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优秀5篇)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优秀5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12-13 19:45:20
  • 移动端:《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优秀5篇)
  •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5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篇一:《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这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正确理解“骄傲、奚落、谦虚、相提并论、神气、恼怒、理会”等词语,

    2、过程和方法: 抓住课文中的对话部分,引导学生感悟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小组合作表演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使学生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多地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培养学生谦虚、自信的心理品质。

    4、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

    教学重难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特点,从而体会这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头饰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7《陶罐和铁罐》。谁来说说这个故事中有几个主要人物?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

    2、课后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读这个故事你们读了吗?你是怎么读的?

    二、细读课文,感悟人物性格特点

    1、(播放课件)欣赏这个童话故事。质疑: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交流:你喜欢谁?不喜欢谁?说明理由。

    3、理解重点词句,感悟人物性格

    ①找出铁罐是如何奚落陶罐的句子,指导朗读,读出傲慢。轻蔑。的语气。

    相机理解“奚落”“相提并论”等词语。

    ②铁罐为什么瞧不起陶罐?(板书:坚固 长处 易碎 短处)

    ③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又是如何回答的呢?找出陶罐的话和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④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注意读出谦虚。平和的语气。

    ⑤欣赏对话课件,分角色朗读,说说人物性格特点。(板书:谦虚友善 傲慢无礼)

    4、许多年过去了,它们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句子读一读。(板书:很有价值 无影无踪)

    5、看板书,小结课文

    三、表演课本剧,体会寓意

    1、小组合作练习表演。

    2、老师当小记者采访陶罐和铁罐:你们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吗?联系日常生活中你的表现,今后你打算怎么做?

    3、台下的小观众,你们想说些什么?

    四、总结全文

    在集体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学习上要谦虚,对待同学要宽容友善,大家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五、拓展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则童话,要先想好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再创编这个童话故事,要说明道理,给人以启迪。

    篇二: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 篇二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2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跟老师一起写(分析陶的写法),另外一个叫铁罐,(出示课题)

    2、读题,

    师:谁来读题?(读题)

    3、质疑:你有什么问题: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

    要求:

    1、努力把生字词读正确,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完以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能用这个句式试着说一说:

    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许多年过去了,陶罐,铁罐。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陶罐御厨奚落懦弱

    轻蔑争辩恼怒羞耻

    流逝宫殿掘开

    朴素

    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小老师带读,正音,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提示和睦相处是多音字。

    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懦弱、轻蔑、恼怒、羞耻)并适当理解。

    3、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再来读读难读的句子。

    4、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出示: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许多年过去了,陶罐,铁罐。

    指名说。

    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补充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4、整体感知

    请你观察人物的表神态,说说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这段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骄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们往下读读看

    5、认真默读2~9自然段,

    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

    三、学习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部分对话。

    出示第一部分对话:1-6自然段

    ○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①同桌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自由练习该怎么读。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②注意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好。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找出第一次对话时描写神态的词语。

    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称呼上)

    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

    ③再请一组对话。

    问1:铁罐,你为什么这么傲慢啊?

    问2:陶罐,听了铁罐的傲慢的语气,你没有生气,反而很谦虚,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讲出铁罐的坚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点。)

    ④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

    (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恼怒)恼怒就是说他(很生气了,越来越骄傲)铁罐为什么会越来越生气呢?(因为陶罐在争辩)

    ⑤陶罐要争辩些什么?出示句子(他不是懦弱)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陶罐还想继续说下去)会说些什么呢?(自己读读,想想指名说)但是铁罐容许他争辩吗?(不)哪里看出来的?(铁罐打断他说的话)所以这里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的快一点,硬一点。

    ⑥再指名2人来读这两句对话

    ○第2次推荐读(直接读对话)

    (1)再同桌分角色练读,要读出铁罐和陶罐不同的神态和语气,你还可以加上一些眼神和动作。

    (2)推荐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来推荐一位同学读铁罐,一位同学读陶罐。到台上来读,表演读,其他同学同样要听仔细,一会来点评。

    (3)评价(估计读的好)如果读的不好,老师范读

    ○第3次展示读(直接读对话)

    师:下面1、2大组做铁罐,3、4大组女生做陶罐,分角色来读这部分对话。

    2、想象神态朗读

    出示余下的对话:7-9自然段。

    (1)师:这部分对话又该怎么读呢?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吗?

    出示:陶罐()地说(心平气和、温和、平静、好言好语等)

    铁罐()地说(歇斯底里、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等)

    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2)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3)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问1:铁罐,为什么你越来越生气了?

