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_平均数(优秀4篇)
  • 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_平均数(优秀4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3-05-30 16:40:34
  • 移动端: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_平均数(优秀4篇)
  •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贴心为大伙儿带来的4篇平均数,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平均数》数学教案 篇一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2、43页《平均数》

    二、教学准备:

    直尺、三角板,学生按矮到高的顺序坐好。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以往我们把《平均数》这节课当成是一节应用题的课,侧重读题、分析、计算;从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列入统计与概率的范畴,重视平均数意义的教学,更注重学生估计意识、猜想意识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学生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统计知识,对于“平均数”这个概念已有所接触,如测试中的“平均分”等。但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为此,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平均数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实际的数);

    2、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中,让学生知道平均数是有一定范围的,培养学生的估计、猜想意识,并产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情感;

    3、学生能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

    (2)先求总数再平均分等;

    4、体现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体验、参与。在学生互动中,使学生感受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会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同时在学生的合作中初步感受统计知识。为此,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以“情”、“趣”开路。

    2、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提供丰富的生活化材料,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活动导入,引出平均数的意义。

    1、创设情境:比身高。

    (1)第一次比较。师:今天进行男女同学比身高。先请--(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同学;男的同学比女的同学明显高一点)

    (2)第二次比较。师再请两位同学。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男同学略高于女同学)现在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

    (3)第三次比较。师:看来这么一比,大家一看就知道了。继续请上两位同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师:你觉得这3个男生与这3个女生比,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怎么比呢?生:。.。.。.

    (4)第四次比较。师:如果再请上一位女生(比平均水平稍矮一点)呢,是男同学高,还是?

    师:如果不请男同学上来了,你觉得还有其它比较的办法吗?

    2、同桌学生讨论。生:求出几个同学的平均数。

    3、现场测量台上同学的身高。

    4、学生尝试练一练,指名板书。

    5、比较结果。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

    6、小结:看来平均数(板书课题)还真能帮肋我们解决一些问题。

    二、延伸拓展,形成统计观念。

    1、感悟平均身高。师指着平均身高:这个身高是你们当中times;times;同学的身高吗?那它是什么?

    2、全班的平均身高。师:现在要知道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怎么办?

    生:先把所有的身高加在一起,再除以有40人。

    师:是个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想知道全校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有什么办法?

    生:。.。.。.

    3、选取样本。师:但是现在在课堂里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1)学生参考选取第一排或第五排。

    (2)选取第一组的学生比较有代表性。

    4、估计。

    师:你们先估计一下,第一组5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生:。.。.。.(不会比最大的大,比最小的小)

    5、学生计算。

    6、进一步感悟平均数。

    师:是times;times;同学的身高吗?我们可以推测全班的同学身高,全校四年级同学的身高,甚至是更大范围的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

    7、小结方法。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求平均数?

    生:先求总数(板书),除以人数,等于平均身高。

    三、应用提高,深化统计观念。

    1、举例。师:其实生活除了求平均身高外,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能举个例子吗?。.。.。.

    2、你觉得有危险吗?

    小朋友说:我身高140厘米,在这里游泳不会有危险。

    2、猜猜看:

    3根小棒,平均3根小棒,平均

    每根长10厘米每根长15厘米

    (1)猜测。师:如果从第一个袋子里拿一根(标上序号),第2个袋子里也拿一根,哪个袋子里拿出的长一些?

    (2)举例。师:能举个例子吗?同桌商量一下。

    (3)汇报。

    3、变式练习。

    (1)在龙港万科印业公司的印刷车间,第一天印39万张商标,第二天、第三天共印87万张,他们平均每天印多少万张?

    ①(39+87)divide;2=63(万张)

    ②(39+87)divide;3=42(万张)

    (2)在龙港万科印业公司的印刷车间,第一天印39万张商标,第二天上午印22万张,下午印23万张。他们平均每天印多少万张?

    ①(39+22+23)divide;2=42(万张)

    ②(39+22+23)divide;3=28(万张)

    质疑:为什么两个数要除以3?三个数相加要除以2呢?

    小结:像这样的天数、人数,我们可以称为份数。(平均每天的张数、平均身高可以称为平均数)

    4、读信息,了解最新动态,解决实际问题。

    (1)你在这幅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计算前,你先估计一下,第二十五届到第二十八届平均每届获金牌的块数?并介绍你是怎么估计的?

    (3)计算--课件验证。

    (4)根据这幅图的发展趋势,你能预测一下20xx年能获多少块?

