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技术经济学论文优秀5篇
  • 技术经济学论文优秀5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09-07 20:03:37
  • 移动端:技术经济学论文优秀5篇
  •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5篇技术经济学论文,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篇一:技术经济学论文 篇一

    摘要:针对研究生开设的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课程,具有授课对象拥有一定的工程技术背景知识和小班授课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提出了该课程的五大教学模块、四种教学模式和一种全过程的考评方式,明确了五大教学模块如何采用四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综述了四种教学模式如何进行考评,利于实现理论、实践、创新三方面教学任务的相互协调,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一、引言

    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专业化、综合化发展的产物。自20世纪60年代我国老一辈经济学家创立技术经济学这门学科至今,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涌现了研究电力技术经济学、信息技术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资源技术经济学的文献报道。公路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技术经济问题一直是公路工程界关注的焦点。交通运输部颁布的标准规范中,与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相关的有《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公路工程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编制办法》等,这些标准规范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技术经济学的研究进展保持更新和完善。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课程是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可为研究生提供从事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树立经济分析的思路和思想,使研究生将技术经济学理论融入科研过程中,进而实现科技工作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的有效结合,达到使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必备的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和方法的目的。为实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理论、实践、创新三方面教学任务的相互协调,达到“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智慧启迪”的教学效果,针对研究生开设的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授课内容体系进行合理优化、授课模式进行有效探索、授课效果进行及时追踪等具有现实意义。

    二、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通过分析技术经济学不同分支学科的框架,发现所有这些相邻学科的框架大都遵循“概论——理论———方法———应用”的规则。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具备一定公路工程技术背景知识的研究生,个别选课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工程经济学课程基础知识,而如今的技术经济学研究和应用范畴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有工程经济学的范畴,它把若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融入到实现经济活动目标的行为研究之中,使人们认识到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生产、财务、经济、市场、环境甚至社会等各方面必须视作一个系统、一个整体来考虑,这种复合性的知识更容易激发创新的思维,更有助于实现通过科技创新达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目的。据此,教学过程中概论和理论部分内容可相对弱化,突出技术经济学研究方法及其在公路工程领域的应用;在安排授课内容时,以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为主线,设置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基础、公路工程决策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设计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施工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和运营维护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五大教学模块。第一模块“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基础”,包括技术经济学的若干基本概念,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任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等,建立课程教与学的框架。第二模块“公路工程决策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包括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涉及的投资估算编制、经济费用效益分析、财务评价等的步骤和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重点突出交通量预测、运输成本的确定、报表的编制、指标的选择与计算等内容。第三模块“公路工程设计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包括设计方案比选方法、限额设计方法、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清单预算价的编制、投标报价的编制、公路工程建设交易方式的选择、标段划分等内容,突出公路工程技术与经济问题在设计阶段的融合,将本科阶段学习的碎片化知识点整合、理顺。第四模块“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包括施工方案技术经济比选方法、机械设备更新比选、工程款计量支付、工程结算与决算,从建设管理方角度突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与经济问题,掌握现行部颁及省颁的相关规范、标准的内容及其实施效果。第五模块“公路工程运营维护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包括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公路养护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等内容,突出各部分内容现状的介绍,抛砖引玉,使学生了解在哪些方面还可以做进一步的研究,如公路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方法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大数据背景下公路养护决策方案的制定、公路养护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等。需要注意的是,公路工程技术经济领域的研究内容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相应的规范、规定、标准不断地推陈出新,如“营改增”、新定额和编制办法、PPP建设管理模式等,因此授课内容需要据此与时俱进,实时更新,使学生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更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研究生教学与本科生教学不同:一是小班制,利于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二是研究生学习主动性强、思维活跃,掌握了本专业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更能从工程实际出发思考和探索与技术相关的经济问题。因此,基于公路基本建设程序设计教学内容更有利于知识的传递,针对上述教学模块知识点丰富、内容宽泛的特点,需从多样化教学模式角度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课堂教学

