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变化征文八篇
  •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变化征文八篇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9-06-27
  • 移动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变化征文八篇
  •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变化征文八篇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征文,十周年,变化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变化征文八篇 本文内容: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变化征文八篇

    卡耐基范文网是专业的范文网站,每日更新大量热点文章,同时,我们有一支专业的写作团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定制服务。如果下面的范文没有合适的,您可以通过企业QQ: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的服务。

    篇一

    我是一个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亲自经历了农村的一系列变化。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真是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清。现在的农村,机械化、科技化、智能化、电气化一应俱全。现在正朝着农业合作化、家庭农场,农业生态园示范区发展,逐步形成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发展,农民的衣食住行得到了全面提升,住的是别墅洋房、电器齐全、电视冰箱、彩电数字化、煤气电磁微波炉、手机微信普及全覆盖。农村村村通公交,家家都有小轿车,穿的色彩斑斓花式多样,款式齐全的美丽世界,到那里都是洋溢着幸福的喜庆气氛,吃的是讲健康,讲营养,市场物质丰富,品种齐全,想吃什么就有什么,真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现在在老百姓心中、生活美滋滋、幸福乐淘淘、到了晚上有跳广场舞的,健康散步的、健身器材锻炼的,以前农村人想都不敢想的,现在也时尚了,健身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幸福要素,总之在老百姓心里最有感概的就是“幸福”二字。

    回顾改革开放前,农村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呢?生活是非常艰苦,劳动强度又比较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都要下地劳动。不论是酷暑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不论是狂风暴雨,还是电闪雷鸣,无论是农闲农忙,还是节假日期,都要下田劳动,没有一个盼休息的念头。起早摸黑,有时候农忙季节,凌晨一、二点钟就要起床干活,一直干到下午七、八点钟,甚至更晚。如果家里遇到重要的事,都舍不得休息。因为要争工分,年终分配要按工分计算,一年到头要挣一、二百元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家庭劳动力不足,年终分配时还倒欠生产队的,这叫超支户,还要拿钱出来才能分得粮食回家过。吃的什么?粗茶淡饭,家里烧菜只能放一点滴油,有的菜根本就没有油只要有吃就行,什么油不油,营养不营养,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了。平时要想吃顿肉,就是妄想了,除非过节过年,或者有亲戚串门。所以在我们小的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因为过年就能吃到肉了。穿的是补丁加补丁的衣服。全国上下军绿色、黑色、蓝色。平时根本就没有新衣服穿,穿一件干干净净的也是困难,不可以每天洗,更没有衣服换。在我们这里流行这样一段话:“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是老三”。有的甚至没法子只能“改装”冬衣改春、秋单衣,夏天改短衣,到了冬季在改成冬衣。有时外出,还要到邻居家去借衣服出客,真是苦不堪言呢?住的茅草房,房顶是稻草和麦桔,墙体是芦苇做的,拿几根芦苇,用稻草圈起来一支一支的,每支粗约七、八厘米,排成墙体,再用泥巴用手涂刷上去,就成了墙体,一到风吹雨淋,满屋是尘土,时间一长墙体就要滑落,点的煤油灯后来装了电灯、也很节约的用,一灯多用,前后里外,基本上人到那里,电灯就点到哪里?非常节约,舍不得点,过去出门主要是步行,交通不方便是原因之一,但交通工具实在是落后。一个大队(村委会)有一、二辆自行车就算是富裕人家了,很珍贵。出门、走亲戚、上城、上街都是步行,下雨天光着脚,冬天上学也是光着脚,到学校洗洗脚,往鞋子里一穿,就感觉很舒服了,现在不论是晴天,雨天、冬天还是夏天,都是穿着皮鞋、凉鞋、没有一个光脚的。再之村村有公交,家家有私家车,交通很方便,不比城市差,上路网,公交网点,覆盖全国,农村城市化也已基本实现,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带给农村的新变化,也给农民带来了新生活,新文化。

    我相信,在习总书记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指引下,中国的农村一定将成为现代化的新农村,将成为科技高速农村的产业园,将成为农业观光,农村旅游的新去处,农民的生活将走进幸福乐园,幸福安康,幸福向往的新起点,新征程,新梦想。

    篇二

    认识电话机,那是小时候在村上大队部办公室里。电话机的形状是一个梯形体,高度约一尺,上面有两个支撑架,用于支架电话听筒。电话机的一侧有一个小型的摇把儿,是用做拨打电话的,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摇动多少次,对方就能接收到通话信息。

