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优秀8篇)
  • 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优秀8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08-21 19:28:50
  • 移动端: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优秀8篇)
  •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8篇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篇一: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的新颖构思

    3、抓住作者重点介绍丽四方街的景物特征,感受它的魅力所在。(重点)

    4、体会作者化身一滴水经过丽,介绍丽的新颖构思。(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因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聚的地方。作者阿来以一滴水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去游览这座古城,更增添了一份新奇的美感。今天就让我们来赏读这篇佳作。

    二、作者简介

    三、关于丽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1、文章标题有什么意义?

    一滴水实际上是指作者自己。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历丽,向人们介绍丽这座古城。

    2、文章标题中“经过丽”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具体体现是,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我成水车转轮慢慢升高,看到了古城”,“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我穿过一道又一道小桥”,“我经过—————经过—————经过—————经过—————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黄昏时,三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中”,“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黎明时,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边,跃入流,奔向大海。”这些语句实际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可见文章的内容是按作者的游踪来安排的。

    3、再读课文,画出文中重点词句,搞清作者在文中介绍了丽哪些景观?作者介绍了丽的四方街。

    五、课文精读

    1、文章的这一滴水在形体上有什么变化?

    开始是玉龙雪山上的一片雪,又化成冰成为冰川的一部分,然后融化成一滴水。作者开始交代一滴水的来源,实际上是介绍丽源头及地理位置——————玉龙雪山

    2、这一滴水到丽经历了哪些曲折?

    先是玉龙雪山顶上的形体的演变,再是奔入丽却跌入水洞中,经历漫长黑暗与等待才冒出来,后又经历水车上的眺望和玉河中的徘徊,最终来到丽,穿行于最美丽的四方街。

    3、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怎样介绍四方街的?作者在文中对它进行了三处介绍。

    一是第三自然段,简单介绍了四方街的历史沿革,因徐霞客扬名天下。二是第十自然段,作者化作一滴水在水车上眺望,苍劲的老柏树,重重房屋,蜿蜒老街,自然美丽。三是第十三,十四自然段具体而详细的介绍,有银器小店,玉器店,字画店,纳西人家以及黄昏时的茶楼酒吧,喧哗的夜景,等等。

    4、第8段有什么作用?

    5、第13段中作者为什么介绍东巴文的水字?

    6、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安排时间这一线索的?

    7、作者为什么让自己化作一滴水游历丽?

    8、我们能否以其他身份介绍自己曾游览的地方?

    六、据以上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2):写自己是玉龙雪山的雪化成一滴水。

    第二部分(3———15):具体介绍自己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的经过,重点是四方街。

    七、拓展延伸

    八、教学后记

    篇二: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二

    《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2、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感知文章大意。

    3、感受语言之美,学习寓情于景的手法。

    4、体会作者寄情于奇山异水的高雅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2、细心品味,感悟文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主旨和寓情于景的写法。

    2、赏析骈文特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创意:

    以读代讲通“文意”,自主学习明“文技”;熟练背诵蕴“文气”,合作探究悟“文趣”。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本单元我们跟随郦道元欣赏了三峡的迤逦风光,在陶弘景的笔下,我们感受到了山川之美,与大文豪苏轼,享受了月夜的空明澄澈,今天让我们再回到1500年前,同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一起走进富春江,去感受那里的奇山异水,去体察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

    (板书课题)

    二、课前准备,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缥(piǎo)  湍(tuān)  轩(xuān)  邈(miǎo)  泠(líng)

    嘤(yīng)  鸢(yuān)  窥(kuī)  柯(kē)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理解、认记,可以让学生大声读一读,动手写一写。

    三、以读代讲通“文意”

    1、朗读课文

    要求: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注意语气,突出重音,节奏鲜明,速度稍缓。老师可做朗读指导与示范。

    2、疏通文意

    (1)自主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难懂的词语,由教师提问或者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答。

    积累常用实词:俱:全,都。许:余。绝:极顶。湍,急流。甚,胜过,超过。

    激:冲击,冲刷。犹:犹如,如同。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弄不懂的问题,通过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相互质疑解答。

    (3)课堂交流,翻译全文,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要把朗读贯穿课堂始终,引导学生感知文意,感受音韵美。疏通文意不再逐字解释,而应该放手给学生,自己读顺,对于疑难问题,老师适时指导点拨,学生做知识总结积累。)

    四、自主学习明“文技”

    此环节采用的方法是引领学生回忆《三峡》,然后利用板书引导学生自我阅读并填补图示,完成课文结构的学习。

    引导学生抓关键语句思考:

    1、从富阳至桐庐的景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写)

    2、本文重点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异水”和“奇山”(分写)

    由此感受本文整齐、严谨的结构,品味结构美。

    3、作者是如何表现富春江之美的?

