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2018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5篇
  • 2018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5篇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9-06-26
  • 移动端:2018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5篇
  • 2018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5篇 本文关键词:延安,心得体会,红色,教育

    2018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5篇 本文内容:

    2018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5篇

    卡耐基范文网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文章的写作服务,联系电话:,企业QQ同号哦

    【一】

    我们于3月29旅的战士用汗水、泪水甚至是生命换来的,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南泥湾精神的精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研生活的枯燥或者说实验的屡次失败总是让我牢骚满肚。但面对这些革命先辈,我真是汗颜。我的失败和烦恼和当年他们开发南泥湾时所遇到的困难,比如说工具的缺乏,恶劣的天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另外我觉得除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外,南泥湾精神另外一个内涵就是:凡事预则立,一定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才能把事情做好,达事倍功半之效。在大生产运动的初期,朱德总司令派人对延安的各个地方做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才最终选择了在南泥湾进行开荒种地,因为这里沃土遍野,只不过因为匪患猖獗才人烟稀少,荒草丛生,所以才最终选择了这块地。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科研工作,在制定科研计划的时候,不能凭空臆断,一定要多读文献,多动脑子,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份相对科学的计划,才能事倍功半。总之,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搞好调查研究。

    第二得 张思德精神

    参观了毛主席为张思德开追悼会的地方,我瞬时对这位素未谋面的革命先烈肃然起敬,因为他的执着、淡泊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深深感染了我。虽然当过的最大的官就是班长级别的,但是他毫无怨言,始终兢兢业业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道理也同样适用于科研工作,做科研工作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做好每一个项目,也有可能只是一个没有多少钱,也不受重视的小项目。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老是想做一些大的项目,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功亏一篑。所以应该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学习他不骄不躁的一步一个脚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句俗话说的好嘛,滴水石穿,只要我们坚持走好每一步,将来一定会有所建树的。

    第三得 延安的价值

    通过李教授诙谐的演讲,我明白了延安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延安是是中国革命发生重大改变的转折点,因为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毛泽东的军事和政治地位才真正确立下来,从而才会有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才能使中国共产党的队伍的发展壮大,从到延安的几千人发展到了一百多万人。另外延安也是中国革命的出发点,因为在延安,政治、经济、文化等革命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这样的运动从延安出发,传遍整个革命根据地。所以说,延安才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革命的母亲,延安人民像母亲一样用自己的奶水,为中国革命哺乳,直到中国革命发展壮大。也可以这么说,没有延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革命。

    【十三】

    怀着一颗崇尚的心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了枣园革命旧址、宝塔山、参南泥湾、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杨家岭,另外也听了好几场延安干部学院教授室内与室外的专题教学。虽然此次活动行程安排的很紧凑,但是我收获颇多、感触颇多,尤其是对延安精神涵有了更直接和深刻的领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住在一座座简陋的窑洞里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们在这里开展了整风运动,保持了我们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他们在南泥湾发动了军民大生产运动,实现了自给自足和丰衣足食;为他们在这里创办了三十来所大学,为革命培养了大量人才。参加完此次培训,总体而言,我有以下三点认识和体会。

    要永远发扬和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老一辈革命家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正是通过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克服了一个个前所未有的困难,引领中国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仍需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光大。现如今,在这个开放的年代,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想要进一步谋求发展,取得更好的成绩,非常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没有这种精神,我们就会懈怠,就会安于现状,就会失去进取的勇气。作为普通党员,我们时刻需要提醒自己艰苦奋斗精神并不会过时,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必须经过奋斗和努力,克服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没有吃苦的精神是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的,要成就一番事业、有所建树,历经磨难吃一点苦是必要的。

    要永远发扬和保持我们老一辈共产党人实实在在做事的务实精神。在那个艰苦的革命岁月,我们共产党实实在在做事的务实精神也是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一大法宝。现如今,我们仍需要不断的发扬和保持这种务实精神。一方面,我们工作要实,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善于出实招,解决实际题目;另一方面,我们做人要实,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树立我们党员实实在在为人的形象楷模。

