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教育心得体会7篇
  • 教育心得体会7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11-10 18:41:23
  • 移动端:教育心得体会7篇
  •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小编为您带来了7篇教育心得体会,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篇一: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

    学校师资薄弱,平均两个老师教一个班,勉强够用。今天上午去县里开会,和我同班的李老师就要上半天课。但是第二节课李老师突然发短信过来,问会议何时结束。问她原因,她才说胃疼的厉害,实在坚持不了,就去医院了。她让我会议结束之后马上回去,班里先让三年级的老师看着。我虽然着急,但是会议繁冗拖沓,过了11点半才结束。

    中午一早来到学校,帮忙看学生的同事告诉我,第四节的纪律实在是无法无天,让我必须马上整治整治。

    班里有几个孩子,是村里有名的捣蛋鬼,不只是老师没办法,就连家长和邻居也都束手无策。最可悲的地方就是,这几个学生的年龄相仿,都在一个班里,更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

    我若无其事的走进教室,站在教室前面并不说话,静静的看着班里的学生。同学们发现了我的沉默,都低下头要么做题,要么看课外书。

    终于其中一个调皮鬼忍不住问我:“老师,你怎么不说话啊,也不给我讲题?”

    “我在想,自己该说什么。是该夸你们,还是批评你们。”我把问题丢给他们。

    部分学生抬起头看我,一个男生问:“你刚进教室,我们又没有捣乱,都在看书,你批评我们什么?”

    看来孩子们并没有把批评和上午的纪律联系在一起,我就提醒他们:“上午我去开会了,上了一上午的语文课,累吗?”

    听到这里,没想到班里的学生顿时炸开了锅:“老师,我们李老师太不靠谱,我们看她趴在桌子上,问她是不是不舒服,她说她感冒了,然后说去拿点药,没想到拿到放学还没回来。”

    哦,原来李老师走的时候,怕孩子们捣乱,骗他们说是去小诊所拿药,一会儿就回来。这样事情就更好解决了,和这帮孩子接触这么久,他们的性情怎么样,我再清楚不过了。这帮孩子虽然调皮捣蛋,但是反应敏捷,情商也比较高,还算是比较懂事的。

    我故意用低沉的语调对他们说:“其实李老师不是去诊所拿药了,她上午难受的厉害,去医院做检查了。”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问:“去医院了?怎么了?严重吗?”在农村孩子的心里,一般的病都是在诊所看,只有大病才去医院诊治。

    我叹息道:“李老师生着病,如果知道你们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可能会更操心的”,说完这句话,刚好下课铃声响起,我头也不回的走出教室。

    我知道,这帮孩子一定会有所行动的。果不其然,第一节下课,我看到班里其中一个小调皮鬼鬼祟祟在窗户外面张望。

    看到我出来,他不好意思的挠着头说:“老师,上午我们的纪律不太好,我给李老师写了一封信,想交给李老师”。说完,递到我手里,转身跑开了。

    我拿起那封信,他们居然还细心的做了信封,虽然手工极其粗糙,但也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只见里面用并不工整的字迹写了很短的一段话:“李老师,您生病了,安心养病。我们一定会好好上课,好好听张老师的话,不让您操心”。

    这么简短的几句话,或许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说并不出彩,阅读起来甚至显得非常拙劣;但孩子的情感不能用字迹的好坏来衡量,更不能用篇幅的长短来见证。

    教育是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特别是对待这群调皮鬼,如果只是一味的生气和较真,不仅会让自己心力憔悴,更会激发他们的叛逆心理;但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平心静气的去和他们沟通,给他们留点儿认错的时间,他们就会尽力补救自己犯下的错,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篇二:个人的教育心得体会 篇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诗句,描述了春雨的柔和细腻,在不为人觉察,悄无声息中便将万物滋润。它象征了学校与老师对孩子们的培育和熏陶,如同春雨般细致入微、潜移默化。(中国 )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将两纲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融入课堂,渗透到美术活动之中,能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感恩的意识、健康的心理;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潜移默化的升华。

    育德教育对学龄阶段的孩子至关重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美德,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两纲教育精神;(两纲,是指《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两纲精神于一体;如何挖掘美术教学中,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与生命教育内容的素材。通过美术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多角度、多方面地接受教育,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们研究的目标。