    ①学习第二段。从水清、水急的角度感受水之异。

    ②学习第三段。从形、声、色的角度感受山之奇。

    品味本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③齐读课文体会本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千丈见底水之(清)  (异)水  猛浪若奔水之(急)

    负势轩邈山之(形)  (奇)山

    泉鸟蝉猿山之(音)  横柯疏条  山之(色)

    提问:为何先写水再写山?

    明确:由近到远,此刻作者是坐在船上欣赏富春江的景色。

    提问:这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尝试用如下句式概括。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好一处不同寻常的水啊,你看____________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好一处不同寻常的山啊,你看____________

    用文中的句子先填空,例如:

    好一处不寻常的水啊,你看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好一处不寻常的水啊,你看极端神剑,猛浪若奔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学生合作探究,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吴均笔下的山水,不仅有形有色,还有声。看似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却是一种幽静美妙、和谐悦耳的天籁。山间自然音响,既反衬山间的静寂,又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生命的欢乐律动。

    提问:文章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小组合作探究,请代表起来发言。

    1、抓住了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奇山异水”。

    2、按地点转移,由近及远的顺序写:从流飘荡,俯视碧水,仰观青山。

    3、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描写对象形象鲜明,富于生机: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夸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对偶);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拟人);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对偶)……

    4、详写山,略写水。疏密有分,轻重有度。

    (设计意图: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此环节就是强调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熟练背诵蕴“文气”

    篇三: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三

    一、学习目标

    1、围绕“望”,表现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2、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3、青年杜甫的豪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

    柳宗元带我们领略了小石潭的凄寒幽静,吴功正带我们欣赏了阿里山的静谧神奇,马信德带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瑰丽奇特。今天我们再请古代的一位诗人带我们去一个地方。

    板书:望岳 唐 杜甫

    (二)围绕“望”,理解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1、去哪里呀?你从何得知? 泰山。 从 “岳”“岱宗”“齐鲁”得知

    补充资料: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

    《望岳》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

    2、泰山景色如何呢?我们一起透过杜甫的一个动作“望”来欣赏泰山的景色。请同学们先一起大声朗读诗歌,思考杜甫从第一句实际上一直望到哪里。

    (1)描绘泰山景色。 也即首联、颔联、颈联。

    (2)想象登顶感受和望到的景象。

    3、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们任选一联说一说。

    (1)首联: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这是远望。

    “青未了”

    (2)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这是近望。

    “钟”:聚集,宠爱、钟爱,既写出神奇秀丽,又写出诗人的喜爱赞叹之情。

    “割”:阴暗对照之明显,阳光像一把刀一样有力地把阴暗隔开,突出泰山的巍峨高大。

    (3)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巢的傍晚景象。这是细望。

    “层云生而荡胸,鸟儿归而入眼”

    (三)名句赏析

    1、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个愿望。杜甫的愿望是什么?

    我还没有登上山顶景色就如此神奇美丽了,如果我登上了最高峰呢?一览众山小。

    2、请你想象登上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景象和感受。

    3、登上绝顶眼界变宽了,心胸开阔了,登上绝顶才能欣赏到绝美的风景,这是身在低处的人永远无法体验到的。所以孔子登上了东山就认为鲁国很小,登上泰山胸怀竟然博大得认为天下都很小。林则徐更说过“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4、这句话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它告诉我们: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不但望得远,而且可以雄视一切,包举天下。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更大胜利。

    (四)了解青年杜甫

    1、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乐观向上,满怀建功立业,意气风发,信心满怀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杨雄敌,诗看子建亲。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青年的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发展到最富庶的时期,他家境优越,诗才横溢,因此意气风发,信心满怀,渴望着建功立业。

    3、过了二十年左右,47岁的杜甫在首都长安又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破败,荒凉,萧条

    4、我们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年杜甫?