    上述优化后的教学内容中,第一模块需要完全采用课堂教学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他模块则是以课堂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多媒体课件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手段,可以进行大容量的信息交流、方便快捷的信息传输和准确清晰的信息呈现,与黑板有机结合,配合教师富有感召力的语言与表情艺术,适时恰当的启发技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推荐专业期刊、网站,鼓励学生阅读学术专著,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此外,邀请企业相关人士进入课堂进行专题讲座,点评学生的实践成果,增进互动交流,也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案例教学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那么案例教学可以达到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是谋求工程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的一门学科,案例教学模式是课程自身特点决定的。优化后的教学内容中,第二、三和四模块以案例模式教学效果最佳。本文所说的案例教学是指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以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理念,通过课堂教学讲思路、讲要点和知识体系,再以工程实例为依托,理解和深化理论知识[6]。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身临其境地主动参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第二模块教学内容中的经济评价为例,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讲授公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内容、方法、步骤等理论知识,教师将实体工程经济评价报告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出做经济评价的工程背景信息并传递给学生,指导学生熟悉工程背景,按照所学理论知识采用计算机辅助的方式完成该工程实例的经济评价。由于这类型的工程实例较多,教师可以同时布置多个公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案例,也可以是同一公路工程项目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还可以既涉及新建工程也涉及改扩建工程的案例,由3—5名学生的小组分组完成同一案例,不同小组之间针对相同的理论知识应用问题可以相互交流,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将经济评价中涉及的诸多知识点串联起来,也可以培养学生使用工具软件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体会如何从经济角度评价工程技术方案。

    (三)小组讨论式教学

    面向研究生开设的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教学过程应树立以教为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小组讨论式教学可以是与第二、三和四模块的案例教学相互结合,学生分组做工程实例案例分析后,小组之间相互讨论确定最佳方案或是通过讨论归纳总结理论方法的特点;也可以是针对第五模块的教学内容,布置不同的讨论主题,明确各主题的要点,学生分组收集资料或老师提供资料,组内研读资料,选出小组代表发言,营造自由讨论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参与讨论,达到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目的。以第五模块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将该模块内容分为三个主题,分别是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方法与评价现状、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公路养护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形成三个小组,老师提供给各小组讨论资料,并明示学生还可以搜集更多的相关资料,提出各主题需要研究的要点内容,并要求各小组以多媒体形式汇报成果;各小组代表汇报的过程,也是其他小组成员学习的过程,此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提问,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这一过程可以使多个主题的教学内容同时进行,在有限的课时完成更多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现该主题尚未解决的问题,为其创新能力的发挥找到了素材、提供了空间。

    (四)个体演讲

    本课程设计的个体演讲教学模式是对课程内容的提炼、体会和总结,由在前几个教学模式中尚未上台演讲过的学生来完成,演讲主题是关于如何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贯彻技术经济分析的思想,学生需要从公路建设不同参与方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看似是一个新问题,其实质还是需要对所学各模块内容加以灵活应用。做这一主题演讲的学生在准备过程中更有代入感,能够使学生深入思考理论与现实的结合问题,课程结束时又恰好是研究生论文即将开题的时段,更利于创新能力的启蒙和培养。

    四、改革考评方式

    合理的考评方式是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在第一节课时就应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正确认识并重视该课程的学习。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该课程理论性强,与现实结合紧密,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又需要评判学生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对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考核。根据上述教学模块和教学模式,学习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考核可各占50%左右。课堂教学根据出勤和课堂参与度(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课堂讨论等)进行考评。案例教学根据学生参与的工作内容、结果及所做案例的成果质量和效果等进行小组考评,同一小组成员的成绩可相同或不同。小组讨论式教学根据小组讨论成果、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发言质量进行考评,同一小组各成员的成绩可相同或不同。个体演讲教学根据学生的素材搜集整理情况、调研情况和是否具有独到见解进行考评。期末考试可设计一部分具有固定答案的题目,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应用程度;再设计一部分无固定答案,具有发散思维的题目,考核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结语

    公路交通项目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角度进行考量,从技术和经济角度的分析是其关键的内容之一,针对研究生开设的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课程对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公路交通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深化该课程教学改革为目标,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宗旨,优化整合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教学内容,研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最佳教学模式,设计科学合理的考评方式,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星星,李平。国内技术经济学研究前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1):156-161.