    要发扬和保持我们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人民服务》是我上小学就背诵过文章,那时只是为了背诵而背诵,对于其中含义并没有深刻理解。此次延安之行,现场参观了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并在讲话台听了任瑞教授的“张思德与为人民服务”现场教学,我对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了直接的体会。确实,工作不能分高低贵贱、三六九等,岗位不同,只是因所学专业不同、社会需求不同、分工不同而已。张思德是负责烧窑的,毛主席也专门写文章纪念他。我们民族要复兴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坚守自己的岗位,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通过此次将近三天的实地参观和室内外培训,内心确实受到深深的震撼。此后一定将艰苦奋斗、务实和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常伴左右,立足岗位,努力工作,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四】

    关于此行的初衷。报名参团之初,想法是很简单的:作为共产党员,从来没有去过革命圣地延安,是相当遗憾的,所以,有机会去延安,是十分高兴的,至于到延安能看到什么、学到什么,心里却没有概念。飞机临近延安,从机舱舷窗往外看,满眼是沟沟壑壑的黄土高坡,很少看到水,零散分布绿色,让人一下就想到在此地生活的艰辛。在延安市区,逐渐繁华,但是鳞次出现的高楼大厦明显是近年来新建的,如果没有这些,此前的延安,二十世纪40年代的延安是怎么的落后,让人难以想象。而中国共产党人恰恰是在经济如此落后的地区,逐渐发展壮大,乃至解放了全中国,就更让人难以置信了,这成了萦绕我延安之行的一个谜,而随着到枣园、杨家岭等革命旧址的参观、听取授课老师从不同角度对于延安精神的解读,这个谜才逐渐消散。原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如此贫穷落后的地方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至始至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踏踏实实为人民做事、精益求精把事情做好的原则,所以最终赢得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才能如摧枯拉朽般推翻貌似强大的国民党政权。

    在枣园、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时,走进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同志的旧居,简朴的窑洞,一间办公室,一间卧室,住房条件和当地老百姓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当时富裕的老百姓的院落。而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层,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指挥了全国各个根据对和敌后的抗日战争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想想宏大的战场、千军万马,而最终的决策都出自小小的窑洞。但,这不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的最好实践吗?这,胜过千言万语,却能重重的触动每个亲眼所见的人、亲耳听说的人的心灵,相信这样的人,才是真正代表着人民群众利益的,才是真正为了人民利益的。所以,在抗战时期,凡是到过延安的,不管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不管是年轻人、长者,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希望在这里!也正是如此,延安成为当时革命青年向往的地方,全国各地热血青年不远万里,来这里学习,再奔赴抗日前线,在革命的烈火中成长,并成为中国共产党最好的宣传员,使中国共产党为更多的中国老百姓所认知和拥护。

    在上小学时,就学习《南泥湾》这首歌,直至此次去延安之前,一直佩服中国共产党如何把南泥湾贫瘠的土地变成“陕北的好江南“。参观了南泥湾纪念馆,聆听了讲解,才明白中国共产党人并不是拼命地蛮干,而是注重实事求是。南泥湾在清朝中期,曾经是富庶之地,降雨充沛,水资源丰富,在清朝末年,由于官府挑动回汉矛盾,战乱纷争、土匪横行,在沦落到荒芜人烟的地步。中国共产党是注重调查研究的,朱德同志带领考察团走遍陕北各地,最终确定这个自然条件最好的地方作为切入点,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并在短短两三年类,实现了自给自足,恰恰是中国共产党人并非土包子,而是注重科学决策的。其他的例子也都说明了这一点。比如:当时的延安已经建立了气象站,开展了天气监测和预报。

    在革命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建国后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在梁家河知青旧居时,我们了解到习近平同志在陕北插队时的事迹。习近平同志带领知青,在当地农民的指导下,进行淤地成田;建立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在村里建立铁业社、代销店;在得到市里表彰时,把奖品摩托车申请换成农业生产用的拖拉机。都体现出了共产党员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习近平同志离开梁家河后,还时刻关心村里建设和老乡们的生活,适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体现出了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的水乳交融之情。而这种情感,一定是建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之上的。