    愁苦,焦虑 忧国忧民,流泪的,感伤的,饱经风霜的。

    5、国家的苦难,人生的坎坷,生活的艰苦可以磨掉杜甫的意气风发,磨掉杜甫的骄狂,使他的诗歌风格由雄豪而变沉郁,却始终磨不掉青年时期立下的志向,磨不掉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乃至困顿至极的他竟然能发出使人震撼的呼喊……

    这就是被后人尊奉为诗中圣人的杜甫。

    板书

    望岳

    首联:绵延不绝、树木葱郁 远望

    描绘泰山景色 颔联: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近望

    颈联:云涌云翻、鸟儿归巢 细望

    想象登顶感受 尾联:一览众山小

    豪情勃发、壮志满怀的青年杜甫 雄豪

    满头白发、忧愁感伤、饱经风霜、忧国忧民的中年杜甫 沉郁

    篇四: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四

    《短文二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注重整体感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参考注释和工具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

    2、从叙事写景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答谢中书书》: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记承天寺夜游》: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

    【重点和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作品内容,领悟作者发现美、欣赏美的情怀。

    难点:反复诵读,体味语言之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课外资料延伸法

    【课前准备】陶弘景及苏轼的生平资料、承天寺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位文人在赞羡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的却并不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绘的山川之美。

    二、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幼有异慧,年四五岁即以荻为笔在灰中学书,读书万卷,未及弱冠,齐高帝即引为诸王侍读。后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因梁武帝早年与之游,即位后,逢有朝廷吉凶征兆等大事,常前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好神仙之术,爱山水。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诗文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三、文本链接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混浊,他遁逊山林,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描画山水昭示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四、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两三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地朗读。

    3、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如遇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

    夕日欲颓: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3)全班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4、背诵课文。

    (1)自由竞背。

    在四人小组内互相检查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本文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试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运用对偶、排比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将描绘的山水之美写得清丽自然,毫无堆砌雕琢的弊病。

    2、深化:找出文中你所喜爱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3、拓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历代诗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诗句,请大家相互交流收集的诗句,并试简评诗句特色。

    4、《答谢中书书》首句总领全文,概括古今高雅之士的情怀。纲举则目张,中间部分承前文具体描写山川之美,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从仰视、俯视、平眺的视觉角度,从色彩,从四时,从晨昏,从动静,从听觉等角度展开,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去诠释自然景物绮丽的风光,展现出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卷。而最后一句则以感慨收束,自比先贤,怡情山水,自得其乐。

    六、探究升华

    描写讴歌自然之美的作品浩如烟海,但像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这样短小简约、字精意达的却并不多见,我们应学习他不作繁文、惜墨如金的写作态度。

    七、文章脉络

    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垫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八、写作特点

    1、描写细致。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描写自然景物时,扣住最能表现景色特征的时间——早、晚来描绘。在旭日东升、晨雾将散的一片寂静里,山林中呈现一片猿鸟争鸣的欢腾景象。“乱”字写出了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使整个山林充满着勃勃生机。夕阳将要落山时分,余晖照映着水面,层层粼波之中,不断有鱼儿从水中争相跃起。“竞”字写出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场景。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鸣一跃,构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立体流动画面。

    2、抒写奇美。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展现了多种“美”。一是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二是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四是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九、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见过月亮,也沐浴过它的清辉。在古代,月亮是人们寄托情思、抒发情感的物象。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有关月亮的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才闻名于世,而他的成就。他在欧阳修去世后,成为宋朝文坛领袖。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方面均有骄人的成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

    三、文本链接

    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由于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因此,利用夜晚赏月排遣心中的苦闷,故作者借景抒情写了此文,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画出生字词,注意句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两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如遇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文言词语。

    ①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③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3)全班讨论,落实翻译。

    (4)竞背课文。

    (5)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文中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这十八字写景,有何妙处?