    问2:陶罐,你为什么总是心平气和呢?难道你真的很懦弱吗?最后为什么又不再理会铁罐了呢?

    3、全部对话练读

    4、整体感悟

    师:刚才大家从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中读懂并体会了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

    铁罐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傲慢,一次比一次狂妄,而陶罐却始终是那么心平气和地在和它讲道理。

    5、师:为什么铁罐一次比一次傲慢?

    骄傲的铁罐自以为很坚硬,总拿自己的长处去和陶罐的短处比,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板书:坚硬

    是的,陶罐的确不坚硬,容易碎,板书:易碎。

    但是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他惧怕了吗?

    指导书写:谦虚。

    四、存疑结束

    师:同学们,骄傲的铁罐一直拿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那故事最后的结局又将带给我们哪些更深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预设:

    27陶罐和铁罐

    (无价之宝)陶罐谦虚,友爱,善良

    (无踪无影)铁罐骄傲,自大,傲慢无理

    第2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陶罐和铁罐》,知道了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只是陶罐,另一只是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成了无价之宝,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板书:无价之宝无影无踪)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9自然段。

    二、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板书: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1、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齐读后点红流逝,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当人们发现陶罐时是什么样子的?而铁罐呢?

    请快速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出示14、17段,分别齐读。

    (引导学生抓住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影子也没见到等词语朗读理解。)

    2、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

    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3、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4、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三、作业:

    其实,像陶罐和铁罐这样的故事我们以前在课内课外都读到过,比如《小柳树和小枣树》、《骆驼和羊》,老师还重新编了一个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想读吗?咱们自己也能编一个这样的童话故事。

    板书预设:谦虚、友爱陶罐←→铁罐骄傲、自大

    ↓↓

    易碎坚硬

    ↓↓

    永久氧化

    ↓↓

    无价之宝无影无踪

    篇三: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篇三

    设计意图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字浅显,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作者从儿童喜闻乐见视觉感受出发,讲述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故事。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重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对话、抓重点语句充分朗读。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朗读过程中解读文本,感悟文本,再现文本。边读边想象人物在对话过程中的语气、神态、心理,感受铁罐傲慢、陶罐的谦虚,加深对文章的体会、感悟。根据课堂上反馈的信息灵活处理,通过有效有序的训练,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质。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自然段,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课前准备:

    实物、图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实物观察,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常见的陶和铁的物体的图片。(如:碗、杯子等)

    2、出示陶罐与铁罐的实物,引导谈话。

    3、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实物导入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了解陶罐和铁罐特点,为后面学习作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生字(幻灯出示生字词)

    (1)请小老师带读。(2)全班齐读。(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为下面的阅读学习扫除障碍。)

    三、朗读品味,内化感悟。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着用下面的句式说说(大屏幕出示“这篇课文讲了许多年以前______,许多年过去了,陶罐______,铁罐______。” )

    2、指名回答。

    3、师补充关于铁氧化的科学知识。

    4、学习第一自然段,整体感知。

    (1)观察人物的表情神态(出示图片),说说两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骄傲 谦虚)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理解“奚落”的含义。

    5、学习第二至第九自然段,深入感知。

    (1)自由轻声读二至九自然段,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同桌分角色,自由练读。

    (2)指名分角色读,并评价。

    (3)找出描写铁罐和陶罐对话时神态的词语。(傲慢、谦虚、轻蔑、恼怒)

    (4)学生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幻灯出示有关句子,并适时抓住这些神态词进行朗读指导。)

    (5)指导学生正确朗读七、八自然段对话(里面没有描写神态的词语,放手让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读,再作评价。)

    (6)全班男女分角色朗读第二至九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读促演,演中促读,演中理解,力求让学生在充分研读、表演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

    四、课堂小结,设置悬念。

    1、让生说体会。(相机板书:坚固、易碎)

    2、师小结:故事结局如何,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升华情感,为下面内容的学习作铺垫。)

    五、指导书写生字:谦 虚

    六、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的好词好句。

    2、阅读课外童话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平时的写作词汇更丰富并能正确运用;让学生走向更为宽广的知识海洋,获取更多的营养知识。)

    篇四: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篇四

    一、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陶罐和铁罐:

    师:老师手上拿的是──陶罐和铁罐,它们都是用来盛东西的(注意盛的读音)。它们的区别是——陶罐容易碎,所以老师轻轻地把它放下。

    2、从前,在国王的御厨里,你们知道这地方吗?(理解御厨──就是专烧菜给皇室人员吃的厨房),也有一只陶罐和铁罐,你看出这是两只怎样的罐子了吗?(看课件图)

    板书铁罐:傲慢陶罐:谦虚

    3、师: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

    二、初读课文

    1、师:自由读读故事,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谁能正确、响亮地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懦弱争辩兴奋惊讶神气恼怒羞耻理会流逝宫殿荒凉光洁朴素价值轻蔑

    掘出来相提并论

    3、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给你点提示,你自己试着说说看,也可以跟同桌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国王的御厨里,铁罐( )陶罐。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铁罐( ),陶罐( )。

    三、读课文,分析两个罐子的个性

    1、自由读2到9小节:

    师:请你仔细读读2~9小节,把有关陶罐的话用横线划下来,有关铁罐的话用波浪线划下来,可以边读边划。

    2、反馈对读。

    3、师: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陶罐和铁罐怎样的个性呢?这样的陶罐或铁罐该用怎样的语气说话呢?自己练一练,并用着重号把对话中需要注意的词语标一标。

    4、反馈:

    傲慢: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敢/你肯定不敢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就/懦弱

    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我/敢/相提并论/要/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什么/总/你

    板书铁罐:目中无人、蛮横无理、自以为是

    陶罐:不敢,铁罐兄弟。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相互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真宽容,愿意“和睦相处”

    篇五: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相提并论”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述导入

    1、从前,过往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罐,另一个是铁罐。(板书:课题)出示图片

    2、读课题,陶罐和铁罐都是什么用的?

    3、教学多音字:盛当表示放东西的时候,读chéng

    二、自学课文并检查

    1、陶罐和铁罐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大声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生读课文。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一开始铁罐瞧不起陶罐,后来陶罐被当成宝贝,铁罐却消失了)

    三、朗读对话,体会神态

    1、写铁罐看不起陶罐的是哪几段?

    2、读1~9段,找出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3、老师告诉你们一个读好课文、读好对话的秘诀,就是找到提示语,找到表示表情、态度的词语。表示表情和态度的词语叫“神态”的词语。

    4、赶快度1~9段,找出神态的词语。

    你觉得铁罐像个什么样的人?交流(板书)傲慢、轻蔑、恼怒

    5、表演:这些神态谁表演的最像。

    6、这3个神态的词语能不能互换顺序?为什么?

    7、读出越来越生气、越来越蛮不讲理的语气。

    8、陶罐呢?他是什么神态?(谦虚、争辩、理会)

    9、陶罐争辩什么?他懦弱吗?

    10、读出谦虚但并不懦弱、坚定的语气。

    11、你们看,找对这些表示神态的词语,对话就读好了。只要根据提示语,找到感觉,带上表情,课文一定能读好。

    12、读了对话,奚落这个词语意思知道了吗?(用很尖刻、很难听的话,去嘲笑、讽刺别人)相提并论呢?(两样东西好坏差不多,可以放在一起比较)

    1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体会性格

    从这些对话和神态中,你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陶罐和一只怎样的铁罐。(板书:盛气凌人、傲慢无理、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谦虚有礼、坚定、有志气、据理力争)

    第二课时

    一、朗读第10段,感受事物的变化

    1、时间飞逝,时代起了什么变化?读第10段。

    2、覆灭是什么意思?

    3、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正是我们上一课学的道理)

    二、朗读对话,体会不同的结果

    1、一只骄傲的、盛气凌人、瞧不起别人的铁罐和一只谦虚有礼但并不懦弱的陶罐,结果一样吗?读11~17段。

    2、用自己的话说他们两个的结果:陶罐被人发现,仍然光洁、美观、朴素,很有价值,被当成了宝贝;铁罐却不见了。

    3、铁罐哪里去了?(生锈腐烂了)

    4、上节课,老师教给大家一个读好对话的秘诀,怎样才能读好对话?

    5、马上边读边找到神态的词语(惊讶、兴奋、高兴)

    6、表演

    7、读好对话。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五、作业

    1、积累表示神态的词语。

    2、你还知道哪些?(耐心、语重心长、亲切……)

    3、看图,编写童话。

    4、基础练习。

    【板书】

    27、陶罐和铁罐

    陶罐:谦虚、争辩、理会

    铁罐:骄傲、奚落、傲慢、轻蔑、恼怒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优秀5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3841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妈妈给孩子的新年寄语经典4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