    四、全课总结。

    以“比身高”作为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主题,通过现场简单的两人比较,四人,六人,七人的比较,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比较的量在不断的变化,结果也不断在变化,在矛盾迭起的活动中,不断寻找平衡,寻求合理的比较方法。

    通过教师言语的引导,制造在大范围的情况下,求平均身高这么一个矛盾,怎么办?促使学生经历寻求“样本”的过程,致使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

    在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中,突出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体现开放性,变通性,实效性。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发展。

    五、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

    开场白:今天我们进行一场比赛--比身高。板书:男、女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但是今天先进行男女同学比身高。我先请--(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同学;男的同学比女的同学明显高一点)

    师:你们说谁比较高?

    生:男同学。

    师再请两位同学。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男同学略高于女同学)现在谁比较高?

    生:还是男同学。(男同学似乎很得意)

    师:看来这么一比,大家一看就知道了。继续请上两位同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此时学生大笑。

    师:你们笑什么呢?

    生:这个男同学这么矮?

    师:你们听过一句话吗,浓缩就是--精华。更何况,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过几年后,他可能会长得比你们高呢。

    师:你觉得这3个男生与这3个女生比,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

    生:是男同学。生:是女同学。生:一样高。

    师:怎么比呢?

    生:把男同学高的部分“切下来”补到矮的身上,女同学也用这种办法,再比较。(还没等这位同学说完,其它同学就大笑,一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生:可以把男同学或女同学的身高加起来,再比较。

    另一学生似乎心领神会:找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比较,求出相差数,再找第二、第三个男生和女生比,最后比一比相差数的办法。

    。.。.。.

    师:如果再请上一位女生(比平均水平稍矮一点)呢,是男同学高,还是?

    生:女同学或不公平。

    生:还得再叫一位男生上来。

    师:如果不请男同学上来了,你觉得还有其它比较办法了吗?

    同桌讨论。

    生:求出男、女生的平均身高。。.。.。.

    六、教学反思:

    1、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也即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郑毓信语)。开课这一情境的创设,并不仅仅是为了引出平均数这一概念。从第一次、第二次简单的进行比较,学生一看就明白,当出现三人比较时,学生开始犯难了,有的学生觉得男生高,有的觉得女生高,有的认为一样高等,出现意见不一,怎么办?有的学生想到了用“切”的办法(当然这种方法不近合理,但也是学生对移多补少的形象化解释)、求和比较的方法(这一方法为求平均数打下铺垫)、还有的学生受到“移多补少”方法的影响,想出了求相差数的方法等,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通过第四次身高的比较,出现不合理的因素,逐步把学生的视线引向平均数,从而学生自发解决了求平均身高,也初步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

    2、新课程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在“比身高”的情境中,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观察、比较中迎接挑战,这样一个活动,在平时课堂中可以信手拈来的一个情境,在学生的争论中完成数学化的过程,并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在这种以情、趣开路的情境中,学生学得主动。

    《平均数》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3、会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组中值的定义: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组中值,它是各组上下限数值的简单平均,即组中值=(上限+上限)/2.

    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2、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①、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②、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3、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①、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②、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4、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5、运用样本估计总体

    要使学生掌握在哪些情况下需要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一是所要考察的对象很多,二是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教材P142例3,这个例子就属于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的情况.

    教学过程: 篇三

    一、揭示课题

    我们在进行统计或分析统计结果时,经常要用到平均数。(板书课题)这节课,重点复习求平均数。

    新知探究 篇四

    1、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解说图意。

    2、课件出示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提问:谁套得最准?同样方法出示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并提问。

    3、同时出示两组统计图。

    提问:这是男女生的比赛成绩统计图,男生和女谁套得准一些呢?

    【设计意图:先单个出示统计图是为了巩固旧知识,突然同时出现两组统计图并抛出问题是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引起他们对新知识的重视和思考】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质疑。直到学生说出“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为止,这其中老师可以用前面讲到的“平均分”概念进行引导。

    5、适时提问:如何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由讨论会发现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科学。“平均分”的概念会给学生很好的启发。】

    6、学生尝试在统计图中通过移动长方块来达到大家都一样的结果。教师巡视引导,并发现方法得当的学生。

    7、请学生发言,畅谈自己的方法及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既让学生动了手也动了脑,再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他们会通过移动方块和计算找到最恰当和最简便的方法来找到“平均数”,新知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8、师总结: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得到“平均数”。引入“平均数”概念,并告知学生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可对多组数据进行综合比较。


    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_平均数(优秀4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6442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初中音乐教师工作总结|音乐教师工作总结(优秀6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