    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使读者如见其景:月朗庭空,竹柏弄影,创造了一个明净幽闲的境界。作者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明月经常有,美景亦常在,但人物心情不同,欣赏景物的感受也不同。作者当时与张怀民俱贬官黄州,虽任团练副使,却无实权,实在是一个闲人。作者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心境肯定不会如意,但是作者却能从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豁达宽广的胸襟。

    4、《答谢中书书》与本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现加以分析。

    《答谢中书书》一文作者是个隐士,寄情于山水之中,文章中流露出的是对山水的喜爱欣赏之情与无人能同赏的些微怅惘。本文却是作者贬官之后作的,不免有对自己宦海浮沉的悲凉、失意、惆怅和愤懑之情,但同时也有善于自我排遣的豁达态度。

    六、探究升华

    山川、清流、明月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也是无数文学家们不遗余力地歌颂和吟赏的对象,不论是得意或失意之人,仿佛只要回归到了山水中,与清风明月为伴,那一腔的失意或怅然总能一扫而空,重获心灵的自由。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山水的清音与丝竹之音截然不同,它能让真心观赏它的人荡尽胸中块垒,得到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古往今来的人们从大自然的美景中不仅能寻求精神上的安宁,也在沉醉山水之中练就了一双慧眼,他们用生花妙笔及时地描绘出了这些美景,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论是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无人同赏的些微怅惘,还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豁达,都能够引起千载之后人们的共鸣,让人仿佛进入当时的情境中。

    七、文章脉络

    《记承天寺夜游》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作者与张怀民在庭中散步。第二层写散步时所见的月色。第三层写作者内心的感慨。

    篇五: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巧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掌握其音、形、义。

    (2)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内容,感受本文语言的清新美与含蕴美。

    (2)在比较中,体味两幅雪景的不同,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绘中寄寓作者的精神追求。

    (3)理解本文几个含蕴深刻的语句,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和感悟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玩强斗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全文,比较两幅雪景的不同特点来体味蕴含其中的情感。

    难点:理解本文精练、优美、内蕴丰厚的语言。

    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

    2、搜集回顾鲁迅先生生平。

    3、结合课文,借助工具书完成下列词语。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①磬口( )②塑罗汉( )③脂粉奁( )④灼灼( )⑤朔方( )⑥凛冽(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博识 ②美艳 ③灼灼 ④蓬勃

    ⑤凛冽 ⑥天宇 ⑦精魂 ⑧升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提示学生背诵有关“雪”的古诗词名句(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孤舟蓑苙翁,独钓寒江雪”),教师简评入课:“雪”,洁白的自然之物,是纯洁与刚毅的象征,因而,它也成了古今中外名人竞相吟咏的对象。今天我们来欣赏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

    二、正课

    (一)文学常识了解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简介鲁迅及其作品。教师适当补充。

    (二)文体知识简介散文诗(借助多媒体字幕)

    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等,但它又毕竟是诗(只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较为短小,具有诗的文笔等。

    (三)初读感知

    1、听读。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能让人陶醉。请同学们闭上眼用心听读课文一遍,边听边展现画面,同时感受散文诗这种文体独具特点(放朗读录音,或教师配乐朗读一遍)。

    2、展示听读收获。

    ①听读中感受到的画面(生自由谈)。

    明确:滋润美艳生机盎然的江南雪,如粉如沙,蓬勃奋飞的朔方雪……

    ②听读中感受到的语言特点。

    明确:语言清丽流畅,扑实真切,洒脱灵活,又不失严谨……

    3、感读。

    感读是一种文字与心灵初撞的过程,需视之以目,感之以心,动之以情,发之于口,请同学们在刚才听读感悟的基础上,直面课文,通过直观的文字去查找学生初读感知的画面,同时注意预习时了解的字词在文中的运用。

    (四)层次疏理内容概括

    1、根据听读和感读到的画面,给文章分层,并简括层意。

    明确:全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3)段,写江南的雪,第二部分(4~6)段,写朔方的雪。

    2、合作探究:同桌交流概括两幅图的特点。

    明确:江南雪,滋润美艳,生机盎然。朔方雪,如粉如沙,蓬勃奋飞。

    (五)美读品味

    精力专注,走入散文诗的意境,体悟诗中良好的情韵,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这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

    提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进入情境,读出特点。

    学生自由地大声动情朗诵。

    (六)展读评价

    找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全文或某一段落)师生评价。

    评价参照:

    ①发音准确,节奏合理。

    ②读出诗意,感情充沛。

    ③“江南雪”语调要温润,赞美的,充满向往的。

    “朔方雪”要用孤独不屈充满战斗性的语调。

    三、小结

    在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两幅各具特点的图景,江南雪的滋润美艳,朔方雪的蓬勃奋飞,让我们领略雪这一纯洁自然之物的独特风采,另外散文诗灵活的形式,优美的语言,也让我们陶醉。所以同学们课下加强朗诵,将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下来,并有感情地背诵。

    第二课时

    一、文本探究

    (一)内容、语言

    1、作者怎样描写江南雪的?