    《学记》中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唯有成人,才能成才。两纲教育是与二期课改提出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称三维目标)相呼应的。体现了在学科教学中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教育的本质是教化,教化的目的是育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教育;进行以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生命教育。是把人格教育、文化素养的提升,放到了教育的首位;力求更好地把中华美德和做人的准则,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让孩子们在思想道德、身心发展的成长道路上认清方向,踩准步点。

    近年来,结合教研组两纲教育的课题研究,以及自己针对两纲教育进行的探索与深入细致地研究后发现:两纲教育虽然是两个不同的主题,有两个不同的教育侧重点。但它们之间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顾及两面、合二为一;缺一不可,无可分割。以下是自己对两纲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

    (一)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是伟大、智慧的民族。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创造、形成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崇高的道德思想、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精神。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通过美术学科教学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自主、自发、自觉地去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人类文明与伟大成果。培养学生既有审美发展的独特品质,又具备全面发展的人的良好素质。

    1、我们的龙

    有一首歌曲这样唱到: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中华民族的、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形成过程就是民族团结统一的过程。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画画、做做龙。让孩子们感受龙的精神,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以夹叙夹议地方式讲述龙的故事:龙是一种复合体的动物。它长着骆头,蛇身,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龙的身体为什么是长长的、弯弯的呢?因为这样的体形腾跃、盘转更灵活;姿态变化更漂亮。怎样将龙的气势画的更威武呢:让龙睁大眼、张开嘴、抬起头、翘起尾,弯曲身体、伸出爪。孩子们一经点拨兴趣可高了,他们画龙的:有的龙腾云驾雾,有的龙在与小朋友嬉戏玩耍,还有的龙变成了大龙船,活泼生动、情趣可掬。孩子们还共同创作了一幅题为《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大型剪贴画:画面以北京天安门为背景,巨龙驾着祥云与五十六个民族的娃娃在一起,载歌载舞、欢腾雀跃、热闹非凡。整个画面体现了一派温馨、祥和的民族大团结景象。此画参加了区里大型活动的展示,获得了好评。

    我们还结合传统节日展开了一系列与龙有关的民俗活动:画画民间舞龙舞狮庆春节、元宵节挂龙灯;端午节赛龙舟等等情景。

    通过画龙、做龙的过程:学生不仅了解了龙与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历史;学会了画龙,体验了想象的乐趣;还感受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与向心力。

    2、团花与中国传统

    节日

    团花是中国剪纸历史中最悠久、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用一张大红纸,就可以折剪出一幅漂亮的团花纹样。团花寓意大团圆,尤其在过年的时候:红窗花、红灯笼、红鞭炮,体现了一派红红火火的热闹喜庆景象。

    在美术课上,让学生通过剪纸,体验民间艺术的乐趣,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是非常有意义的。制作时:让孩子们用一张红纸,在对称剪纸的基础上,运用多条对称轴折剪的方法,剪出一幅幅花形各异的团花纹样。通过折剪,他们了解了团花图案:团花给人以规整中起变化,散射中又有聚合;远看花团似锦,近看花中有意,团团相聚,花中有花。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剪好的团花可以直接贴在门窗上;也可以粘贴在铅画纸上,用线描的方法勾勒、点缀一下,就是一幅团花想象画了。孩子们觉得实在太有趣了!在今年学校艺术节孩子们的画展上,我们看到了学生以团花与团画为题的作品展示:有团花剪纸、团画故事;团花剪纸,花中有花;团画故事,寓意深刻:杯弓蛇影、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等。创意稚拙,古意盎然,尽显童趣活力。

    通过团花创作活动,激发了孩子们浓郁的中华情结。借此契机引导学生弘扬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传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延伸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

    通过美术活动,我们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节等传统节日。

    (1)春节:通过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中国人过春节的民俗习惯和喜庆气氛。

    在美术活动中,指导学生画想象画,描绘春节的喜庆气氛。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绘画场面,我们看到了:除夕团圆,合家老少一起吃年夜饭、大年三十,孩子们燃放鞭炮烟花、正月初一,舞龙舞狮的情景。

    (2)元宵:元宵来临之际,正是孩子们开学不久:课堂上,让孩子学做一只兔子灯;画一画学校闹元宵猜谜语的情景;令学生欢欣鼓舞。

    (3)清明:除了祭祀,扫墓,缅怀对祖先与逝去亲人的感恩与怀念外,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习俗;这些习俗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祝福。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设计做个风筝去郊游的命题画。让学生通过风筝展开联想:有的画了蜻蜓风筝、有的画了蝴蝶风筝、还有的画了大鸟风筝。在画中,孩子们牵着风筝在旷野的草地上踏青、荡秋千;在画中,孩子们驾着风筝在广袤的天空自由飞翔;在画中,孩子们在绿草地上嬉戏玩耍,映衬着桃红柳绿,映衬着鸟语花香。孩子在画中展现的内容有趣之极。