    同一个时期更常见到的联系方法是写信。一封信需要八分钱的邮票,贴上后投到大队上的邮箱里,等过上半月二十天之后,也许能收到回信。偶尔也有电报或者加急电报发到村子里。或许是谁家亲友身体健康方面出现问题时使用最常见。这就是七十年代以前农村通讯状态了。

    80年代,大多数机关单位也就办公室有一两部电话机。后来开始使用内部电话,仅限于单位内部科室间的联络,与外部不能连接或只能接听不能拨打外部电话。这种装置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工作上的联系非常方便。到了八十年代末开始有人使用“大哥大”移动电话,当时使用的人很少,原因是这个看上去像一块儿砖头的东西售价至少一万元以上,接打都收费。使用起来信号也不是很畅通,有时需要登到高处才可以接听到。但是,你可不能小看这个形状性能都不靠谱的东西,它可是身份的重要象征,不是普通百姓买的起的。但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无线移动通话时代的开启,意义非凡。

    上世纪90年代,一种叫做“bb机”的传呼机曾经风靡一时。有人传呼时,仪器上用汉字显示出呼叫时间,地点,内容以及呼叫号码,类似于现在的手机短信功能。别在腰间,一有传呼,马上发出滴滴滴,的呼叫声,起初人们听到这种声音感觉时尚新颖好奇,后来,开会、上课时不断的有这种呼叫声音出现,影响了工作和学习,听到后往往召人投来厌恶的目光。为时不长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90年代开始,固定电话安装进入家庭。电信局给匹配一个端口,申请一个喜欢的固话号码。那时候电话装在家里的兴奋劲一点儿也不比买一台彩色电视机或者一辆轿车逊色。开始的时候没有几个人打来电话,有些人家就守着电话机看着。随着时间的延长,电话安装的增多,慢慢的,固定电话铃声就响的多起来了。

    随着社会发展,无线移动手机的普及,也已经将近20年了。它综合了通话和短信功能,可移动接听拨打,是通讯领域的划时代标志。

    如今,手机的款式由直板儿到翻盖儿,又由翻盖儿到直板儿,不时的变换着。什么音乐提示,和炫音乐彩铃,彩信等诸多功能不断开发。近几年的智能手机,把电脑的很多功能移接到了手机上,内存系统升级,流量开通,路由器www.gjknj.com;">三、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2013年11月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强大动力。围绕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国家、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形式,无不打上市场经济的烙印。据资料介绍,目前我国市场主体已达到9000多万户,其中企业约3000万户,再加上2亿家庭经营的农户和非城市工商户创业者,形成了重要的微观基础。从企业来说,目前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579幢(含中国台湾),最高建筑是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

    十八大后的**改革开放力度更大、更广泛、更全面、更深入、更扎实、更有效。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558.25亿元,比2012年1085.98亿元增长30.30%;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1.15亿元,比2012年78.38亿元,增长29.8.3亿元,增长7.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2亿元,可用财力净增16亿元;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981.6亿元,增长16%,增幅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高;实现到位注册外资0块镇村公交站牌,完成1200吨级以上,**告别了无集装箱水运的历史,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交通保障。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芜申运河和锡溧漕河2条省干线航道为骨干、8条市干线航道为支撑的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网,全市航道里程610公里,航道密度30.5公里∕百平方公里,干线航道船舶近年来通过量达到1.8亿吨,水运量占到**货运量的1/2以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典型的芜申运河**服务区“怡心港湾”,在规范高效优质便民运作中,不断提升整体服务水准。为广大船民全天候提供靠岸停泊、船舶维修、水上加油、物流仓储等核心服务,解决了长期困扰船民靠船难、补给难、过夜难等突出难题,并推出免费加水、免费提供读书休息场所和流动党员活动场所、免费提供自行车方便出行等延伸服务,具有地方特色的秀美公园方便了船民休闲健身,被船民誉为舒心、安心、温馨的港湾。特别是,2017年6月,芜申运河**水上服务区岸电项目获得了3年始,毅然留职停薪,回家当农民。夫妇俩与老父与小弟,承包田地从50多亩,逐年发展到200多亩,建成家庭小农场。他既是农技员、又是农机手,凭着勤劳肯苦,一干就是15年。在经营土地上产出丰硕成果,每年为国家、社会提供十多万公斤粮食、二、三百头生猪、大量特种水产品与果蔬等农副产品。陈祥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科技致富能手、省人大代表、省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11月因夜巡鱼池,不幸车祸罹难。对他的英年早逝,人们伤心不已。吾曾以”献身’三农’终不悔”为题,追记他生前的感人事迹,<<**日报>>给一整版作了特别报道;<<**政协>>亦以题为”农村改革大潮涌现的全国劳模陈祥林”,生动弘扬这位改革精英的奋斗奉献精神。至今他虽离世已有16个年头,今天我仍然要来简述他的故事,既是表达深深怀念之情,更是提醒人们,纪念改革开放40年,决不能忘记勇于改革的历史人物。同时亦是以此说明:农民的造地意义更是高大更为深远!

