,四起的捣衣声中又饱含多少悲凄之情。

    再回首,关城自始四方而立,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烽台兀立,胡杨挺拔,芦苇摇曳,婆娑了玉门,也琢磨了岁月的遗梦。当年的烽火连天,兵荒马乱,马革裹尸已离玉门太远。岁月变迁虽再也重回不了当年的场景,但那一句句诗词却给我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

    周欣怡

    敦煌游记 本文关键词:敦煌,游记


    敦煌游记》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33534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