    (4)端午节:我们对孩子们进行了一系列爱国立德的教育。告诉学生,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课堂上,通过学折一个(串)粽子、画画赛龙舟。让孩子们在体验民俗文化底蕴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先人创造灿烂文明,后人予以传承弘扬。在美术教学中:一幅幅有趣的画面,描绘了一个个稚拙的故事;一次次传统节日,体现了一种种文化认同。在美术活动中,学生们参与了健康向上的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体验了民俗风情文化、接受了传统美德的熏陶。

    3、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其高尚的精神和神奇的魅力,铸就了中华文化的灵魂:独特的语言文字;精美的艺术文化:京戏脸谱、祥云图案、瓷瓶、磁盘等。体现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无穷魅力;传承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思想、民族精神的风范。

    (1)画个脸谱迎奥运:

    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即将在中华民族的国土上举行。这一值得全世界欢庆的盛会,在走过百年历史后的今天,终于来到了有着悠久文明史的华夏大地上,炎黄子孙是何等的高兴,是何等的自豪。

    在迎奥运的日子里,小朋友使出浑身解数。画出了形态各异的想象画:画个脸谱迎奥运、祥云火炬接力传承、与五福娃一起做运动、贝贝京京欢迎你、未来汽车迎奥运等,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学校大厅里,制造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其中画个脸谱迎奥运,是二年级的缘缘画的。画面以众多的中国儿童,手持画有各式京戏脸谱的气球,翘首期盼着奥运会的即将到来。本幅画,在今年五月区樱花杯绘画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未来汽车迎奥运等其他作品在区樱花杯绘画大赛中,还分别获得二、三等奖与樱花奖。

    (2)青花瓷器作礼品:

    中国瓷器以其精美绝伦的艺术形象,展现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古代青花瓷瓶、瓷盘,画着各式各样精彩的花边和动人的故事。(如:《百子闹春图》、《三顾茅庐》、《昭君出塞》等)让人为之抨然心动。

    美术课上,让孩子们运用对称剪纸的方法,剪出造型独特的瓷瓶和瓷盘;取蓝色水笔,用线描的方法在瓷瓶、瓷盘上,画上自己喜欢的故事。孩子们笔下的青花瓷器,以青蓝色线描加以渲染:有的精美、细腻;有的古朴、粗犷。瓷器上的故事引人入胜:《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等情趣盎然。活脱脱一件古代青花瓷器出现在眼前!通过制作,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中国瓷器,同时也增加了对传统瓷文化的认同感。每当国内外客人来学校访问,孩子们还将自己制作的青花瓷器做成精美礼品送客人。这些可爱的青花瓷器小礼品,具有中国元素,充满浓烈的民族文化特色,深受客人喜欢!通过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的民族精神意识。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典,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思想、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培育学生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源头。

    中国有句古话:天地之大德曰生。生,首先是生命,有生命才有生活,有生命才有教育。生命的存在,才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于是才有了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关于人自己的知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生命教育能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生命教育是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生命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上,要求老师不仅仅是传授课本知识,更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温暖积极的成长环境。在学习中,要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心理状况,给孩子更多一些宽容和鼓励,为他们的生活和成长提供帮助。通过生命教育,让孩子们了解生命的价值,学习在高兴与遇挫时能正确释放自己的情绪,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1、认识生命、珍惜生命

    生命教育的内涵是: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走进生活,丰富人生经历。在生活实践过程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比如:有一次,在低年级的美术课上,画《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教学导入时,让孩子们欣赏了中国经典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幽静的荷塘里,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出世了,但是,谁是我们的妈妈呢?于是,一场有趣而感人的寻亲之旅开始了。在小蝌蚪把大眼睛的金鱼、白肚皮的螃蟹、四条腿的乌龟甚至大鲇鱼都误认为妈妈后,它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妈妈青蛙。故事是那么动人,尤其开头的那句青蛙妈妈爱他们,就像妈妈爱我们!单纯、温暖的话语,让孩子们刻骨铭心。看完动画片,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可高了,他们画的小蝌蚪找妈妈个个栩栩如生,可爱之极,尤其是令人难忘的故事情节让他们铭记心头。记得,不久后的一天,有个叫成成的孩子遇见了一件事:妈妈买了几只青蛙回家,说是要给他补营养。成成说什么也不愿意,他对妈妈说: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呀,小蝌蚪找妈妈好辛苦啊!小青蛙还能吃害虫,保护庄稼呢!让它们回家吧。这是一个动人的爱的故事;如此珍爱小动物的孩子,一定会更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明白人和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是互相依存的;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2、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在低年级的美术课上,我们会经常让孩子们画一些有益的昆虫、可爱的小动物。以此让孩子们走进自然,了解生命。

