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万里归途观后感(精彩7篇)
  • 万里归途观后感(精彩7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11-08 19:14:01
  • 移动端:万里归途观后感(精彩7篇)
  •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7篇万里归途观后感,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篇一:万里归途观后感 篇一

    刚看完《万里归途》点映,趁印象还比较深刻来说说想法。

    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战争时期一切意外都发生的太突然了。

    前脚几个主角还坐着车准备通过关卡,后脚枪声响起几个瞬间就死了好多人。王俊凯演的成朗拿着相机拍摄记录,被当地军人发现导致集体被抓进小黑屋,大家集体拿出护照大喊我是中国人。确实是是有用的,但只是不要你的命,他们要什么呢,要钱。

    没有规则,没有立场,没有感情,这就是反叛军的。想为难你就让你掏钱,羞辱你,你手无缚鸡之力,给了钱还得点头哈腰感谢放过一命。剧情曲折,始终像把观众的心悬在高高的房梁上,从毫无先兆的枪林弹雨、突发急务、临危救援、撤离受困,到披荆斩棘、逐个解难,过程变故频发、危况迭出,却愈能显出祖国对同胞的关怀爱护;

    饶晓志导演经过无名之辈、人潮汹涌的淬炼,对于悬念刺激、峰回路转的类型片叙事,已然把控娴熟,加上此番又有主旋律厚度,很轻松就点燃观众家国情怀,歌颂人性而非权力,把一个关于“回家”的故事讲得跌宕揪心又最终落向温暖,是国庆档一道硬菜。

    整个故事讲得就是主角团为了撤侨所做的事。驻外大使馆被无差别攻击,一行人为了躲避攻击徒步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张译演的外交官用命去换同胞的活命机会,以及无数当地的好人为了珍贵的国家友谊而牺牲。

    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里展现出来的恐怖已经让人夜长梦多了,而这不过是冰山一角。

    想用很多夸张的形容词夸奖张译的演技,真的处处是演技,尤其是接近结尾的两次爆发戏,愣是把我被大场面震慑的情绪拉进到他个人的表演里。

    篇二:万里归途观后感 篇二

    看过《万里归途》之后,心情久久未能平复,真的是被震撼到了,震撼于生命的脆弱。影片中出现了四次“瞬杀”时刻,每一次都能让观众吓一跳,心跳不由自主加速。

    时刻一

    宗大伟(张译饰)等一行四人遭到当地武装人员的扣押,目的是为了索贿,宗大伟自掏腰包摆平了武装人员的头目,正准备要开门离去。这个时候突然发生了爆炸,产生的气浪击倒了所有人,当宗大伟等人起身来到大街上时,放眼望去是一片狼藉。

    一名武装人员因爆炸而“腰斩”,下半身倒在一边,上半身还在垂死挣扎。隔着大荧幕,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惶恐的情绪,试想一下,身临其境又会如何?常常会在新闻中看到流离失所的难民,作为旁观者往往是心中毫无波澜,但《万里归途》让观众们感受到了,一旦身陷战争会有多么的无助。

    时刻二

    当宗大伟、成朗(王俊凯饰)和章宁(张子贤饰)在楼下交谈时,不远处的街边毫无征兆就发生了交火,然后很快就结束了。确认安全之后,宗大伟回头去看章宁,后者的颈部已经中枪了,最终因抢救无效而牺牲。

    发生交火的前一刻,章宁还在跟宗大伟较劲儿,刚刚要和好,人就不行了。嘴角儿冒着血,还念叨着自己的口头禅“Easy”,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感受,只能说太不真实了。明明不久之前还在侃侃而谈的一个人,顷刻间就倒在了血泊里,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中充斥着莫名的崩溃。

    时刻三

    当得知章宁的妻子白婳(殷桃饰)失联了,宗大伟和成朗决定掉头寻找,来到了白婳有可能藏身的城市。在与武装人员的头目对话时,对方突然间遭到了射杀,接下来宗大伟和成朗也是九死一生,先后躲过了武装直升机的无差别射击以及坠毁。

    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自己正在与某人说着话,眨个眼的功夫,这个人就被爆头了。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更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了,好比“死神”的镰刀擦着自己的脖子划过,绝对是深入骨髓的恐惧。

