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普读物 > 优质范文 >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精选7篇
  •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精选7篇

  • 来源:科普读物
  • 时间:2022-08-17 19:50:19
  • 移动端: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精选7篇
  •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7篇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篇一:《我与地坛》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评价史铁生对“生命”、“苦难”以及“欲望”的哲理性感悟;

    2、体会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领会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理解史铁生对“生命”和“欲望”的哲理性感悟;

    2、体会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赏析作者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史铁生对“生命”、“苦难”以及“欲望”的感悟。

    教学方法:教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型:教读课

    课时:2课时

    教具:自作powerpoint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理解课文对“生命”和“苦难”的感悟的内容。

    2、把握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领会语言特色。

    二、导入:

    (电脑显示“贝多芬”的图片)

    同学们一定知道这是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他不幸耳聋后,喊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的誓言,作出不朽的伟大乐曲《命运交想曲》,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学的文章同样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这就是——《我与地坛》(板书)。

    三、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赴陕西插队。20岁时,因腿疾住进了医院,那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七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作品以关注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我与地坛》等。

    (电脑显示作者简介和照片)

    四、介绍地坛:

    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帝祭地的场所,也是我国最大且是唯一现存的祭地之坛始建时,坛外辟有护坛一千四百七十六亩,坛内总面积六百四十亩。曾经一度荒芜,后来政府修葺整理为地坛公园,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坛的整个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端庄、雄伟、别具一格。从整体到局部都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观念和象征传说够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方泽坛、皇祗室、宰生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

    (电脑显示地坛公园的图片。)

    五、阅读第一部分回答

    1、阅读课文,说说作者如何把他和地坛联系起来的?

    ①作者是怎样去地坛的?(用原文回答)

    明确:“摇着轮椅”。

    ②作者为什么“总是”去?(用原文回答)

    明确:“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③他到底怎么了?他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想要逃避?(用原文回答)

    明确:“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④作者认为自己和地坛之间有“缘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

    明确:一是“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二是园子荒芜冷落,而“我”也因残废而被社会遗弃,同病相怜。

    阅读课文第一节与第五节第一句话,说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电脑显示)地坛 作者

    荒↓ ↓双腿

    芜↓ ↓残废

    同病相怜

    被人冷落←←→→被社会遗弃

    2、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

    明确:三处。

    (全班诵读第三段、第五段的景物描写部分)

    这两段的地坛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用主谓短语概括)

    (电脑显示)琉璃剥蚀 朱红淡褪 柏树苍幽 草藤茂盛

    高墙坍圮 雕栏散落

    残阳 正红

    废园 沉静

    蜂飞 蚁动 瓢虫升空 蝉脱

    露珠滚动 草木竞相生长

    ↓ ↓

    古旧 荒芜 →→→特点←←← 生生不息

    荒芜但并不衰败

    明确:园子无人看管,大部分都沉寂,犹如无人烟的原野。但地坛里的卑微的草木昆虫,并不介意所居之地的荒芜,仍然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顺其自然地活着,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地坛拥有了丰富的生命意蕴,因此荒芜但并不衰败。

    3、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关于死的事;为什么要出生;怎样活。

    结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概括为:生是一个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死也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既然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所以,我虽然双腿残废了,但不应该消极,而要顺其自然地活下去。)

    4、作者解决了生和死的问题,可是他还有一个问题,那是什么问题?

    明确:怎样活。

    ①全班同学朗诵六个“譬如”句,概括景物特点。

    (电脑显示)落日灿烂 雨燕高歌 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 草木泥土的气味、落叶的味道

    ②你们从这些景物中体会到什么?

    明确:六个“譬如”,调动了味觉、视觉、嗅觉和听觉,从落日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秋风里落叶的味道中,有一种生命的激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③问:这几句解释了古园形体被肆意雕琢,有些东西却不能改变,请联系作者经历、遭遇说说文句的含义是什么?

    (电脑显示)地坛 肆意雕琢 不能改变

    身残志坚

    我 身体残疾 精神不变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继续赏析课文,理解作者对“欲望”的体会。

    一、阅读第二部分回答。

    1、写作给作者带来哪些快乐与痛苦?他又想到什么?(用原文回答)

    (电脑显示)高兴 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

    中魔 想写得更多 想得到别人的肯定 →→ 欲望

    恐慌 担心文思枯竭

    悟出道理:人真正的名字:欲望。

    2、作者如何看待欲望?

