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3篇小班律动游戏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篇一:小班公开课律动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1、身体谐调能力培养,体验毽花飞扬的愉快
2、探索、发现:毽子表现的可能性
3、欣赏民间乐曲和自编花键律动操
教学准备:
花键如干、音带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玩过花键吗?欣赏小学生哥哥姐姐花键表演赛。
二、幼儿听音乐,想想音乐的摄体动作
三、音乐中加入花键 并进行表演。
--律动,跑园场,并手做各种动作(如高举双手等)。做毽子飞扬的各种动作练习,注意挥动大臂并与脚谐调。尝试跟着音乐踢毽子。
--换"放风筝"歌曲,该曲四段歌词,分三组各设计自己的午蹈,要求幼儿自己玩花键,抛接花键,每一段歌一组动作。
四、观看各组花键简单表演,其他老师也进行鼓励。
篇二:小班舞蹈律动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能合着歌词的内容,交换与朋友跳舞的动作和方位,发展合拍动作与灵敏的反应。
2、通过道具手腕学习并掌握舞蹈中方位变化。
3、体验不断变换新舞伴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会念歌曲中的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活动过程:
一、在《朋友舞》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集体念《朋友舞》中的儿歌,边念儿歌边拍手。
二、学唱歌曲。
1、倾听歌曲旋律。
2、主动将儿歌与旋律匹配,学唱歌曲。
3、变化速度唱歌,用较慢和较快的速度唱整首歌曲。
三、难点练习
1、学习在双圈队形中,用右手指出斜方位的朋友。
(每人在右手手腕上做标记,相对而立。将戴花的手指向自己面对的朋友,接着把手移向旁边的朋友,同时把身体转向斜方位。)
2、连续练习,指出斜方位的朋友。
3、教师唱歌曲第三句,幼儿做动作。
四、学跳舞蹈
1、在双圈队形中,边念儿歌编练习向前走,退着走,斜着走及绕圈走,熟悉方位变化。
2、编唱歌编跳舞,每次舞蹈中,教师注意检查方位的正确交换情况,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掌握程度。
3、有重点的练习。
4、完整舞蹈。
篇三:小班公开课律动教案 篇三
目标:
1、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律动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2、照顾接受能力低的小朋友,帮助他们学好动作。
3、培养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
准备:
录音机、磁带。
过程:
听音乐进教室。
一、谈话引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小朋友,告诉老师,这双是什么?(手)
还有这双是什么?(脚)
你们知道小手和小脚有什么用吗?(请个别说一说)
嗯,小手和小脚非常有用的,你们看看老师的小手和小脚有什么用?
2、教师示范。
3、你们看,老师的小手和小脚是不是很有用啊,你们的小手和小脚想不想这么有用啊?(想)那跟着老师来做一做吧!
4、幼儿跟老师学习动作。
5、小朋友的小手和小脚真的很有用喔,我们来配上音乐试一试好吗?(好)
6、老师带幼儿跟音乐做律动(对个别手脚不协调的幼儿加以指导)
二、小结:今天小朋友都学得很认真,老师带你们到操场上去跳一跳好吗?
《小班律动游戏教案(优秀3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3798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