    [2]徐斌,喻德华。技术经济学近二十年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3):153-156.

    [3]王宏伟。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述评[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1:152-160.

    [4]樊瑜,赵世强,张宏,张丽。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3):3-7.

    [5]夏伟怀。深化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106-108.

    [6]席新明,朱瑞祥,贺喜盈。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2(2):55-58.

    篇二:技术经济学论文 篇二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投资指标受工程布置型式的影响,而工程布置型式取决于天然河流开发条件和地貌、地形、地质等条件,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对多种技术可行方案进行比选,才能实现水利水电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技术经济;水电站

    1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工程地处___内某河流上游干流河段,电站厂址位于坝址下游约14km处。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导流兼泄洪洞、发电引水系统、电站厂房、尾水建筑物等主要建筑物组成。最大坝高40多m,装机容量200MW,保证出力13.2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6.04亿kWh。该工程规模属中型,工程等别为III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

    2厂房比选方案拟定

    电站厂房区域均为山梁,相对高差150~300m,厂房区地表出露的岩性为第四系崩坡积块石、碎石土,岩体岩性主要为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混合岩夹片麻岩、花岗岩脉等,地质条件相对较稳定。根据本工程枢纽总体布置方案,考虑充分利用水头及适合布置厂房的地形、地质条件,选择地面厂址和地下厂址来做厂址比选论证,从中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最优的厂址方案。厂址选定后,再对厂房内部布置结构进行比选,选定最优的布置型式。

    3厂址比选

    3.1地面厂址比选

    根据综合电站开发条件,结合厂区地貌、地形因素,厂址有3个方案可选择。方案1选择在位于主河流与某洪沟交汇口上游700m处天然河道的左岸岸边,利用河道布置尾水渠;厂址方案2选择在位于主河流与某洪沟交汇口处左岸,利用天然河道布置尾水渠,该方案需要对洪沟的洪水进行导洪处理,设置厂房防洪建筑物;方案3位于洪沟内,离沟口向里200m处。

    3.2地面与地下厂址比选

    根据该电站厂房区域地形、地质及电站调压井等特点,布置了电站的地下厂房方案。电站的调压井位于枢纽下游约10km左岸山体内,选择的地下厂房方案布置在调压井下游约100m的山体内,采用竖井连接,地下厂房发电机层高程约821,厂房顶拱高程约846,上覆盖岩体厚度为190~230m,侧覆岩体最小达170m,各项条件从技术上都能满足工程要求。地下厂房厂址方案和地面厂址方案3的发电水头、装机规模及发电量等指标均完全相同,而且调压井之前建筑物也相同。该区域修建地面及地下厂房均没有制约因素,从技术上都是可行的。地下厂房布置不受边坡及洪水影响,地下洞室群施工受气候影响较小,尤其是冬季的开挖和混凝土施工,但地下厂房总工期比地面厂房多2个月。地下厂房受恶劣的气候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对环境的破坏较小,因此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地下厂址方案作为推荐方案。

    4地下洞室群布置型式比选

    根据设备及主变布置不同,本电站选定3个洞室群布置方案比选,方案1为主变压器布置在主厂房端头,地下GIS室布置在主变室上层,主变室、主厂房、副厂房呈一字型布置;方案2为主变洞室布置在主机洞下游侧洞室中,地下GIS室布置在主变洞室上层,通过母线洞与主厂房连接,主机洞、主变洞、尾水闸门洞3洞室平行布置;方案3为主变布置在主厂房端头,与方案1相同,中控室及GIS室均布置在地面上,通过电缆竖井连接。以上布置型式均为国内地下厂房设计中的3种经典的布置方案,也是最为常见的3种布置方案。

