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00篇_幼儿数学教案(优秀4篇)
  •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00篇_幼儿数学教案(优秀4篇)

    数学是人体的头脑体操,是一门培养、锻炼思维能力的基础课。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幼儿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贴心为您带来了4篇幼儿数学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幼儿数学教案 篇一

    一、活动目标

    1、能正确点数1~3,尝试用纸杯叠高的乐趣。

    2、引导幼儿学会两种颜色相间排序。

    3、初步培养幼儿对数学游戏活动的兴趣,并学会简单的礼貌用语。

    4、引(贴心★)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纸杯,动物数字点卡。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宝宝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房子?它有几层?

    出示纸杯,这个我们宝宝见过吗?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它不仅可以喝茶还可以来玩游戏呢!今天我们就用它来搭建漂亮的房子。今天我就请宝宝们来当建筑师造房子好不好?

    2、介绍空地;上的小动物身上的数字点卡,瞧瞧谁来了,小兔子想建几层的楼房呢?你从哪里知道它想要建两层的房子?引导幼儿学数兔子身上的数点。

    今天要请我们小小建筑师们来帮小动物们搭建房子,动物身上数字点卡上是几,就帮他搭建几层高的房子。如长颈鹿身上数字点子5,就请幼儿搭建5层的楼房。

    小动物的房屋造好了,我们一起来给小动物的房屋建围墙,请宝宝们选选择两种颜色的纸杯围绕着房子相间排序。开始,围墙用绿色、黄色的纸杯一个间隔一个排序,请幼儿接着往后排,能力强的幼儿就请孩子自由选择两种颜色的纸杯相间排序。

    3、 让幼儿找好朋友去自己搭建的楼房去做客,幼儿建好房屋和围墙后相互欣赏检查好朋友搭建的房子楼层与小动物身上的数点是否一致,正确后请好朋友一起喝茶。并学会用礼貌用语去招待客人,学会说:请;;,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

    4、活动结束后鼓励幼儿把纸杯和点卡收放整齐,以便下一次再玩。

    四、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幼儿数学教案 篇二

    一、活动目标

    1.能在1~5的数字中找出数字5。

    2.能将数字5与有5个元素的物体集合匹配。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数物匹配

    说明

    1、认识某数的主要标志是理解该数的实际意义。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需要一定的概括能力,即排除物体的外部特征,抽象出物体的数目特征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进行各种数物对应的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2.难点,能够不受物体的大小、排列、形状等因素的干扰,抽象出物体的数目特征。

    说明

    由于中班上学期幼儿的概括水平还比较低,要他们从不同排列、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物体中抽象出数量关系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1~5的数字卡,动物印章,大串连(玩具)。水果、动物、汽车等卡片、盒子。

    2.环境创设:在数学活动区内放置以上的物品,供幼儿操作探索。

    四、设计思路

    抽象能力差,不能排除物体外部特征的干扰是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的主要障碍。活动设计应针对这一特点,为幼儿安排操作探索活动,让他们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数物对应操作,逐步提高概括能力,达到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语言是幼儿从具体操作到抽象概括的桥梁。设计中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帮助幼儿完成对数的实际意义的抽象。

    五、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分组讨论—>巩固操作

    1.通过操作探索让幼儿体验数物之间的关系。

    说明

    操作探索环节中有四个循序渐进的活动,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按顺序操作。

    (1)数物对应。幼儿操作如图一的卡片,即在圆圈内放上物体。

    (2)按数取物。幼儿操作如图二的卡片,即在每个数字下面挂上相同数目的大串连。

    (3)按物取数。幼儿操作如图三的卡片。即在圆圈内放上相应的数字。

    (4)按数目分类。要求幼儿按卡片上物体的数量分别放入相应的数字盒内。

    2.通过分组讨论使幼儿理解5的实际意义。

    (1)让幼儿找出能用数字5表示的物体卡,并说明理由。

    (2)让幼儿寻找活动室内可以用数字5表示的物体集合。

    (3)找出放错的物体卡片,并设法改正。如:5的下面出现了4只苹果,幼儿可以取下卡片放在4的下面,也可以卡片上贴上一个苹果。

    3.通过巩固操作,提高幼儿的概括能力。

    通过材料的改变,如不同的动物、交通工具、水果等,提高抽象概括的要求,巩固对数字5的认识。

    幼儿数学教案 篇三

    设计背景

    孩子是认知的主体,但作为大班的幼儿,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其意识、能力还不是很强,尚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分不清左右,对自己的身体的左右也不是很清楚,为了引导孩子能够清楚区分左右,特设计此活动,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

    2、愿意与同伴交流,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3、提高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重点难点

    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提高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

    1、大挂图(森林图)1份,(六只小动物)

    2、小红花20张(彩纸剪)

    活动过程

    (一)、区分左右手,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1、猜谜导入: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2、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交流)

    3、感知左、右边。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按指令举起相应方位的手并做出动作。

    (1)请小朋友看看自己身边,请问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改变方位,区分左右。

    (3)、刚才我们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师还想考考你,你的身体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还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脚、腿、肩、鼻孔、眉毛等)

    (二)、听口令做动作

    1、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放慢速度,纠正个别不对的幼儿,此环节教师应面向全体,看看是否每个幼儿都对)

    2、看图区分左右

    师:有6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出示六只小动物的图片。)

    提问: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谁的左边是谁?谁的右边是谁?

    (三)、竞赛游戏:我说你做

    1、两组小朋友拉手比赛:(左手拉右手)(右手拉左手)

    2、向左右转游戏:

    3、给小朋友贴红花(一组发出指令一组贴红花看谁贴的准确)

    (四)、结束课程:

    总结性提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回答)

    幼儿数学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运用多种感官认识方形、圆形。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找一片方的饼干,一片圆的饼干。

    2、圆、方标记各一个,贴在两个盆子上。

    3、袋子一个,装饼干用。

    活动过程:

    一、摸饼干:认识方形和圆形。

    1、出示装有饼干的袋子。

    2、请幼儿来每人摸一片饼干,并说说摸到了什么形状的饼干。

    3、T:谁摸到了圆饼干,请举起来!圆饼干是什么样子的?

    (圆圆的没有尖尖的角)

    〈依上提问认识方饼干〉

    二、认识形状标记,按标记将物体分类。

    1、出示两只盆子。

    A、指有圆标记的盆子

    T:这是谁的家?你怎么知道的?卡片上画的是什么?是什么标记?

    B、指有方标记的盆子。

    (认识过程同上)

    2、送饼干回家。

    T:天黑了,请小朋友把饼干送回家吧!边送边告诉它:X饼干送你回X标记的家。

    3、集体检查结果。

    出示装圆饼干的盆子:“这是什么标记?里面放什么饼干?”再出示装方饼干的盆子:“这里呢?”

    三、到饼干的家做客。

    T:小朋友们真能干,把饼干都送回了家。圆标记和方标记想请你们吃饼干,你们开心吗?

    〈幼儿自由选取饼干品尝,师提问:“你在什么标记的家里吃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00篇_幼儿数学教案(优秀4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6027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一等奖】《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优秀8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