    时刻四

    在找到白婳并准备出境之前,宗大伟与努米亚(影片中发生战乱的虚拟国家)的边境官握手言和,成为了彼此欣赏的朋友。不曾想,叛军来袭,不久前刚与宗大伟亲切拥抱的边境官,直接被吊死了。

    宗大伟看着自己的朋友惨死,依旧要为了同胞们的生命安全,不得不跟叛军首领玩“轮盘赌”。不好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但深刻理解了一句话,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残。

    感谢祖国给予的和平

    实话实说,《万里归途》的观后感是沉重,压得人喘不上气。唯一令人振奋的是,开头和结尾处,宗大伟的那句“带你们回家”。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出强烈的自豪感,自豪于祖国的繁荣富强,能够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迅速撤侨。自豪于国内的和平盛世,看着宗大伟与妻子(万茜饰)、女儿团聚在万家灯火之中,才明白安居乐业是多么幸福。

    感谢祖国,感谢那些为祖国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人,包括守家卫国的军人、攻克技术难关的科研工作者、维持社会稳定的执法者等等,还有张译、王俊凯、李雪健、成泰燊以及张子贤所饰演的外交官们。

    惊喜彩蛋

    最后友情提醒一下,《万里归途》的片尾有彩蛋,看到字幕出现,先别急着离场。再等一等,可以看到吴京的出镜,客串了王俊凯的老爸。不过话说回来,吴京目前的个人累计票房是286.09亿,只要《万里归途》的票房达到了13.94亿,岂不是要成为首位300亿影帝了吗?

    篇三:《中国1921》观后感 篇三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般游船上召开,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1921》的故事从1918跨越1921,正好上衔止步于1918的《恰同学少年》,冲着这艘南湖的中共小船目标而去。该剧以五四运动、反军阀独裁、建党三大史实为经线,以徐世昌、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毛泽东、蔡和森、张国秦和段祺瑞等一干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为纬线,重现了1921年以前,在中国军阀混战的背景下,一批以毛泽东为首的青年人从渴望赴法留学到坚定革命斗争的转变过程,体现了那一代年轻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故事的开端就倾覆了我对一代领袖的认知,原来毛主席也做过“北漂”。原本渴望赴法留学的年轻人千里迢迢赶到了北京,却因为欧战尚未结束、资金不充足等原因,滞留在北京成了打工族,毛泽东一开始帮助恩师杨昌济做案头工作,之后开洗衣店,后来在蔡元培的推荐下,又成了北大图书馆管理员,时常蹭课的他又偶得新闻学先驱邵飘萍的赏识,受邀成了《京报》的特约记者。从当图书馆管理员、办报纸,到后来的组织“驱张运动”、组党,这是一代伟人的成长过程,让我看到了当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风华少年,通过时间的磨砺和自身的进步,逐渐变得成熟睿智、果敢坚毅,在向理想努力前进的道路上,脚步越发的从容不迫。

    我一边被青年领袖所经历的成长磨砺触动,一边对照学习、审视自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青年的讲话中提到的:“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能力的不断提升需要不断的自我磨砺和锤炼。一方面,要提升学习研究能力,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做到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另一方面,要克服思维惰性,做到举一反三、勇于探索,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信

    1918年的十月革命,1919年的五四运动,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块黑暗的土地上,外有列强环伺,内有军阀割据,从“翰林总统”徐世昌、下野的大元帅孙中山,到学者李大钊、蛰居在小胡同的“北漂”毛泽东,每个人都在苦苦寻找国家的出路和未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们,怎样一步步选择了共产主义?中国,怎样选择了共产主义?这部剧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答案。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家国命运与人物命运紧紧关联,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演讲,鼓舞起一大批爱国群众的昂扬斗志,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虽然一直受到张敬尧的武力打压,却让广大群众更加团结一致。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成为毛泽东等为代表的爱国青年的“保护符”,也成为“驱张运动”的坚强支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意自古以来都是历史走向的根本决定因素。共产主义让我们看到了庶民胜利的希望,也给我们指引了奋斗的方向,无产阶级从共产主义胜利的曙光中开辟出了一条救国图存的道路,共产主义在中国无产阶级的坚强支撑下,把它的智慧与思想播撒在历经磨难后的中国大地上。因此,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前辈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平,但我们不能在安逸中丧失斗志,在懈怠中荒废青春,要在无数英烈的肩膀上继续继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方面,提升自己的政治敏感度和党性素养,做到在纷繁复杂的世事面前保持清醒、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另一方面,要有更坚定的自我认知,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要像习近平冀望的那样:“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奋斗史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9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党的奋斗史,是一部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史上一副最辉煌灿烂的画卷。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已经脱去了过去的屈辱和贫穷,发展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在新的世纪里,祖国富强大业等待有人去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等待有人去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等待有人去实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就让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听党话,跟党走,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篇四:《中国1921》观后感 篇四