    5厂房比选结论

    经过地面厂址比选、地下与地面比选、地下布置型式的技术经济比选,最终选择地下厂址处的一字型布置为最优布置方案,其优点有3方面。

    (1)在地形、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一般来讲地面厂房比地下厂房在投资上要省,但是在河谷落差较大,山坡较陡峻的地方,修建地面厂房往往会存在巨大的开挖量,经济上不合理,选择地下厂房会节省投资。

    (2)有些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存在高陡边坡,又有危岩体要处理,往往边坡处理投资较大,地下厂房在投资和运行安全上优于地面厂房。

    (3)地下厂房在布置上,3洞室平行布置是最多的,采用一字布置有时为最省的投资方案。

    6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投资指标受工程布置型式的影响,而工程布置型式取决于天然河流开发条件和地貌、地形、地质等条件,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对多种技术可行方案进行比选,才能实现水利水电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篇三:技术经济学论文 篇三

    摘要:电力企业开展技改大修工作的目的是提高电力系统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电网运行的经济性以及电网供电质量,为用户提供可靠、安全的电能,最终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电力企业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电网的技改大修工作,如何提高技改大修工作的施工质量,切实达到项目实施的目标并且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这就需要对技改大修项目进行有效的技术经济管理。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对提高电力企业技改大修项目经济管理工作的措施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技改大修项目;技术经济管理;不足;措施

    电力企业加强技改大修项目的技术经济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能够遏制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促进各部门正确运用权力,对项目进行科学管理,提高项目的公信度和透明度;能够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履行各自职责,在施工过程中良好的衔接配合,保证工期,保障质量;能够在立项到竣工的全过程中不断督促各参与单位加强管理,提高责任意识,健全制度,科学管理以及规范运作;能够提高企业实施技改大修工作的经济效益。

    一、技改大修项目技术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和计划编制及执行方面存在的不足。资本性收支预算编制全面性不足,不能充分考虑非常规资本性之处,当年预算和计划的完成率较低;技改大修项目资金跨年使用问题比较突出,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制度;二级机构对主管部门指令性技改大修项目的履行不够严格,存在自行改变资金投向以及增加施工项目的问题。

    (2)工程管理执行不到位。虽然技改大修项目的管理制度严格,但执行效果不好。技改大修项目存在应集中招投标而未实行招标的行为;工程监理制、工程合同制等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项目合同签订不规范、合同条款内容表述不清晰,合同执行不到位;工程造价管理不严,甚至一些技改大修项目概(预)算管理环节缺失。

    (3)财务管理及成本核算不严谨。技改工程中设备停用期间,折旧未停止,虚增企业成本。技改工程的财务竣工决算办理不及时,资产入账手续不全;大修工程存在先办理结算,后施工情况;结算成本存在施工成本发票缺失,导致税务风险的发生。

    二、加强电力企业技改大修项目技术经济管理的具体内容

    对项目技术经济管理应该贯穿项目的全过程,包括从项目立项开始,到接下来的下达计划、设计、招投标、办理合同、施工组织、验收、结算、决算一系列具体阶段,通过对以上结算的过程控制来实现技改大修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1)项目规划与立项阶段:应该合理对实施技改大修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价,综合以上三方面的结果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进行考虑;确定立项之后要合理地评测项目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之上详细测算项目总体投资规模,通过科学的方法判断项目的规划和立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项目的规划和立项阶段的技术经济管理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项目是否具有开展的必要性,明确了投资规模和未来要达到的目标。