    明确:人性的本质就是欲望。消灭欲望,也就消灭了人性。历史上,人类的进步是很多欲望推动的,但灾祸不少也是欲望造成的。因此,它既是“罪孽”,又是“福祉”。

    二、讨论思考:

    (学生的答案可能丰富多彩,让他们畅所欲言,然后教师总结。)

    1、学完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对人生、苦难有没有新的感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活、苦难之间的理解。

    明确: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史铁生历经苦难,对痛苦有刻苦铭心的体验,但经过一番深刻的思索后,明白面对苦难,不能逃避,不言放弃,要勇于向命运挑战,让生命重新充满生机。

    2、《我与地坛》包含着作者对生、死非常深刻的思考:“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你们对于生和死有过自己的思考吗?结合亲身的经历、体会,试简述你的感受。

    明确:生,如果只为等死,人其实早已死去。

    3、史铁生说:“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人一生中总是充满着各种欲望。请联系生活,谈谈你对欲望的理解。

    明确:欲望本身没有好与坏的问题,关键是你对待它的方式和内容。

    三、布置作业:

    1、人生如戏,其中的演员便是我们自己。这场戏,变化莫测,难以预料。但是,只要我们对人生的信念坚定执著,那么,就算打击再大,痛苦再多,也能化悲剧为喜剧。

    请你以“感悟人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内容不限,不少于800字。

    四、下课。

    附:「板书」

    死 生 活

    我 ←————→ 地坛

    欲望

    篇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篇二

    一、导入

    屏幕显示:湛蓝的底色,以地坛为背景,左上方写着《我与地坛》——史铁生,右下方史铁生坐着轮椅,微笑着。左边字幕:母亲的形象美、群像美、意象美。

    第一节里,史铁生搏击命运,摆脱阴影,感悟人生,超越死亡。他认识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由此超越了“死”,接下来超越“生”更不容易,有一个人,在他超越“生”的过程中,一直陪伴和帮助他,这个人是谁?是他的母亲。我们今天就从史铁生的母亲的形象入手,来进行关于母亲的审美阅读。

    篇三:《我与地坛》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在《我与地坛》这篇散文中,史铁生用恳切、优美的文字,记述了自己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文章阐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己残疾后,地坛成为了自己栖居的精神家园,地坛荒芜而不衰败,它处处时时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史铁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徜徉于其间,观察、聆听、感受、思索,终于感悟到了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使作家参透了生死,也明白了应该怎样活,地坛让一个不幸的人获得了解脱,得到了灵魂的皈依二是以地坛为背景,写了与地坛相关的人物—自己的母亲,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在认知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水平,但在理解生命的高度上、面对困难的勇气上还需要有更为理性的思考同时,母爱总是毫不张扬的,母爱的方式总是平凡的,子女往往忽略了这平凡而又伟大的爱,只有去感悟,才有深切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语言

    2、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苦难的感悟

    3、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教学重点:

    史铁生对生命以及苦难的感悟

    教学难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文章、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与指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图片)有这么一个人,他最爱的体育运动是田径,他最喜欢和最羡慕的人是超级田径巨星刘易斯,最想做的事是和刘易斯赛跑,他对刘易斯说:“你的跑鞋我的梦”可现实中,他却在二十一岁生日的时候,瘫痪了双腿,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可是,他并没有沉沦下去,他潜心读书,他致力写作,成了一个顽强的向不幸命运抗争的人,他一直在跑,与刘易斯的迅跑没什么两样他就是史铁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我与地坛》,来感悟史铁生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的思考(板书:课题)

    二、展示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三、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

    文章的标题是《我与地坛》,但作者仅仅写了我和地坛吗?

    (明确:还写了母亲)

    现在请同学们迅速从文中找出一个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过渡段

    (明确: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四、深入探究

    (引:“我”当年为什么要独自跑到地坛去?“我”又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让我们来探究文本,找到答案)

    (一)合作探究:第一部分,“我”与“地坛”(板书)

    l “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来到地坛的?

    明确:

    ①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②失魂落魄

    ③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l地坛是怎样给作者以启示的呢?(找出文中有关地坛的景物描写,诵读、赏析)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朗读略明确: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但园中的老柏树却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也就是说,地坛虽然荒芜破旧,但却仍然透露着一种生命的活力所以,“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实际上就是地坛给自己的生命的暗示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思考:作者笔下的蜂儿、蚂蚁、瓢虫、露水等事物有着怎样的共同特点?)

    朗读略明确:地坛中的小昆虫和草木虽然卑微,但却能自得其乐的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都在无言诉说着生命的顽强和美丽,它们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反而是由于它们的存在,使地坛不再衰败,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即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自己也应该像那些小昆虫和一草一木那样珍爱生命虽然残废,但不能颓废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齐读,看都写了地坛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朗读略六个譬如

    明确:灿烂的落日,高歌的雨燕,留痕的冬雪,激起草木和泥土的气味的骤雨,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的落叶

    引导:祭坛石门的落日,容易伤感,史铁生却看到光辉灿烂;最为落寞的时间,他看到的是雨燕的高歌;冬雪覆盖一切,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候,孩子们的脚印让他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苍黑的古柏,让他看到了园子里的亘古不变的宁静之美;骤雨让他闻到了灼烈与清纯;秋风忽至,早霜到来,似乎满目凄凉,但他看到的是落叶之美这些东西都蕴含着一种生命的激情,一种生命的永恒这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读作者长时间的观察和思索这些景物,他会感悟到什么呢?换句话说,作为已经残疾了的自己,应该怎样去活?那就是: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l 小结:在我与地坛这一部分中,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将“我”与“地坛”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一座废弃的古园,一个残废的青年;古园荒芜冷落,青年失魂落魄;古园荒芜但不衰败,青年感悟古园,珍爱生命;古园被肆意雕琢,有些东西不能改变,青年双腿残废,勇敢的面对生活,精神不变总之,是地坛使史铁生从绝望中走了出来,地坛给了史铁生第二次生命!