    在这个学期的生命教育月里,还出现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一(4)班的东东小朋友,被评为生命教育之星。他在自我介绍中这样说到:下过雨后,我闻到路边的小草散发着清香,小蜗牛出来散步,蚯蚓好奇地在小路上爬来爬去,可是它们爬在路上是很危险的,容易被人们踩到,我用小竹棍轻轻挑起它们,把它们送回家。我热爱大自然,喜欢小动物,更珍惜生命,老师告诉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使地球更美丽。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把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多么质朴的话语,多么真挚的感情。这是又一曲生命教育的美的旋律。

    诺贝尔说: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这一个个爱的动人故事,是一曲曲优美的生命教育旋律,它铸就了生命教育美的赞歌。

    3、保护地球,从我做起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生机勃勃的地球王国有着:茂密的森林、奔腾的江河、缤纷的花草,可爱的动物;为人类提供了空气、水、土壤、矿物等人类所需要的一切。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统一天下后,就教导人们要顺应天地的自然规律:百谷草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提醒人们要节制使用自然水火资源。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关心人的生命和大自然的环境。地球无私地为人类做着贡献,可是现代人类却不知道珍惜:不加节制地开采,随意地毁坏,使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1)配合限塑,适时对学生进行一些环保知识的教育。

    今年的六一,除了儿童节,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限塑令。通过让学生学做一个环保袋:宣传减少使用塑料袋,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通过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孩子们还将自己制作的环保袋放置在学校大厅予以展示,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关注。

    (2)保护和拯救地球,要从我做起。

    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创作的想象画与四格漫画告诫人们:地球是人类生存的美丽家园,我们要珍惜它。

    益民同学创作的动漫画小鸟哭了:描述了由于人们乱砍乱伐的不文明行为,树林没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桩,小鸟失去了家。。.。.。.此画在区龙临杯动漫大赛上,获得了二等奖;老师获得了优秀指导二等奖。

    雨荟同学的绘画作品《沙被治住了,城市更美了》,描绘了人类防沙治沙的动人情景。获得了联合国国际荒漠化、沙漠化年的国际级三等奖;飞飞同学的《众志成城》获得了国际荒漠化、沙漠化年绘画大赛的优秀创作奖。

    在联合国保护水环境,以国际海豚年为主题的绘画设计创作大赛上,二年级缘缘同学的绘画作品《清澈的海水,海豚的家》获得了联合国国际海豚年国际级三等奖。一心、凯欣、嘉闻、佳颖等同学创作的环保作品,获得了联合国国际海豚年的优秀奖。

    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和拯救地球,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4、一切为了生命

    今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出现了这样一句口号:一切为了生命,一切为了受灾同胞的生命未来。中华民族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投入到抗震救灾之中。这一伟大壮举,诠释了一个关键词,就是生命。一切为了生命,一切为了受灾同胞的生命未来。这是抗震救灾的核心价值。为了这至高无上的一切为了生命和生命的未来的价值观,整个中华大地井喷出中华民族群体性的大爱大德:拯救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根源与当今时代交融的一大特征,是传统民族精神的一次伟大升华。

    在美术课上,我们要求孩子们以画说话,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爱。以此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感恩的意识、健康的心理与倡导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孩子们纷纷举起画笔,以画为媒,表达自己的心声和对灾区人民的关切之情。此时,二年级的飞飞同学,借助学校论坛,发了一篇题为《为抗震救灾捐款,义卖我的画》的帖子。意欲通过这个窗口,义卖自己的获奖绘画作品,将所得钱款捐往灾区,为灾区小伙伴尽一份绵薄之力。义卖得到全校师生的响应,很快这些画都被义卖出去,飞飞将义卖所得以学校名义汇到了上海红十字会。别看人小,我也能行!孩子以自己的画作,用自己的爱心,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也感动着周围每个人的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润物细无声。孩子们之所以能在危难之时献真情,是由于平时潜移默化的教育与熏陶。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增强了孩子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表现了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生生不息、连绵不绝的强大生命力。