    学生交流讨论反馈。

    明确:

    (1)文章开头首先提到暖国的雨,然后对比着引出江南的雪。

    (2)接写雪的质地、颜色。

    (3)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雪野图,衬托江南雪独具的风格。

    (4)写孩子们塑雪罗汉,将雪与孩子们的快乐联系起来。

    语言:提示学生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谈谈怎样体现快乐的。

    明确:呵、拍手、点头、喜笑等。

    2、用自己的语言再一次概括江南雪的特点。

    明确:江南雪,透露出盎然的生机,孕育着生命。

    3、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朔方雪的?感觉朔方的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学生交流讨论反馈。)

    明确:作者用一个“但是”巧妙转折,先交待朔方雪与江南雪的截然不同,然后用“永远如粉、如砂,决不粘连”写出塑方雪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它在日之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在“凛冽的天宇下”,北方的雪俨然一个斗士,它“蓬勃地奋飞,弥漫于太空中”,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像是一个奔放的挑战者。

    (二)情感和主旨

    1、作者对江南的雪,朔方的雪感情态度是什么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反馈。

    明确:

    作者对滋润美艳的南方雪,对充满生机的南方雪景充满怀念和喜爱之情,对如粉如砂,旋转升腾的朔方雪,寄寓了深切的同情和热情讴歌。

    2、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感,其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1)提供本文的背景材料(多媒体)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态度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2)生结合背景材料计论,回答问题归纳主旨。

    明确:滋润美艳的南方雪,寄托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藏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二、关键词语的品味

    (研讨课后练习二)学生结组交流,畅所欲言。

    明确:

    1、“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2、“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江南的雪孕育着的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

    3、雨是雪的初始防段,雪是雨的升华,作者用肯定的语气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对它不幸的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作者赞颂朔方的雪是“雨的精魂”也就是说它仍然保持了雨的自由活泼的精神。

    三、迁移拓展

    1、江南的雪那平和恬静的美让作者欣喜,寄托他美好的理想和追求,而作者更由衷地赞美北方雪的孤独与刚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的精神。好,让我们闭上眼来倾听殷秀梅演唱的《我爱你塞北的雪》走进雪的世界,去领略它那独特美韵。(放录音)

    2、学了这篇文章,听了这优美的歌曲,你对“雪”是否又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请拿出笔来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字数不限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学生写作,完成后交流评价)

    四、小结

    同学们,雪是雨的精魂,雪是春天的使者,雪象征着纯洁,雪象征着刚毅,雪是奉献者的化身,雪是挑战冷酷的斗士。心灵的冬季有雪相伴,你的心田,定会纯洁滋润,你的心音定会铿锵悦耳,你的心房定会宽阔坦荡。

    篇六: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六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纯朴、简洁、深情、睿智、哲理性的语言风格

    2、通过对比和人的感受来写草原特点的写法

    3、学习欲扬先抑、层层递进、卒章显志的手法

    技能目标:

    1、训练学生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培养学生能抓住文眼,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情感思路的能力

    3、赏析蕴涵深意的句子的方法技巧

    情感目标:

    1、品味作者笔下草原的独特魅力以及作者对草原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2、让学生在对草原景色的独特感知中丰富情感体验。

    3、学习作者“善忘”与“静默”的人生态度,陶冶性情。

    二、重点难点:

    1、通过对比和人的感受来写草原特点的写法

    2、欲扬先抑、层层递进、卒章显志的手法

    3、体会简洁纯朴语句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及人生哲理

    三、学法指导:

    1、用草原歌曲创设意境,背诵《敕勒歌》导入新课,走进作者(提问练习一)

    2、用“纠错法”分组分段读课文,锻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读书的能力(练习二)

    3、用“小组互测法”强化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结合练习三)

    4、用“小组讨论法”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情感思路(结合练习四)

    5、用“启发式”研讨探究解决文章的重点难点(结合练习五、六)

    6、“小组交流式”完成本节写作训练题。(练习七)

    四、研讨下列问题:

    文章为何以“静默草原”为题?

