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嫦娥奔月的原文及翻译(精选2篇)
  • 嫦娥奔月的原文及翻译(精选2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09-08 20:20:34
  • 移动端:嫦娥奔月的原文及翻译(精选2篇)
  • 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逼无奈吃下了仙药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牛牛范文为您带来了2篇嫦娥奔月的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篇一:嫦娥奔月的原文及翻译 篇一

    文言文

    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姮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翻译

    很久以前,后羿到山中狩猎的时候,在一棵月桂树下遇到嫦娥,于是二人便以月桂树为媒,结为夫妻。

    到了帝尧的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烧焦了庄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没有了食物;同时,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等妖魔鬼怪也开始危害百姓。于是,帝尧命令后羿将凿齿处死在畴华之野,将九婴诛杀于凶水之上,将大风战败于青邱之泽,射掉天上九个太阳,杀死猰貐,将修蛇斩于洞庭,在桑林逮住了封豨。万民欢喜,拥戴尧为天子。

    后来,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逢蒙(后羿的弟子)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便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后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早日回到人间与后羿团聚。

    后羿听说嫦娥奔月的事情之后,痛不欲生。月母为二人的真诚所感动,于是,允许嫦娥每年在八月十五月圆之夜下界与后羿在月桂树下相会。民间传说:若在月桂树下静静倾听,很多人听到后羿与嫦娥的窃窃私语。

    注释

    (1)遂:于是。

    (2)逮:到,及。

    篇二:嫦娥奔月的.原文及翻译 篇二

    嫦娥奔月

    羿①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②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③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注释

    ①羿(y ):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羿射十日的记载。请:求。西王母:仙人名。②姮(h 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 ③斫(zhu ):砍。

    译文

    羿到西王母那里去请求了长生不死药回来,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这药,便飞奔到月宫,并把身子寄托在月宫里,变做了一只蟾蜍,而成为“月精”。

    旧时人们相传,说是月亮里有桂树,有蟾蜍。所以有些异书上还说:月亮里的桂树高有五百丈,下面有一个人,手里常拿一把斧子去砍它,树创随砍随合。这个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因为学仙有了过错,所以贬罚他在这里砍树。

    阅读习题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羿( )请不死之药 ②谪令伐树( )

    ③蟾蜍( )( ) ④常斫之( )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羿请不死之药 ③学仙有过 ②常斫之 ④过故人庄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③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3.翻译句子。

    羿妻姬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

    译文:

    4.在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中,人们幻想的翅膀,就已翱翔于太空,飞腾到月亮上去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个设想被科学创造所实现。1969年7月21日,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你知道这三位宇航员的名字吗?

    5.请你说出两个带“月”字的成语,并造句。

    参考答案:

    1.①y ②zh ③ch n ch ④zhu

    2.C

    3.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这种药,飞奔到了月宫,把身子寄托在月宫里。

    4.阿姆斯特朗 科林斯 奥尔德林

    5.日新月异 日积月累(日月如梭) 造句略


    嫦娥奔月的原文及翻译(精选2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2144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班风口号【经典6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