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优秀4篇)
  • 《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优秀4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11-07 18:38:17
  • 移动端:《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优秀4篇)
  •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4篇《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篇一:《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14个生字。

    2.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体会“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加以积累和拓展。

    3.通过朗读等方法,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4.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

    课前准备

    推荐学生搜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

    教具准备

    写有词语、课文诗的小黑板各一块,背景音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渲染神话意境

    1.师: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生:喜欢)能说说你喜欢看哪些神话故事?

    生答:《精卫填海》《后羿射日》。

    2.师:今天让我们学习一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教师板书课题,叫两位学生念课题)。

    带着问题全班齐念课题:谁开天地?盘古干什么?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盘古劈开天地的神奇吧。

    二、初读课文,感受文本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同桌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新词

    小黑板出示:

    轻而清、重而浊、上升、下降

    隆隆的雷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

    血液、滋润、肌肤、混沌

    (1)自由读词语。

    (2)小老师带读,读中交流

    ①第一组是反义词。根据实际理解“清、浊”并给“浊”字组词(混浊),“投降”读作xing

    ②xx的xx词,扩充此类词语3到5个。

    ③“血液”(流了一点血,血淋淋读作xiě)。

    ④“混沌”(理解“混沌”;找近义词“混浊”;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学习第一自然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本

    1.默读课文,想一想《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能读成课文中的哪句话?把这句话画出来。

    2.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请学生自由读此句并思考,这句话中哪个词是关键(创造)

    (1)教师板书“创造”,并提问:“创造”的“创”这为什么是力刀旁?(看字形并联系课文理解盘古是用锋利的斧头劈开了天和地)。

    (2)教师小结:是呀,创造,它需要工具,需要力量,神话故事总是充满了神奇的想象。那么,盘古创造了什么?又是怎么创造的呢?让我们下节课再进入神话天地好好研究吧。

    四、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2.生字书写指导。(“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重视间架结构。)

    五、家庭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篇二:《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 篇二

    一、谈话导入

    1.爱听故事爱读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中国著名的神话故事,说说你都了解哪些?

    2.欣赏中国神话故事图片集,说出故事的名字。(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哪吒闹海、牛郎织女等)

    你觉得神话故事和一般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虚构的,不真实的,充满奇特的想象)

    3.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神话故事的天地,学习一篇课文《盘古开天地》。齐读课题,课文写的谁?干什么?注意这里的“开”是开辟、开创、创造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脉络

    1.轻声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我的词语库”齐读、指名读

    出示“会写字”指名读、齐读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写清楚的?用波浪线标出能显示事情发展顺序的短语。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

    天地分开以后

    盘古倒下后

    三、师生合作,感悟文本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理解混沌:形容宇宙模糊一团的景象。

    理解“一直”说明盘古醒来过吗?

    “十万八千年”这个数字怎么这么耳熟啊,联系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感悟盘古沉睡时间的长久

    3.指导朗读,读出盘古沉睡时间的长久,体会他异于常人的神奇。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找出描写盘古动作的词。

    2.比较句子: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了过去。

    相机表演,体会哪个词更有气势?

    读句子,想象盘古的力大无比、气势非凡。

    3.这一抡一劈的结果怎样?(伴随着一声巨响,天地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A看谁火眼金睛,能有所发现。(反义词)

    轻—重清—浊上升—下降天—地

    前三组反义词把天和地的区别展示出来了。

    B进一步理解“混沌”一词。

    天地分开前,宇宙有轻重之分吗?有清浊之分吗?所有的一切都融在一起,分不清你我,一片黑暗,文中用哪个词来形容?(混沌)

    C认识分号

    内容相关,句式相像的两个分句间加分号。

    D天地分开了,盘古心情怎样?

    指导朗读,通过朗读表现出天地的区别,读出盘古的高兴心情。

    (三)学习第三段

    1.天地分开后,盘古是不是就完成任务歇息了呢?指名读第三段。

    2.观看插图,注意盘古的动作,他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坚强地屹立在天地间,完全成擎天柱了。有个成语就出自这里,是——顶天立地

    再看他的表情,轻松吗?

    而且他的身体还在不断地长高。

    他这样顶天立地做擎天柱,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不知过了多少年,也许是千年万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他为什么不放弃?

    3.就是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也有累倒的时候。指导朗读这一段,把你感悟到的盘古的累、盘古的艰辛、盘古的伟大读出来。

    “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你什么心情?(是惋惜,是痛惜,是不舍、是不忍,是不愿,我们不愿这位大英雄就这样离我们而去)读出这种心情。

    (四)以读代讲,学习第四段

    1.盘古倒下后,身体变成了世间万物最是神奇,怎样读才能表现出它的神奇呢?试着练一练。

    2.文中提到了和他身体有关的——(气息、声音、双眼、四肢、肌肤、血液、汗毛、汗水)

    省略号里还藏着什么?发挥想象。(他的头发飞上天空变成了满天的星星;他的骨骼变成了连绵起伏的山脉等等)

    3.变成诗歌形式后师生合作,老师读前一个短句,请同学们接读后面的句子。感受这些变化的神奇。

    他呼出的气息,

    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

    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

    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

    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

    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

    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

    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

    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4.改变句式再来读一读。这回你们先读,我来接。

    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是他呼出的气息;

    隆隆的雷声,

    是他发出的声音。

    太阳和月亮,

    是他的双眼;

    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是他的四肢;

    辽阔的大地,

    是他的肌肤;

    奔流不息的江河,

    是他的血液;

    茂盛的花草树木,

    是他的汗毛;

    滋润万物的雨露,

    是他的汗水……

    (五)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体会中心句的作用,并用双横线标划。

    2.欣赏图片,感受盘古所创造的这个世界的美好。

    如果盘古的灵魂能够感知我们发出的信息,你想对创造了世界的盘古说些什么?