    五、品味下列句子

    1、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2、 “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3、 我愿意像母牛一样,俯首以口唇触到清浅流水…。.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

    4、“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六、写作训练

    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写你心目中的草原印象,一百字左右。

    参考题目:《梦中,我来到草原》、《假如我是草原人》

    七、学习反思与归纳小结:

    蒙古民族素有“马背民族”、“草原雄鹰”的称誉,马和诗歌是蒙古人的两只翅膀。当我们想到蒙古人,当们想到蒙古人,给我们的第一个感觉?(豪放爽朗粗犷……)然而在这篇散文中让我们感觉到了蒙古人的另一特征:细腻柔情。

    在我国当今文艺界就有三个人以他们的细腻柔情征服了很多人。他们就是草原三剑客:歌手腾格尔 画家朝戈 以及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鲍吉尔原野。他们三人在创作中都充满了细腻与柔情,他们对自己的故乡和民族念念不忘,他们的个性谦逊低调,本色质朴。

    篇七: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七

    学情分析

    1、从师生访谈的结果来看,了解课文结构与叙事线索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关键在于对“台阶”的象征意义,即对父亲的精神世界的了解。而要实现此目的,就要让学生了解父亲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背景,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思想。

    2、父亲想建造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其实是想获取社会对他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需要。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形象

    3、掌握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

    2、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亲追求社会地位、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意义。

    2、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法。

    3、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鲁迅对保姆阿长的爱,朱自清对父亲的爱,我们已经在学习课文时感受到了,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森祥的《台阶》看看他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约2分钟﹞

    二。预习交流﹝约5分钟﹞

    1、以小组为单位,检查预习课文清况。2.了解作者及作品情况。3.了解背景。

    三。确定目标。﹝约2分钟﹞

    四。分组合作。﹝约8分钟﹞

    五。展现提升﹝约15分钟﹞

    六。穿插巩固﹝约5分钟﹞

    七。达标测评﹝约5分钟﹞

    入教导学。

    抽查两名学生的预读情况,

    出示小黑班题。让其他学生参与组内检查,交流。

    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他做了哪些造屋准备工作?

    3新屋造好后,父亲怎样了?。

    4复述课文,感知父亲形象。

    检查每一组的学习讨论情况。

    要求各组选出代表,展示本组学习成果,组与组比赛,评出优胜组,教师适当点评。检查每一组的学习情况。

    引导学生从小说角度再学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父亲为什么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2、台阶在父亲心中意味着什么?

    3、为什么父亲造的是九级台阶?

    4、为了这个愿望父亲付出了哪些努力?

    5、文中详述造台阶时父亲的兴奋与幸福,意在表现他的什么品质?

    出示测试题:

    1、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其实就是他对自己地位的要求,就是他对获取他人尊重的渴望,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父亲靠什么实现了目标?

    篇八: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调动训练学生联想想象思维,身临其境地阅读文本。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句,细品文本语言,感受文本含蓄委婉的情感之美。

    3、深入发掘解读文本的个体生命意识及民族文化内涵,熏染其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激发学生心怀天下的历史责任担当。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析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情感之美。

    教学难点

    深入发掘解读文本隐含意蕴,理解其个体生命意识和民族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夜伏案,掩卷静思,阿来笔下的丽唤醒了属于我的诗和远方。如梦如幻,多么美好啊!沉醉之中,我头脑中浮现出这样的字句:“何妨去做个诗性的古城人呢?哪怕做一天,沾沾诗气也值!”一位香格里拉的文人竟如此深知我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滴水经过丽》,尽情畅游在丽的诗情画意里。

    二、浸润经典赏画意

    作者笔下的丽,我心中的日月,是陶渊明笔下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聪慧的你漫步在作者笔下的丽,捕捉到了怎样的风景呢?