    (2)设计阶段:在项目的设计阶段进行技术经济管理的首要目标是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经济性,因此,设计阶段必须全面贯彻并执行国家和省公司执行的标准、规范以及技术条例,在此基础之上要结合电力系统设计要求、运行规程、公司技改工作要求并充分考虑事故预防措施,确保在设计阶段严格执行电力建设的预算管理以及定额和单价管理,此外,还必须考虑具有科学性和经济性的先进技术的使用,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体现设计阶段工作的重要性,保障项目的科学性和经济性,使企业的投资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招投标阶段:招投标阶段进行技术经济管理主要的目标是确保招投标各个环节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真实性以及有效性,杜绝在招投标环节中存在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确保招投标各个阶段的公开性、公正性和公平性,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企业利益不受损失,确保符合设计阶段对于设备技术以及经济指标的要求得以实现,确保最终中标的厂家为项目提供优质的设备,为项目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保障项目的经济效益。

    (4)材料及设备的管理: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建立设备及材料的有效管理制度,通过技术经济指标检验到场的材料及设备在质量和数量方面是否与招标文件要求相一致,同时对材料及设备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控制材料和设备的领用和使用情况,确保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材料及设备管理工作的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实现账物相符。同时,材料和设备的管理还涉及到废弃材料以及施工中拆除物资的回收工作,以及监督材料和设备的有效使用,通过以上全过程的动态管理,确保了材料和设备的有效节约使用,为项目创造经济效益。

    (5)工程竣工:在工程竣工阶段进行技术经济管理主要是检查施工中建设的各个环节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满足电力系统施工的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评价完成项目运行的可靠性以及是否对现有设备运行造成影响。竣工阶段的技术经济管理是评价项目实施是否达到立项要求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此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具备提高建设质量、缩短建设工期、减低施工成本等先进指标的唯一方法,通过指标评价也能够反映出施工过程中是否做好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施工要求,也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检验,一定程度上监督施工单位在竣工阶段做好资料的记录整理和归档工作。

    三、结束语

    通过实施有效的经济经济管理,电力企业能够严格把控技改大修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得项目实施从立项开始直至竣工投入运行都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最大程度上确保企业投资不受损失,提高了投资的回报率,有助于企业不断打造精品工程,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作者详细地梳理了技改大修项目技术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希望对公司技术经济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四:技术经济学论文 篇四

    在技术经济理论研究中,资源技术经济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指导人类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资源技术经济学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资源技术经济学的相关概述、资源技术经济方法论、资源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分支以及资源技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一、资源技术经济学的相关概述

    (一)资源技术经济学的定义

    资源技术经济学主要是研究资源技术和经济之间辩证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事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评价并规划人类特定资源系统,并采用各种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的一门科学。资源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主要是研究资源开发利用中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领另外也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学科。资源技术经济学研究具有系统性、综合性、预测性、统一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对于解决日益复杂的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资源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资源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在资源开发利用的生产实践中,通过经济和技术的最佳结合而采取最佳的技术方案,从而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果和社会综合效益的全面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会进行经济技术方面的规划、计算、分析和决策等。总的来说,资源技术经济学就是研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查理技术因素发展和运用经济效果的规律性。

    (三)资源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根据我国当前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情况,资源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经济研究、资源规划技术经济研究、加强资源技术经济宏观和微观方面的研究、加强资源技术经济应用方面的研究、深入进行资源技术经济基本概念、指标体系和基本数据的研究以及资源技术经济政策和保护的研究这六大方面的内容。

    二、资源技术经济方法论

    资源技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应当既具有定性分析,又具有定量分析的特点,其中的政策模拟、价值分析和政治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分析属于定性分析,而系统分析方法、优化规划法、投入产出法和数学模型等方法都属于定量分析方法。资源技术经济学方法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为:基础方法和基本方法,下面是对二者的详细介绍。

    (一)资源技术经济学的基础方法

    到目前为止,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有上百种,但是对这些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主要有效益评价法、系统综合法和方案选优法这三种。这三种方法都比较直接简练,而且主体比较明确。对资源技术经济进行分析主要是为了估计和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也是为了获得资源开发利用能够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的途径。

