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新闻稿优秀4篇
  • 新闻稿优秀4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3-02-09 19:52:42
  • 移动端:新闻稿优秀4篇
  •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发展的今天,我们用到新闻稿的地方越来越多,新闻稿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是目前最被认可的一种新闻定义。那要怎么写好新闻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新闻稿,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篇一:新闻稿格式及 篇一

    一、新闻写作目的

    新闻采写要符合两个基本目标:让读者看、让读者关心,即日常校园新闻写作必须包含“读者需要知道”和“读者想要知道”两方面内容。

    二、新闻体裁

    新闻分为硬性新闻和软性新闻。硬性新闻是时效性极强的,刚发生、正在发生或马上发生的事件,强调事件陈述,不注重观点和意见。体例包括:消息、简讯等。软性新闻也称为“讲故事新闻”,选取某一视角向读者展示人物、事件、问题、提供教育性或者娱乐性的信息,重在传递某种思想观念,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形式上多表现为我们常说的“深度报道”。

    三、基本要素

    硬性新闻包括“5个W、1个H和1个So what”即“who(人物)、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事件)、why(起因)、how(形式)、So what(意义)”。

    软性新闻要聚焦文字的亲近感,拉近新闻事件与读者的距离。一方面,内容要紧扣采写主题,时刻呼应采访的主旨;另一方面,还要善于从独特的视角为读者挖掘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需格外注意的是,新闻要素无需面面俱到,也非常简单地罗列堆砌,而是条理清晰地进行组合,并将最重要的信息置于新闻稿最显著的位置。

    四、新闻稿件结构

    硬性新闻:倒金字塔结构,分为导语、说明、扩充、结尾。导语包含整个新闻事件最核心、最有亮点的信息。在倒金字塔结构中,文章内容最重要程度随文章行文逐渐递减。

    软性新闻:正金字塔结构,从细节入手逐步深入,有“以小见大”的意思。

    无论选择何种结构,首先要明确报道的焦点、设定报道的视角,牢记把核心信息要素放进开篇导语之中。

    五、校园新闻常见问题

    新闻用语不规范,表述口语化,包含大量主观表述和不恰当情感因素。其次,新闻信息缺失,抓不住新闻事件的亮点信息、核心信息。简单来说,校园新闻应符合客观性、时效性、可读性、深刻性的统一。

    1、新闻用语不符合新闻客观性要求

    (1)新闻的客观性决定了严肃性,新闻稿中的一词一句都要确保客观准确、严谨无误,不得掺杂撰稿人多余的个人情感,不得使用第一人称。

    2、新闻稿对领导的称谓不遵照格式,表述不规范

    ①首次介绍领导时,要按照“职位+姓名”的格式表述。下文任意位置仅使用领导姓名。

    ②报道领导头衔时只需写明其在新闻事件中所扮演角色相关的称谓。

    ③新闻稿提及参会领导,不允许面面俱到、一人不落,要按标准有选择地罗列。其余干部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从简表述。

    3、结构不清晰,逻辑混乱

    (1)当前新闻稿多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流程进行,虽然这样的结构不容易遗漏环节,但流水账式的文章让新闻报道索然无味。特别是遇到原本极具影响力和重要意义的新闻事件,难以在字里行间表达出对受众的的冲击力。

    (2)报道领导讲话的逻辑混乱。领导讲话内容包括:强调事件意义、表明工作态度、提出具体措施。前两者是程式化内容,可一笔带过。第三方面则是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应当条理清晰地加以呈现,并可就每项条目进行必要展开说明。原则上领导讲话控制在300字左右,重要场合可增至500字左右。

    六、新闻标题注意事项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其包含:主题、副题、引题。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揭示新闻中最重要、最吸引受众的信息。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用来补充、注释和说明主题

    七、标题写作技巧

    新闻标题的选取要有深度,保证标题里有充足的信息量。要用核心新闻点吸引读者。要杜绝“开会式”标题,减少“会议”二字在标题里出现的频次。

    (1)聚焦核心,提取新闻事件中最关键的信息。

    例:原标题学校召开北京学者培养交流座谈会

    修改:“北京学者李爱群工作室”揭牌

    (2)精准提炼,抓住关键人物说的关键话语。

    例:原标题党委书记xxx参加20xx年新入职教职工座谈会

    修改:党委书记xxx对新入职教职工提出希望:(引题)

    坚持立德树人开放创新做“四有好老师”(主题)

    (3)使用引语,口语化表述更亲切。

    例:北京高校增强对国际顶尖人才吸引力,

    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国家青年掉头向东(引题)

    “去中国吧,那里有更多的机会”(主题)