    请你选取形象鲜明或印象深刻的景物、人物,进行合理的联想想象,简洁生动地描述画面。

    提示:注意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预设:

    1、玉龙雪山冰川剔透、白雪晶莹、雾气缭绕,巍峨挺拔矗立在苍茫云海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四方街我赤脚轻踩在铺满五花石的老街,仿佛触到千百年前丽的清凉,嗅到家家户户沁人的花香,听到院落里悠扬的古乐和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马帮行色匆匆的马帮翻山越岭,和着百灵鸟的歌唱,杜鹃和山茶的舞动,消失在落日余晖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三、字斟句酌品诗情

    丽风光无限,风情怡人。让我们带着初遇丽的欢喜,细细咀嚼这座古城的悠悠诗情。请细心的你字斟句酌地精读文本,抓住重点字词句,品析本文的语言之美。

    预设:

    1、“又”“想”“被”

    2、“看见了”“来到了”“经过”“看到了”“喧哗”

    “一滴水”“丽坝,丽坝”“丽,丽”

    示例:“一滴水”一滴水的来之不易。它带着美好的夙愿,经历着漫长的黑暗与等待,为即将开始的长途旅行积蓄能量。

    3、“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示例:对比,让你感受丽古城净化心灵,安顿灵魂的静谧纯净,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丽古城的赞美和敬意。

    4、“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示例:诗意的比喻,精妙的联想,把薄云掠过月亮的景象比作丽古城的银匠擦拭银盘,突出薄云掠过月亮星空的晶亮之美、飘逸之美、灵秀之美,让人慨叹并沉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仿佛能见到作者对丽之美的陶醉。

    四、醍醐灌顶见真谛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家国天下在我心中。“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相关。”

    我们旅行,读书,并不是为了从中诉求什么,而是因为:世界如此美丽,生而为人,我们应该用心去欣赏它,触摸它,更幸福地生活。我以我心映照此文,获益匪浅,愿分享给大家,请善思的你静静聆听,希望抛砖引玉,让你重新审视文本的意蕴之美。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它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也是修德养性的关键,还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是国与国共处的原则。反复阅读文本,我在字里行间读出了传统文化“和”。

    (一)从个体角度来看

    1、个体与自我的和谐。譬如,经过丽的这滴水,它执着寻访四方街的梦想,经历山高水长,激流浅滩,最终美梦成真,回归入海,完成了生命历程,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2、个体与他人的和谐。譬如,远方来的游客和民居的主人亲切交谈,互通消息。又如古城院落的家人,邻里和谐融洽的闲聊,欢声笑语……

    3、个体与自然的和谐。譬如,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山水之间的亭台楼阁……丽滋养了人们,人们也美丽了丽。人们在永恒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里像个纯净安然的婴孩,返璞归真,找到了心灵安适之所,建构了赤子般的精神家园。

    (二)从民族文化角度来看

    1、丽古城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逐步融合。譬如,丽四方街白须垂胸的老者演奏清雅古乐,也有华灯初上时灯红酒绿的夜夜笙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由此,得以窥见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脉络。

    2、丽古城以其亘古不变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魅力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古今中外的人们前来观览膜拜。丽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变迁的缩影,当下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样坚定有力,彰显了我们民族自信包容的博大胸怀和传统文化中“和”的智慧。

    五、情真意切咏家乡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行走世间,我们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亲吻大地。我们的生活的这片土地和丽一样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一样博大盛情,笑迎中外游客,四海宾朋。

    请热情的你做一名古都洛阳的宣传志愿者,学习借鉴本文拟人的手法,为美丽的古城洛阳一句话,为美丽的洛阳花会添光彩!

    示例:

    1、我愿意是古城河边的一株垂柳,春风拂面,抚慰那远行的天涯游子。

    2、我愿意是古城花园的一只夏蝉,守候在凋零的落红身边,初心不改。

    3、我愿意是古城天空的一朵云,为姹紫嫣红的牡丹仙子送去一片阴凉。

    作业布置:

    1、复习再读《一滴水经过丽》,并参考课外阅读书目,完成课外阅读。

    2、选择课外阅读的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字数不少于300字)

    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威廉、华兹华斯

    《一棵开花的树》席慕蓉

    《我爱这土地》艾青

    《牡丹的拒绝》张抗抗

    《赤壁赋》苏轼


    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优秀8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1717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新学期家长寄语精彩7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