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教育书籍读后感优秀8篇
  • 教育书籍读后感优秀8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10-29 19:29:01
  • 移动端:教育书籍读后感优秀8篇
  •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小编为您带来了8篇教育书籍读后感,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篇一:教育读后感 篇一

    今年暑假,我拜读了《王国平学校管理文集——解码学校教育》,其中《“角色转变”与“还权”》一文中写道:课改中,最怕的是知道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但不知道如何让口号变为行动。此话让我想起了前几年上过的一堂课……

    那是我执教的一节成语接龙校课,教材分三部分:一、10个成语“游山玩水、水涨船高、高义薄云、云兴霞蔚、蔚然成风、风花雪月、月黑风高、高朋满座、座无虚席、席卷天下”;二、“拨开云雾解词意”;三、“画龙点睛故事会”。老师上课的可圈可点之处在此就不说了,但是有两方面急需改进——在实际行动上“角色转变”“还权”。

    首先,在认读10个成语环节中,学生开火车读成语时,每一轮都有孩子把“水涨船高、云兴霞蔚”这两个成语中“涨”和“兴”的字音读成四声,其他学生纠错后,又一轮开火车仍有孩子出错。为了赶时间进行下一个环节,我就直接纠错并领读,可是效果并不好,还是有人读错,以至在此环节耽误了不少时间,导致“妙语连珠”(让学生挑出一些耳熟能详的成语造句)这一重要环节没有时间落实。其实,稍有教学机智的老师在第一个孩子读错时,就应该追问一下出错的原因:“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读‘涨zhǎng’,还是‘涨(zhàng)’,老师也不知道,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这时,会学习的孩子就会查字典,读出每一种字音的意思,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结合“拨开云雾解词意”中该词的意思让学生选择,并用手势比划出“涨zhǎng”的意思是“(水位)升高;(物价)提高”,而“涨(zhàng)”的意思是“固体吸收液体后体积增大”。这样一来,学生定会茅塞顿开,且记忆深刻,再也不会读错这个字了,这一学习过程更为下一环节“理解词意”做了充分的过渡和铺垫。

    其次,进行“画龙点睛故事会”时,“风花雪月”和“高朋满座”这两个成语故事难以理解,再加上认读环节耽误的时间较多,本来是让学生自读时自划重点句,可是,为了赶时间,再加上怕孩子们自己读不懂,我就越俎代庖领着学生一边读一边讲。其实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边读边划出“大理四绝”是什么,出示对联后,再总结一句:这个故事是成语“风花雪月”最先的由来,但现在比喻堆砌辞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静下心来想想,在认读环节中,老师之所以不能“授之以渔”,一点都不奇怪。备课时读不准的字音,我自己都没有动手查字典,只是百度了一下,立马在书上标出四声调就万事OK了。对于“成语接龙(一)”中出现较多的多音字,只是凭感觉认为那样读是正确的,根本就没有查字典确定一下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再根据意思确定读音。还有,四年级上册校课课本中“成语接龙(一)”中几乎都是不常见的成语,书上解释的词意更是艰深,读了两三遍我都没有记住。我自己都没有在备课时把这些成语的意思变成自己的理解,使其更直白、更口语化,又怎能做到课堂上让这些艰涩难读的解释快速刺激孩子们的大脑皮层而过目不忘呢?我只是简单想了一下,没有合适的,就放弃了,不再进行深入思考。课堂上学生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读词意,思维没有兴奋、活跃。大家都知道,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预设,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当初备课时,如果我能以一颗学生的谦卑之心去认读、去理解,那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又怎不会游刃有余、收放自如呢?

    当然,经过之后几年的学习、实践和沉淀,我已经懂得并做到了课堂上要把初学权、发问权、解答权、展示权、评价权归还给学生。备课时,我会做到时时刻刻关注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决非容器、机器,我会为学生制定自学计划,非常精要地让其明白读书自学的要点在哪里,并启发学生思考问题隐藏在何处;课堂教学中,我会激发学生发现和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调动学生参与解答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展示和评价中,我会适当调控课堂、把握方向、及时点拨、恰当设下伏笔、助力学生提升新高度,真正做到主动转变角色,放权给学生。

    让“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转变为行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二:教育读后感 篇二