    (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巨人。

    你把自己献给了大地。

    如果没有你,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老师想问盘古:你为了天地的形成,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你不后悔吗?为什么?同学们来替他回答。

    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表达对他的敬意吧!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篇三:《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混沌等词义。

    3、体会盘古的勇敢、伟大、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先辈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2、你们的书读得真多,知识真丰富,老师要把下面这个神话故事奖励给爱读书的孩子们。

    二、由喜闻乐见的动画过度到课文的学习

    1、看动画《盘古开天地》。

    2、谁能说说这个神话的名字是什么?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8课《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感悟大意

    打开课本,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哪儿特别感兴趣,就多读几遍。

    自由朗读。

    四、紧扣神奇,品读课文

    (一)、故事神奇在哪儿?找找并用笔做上记号,读一读。

    (二)、学习劈开天地,体会盘古的伟大。

    1、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2、找出反义词和近义词。

    3、朗读这一段。

    4、天地劈开后,盘古又是怎么做的?

    5、做动作理解盘古的艰辛、伟大。

    (三)学习创造世界,体会神奇。

    1、盘古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地形成了,盘古却累得到下了,盘古倒下后,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第四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课文里有不少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词语,我们来找一找,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下来,再抄到积累本上。

    4、学生勾画、摘抄。

    5、课件出示题目。学生填。

    6、同学们读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盘古到下后身体变化的画面,你看到了吗?

    7、那再让我们把这雄壮而动人的画面转化成饱含深情的语言,读出对盘古的崇敬之情吧。

    五、拓展练习

    盘古的()变成了()。

    六、总结全文。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板书设计:

    伟大

    盘古开天地

    神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分工,拥有一定的人际效技能,收到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复述课文内容;

    2、随文识字、写生字、词;

    3、策划下节课的学习活动。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3、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确立问题

    1、回顾学生自行策划的学习活动,提出师生一起过中国神话日的想法。

    2、引出为什么邀请盘古这一问题。

    二、自主阅读

    1、自己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理由。

    2、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表格提供的程序及内容来完成)

    三、汇报交流

    1、分组汇报,感情朗读。

    (点拨引导理解混沌、创造)

    2、组内讲述故事,合作评价。

    (利用讲故事评价表)

    四、想象创编

    思考

    1、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

    2、生写诗句(我想)

    3、深情呼唤。

    五、总结

    板书:

    盘古开天地

    (学生板书)

    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篇四:《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 篇四

    课时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体会盘古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2、了解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初步学习了《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下面我们来观察文中四幅图,并用()天()地来概括主要内容,谁来说说看?图1(板书:昏天黑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改天换地)

    2、你能根据四幅图梳理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吗?(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二、抓关键词复述故事

    1、同学们了解了这个神话故事,那么故事的起因应该怎么复述?图2

    齐读,这幅图我们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才能更好的复述故事?指名说。

    关键词:混沌(混沌: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2、故事的经过又怎么复述?图3、图4

    齐读,这两幅图我们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才能更好的复述故事?指名说。

    关键词:动词(醒、睁眼、拿起、劈过去、上升、下降、撑、倒下)

    3、故事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图5

    齐读,这幅图我们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才能更好的复述故事?指名说。

    关键词:变成了、化作了。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说。图6、7、8、9、10、11、12

    (2)盘古的身体还能变化成什么?图13

    (3)有感情地朗读。图14

    4、抓关键词,分组讲故事。

    三、感知人物形象图15

    1、指名说,上台写。(四字词语)

    2、齐读,巩固。

    3、同学们说的都跟哪几幅图有关?

    4、那么,图1是不是可以不要?为什么?

    不可以,那是故事的起因。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混沌,环境非常险恶,盘古开天辟地,是我国的第一个神。所以这个神话故事是——板书:创世神话

    四、古代劳动人民为什么要创立这个故事?图16(板书:神奇)

    文中从哪几个方面写故事的神奇?图17(板书:时间、形象、语言)

    1、时间神奇

    突出盘古的坚持、伟大。

    2、形象神奇

    盘古做的事是人做不到的。

    3、语言奇妙图18

    句式对称、相似,便于朗读。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盘古开天地》这一神话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感受到了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那么同学们,让我们也来写写看吧!图19

    六、板书

    12、盘古开天地

    创世神话

    起因昏天黑地

    盘古经过开天辟地敢于创造

    顶天立地勇于牺牲舍己为人

    结果改天换地

    神奇时间形象语言


    《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优秀4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3196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开学典礼小学生代表发言稿【优秀5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