    (二)资源技术经济学的方法体系

    资源技术经济学的方法不是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方法,而是为了分析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问题,通过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服务技术研究和开发项目的建设。资源技术经济学的方法体系主要有状况调查法、未来推断法、方案创优法、效益评价法、方案选优法、不确定分析法、因素分离法和系统综合法这八大类,每种方法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各不相同,而且各自具有自身的优缺点,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资源评价法、敏感性分析法以及ABC分析法等,在使用中应当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选择最适用的方法。

    三、资源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分支

    资源技术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相当广泛,由于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不同,使资源技术经济学产生了很多分支学科,例如社会资源技术经济学、经济资源技术经济学和自然资源技术经济学等属于资源系统构成所分的学科,而水资源技术经济学、生物资源技术经济学、气候资源技术经济学和土地资源技术经济学等则是按照自然资源系统的构成进行划分的。每种资源根据其构成情况还能够分为很多技术经济问题,例如生物资源技术经济学可以分为水生物资源技术经济、家禽家畜资源技术经济、野生动物资源技术分析、森林资源技术经济以及微生物资源技术经济等多类技术经济问题;谁资源技术经济学又可以分为地表水资源技术经济和抵消水资源技术经济这两大类技术经济问题。由此可见,资源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分支众多。

    四、资源技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一)研究解决资源开发利用实践提出的课题

    在今后,随着知识的进步,资源经济学会研究解决资源开发利用实践提出的客体,例如资源开发利用的资金投入规模问题、速度和效益问题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等多方面的课题,从而更好解决资源开采利用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学科基本理论的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今后资源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会日益系统化,对方法论的研究会更加深入,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理论来丰富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对于具体的方法,要善于运用数学模型来分析研究对象;对于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在今后还要进一步拓宽,并研究资源保护的技术性和经济性、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的协调、资源技术进步的度量、方向、途径以及应用等各方面的问题。

    (三)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资源技术经济学

    我国的资源技术经济学理论是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中产生并发扎起来的,是我国自己创立的经济学的一门新的学科分支,在今后应当加强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不断吸收信息论、控制论、现代工程技术和经济方法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不断建立其具有我国特色的资源技术经济学体系,为我国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作出更多贡献。

    五、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今后会加大对资源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力度,研究的内容会日益丰富,研究方法会日益多样化,从而更好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各种难题,同时有利于进行科学决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的提高,进而更好指导实践活动,促进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一致发展。

    篇五:技术经济学论文 篇五

    在当前全球变暖越演越烈的情况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的主要经济发展方式,以此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也是对人体健康的保护。低碳环境带来的不仅是低污染生产,还能够减少排放,避免大量污染环境的物质排入到水流、土地、大气中,进一步对被人体吸收,导致大量疾病的滋生。因此,应当加大低碳经济的发展力度,并且对其中的技术经济范式以及发展路径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技术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上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该发展的模式核心内容主要是在当前市场相关机制的基础上来进行制度的创新以及制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得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不断地提高技术效能、减少资源使用,同时研究出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相应技术,使得绝大部分工业生产都能够走向低排放、低能耗的生产模式。而有着低排放、低能效效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会伴随着新的节能技术、增效技术、减排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只有在大量新型技术的带动下,并以创新的低碳技术作为指引,才能够不断推动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

    二、目前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企业在低碳技术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成功,有些低碳产品甚至达到了中世界先进水平,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新能源行业。比如,截止到2015年我国已经有82台超超临界机组在网运行,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领先地位。除此之外,在世界范围内,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增长量也处于领先地位,2013年,风电机组增长量已经高于1600万千瓦;2015年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10000万千瓦,同比增长1474万千瓦,增长率达到了25%。除此之外,我国是世界范围内出口光伏组件最多的国家,全球有接近40%的光伏产品来自于我国。此外,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占世界总产量的70%,约95%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技术为中国公司持有;中国企业生产出了全球首款单次充电可行驶400公里、并可容纳5位乘客的纯电动轿车;中国水泥余热发电效率世界领先,已开始向国外出口技术和设备。由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编制的《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指出我国近期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产业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为:清洁煤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新能源规模发电等。中国在低碳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中国的低碳技术发展仍然令人担忧。因为我们的技术仍以中低端为主。

