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考试教案 > 雷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 雷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9-02-21
  • 移动端:雷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 雷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本文关键词:雷雨,下册,人教版,教案,小学二年级

    雷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本文简介:(一)  学习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可制作反映雷

    雷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本文内容:

      (一)

      学习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可制作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a.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b.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c.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d.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停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5.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________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_____下来,逃走了。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一条彩虹__________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_____________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课外延伸

      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2.拓展阅读《夏天》。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啊!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二)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

      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

      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

      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自读课文

      2.出示句子: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

      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

      同桌互读──男女赛读

      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

      5.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

      (2)在生活中识字

      三、学习课文

      1.分大组赛读课文

      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部分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

      指名回答(板书:前中后)

      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板书:)

      雷雨前:

      (1)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

      (2)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3)刚才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

      自读课文──指名回答──谈体会──齐读

      (4)小结:是呀,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让老师也感受到。齐读1──3自然段。

      雷雨中:

      (1)出示课件:不一会,雨下起来了,这时你听见了什么?(板书:雨)

      (2)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请自读4──6自然段。

      (3)读了第二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

      (4)小结:是呀,雷雨由大变小,真是变化莫测!

      (5)让我们一边听雨声,一边带着刚才的感受读一读4──6自然段。

      雷雨后:

      (1)出示课件:渐渐地,雷声、雨声都小了,一场雷雨很快结束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板书:彩虹)

      (2)是呀,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鸟,小青蛙欢快地唱着歌,如果你现在就是这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

      (3)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7──8自然段,看谁能读出雷雨后那美丽的景致。

      (4)小结: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

      四、拓展

      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相信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

      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雷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30371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小学五年级:《推敲》的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