    6月9日,央视一套热播剧《中国1921》研讨会在杭州举行,这部被专家们誉为“伟人版”《奋斗》的电视剧,截至目前在天涯论坛上的点击率已经突破120万人次。到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该剧最成功之处在于它作为革命历史题材的当代意义。

    “它有非常强烈的历史观照性”

    《中国1921》就是回答了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为什么会诞生。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认为,该剧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有非常强烈的历史观照性”。它用宏大时代背景下的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告诉今天的年轻人,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爱情、亲情、事业、理想是如何抉择的。

    导演穆德远希望《中国1921》能给年轻人带来一些思考。“这些百年前的年轻人所走过和拥有的,与今天的80后、90后所崇尚追求的,到底隔着多大的距离?”

    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吉象看来,这部剧的成功之处在于找到了与80后、90后一代年轻人的心理对接点:如何平衡和统一个人的奋斗与社会贡献,并用独特的青春视角,还原作为普通人的伟人,这成为对年轻人最大的吸引力。

    “精心营造还原那个时代的历史氛围”

    细雨泥泞中,一双穿着破布鞋、挂着鲜红伤口的脚匆匆穿行在小巷子里。这是32集电视剧《中国1921》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这双脚带着25个湖南青年,走向北京,走向全国,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了开天辟地的共产主义道路。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看完后的感觉是:“这样的开头,接地气,接人气。”

    《中国1921》以“五四运动”、“反军阀独裁”、“中共成立”等几个重要时间为纵轴,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孙中山、徐世昌等人的时代选择与历史命运为横轴,将人物情感融于时代变革的历史进程中,编织出整个时代的全景。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前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认为,《中国1921》用一种高于叙事的手法精心营造和还原了当时的历史氛围和质感。

    “我们结婚吧!我给你生孩子,即使你掉了脑袋,我把孩子养大……”剧中杨开慧对毛泽东的这段“雨中告白”成为许多观众议论的焦点。很多网友质疑,那个年代的爱是否有这么张扬。李京盛认为,这恰恰是那个革命战争年代人们特有的情怀和信仰,那是最真实的情感表达。观众有这种不理解,恰恰说明了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一种平庸和物欲当中,逐渐退化了那个年代人所具有的纯粹的情感与朴素的信仰。

    “创作新的红色经典是时代使命”

    如何借用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学,完成红色资源的当代转化,承担起当下的文化使命?专家们充分肯定了《中国1921》在将红色资源转化成精神力量上取得的成绩。

    今天的时代需要我们创作新的红色经典,这是一种时代使命。《中国1921》将众多的历史人物、事件、冲突编织到宏大的历史背景中,成功地塑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群像。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策划部主任、《中国1921》责任监制徐萌认为,将人物放到历史的纵深里面去展示,将整个时代放到历史长河里面去检验,是需要有相当的胸怀和气概的。“过去,红色题材和历史剧中间是隔着一面墙的,《中国1921》把这个墙打通了。”

    至于该剧是否属于媒体所评论的红色偶像剧,李京盛表示这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和方法,从注重对新鲜史料的挖掘到现在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这才是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可贵之处。

    篇五:万里归途观后感 篇五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们的背后是强大的祖国,正值中国建国73周年,我和同学去观看了《万里归途》这部电影,再次感受到了祖国对我们的关心与呵护。

    《万里归途》是2022年中国国庆节期间上映的一部“海外撤侨”题材的电影,影片以利比亚撤侨为原型,讲述了中国外交官在努米亚共和国境内遭遇了战乱,当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接一批华侨回家,可白婳不幸因车子损坏并停在了战乱爆发点。于是宗大伟、成朗和一名努米亚老人一起去寻找白婳。可他们并不知道,和白婳在一起的还有约一百多名中国人,中国外交官们带着那些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迪拉特,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几名中国人对中国外交官产生了质疑,他们偷偷溜走了。为了保证这些人的安全,宗大伟和白婳赶快去寻找他们,可惜却因为偷了井水,被叛军给抓住了。叛军的首领并不把这些中国人的命当做一回事儿,提出要和宗大伟玩场游戏,就是用自己的生命作为赌注,放下中国外交官的身份,拿起这只左轮手枪,向自己的头部开一枪。叛军首领朝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结果却平安无事。其实宗大伟也明白,拿起那部左轮手枪,就意味着自己的生命将走到尽头。可是如果不和叛军首领玩那场游戏,那么这些中国人就将会遭到被枪毙的下场。那位老人看不下去了,为了这些对他似如亲人一样的中国人,他毫不犹豫地先拿起手枪在自己的头部开了一枪,英勇牺牲。