    (4)运用数字,直观展现突出成就。

    例:四级首考通过率94.4%(主题)

    英语教学改革展露新气象(副题)

    (5)借力热点,强调事件重要意义。

    例:“一带一路”历史建筑摄影·手绘艺术展开幕(主题)

    开启沿线国家建筑类高校合作新篇章(副题)

    (6)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体现文字灵活性。

    例:让水城不再“失落”(主题)

    北京水文化遗产主题展开幕(副题)

    篇二:新闻稿 篇二

    20xx年3月xx日14点三十分,随着第二学期的开始,xx环境工程举行了新学期的第一个主题班会“注重学习,展望未来”,这次活动主要是对上个学期的总结,同时也对新学习制定了规划。

    活动开始的第一个环节是—班委进行第一学习工作的总结。每个班委都对上学习的工作一一做了总结,说出了许多自己不足的地方,同时都对同学们承诺新的学期会加强对自己能力的提高,取长补短,也对新学期的工作制定了规划。同学们也表示对班委工作的信任,并给予了班委们一定的鼓励。班委们新的学期也将信心满满,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

    接下来是学习委员宣布上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居全班前十名的同学的名单,并且由化学于生物系的陈永强书记给他们颁发奖状。向该班成绩前十名的同学看齐,将xx环境工程专业的学习热情,大大地调动起来。

    接下来是由xx环境工程成绩居前十名的同学中的朱岸东同学上台发表他的学习感言,班导也对同学们进行了鼓励

    在班会结束之前,化学于生物系陈永强书记也对同学们表示他对xx环境工程的寄托和期待。最后,整个主题班会随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拉下帷幕。本次主题班会宣布圆满结束。

    篇三:新闻稿 篇三

    请问你认为参加此次活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此次三下乡的地点是我的家乡,经过这次三下乡,让我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海洋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感情。

    请问你认为做好三下乡活动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对以后参加三下乡活动的队伍有什么建议吗?

    我认为因素有很多,但大家的`团结一致,包括合理分工应该是比较重要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的能力也很重要。建议应该是提前做好计划,集体观念很重要,大家团结一致,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这次活动中,有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经历吗?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听前海事局海事工程师邹积锋老人讲述自己在“九一风灾”中指挥渔船脱离危险的故事。老人凭借自己的海上经验,趴在狂风骤浪中的甲板上,一边拿着对讲机指挥,一边由于晕船止不住的呕吐,最终帮助10条渔船脱离危险转危为安,挽救了大家的生命。

    请问团队在这次活动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是如何解决的?

    走访采访过程中出现的采访对象不配合的现象,主要是在随机采访渔民的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主要靠与对方的沟通来解决,把自己的活动用意解释清楚,取得信任与理解,顺利完成我们的采访任务。

    篇四:新闻稿格式 篇四

    10月27日13时,信息工程系在篮球场1号场地停止了一场篮球对决。本次竞赛是小组决赛的强强交锋,也是大一与大二的友谊比赛。竞赛开端,身着红色的大一队开端就表现出激烈的取胜愿望。他们借着身高优势对大二发起猛攻。大二无法获得进攻上的优势,只得防卫。竞赛第一节的比分可是紧紧相逼啊。

    第二节开端,由于经过第一节的顺应,大二队员经过调整战术,全力打好配合,快攻猛打,充沛应用弹跳力优势稳住篮板,屡次抢到对手的篮板球。比分基本开始拉大,大二开始追赶对手。

    异常是在竞赛双方罚球时,现场的氛围很紧张。然而以精彩的一球突破,全场到达一次高潮,比分差距6分。

    在接下来的竞赛中,大一队员受到在场观众得成功的鼓舞,再接再厉,奋力拼搏。

    最终5分钟是决议胜负的时分。虽然总分大一队以6分之差抢先对手,可是队员们都不敢漫不经心。大二队汲取了先前的经验,决议发起还击,到离竞赛完毕只剩三分钟时,总比分都不断飙升,仅落后大一队四分。慌张的时辰就要到来了!全场队员都发挥出了全部的身手,他们闪电般的速度,精确的抢断,尖锐的打破,花式的动作一次又一次地引爆了现场的氛围,全场的喝彩声一波之后一波。在成功行将到来的时辰,本人院队员丝毫不敢涣散,稳扎稳打,不给对手有可乘之机,最终将比分定格在了45:39,以6分之差险胜大二队。

    这是一场精彩的竞赛,双方队员都发挥出了最好的程度,氛围慌张,全场高潮迭起。本次竞赛大一队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出他们得拼搏精神,也体现出他们团队的团结精神。


    新闻稿优秀4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4721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教师教育心得体会(优秀3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