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教案设计【优秀3篇】
  •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教案设计【优秀3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12-13 19:45:34
  • 移动端: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教案设计【优秀3篇】
  • 基本不等式是主要应用于求某些函数的最值及证明的不等式。其表述为:两个正实数的算术平均数大于或等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3篇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教案设计,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篇一: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

    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解决知道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1、等差数列的概念;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教具准备

    投影片1张

    教学过程

    (I)复习回顾

    师:上两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及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这两个公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下面看一些例子。(放投影片)

    (Ⅱ)讲授新课

    师:看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2,3,4,5,6;①

    10,8,6,4,2,…;②

    生:积极思考,找上述数列共同特点。

    对于数列①(1≤n≤6);(2≤n≤6)

    对于数列②—2n(n≥1)(n≥2)

    对于数列③(n≥1)(n≥2)

    共同特点:从第2项起,第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师:也就是说,这些数列均具有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数列,我们把它叫做等差数。

    一、定义:

    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空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如:上述3个数列都是等差数列,它们的公差依次是1,—2……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师:等差数列定义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若一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

    若将这n—1个等式相加,则可得:

    即:即:即:……

    由此可得:师:看来,若已知一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只要知其首项和公差d,便可求得其通项。

    如数列①(1≤n≤6)

    数列②:(n≥1)

    数列③:(n≥1)

    由上述关系还可得:即:则:=如:三、例题讲解

    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解:(1)由n=20,得(2)由得数列通项公式为:由题意可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401=—5—4(n—1)成立解之得n=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

    (Ⅲ)课堂练习

    生:(口答)课本P118练习3

    (书面练习)课本P117练习1

    师:组织学生自评练习(同桌讨论)

    (Ⅳ)课时小结

    师:本节主要内容为:①等差数列定义。

    即(n≥2)

    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n≥1)

    推导出公式:(V)课后作业

    一、课本P118习题3。21,2

    二、1、预习内容:课本P116例2P117例4

    2、预习提纲:

    ①如何应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②等差数列有哪些性质?

    篇二: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二

    一、概述

    教材内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及简单应用 教材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及通项公式解决一般问题 教材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目标

    1)

    2) 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 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

    2.能力目标

    1)学会通过实例归纳概念

    2)通过学习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学会归纳假设

    3)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充分感受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

    2)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

    3)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

    三、教学对象及学习需要分析

    1、 教学对象分析:

    1)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各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理解能力较强。并掌握了函数及个别特殊函数的性质及图像,如指数函数。之前也刚学习了等差数列,在学习这一章节时可联系以前所学的进行引导教学。

    2)对归纳假设较弱,应加强这方面教学

    2、学习需要分析:

    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课前复习

    1)复习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向公式

    2)复习指数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

    2.情景导入

    篇三: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三

    一、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流程图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2)能用字语言表示算法,并能将算法用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流程图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程序化思想,在归纳概括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算法的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难点:用含有选择结构的流程图表示算法。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体会到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学习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教学用具:尺规作图工具,多媒体。

    四、教学思路

    (一)、问题引入 揭示题

    例1 尺规作图,确定线段的一个5等分点。

    要求:同桌一人作图,一人写算法,并请学生说出答案。

    提问:用字语言写出算法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体验到:显得冗长,不方便、不简洁。

    教师说明:为了使算法的表述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我们今天学习用一些通用图型符号构成一张图即流程图表示算法。

    本节要学习的是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右图即是同流程图表示的算法。

    (二)、观察类比 理解题

    1、 投影介绍流程图的符号、名称及功能说明。

    符号 符号名称 功能说明

    终端框 算法开始与结束

    处理框 算法的各种处理操作

    判断框 算法的各种转移

    输入输出框 输入输出操作

    指向线 指向另一操作

    2、讲授顺序结构及选择结构的概念及流程图

    (1)顺序结构

    依照步骤依次执行的一个算法

    流程图:

    (2)选择结构

    对条进行判断决定后面的步骤的结构

    流程图:

    3、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与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的比较

    (1)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公式 当r=10时写出计算圆的面积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解:

    算法(自然语言)

    ①把10赋与r

    ②用公式 求s

    ③输出s

    流程图

    (2) 已知函数 对于每输入一个X值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写出算法并画流程图。

    算法:(语言表示)

    ① 输入X值

    ②判断X的范围,若 ,用函数Y=x+1求函数值;否则用Y=2-x求函数值

    ③输出Y的值

    流程图

    小结:含有数学中需要分类讨论的或与分段函数有关的问题,均要用到选择结构。

    学生观察、类比、说出流程图与自然语言对比有何特点?(直观、清楚、便于检查和交流)

    (三)模仿操作 经历题

    1、用流程图表示确定线段A.B的一个16等分点

    2、分析讲解例2;

    分析:

    思考:有多少个选择结构?相应的流程图应如何表示?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教案设计【优秀3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3843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2022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优秀10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