    1、风力发电技术虽然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新能源行业,已具有1.5MW以下风机的整机生产能力,但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如轴承、变流器、控制系统、齿轮箱等的生产技术难关却迟迟未能攻克。

    2、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一直是一大技术难题,其中重要原因是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水平较低,没有先进的电网调控和调度技术。3.在发展清洁煤技术方面,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相关项目刚刚启动,关键部件尚不能国产。在中国,常规火电站的投资约为每千瓦5000元人民币,而IGCC示范电站高达每千瓦1万余元,比常规火电站高出1倍多。

    三、我国低碳经济下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

    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人口数量位居全球第一,但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却并不符合人口需求,生态环境也较为薄弱,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目前我国还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时期,面临着减小贫富差距、大力发展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等多个不同层面的重要工作同时发展,这导致我国要推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得更加困难。也正是由于我国的国情较为特殊,因此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应当从国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吸取能为我国所用的精华,从我国所特有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1、对低碳技术研发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不断完善我国的低碳技术开发政策,加强相关的政策以及制度,并且对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企业,予以大量的资金支持。①部分新型的能源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极其难以攻克的问题,而如果仅仅只依靠企业独立进行研发,必然是极其困难的,因此,政府必须要帮助企业在一方面加强与国际先进能源技术的合作以及交流,从而为我国新型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②国家应当在涉及到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上,加大对低碳建设的力度,例如智能电网等,大量低碳技术应用在基础建设上,能够为国家节省资源和资金,减少排放。③国家应当扶助进行尖端领域的技术研究工作,使得我国的低碳技术能够不断的进步,不仅快速与国际尖端技术接轨,未来还要努力超越国际平均水平,例如在风力发电机上的相关核心技术等。④严格制定相应的低碳技术制度,以及战略规划,引导低碳技术的正确发展,避免盲目发展的现象出现,同时,低碳技术的发展方向应当由国家来予以规划;⑤国家建立起相应的低碳经济发展扶持基金会,以此来帮助我国企业低碳技术的发展。

    2、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企业需要进行低碳技术方面的创新,如若不然,企业将在低碳经济发展大趋势下失去市场竞争力。首先,企业应该转变营销理念以及传统的盈利模式,在制定短期目标的同时,还需要制定长期目标,总体大方向应该是发展低碳技术,通过低碳技术的应用,以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真正的实现发展模式与技术平衡;其次,企业需要与政府、机构以及其他企业加强交流沟通,展开密切合作,以此分散低碳技术研发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各项风险。由于低碳技术本身并不成熟,有很多低碳技术还只是停留在概念阶段,企业研发过程中需要承受非常大人力、物力等压力,如果企业单打独斗显然成功的可能性并不高,所以企业需要与政府、科学研究机构等展开合作,以此规避风险;最后,可以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现如今,技术发展也逐渐实现了全球化,我国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技术贸易来着获得先进低碳技术,而后再依据我国国情消化吸收,与此同时国家还应该做好专利产权保护工作。

    3、对于科研机构来说,应该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与企业进行合作,以此得到研发资金。科研机构低碳技术研发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方面:提升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核电技术、输配电技术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大力研发,真正的促进我国低碳技术发展,融入到各行各业中。另外,科研机构还需要做好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即必须将研发成功的低碳技术推入到市场中,真正的将技术转变为生产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技术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生产技术发展的主流,这也是生产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在当前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的潮流中,我国应当加快与国际水平接轨的速度,扩大低碳生产技术在我国生产行业的覆盖范围,将更多技术应用到生产中,促使低碳经济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国栋,杨志。低碳经济[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2]黄栋。低碳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J]。中国科技论坛。2010(02)。

    [3]孙滔。低碳技术低碳经济的核心竞争力[J]。河南科技,2010(08)。


    技术经济学论文优秀5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2136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离婚协议书【最新8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