    走出影院方感意犹未尽。《万里归途》把中国人这种团结一致的性格描写得活灵活现。当别人身处逆境的候,当他们得知是中国侨胞时,他们选择了去帮、去救。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却要竭尽所能保全中国侨胞的生命。这种无私的精神让人为之感动,这就是中国精神!

    宗大伟是一个值得书写的人,他是一个平凡而不平凡的人。平凡,因为他是千千万万中国人中的一员,是许许多多外交官的一员。但他却不平凡,是因为他能够在努米亚叛军枪口的威胁下,将性命作为赌注,为了中国公民而不怕去死。他指导年轻下级成朗带领侨胞、引领平民走出心灵困境,带领他们回到祖国和亲人团聚。这就是中国人的本色!

    “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

    篇六:万里归途观后感 篇六

    《万里归途》根据著名的`撤侨事件改编,像《战狼2》、《红海行动》虽然与“撤侨”事件相关,但都没有站在外交官的角度来看到这次事件。该影片首次将目光放在外交官身上,让观众切身体会“撤侨”时的困难险阻。

    影片一开始,便是气氛紧张,2015年,努米亚发生内乱,事态紧急,战事一触即发,撤侨一事也不能再等了。

    为了完成撤侨任务,让被困的同胞平安脱离险境,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一等秘书宗大伟、章宁、政务参赞严行舟与随员成朗,四人组成一个外交官小分队,合力协助撤侨任务。

    第一阶段任务,在四人的有序配合中顺利完成,大批同胞得以离开。在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时却意外得知,仍有一批同胞被困,正被白婳带往边境撤离点。

    为了让所有同胞平安撤离,为了让每个同胞回到祖国的怀抱,宗大伟、成朗临危受命,进入战区,找到白婳及其剩余同胞并带到撤离点。

    这一路上,危险重重,因为战乱等原因,几天的路程,甚至要走上十几公里,有时候交通工具太显眼,他们只能步行。

    10里,50里,100里,所谓“万里归途”便是如此。

    宗大伟等人面临的困难远不止路途遥远,行走困难那么简单。乱民、叛军不明等危险都存在,最要命的是他们还要跟当地武装力量交流,简直是在用生命谈判。

    说实话,《万里归途》这样的题材取自于现实,还原现实,更让观众切身体会到,何为外交官,何为撤侨。

    这里没有冷锋,只有中国外交官,他们的使命只有一个,那就是带大家回家!

    篇七:万里归途观后感 篇七

    看电影之前,对撤侨只有个模糊的概念,没想到为了成功撤侨,外交官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

    在电影里,导演没有刻意去塑造英雄,每个都是普通人,都有小缺点,看似最无所不能的宗老师,也会迟迟不敢举起枪,会在死亡来临前恐惧得干呕,年轻的外交部新人成朗,最开始呆头呆脑的,经常不小心惹事儿,还会因为冲动口不择言,最后时刻却毅然决然地举起喇叭与敌方对峙,撤侨的过程中,每一个角色也在成长。

    再说说画面,时不时地炮火连天,前一秒主角们正说着话下一秒就给你炸一下子,真的一刻都不能平静,这就是战争最真实的样子,不得不说特效做得太棒了,敌军飞机掠过天空,黑夜里破败的街道亮如白昼,主角们与死亡博弈,虽然知道结局一定会是好的,但片子里紧张的氛围实在太到位了,

    万里归途给我的感觉就是,故事很简单,但每个场景情节都扣人心弦,现在回想起来还是痛,太痛了!希望不要有人觉得它在国庆档就只是个卖情怀的片子,这部电影所包含的,远远超乎你想象!


    万里归途观后感(精彩7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3211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餐桌前的谈话作文【优秀6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