    追古思今,在当今我们这个时代,作为科研一线的共产党人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呢?首先,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己做事的出发点一定要符合国家和人民的需求,无论是从事基础科研,探索未知世界,还是开展技术开发,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产品升级换代,还是开展高技术研究,促进国家战略安全。其次,要踏踏实实做事,不要浮躁。当前,为了个人职称、名利,浮躁情绪在科研界也有蔓延的趋势,追逐所谓热点这有之,弄虚造假者有之。而纵观整个科研史,所有重大突破,都是几代科学家几十年艰辛工作积累的结果。所以,即使我们没有能够取得预想的重大成果,但只要我们方向正确,就一定在科研中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此外,在科研工作中,创新精神和自力更生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在探索未知领域、解决未知技术难题的时候,必然遇到前人没有遇到的难题,如果把希望完全放在外国人身上,就白白丧失了实现技术跨越的机会。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因循守旧,不敢于尝试新的技术手段和思路,也只能在别人解决问题后独自懊悔。所以,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一员,身为科研队伍的国家队,我们要发扬延安精神,在自己的科研岗位上为祖国和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十五】

    近日,我有幸随新区组织部一行20多人一起赴老区延安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几天下来让我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当时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一改变历史的精神力量,也让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两天下来,我终于明白,当年延安枣园的点点灯光,为何最终能照亮神洲大地;终于感悟了中国共产党能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最后革命胜利的精神源泉,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延安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此行让我终生难忘!

    延安是我心中久仰的圣地。从小到大,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而今却能身临其境感受它的伟大。在延安,我们参观革命旧址,瞻仰领袖旧居,追寻先辈足迹……使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与激励!

    延安本应是一块平凡的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人改写了延安的历史,使之成为了中国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1935年到1948年,中国共产党伟大领袖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在延安的土窑洞里,曾经居住过缔造了新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看了窑洞内那些简朴得让人难以置信的陈设,始终让我难以忘怀。这些窑洞与当地农民的窑洞没有任何区别,门窗是没有油漆过的陈旧的木头做的,窑洞内墙面剥落,靠窗的那张榆木桌的桌面坑洼不平,简陋的床也是榆木钉起来的。在毛主席居住的窑洞旁边分别是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等领导人的窑洞,这些窑洞无论外观还是内设都是一样的,非常简陋。参观完这些窑洞之后,我深深地觉得自残了许多,惭愧自己如今生活在这样无忧无虑的社会,衣食住行丰厚的年代,更应该努力工作,多学知识。不能铺张浪费,更应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她却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负荷。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成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并最终用血肉之躯,驱动了中国工农革命的隆隆战车。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通过这次的学习,更是使我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更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之行归来,我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延安精神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现在才刚开始。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一些基础理论,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

    通过这次的学习,使我看清楚了自身的工作不足之处。对新的知识学习不够、专业知识还要有待加强,提高、经验不足、政治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度还不够、工作中大胆创新不足。这些都是我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和改进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做到自觉加强学习,向理论学习,向专业知识学习,想身边的同事学习、克服年轻气躁,做到脚踏实地、提高工作主动性,不怕多做事,不怕做小事,在点滴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继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力求做到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双提高。

    通过这次的学习,不仅使我精神上得到了一次升华,也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管委会领导对我们年轻职工的关心和爱护。7月份正是管委会各部门工作繁忙的时候,但是领导仍然安排我出来学习参观受教育,给我充电、加油的机会。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吸取了很多精神食粮,在成长为一名党员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今后我一定会努力弥补我自身不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学习上多读书,在工作上多思考,在思想上多追求,在工作岗位更要用一个新姿态、新精神、新干劲。

    通过这次的学习,更使我懂得了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在自己的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传承延安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在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发展的今天,将延安精神进一步传承、升华下去!

    2018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5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5篇》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31844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中美贸易战心得体会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