    近期翻阅了张文质先生的《慢教育》。我细细地品味着慢教育的每一个实例,我深深地感到每一个实例都在向我传递一个看似平常却蕴含深意的教育哲理。

    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先生这样阐述: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时候我们简直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视、发现的过程。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同时要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临场智慧。

    教育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是教育的大忌。正如德国哲人所言: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生命活力与精神灵魂的教育需要耐心、宽容、细心……

    以“慢”的心态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等待长大,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在“慢”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充分的从容和宽容,慢慢地等待孩子的思考与幼稚,慢慢地感受孩子的挫折与成长。老师要拥有足够的童心与细心,慢慢地听孩子讲故事谈理想。同时要学会真诚的欣赏与体验,慢慢地表扬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慢慢地和孩子一起品味纯真的快乐童年。

    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

    我很欣赏书中的这段话:“要把教育当作一件事来做,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一件事也不一定能做好,重要的是尽力去做,而且从具体的小事做起,做一件就是一件。”从今天起,在教学中,我会“慢一点,再慢一点,放慢欣赏的脚步;等一等,再等一等,等到迟来的花开。”

    篇三:教育书籍读后感 篇三

    值此新课改全面推进之际,作为教师的我要怎样才能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主角,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积累,更新,促进自己的发展呢首当其冲的,我认为还是读书。博览群书,就应是我们教师生存的务必之一。

    二十一世纪的来临,预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作为一个教育者,怎样使自己在日新月异的这天,在教育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着实值得思考。要想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合作,学会如何交往,那么教育者本身就就应处在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位,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并将这些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学习《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推荐》这两本书,使我能够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真是受益匪浅。

    例如,在《教育新理念》第一章"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因为我是从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这是一门比较开放的学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又就应具有什么潜力,充当什么主角呢我想:教师就应让学生学会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激发学生用心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和培养学习潜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以及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但一向以来,课堂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品,学生只是这些专利品的代言人。如何让教师"会问"已成为众多人研究的话题。但从课堂改革出发,从培养学生创新潜力的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用心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当前课改的重点之一。

    又如,读了《教育新理念》,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务必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务必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务必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务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仅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篇四:关于教育读后感 篇四

    最近,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爱的教育》。我立马就废寝忘食的拿起来读了。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教育人们怎样做人的好书,内容是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里面有许多小伙伴,虽然有的贫穷,有的富有,有的残疾,有的学习落后,但安利柯从不计较,与他们玩得很开心,并从快乐中得到了教育。

    书中的小人物我都很喜欢,比如仗义善良的卡隆、品学兼优的代洛西、坚强勤奋的斯代第、滑稽的小石匠、杂货店老板的儿子卡罗非和有着非凡毅力与感人孝心的小铁匠玻莱克西……写的都是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教育我们要永远有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我非常喜欢那篇《新老师》,尤其是新老师说的那段话:“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也喜欢我!我不愿意责备和惩罚你们当中的任何人,也相信你们会让我感到欣慰,我会因为有你们这些学生而骄傲!”我希望自己也能遇上像书中那样有爱心的老师。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己沉浸在爱的海洋中。爱是黑暗中的一束阳光,只要你愿意付出,得到的就是惊人的收获。

    篇五:关于教育读后感 篇五

    一口气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乡国之恋……令我不由得被感动。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无不诉说着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教育使爱在升华。

    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爱”的一些思索。爱,是什么?爱,如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但还有的人能感受到朴实的爱、深厚的爱。

    我想《爱的教育》这本好的书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的人。

    篇六:《教育漫话》读后感 篇六

    知道英国教育的人,都被他那绅士教育所感动,《教育漫话》真的是一本很适合我们去阅读_了解洛克的“绅士教育”的方法;去研究_研究洛克的教育思想,学习他的教育方式;去分辨_辩证的看待洛克的教育思想与方法,不断改进。我觉得那些初为人父人母的或者将为人父母的,一定要好好阅读这本书他的这些思想就记录在他的教育著作《教育漫话》之中。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首先谈到的是健康教育,因为“我们要有自己的事业,要得到幸福,必须先有健康的身体;而要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更必须要先有能够忍耐辛劳的强健体魄”。