    古人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事能利物、利人,却不与万物争任何东西。通过生命教育,教育学生要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还要珍惜他人的生命,珍惜自然界一切生灵的生命。这样,人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是道法自然,才能生活得有智慧、有尊严。

    美术学科教学是实施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最佳途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继承和发扬中华美德,振奋民族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两纲教育集结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于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兼容并蓄,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传统美德。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龄阶段的孩子:年幼纯真、心灵纯净、也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通过充分利用美术教学的特殊手段,让他们直接接触最具智慧和最有价值的中华民族的经典宝藏。让育德教育的丝丝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中华民族的高尚思想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奠定他们一生高雅的人格品质和深厚的文化根基,从而担负起传承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历史重任。让中华民族的民族智慧、民族美德、民族精神深深扎根、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篇三:教育心得体会 篇三

    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时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时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认真领会区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会事半功倍。我们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我通过查阅教育教学文献资料,了解到有效的教学系指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变量促进学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学。有效的教学总是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取得。也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智力学习的教学;有效的教学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地掌握知识以及团队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建立终身学习态度的教学与学习。还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功地达成了预定学习目标的教学。从本质上讲,有两个因素制约着有效教学:其一是教师必须明确促进什么样的学习;其二是教师必须安排和提供给学生获得这种学习的学习经验。不难看出,着眼于目标的定义,重点强调的是预期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之效,结果表现为质量。质量来自哪里?来自日积月累的功效。这日积月累,涉及面甚广。单就课堂教学而言,来自于每一节课,以及相关的课前深入研读教材以至有效备课、课后根据学情差异有效布置和批改作业、培优补差辅导、科学训练考试、深入教学反思和习惯总结提升……

    认真推敲起来,从一定义以上说,实现教学有效、高效,就是抓好抓实教学常规。说到教学常规,大家都有话可说。但是,说起来常常不外乎这样一些话语:备课,三次备课两次飞跃;上课,方式转变师生互动;作业,减轻负担;辅导,有的放矢;训练,讲究科学;反思,教后笔记;总结,撰写论文……这些,都没错。

    但是细加研究,又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备课,飞跃不易;上课,互动艰难;作业,负担难减;辅导,乱矢穿空;训练,机械重复;反思,鲜花朵朵而已;总结,论文拼凑罢了。要真的做到有效,照我的理解,就是要把教学的每一个常规环节做到精细。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苦苦追求的目标。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那就会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我下面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尊重教学条件与教学内容的实际

    开展课堂教学,应该以尊重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的实际为前提,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课堂上,我们在选用各种教学媒体时,应遵循“简单、实际、经济、易操作”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回归自然。

    二、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我们还应充分重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时并未达到教师的期望,学过的东西学生并没有掌握好,有时又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课堂上,我们要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宁可不讲,让学生先放松一下,活动一下。学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一般也不能往下讲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按照学生的实际状态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活动形式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而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作支撑。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但是有的课堂活动太过频繁,密度过大,学生忙于配合老师应付这些活动,忽略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堂课并不是一堆或有趣或无趣的活动的无序集合,而应该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序列,这些活动相互强化和巩固,从而使学习朝着教师努力的方向发展。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都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有助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结合,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得以完成。

    总而言之,“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是质朴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 让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从“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从而真正持久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共同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篇四: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四

    认识新教育,我领略到了新教育专家的风采,感受到了新教育所散发出的无穷魅力,仿佛整个人也起了质的变化,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晨诵-午读-暮省"(包括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是新教育实验开发较早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成熟的一个项目,从粉红到深蓝,从毛虫到蝴蝶,专家为我们清晰地呈现了一个和孩子同步成长的阅读路径。无论是那些开启黎明的美丽诗歌,那些精彩有趣的绘本故事,还是那一本本被反复甄选出来的经典著作,都被孩子们、甚至我们老师深深的喜爱、着迷。让孩子们能在他们的童年和这些美好而永恒的经典相遇,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铺展一个丰厚广阔的智力背景,这正是儿童课程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学习感受最深的一点。