    记得改革初始,笔者被抽调到新街乡与塍上村宣讲中央1号文件,农民都从心底里欢呼党的富民政策好。同时也不无心酸地倾诉了改革之前的无奈。他们纷纷说:大呼隆年代,我们起早摸黑有时甚至挑灯夜战,拼命干活,一个工才几毛钱,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年终分配竟然所得无几;为弄几个零用钱,偷空种些小菜、养鸡生几个蛋、用网兜些小鱼,偷偷拿上街,卖几个小钿,干部硬讲我们是资本主义尾巴,要批要禁要割掉!农民问:这种弄法怎能会搞好生产?这样的政策如何能致富不穷?面对农民发问,深感改革开放确是同农民命运息息相关!由此体会到:此次下乡,既是宣讲,也是接受教育,应该说是农民兄弟在给我们上课,上了一堂生动而又深刻的政治经济学课!

    再说改革初始,明明这是决定农民命运的重大改革,可在县乡干部中,却有不少争议。其中受左的影响,有种说法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而改革实践的结果呐,则恰恰相反,不仅没有回到解放前,而是跨入了一个崭新时代:生产生活的幸福美景,竟然很快来到寻常农民家。因为,农民自主经营积极性加上农业科技,大地被经营得丰盈灿烂,无论平原丘陵、山区圩区、郊区渎区,田地还是原来那片田地、山还是原来那座山、水还是原来那片水,但改革发生的巨大变化,却令人难以置信。真个是,大地无处不锦绣:稻浪滚滚、机声隆隆;茶洲飘香、名品多多;竹涛万顷、生机勃勃;猪羊壮美、鱼虾跃跃;果蔬滴翠、车载船运;市场里闹盈盈,应有尽有;菜篮子沉甸甸,要啥有啥!大妈们勿愁买不到,只想着如何才能吃出健康来!

    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营造土地,业已开始走上现代农业之路。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小农场、专业合作社纷纷涌现;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外向型农业、适度规模农业等,尤其是观光休闲、农家乐民宿旅游业,正象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由此而说,这无限美好的三农风光,早已今非昔比啦!这就是:农民创造性造地,造出了一片新大地。    

    (二)

    说农民造厂,即农民创造性办工厂。党的富民政策,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迈向共同富裕。号召改革胆子再大一点,使得农民创造思维越发活跃,他们不满足田地里创业,很快向非农领域进军,那时叫做工商运建服五轮齐动。于是,富有才干的农民们,开始创办工厂。先是叫社队企业,后来叫乡镇企业,属于集体性质,锡苏常乡镇企业被称为“苏南模式”,在神州大地具有引领式龙头地位。乡镇企业进入改制阶段,成为股份制企业或民营企业。成功的经验是,党和政府给予好的政策,这是农民唯一要求,神奇的造厂能量即可大大激发出来,而所需生产诸要素:资金、技术、市场等,农民则以‘四千四万精神,’自找自筹自创自造,统统都靠自己解决,本领可谓神矣大矣!可以讲,农民个体直接投资创办私企,其势头,犹如杭州湾大潮,发展极其快速,至今几乎占领大半天下。再后来,在市镇规划引导下,农民遵循科学发展观造厂,不再村村冒烟,而是进入园区、集群规模造厂:官林电缆厂群、高塍环保厂群、新建化纤纺织厂群、西渚亚麻纺织厂群、新庄灯具厂群等,乃至座落范道个体最大的航母远东电缆厂……,无一不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农民依靠党的好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而兴办起来的!