    ①一般来说,用我们现在的观念来看,应该将德行放在首位,因为德行好坏是我们怎么去评价一个人的成功的先决因素,例如:我们并不会那么计较张海迪的身体或舟舟心智的不完整而否定他们的才能。但是,为什么洛克要这么重视身体的健康呢?其实这是与当时的时代有密切关系的。当时资产阶级正处于上升阶段,他们要经营工商业,要航海、探险,征服殖民地,开辟新的财源,所以体魄不健康是不能够又好又快地完成这些任务的。所以,洛克郑重地提出“人生的幸福有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

    ②为此他根据自己曾做过的专门研究以及一些听到的见过的具体的比较有力的证据来提出了健康教育的具体意见,包括:

    1、避免娇生惯养;

    2、脚的锻炼与冷水浴;

    3、游泳与户外活动;

    4、衣着;

    5、饮食与用餐;

    6、睡眠与卧床;

    7、排便;

    8、用药;

    9、身体保健的规则。

    他建议“绅士应该像笃诚而富足的农民那样去对待自己的子女”

    ③主张“无论夏天还是冬天,儿童都不应穿得太暖”,孩子最好不要戴帽子,应该每天用冷水洗脚,鞋底要薄一些,衣服不要太紧,饮食要清淡而简单,不喝酒或烈性饮料,水果应在饭前吃,按时作息早睡早起,应当睡硬床,排便要定时,生病后用药不要太急。还要补充的是洛克明确指出“我这里所谈的主要是男孩子的教育培养方法,对女孩的教育不完全适用”。

    ④洛克提出的建议与我们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但是也有些是不适用的,例如:洛克以为用餐时间“最好尽可能地不固定”,现代社会认为这样会令胃的消化液分泌紊乱,容易导致肠胃病。当然洛克的这些建议除了锻炼儿童的身体,让其健康成长还有助于锻炼儿童意志。

    篇七:教育书籍读后感 篇七

    今夏有幸阅读了《什么是教育》一书,本书作者思维开阔、观点突出。

    本书作者在书中有诸多阐述,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以下的观点:“哲思活动是绝对自由的存在的特殊表达”,“原初性的哲学思考者享用了通过思考而又超越思考的自由,他们不想在探求包含一切活动的存在本身时,寻找勉强的知识。”

    《什么是教育》一书中的言论丰富且不乏许多闪光的地方,通过阅读这本书,些许体会得以有所心得。每每阅读有关书籍时不免感到只是一遍的阅读是不够的,还有待深入的学习。本书作者有着非同一般的论述,阅读本书不失为提高自己的阅读功底的一大帮助,我想随着工作和生活阅历的不同,读书的感悟定会大有不同,我期待在阅读中有所学习有所收获,以下仅述一些我的读书体会吧。

    我整理了一些书中的言论希望这些论点能够与大家分享。诸如“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又如“教育依赖于精神世界的原初生活,教育不能独立,它要服务于精神生活的传承,这种生活在人们的行为中直接表现出来……”“我们生活在形成习惯的过去之中,不断形成和打破习惯是我们此在生成的坚实基础,没有习惯为底蕴,我们的精神的每一进步将是不可能的。”

    如此等等,我希望通过以上的摘录与分享能够带给大家阅读的兴趣,同时希望这样能有益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多少能我们的工作起到一些有益的作用。

    篇八:教育读后感 篇八

    《爱的教育》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这里有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的侠义之举,有品学兼优的班长代洛西的助人为乐;也有华梯尼的虚荣狭隘,诺琵斯的傲慢无礼;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最让我感动的是老师生病时,主人公去探望他,一间狭小昏暗的小屋子里的一张小床上,躺着他的老师,老师看到他来,很是高兴,但高兴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悲伤,忧愁。老师还说他自己已经半截入土了,能治好是最好,但是如果治不好的话……老师在重病之时还惦记着学校的那些孩子,他问安利柯:“学校还好吧。孩子们怎么样?你们没有我这个老教师,是不是也很好?”安利柯赶紧否认,老师却说:“别说了,别说了,我知道你们不想让我难过。”老师还给他看了墙上的那些照片,都是他以前学生的,可见老师有多么爱他的学生。

    我以后一定要成为像故事里的老师一样的人,无时无刻给予学生们他平常却又特别,不失真挚的爱。


    教育书籍读后感优秀8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2971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防溺水征文优秀9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