    诸城市实验初级中学组织了15名骨干教师到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参观考察。学习了金茵小学晨诵课程、午读课程、暮省课程、常丽华老师小蚂蚁班级课程;观看了《幸福人生读书始》专题片、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观摩了王秀玲老师《夏洛的网》主题探讨课、理想课堂展示课;听取了杨世臣校长《营造书香校园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的学校工作汇报、常丽华老师《缔造完美教室》报告。老师们看的认真,记的详实,激情盎然,普遍认为:时间虽短,收获却很大。

    篇五: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五

    最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手记二,感触颇深,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后进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后进生的转化,一直是令人头疼的事。李老师讲“后进生教育要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是,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而李老师在工作中也是这么做的。

    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的每一页都有这样的意思:“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那样对待万同这样一个学生和生活顽童学生,难!万同,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可怜的孩子,物质和情感上的缺失,让万同便成了一个人间人怕的坏孩子,可万同又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李老师,这个像父亲一样的班主任,在别人已经放弃他的时候,却给他信心和鼓励。不仅如此,李老师还发挥了集体的力量,让同伴的爱唤醒了他沉睡的心灵。正因为有这样一位好老师,有这样一群集体,才让万同的人生轨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长大后的万同是一位光荣的有志气的军人。我想,如果没有李老师的坚持和执着,万同的人生可想而知。

    篇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六

    为期半天的拓展训练过去了,内心的激动却久久不能平息,回顾训练中的点点滴滴,感受颇深。拓展训练以简单的游戏,揭示了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训练,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理念。

    以前“拓展训练”对我来说可谓是一个未知数。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才明白原来这种训练是种考验人的意志和智慧,挖掘人的潜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运动。整个训练主要包括三大项目:电网逃生,盲人方阵,信任背摔。在到达训练场地后,按照教练的要求,现场随机分队,每个团队队员共同设计所在团队具有特色和寓意的队名、口号、队歌、队旗,选出自己所在团队队长,集体演示所在团队队名、口号、队歌。在开始项目前,我们都要大声的喊出自己队伍的口号,这使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时刻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而是处在一个团队当中,要成功完成训练项目,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大家的充分合作。在之后各个项目中,大家都充分发挥了合作精神,每每遇到困难和挑战,我们的队友便会相互鼓励,没有责备,没有抱怨,没有放弃,没有抛弃。最终,我们成功的完成了各个训练项目。这使我深刻地意识到,其实每个人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都有潜在的能力未曾发挥出来,只要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这次拓展训练可以说使我收益颇丰。最直观的一点,使我和市局及其他县市区单位领导、同事们有了更加深厚的情谊,因为这一次可谓同甘共苦的训练经历,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定能够更加紧密的配合,更加完美的完成各项工作。这次拓展训练,使我增强了自信心,磨练了战胜困难的毅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了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更加明了了在工作中各部门之间沟通和信息共享的重要性,我想这次经历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给我带来极大帮助。

    最后,我要感谢xx市xx局给我们提供的这次学习机会,感谢我的团队所有成员在训练中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篇七:教育心得体会 篇七

    10月21号的那天,是我永不能忘怀的一天。一位叔叔为我们石特小学的学生讲了很多的交通安全知识,应为今天是“大手拉小手”交通安全宣教育活动。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影片和我们尽到的义务这两个内容。影片中讲以一个叫小名的男孩,今年8岁。一天放学后跟爷爷去买饮料的路上,发现书包落在超市里,就回去拿。但因为这样,发生了车祸,是他的右腿失去知觉的事。当我看到爷爷痛苦的表情,我的心不仅被抽了下,眼泪哗哗的流下。小自强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和坚强,最终有所好转。一个8岁的儿童,在最痛苦的时候你,竟一滴眼泪也没流,努力配合治疗。这要有多大的勇气啊!如果是我,早已对生活没希望,更别说勇气,连劲儿都提不起来。他让我认识到交通事故是多么的血腥,多么痛苦,也让我懂得应怎样遵守交通规则。

    还有我们在生活中应尽到的义务有:提醒大人们酒后不驾车,驾车不喝酒;提醒家人开机动车要带头盔;超载车应尽量不坐;不闯红灯,不跨护栏。我爸爸接我放学时,开着摩托车把我和两个妹妹接回家,已经超载了。而且还没带头盔。我已经意识到这种行为是触犯了交通规则, 而且很危险,所以我会提醒爸爸以后要带头盔,超载了叫其他人车我或者妹妹。

    今天的这堂讲座,让我受益颇多,不仅学会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识,还记住了一个口诀:左瞧瞧,右望望,宁停三分,不争一秒。


    教育心得体会7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325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情人节活动主题【优秀4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