    值得单独一提的是,地处穷乡旮旯里的都山村。昔日开采石头的农民,放弃原始小矿,转创市场大业,始用三根木棒在缸里淘出初级化工产品,由此起家发家。如今的三木化工总厂及配套厂群,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犹如多艘舰队,耸立在都山脚下。年销售总额早已超百亿,2018年全国村级排位第18名。其巨额税利,既奉献国家社会,又泽惠全体村民,仅营造的数百幢别墅群,就蔚为壮观,令你惊奇!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回宜探亲,特地前往都山村参观,亦发出由衷赞叹:‘这里确实是现代化示范村’!这一原本闭塞贫穷的小村,如今并入六个贫穷邻村,已成为大都山村。一头雄壮独角牛,强劲高立村头;一座九层林峰塔,高耸在都山顶上。都山被誉为**华西村。1998年就已评为中国十佳小康村。昔日采石工、如今的’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村党总支书记、三木集团总裁刘洪林,昂首进入人民大会堂,神采上台领取荣誉奖牌。笔者曾以临江仙词,激情祝贺:荆溪西角出奇迹/都山换了人间/中国十佳小康园/劲牛苦奋斗/追梦在实现!科学发展创臻业/疾蹄踏燕领先/学赶华西闯世界/迈向现代化/辉煌在明天!

    (三)

    说农民造城镇,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古语云,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农村改革大潮造就了一批农民精英人物,他们志向远大,头脑睿智,胆识过人、品格坚韧。他们把改革开放视作金钥匙,既可建设自己新农村新家园,也可参与营造城乡一体化,同步迈向现代化。即是说,在政府部门统一规划下,农民精英们带领着农民兄弟队伍,发挥智慧才能,空手魔术般的创造条件,积极参与新城镇的营造建设。就近拿北郊巷头来说,原是个扶贫村,自从选上农民精英石国松担任村书记,他带领村领导班子,成立融达开发集团,勇立潮头,紧抓机遇,乘改革东风,靠党好的政策,迎着朝阳,扬帆远航。先是营造出陶瓷、夹板建材、墙地砖、钢材、化工、家俱六大市场,建成连片整体、道路纵横的市场城,其规模之宏大,物流之繁荣,就业之充分,不仅成为闻名苏浙皖边界地区一座特色市场城,且在长三角亦小有名气。农村改革大步向前,巷头农民造城亦勇往直前,又在红塔地面造出机电城、汽车城;在川埠造出五金城;更在丁蜀镇上,合作造出“中国陶都陶瓷城”,外观新颖宏伟,内里集作坊、销售、展览于一体!很快兴旺繁荣,成为陶都特色景观。当前,他们又在营造更大规模的宜商宜居城西新城。所有这些,在改革开放之前年代里,简直不可思议!石国松被评为无锡市劳动模范、曾当选为人民代表。2000年12月,巷头村竖立村标一一《扬帆》,邀我为其作村标诗,诗曰:改革开放潮浩荡/扬帆帷幄创市场/千凤争鸣春意闹/景色独秀看小康。/跨越世纪又远航/扬帆击浪迎朝阳/奋力竞发现代化/锦绣巷头更辉煌!

    莫言巷头农民多造城。黄家村、南门村、官林村、周铁村、芳桥村、大东村……等众多镇郊村农民,以及由农民组成的建筑产业大军,在**城南、城东以及大中镇镇郊,参与新颖城镇建设。宜城城区面积原来仅4.6平方公里,如今已扩大到46平方公里,扩大了10倍多。可以说,在新城区以及众多新型小城镇建设中,农民们参与造城,是为主力军,是谓功不可没,是当群体载入史册。

    党的十九大精神胜如太阳照耀,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计目标!联系实际来讲,改革开放即是共命运,致富政策即是心连心!广大农民兄弟,将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指引,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将会更加发挥强劲创造力,造地造厂造城镇,创造幸福新天地。这将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旋律!值得我们满怀激情歌颂歌唱,值得我们担当使命大书特书!

    迈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旗高高飘扬。改革将更无止境,开放将更加扩大。广大农民的创业创造精神,将会释放出无穷尽正能量。将会把大地营造得更加富饶,将会把工厂创造得更加现代化,将会把城镇建造得更加秀美宜居。在乡村振兴新潮中,**城乡向着‘强富美高’目标,将会建设得更加辉煌!更加神往!更加幸福!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变化征文八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变化征文八篇》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31858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