    (二)合作探究:第二部分“我”与“母亲”(板书)

    读文章第二部分,感悟、理解母亲对自己的爱

    l作者到底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明确: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自己不在家时,母亲那种心神不定、坐卧难宁的“痛苦”与“惊恐”母亲的想法和举动,正是母亲对儿子的爱的体现,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要加倍的

    l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的?母亲对待苦难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找出关键句子,进行揣摩)

    明确:(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母亲没有退缩、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希望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她是一位注定活的最苦的母亲,更是一位意志坚韧的母亲

    明确:(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射门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韧的生活下去而这正是为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

    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诵: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总结讨论:

    纵观全文,作者写了“地坛”与“母亲”,“地坛”与“母亲”有什么联系?

    明确:当作者失去了行走能力的时候,他来到地坛,地坛的勃勃生机给了他生命的启迪;当他失去了母亲的时候,他依然来到了地坛,在地坛中,他追怀着母亲的足迹,追索着母亲给他的启示母亲是伟大的,地坛和母亲一样伟大

    五、拓展延伸(任选其中一个小题)

    (一)、史铁生以一个截瘫病人登上文学圣坛,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对每一个人都是很大的激励以“咀嚼苦难”为话题,写一个片段,展示自己对苦难的态度

    例子:咀嚼苦难,我们才能超越自我对于音乐家来说,双耳失聪是一种致命的打击,但贝多芬却能对命运说“不”这个生活在苦难之中的人,将苦难的果实连汁吞下,咀嚼耳聋的痛楚,不畏众人的嘲讽,用发自灵魂的声音讲述了音乐的真谛,用心灵谱写了永恒的经典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咀嚼苦难,我们才能走向成功对于君主来说,断送江山意味着什么?死亡吗?但至少对勾践来说不是在吴国的监狱中,在夫差的皮鞭下,他卧薪尝胆,一面咀嚼着苦难,一面勾画着复国的蓝图,于是,越国灭吴不再是遥远的神话

    (二)、以“感悟母爱”为话题,写一个片段

    例如: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波浪滔天,母爱就象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

    篇四:教学设想 篇四

    1、从课文入手,按母亲的“形象美——群像美——意象美”的思路,引导学生去认识母亲的人性美、人格美,从而受到美的激赏并得到别一种阅读方法的感悟。

    2、制作与教学相配的课件,增强审美效果。

    篇五:《我与地坛》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品位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意。

    3、学习、借鉴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

    4、体会作者截瘫后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从而体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

    5、体悟残疾人的艰难,培养关爱残疾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导入:

    史铁生是一位作家,在他人生最灿烂的时光里,命运却给他带来了最沉重的打击——双腿残废。这对一个原本正常的人来说,是多么残酷的捉弄。他不能再像我们一样想站就站,想坐就坐。当遭到这变故时,史铁生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于是,地坛——这个在他家附近的荒芜冷落的古园,便成了他“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在这个园里,史铁生浸泡了十五年,而他写下的《我与地坛》,就是他在这里浸泡、思考后的结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史铁生的这篇散文《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作者史铁生和他的散文《我与地坛》。

    史铁生,中国著名编剧、小说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延安插队,三年后,也就是在他21岁的时候,因病造成双腿瘫痪,返回了北京。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他创作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散文创作有《合欢树》、《我与地坛》等,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些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我们课文中节选的是《我与地坛》中的第一和第二两个部分,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和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命运的关注。

    简单介绍地坛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是明清两朝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坛”指的是祭祀用的台。

    二、分析第一部分

    史铁生对于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的特殊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特殊的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地坛,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本文的第一节,思索几个问题:

    (一)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

    明确:原因:缘分。仅为着那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作者突然残疾无法正视现实)

    地坛:

    用一个词来概括:荒芜冷落

    而此时的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失魂落魄。荒芜冷落——失魂落魄

    地坛的破败烘托了“我”的精神状态,同病相怜。

    (二)在地坛我整日思考什么问题?

    明确:1、我该不该去死;2、为什么生;3、怎样活。

    那么他思考的结果怎样?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那也就是说,出生的事实人不能选择,不可以辩论;而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是不必急于求成的。因此,对于“我”来说,“我”虽然残疾,但不能一味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平静地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的活下去的信心。

    为什么我会受到这样的启迪,地坛真的仅仅是荒芜吗,同学们找一下,描写地坛景色的是哪几段?(3、5、7段)

    (三)分析第3自然段:

    也就是说映入作者眼帘的,不只是一座荒芜的古园,同时里面也暗藏生机——“太阳循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给人以希望。

    (四)分析第5自然段:

    主要描写园中小昆虫,这些昆虫共同的特点即是“弱小”影射作者自身,因为残疾,在社会上是弱势群体。

    小昆虫们虽然卑微,弱小,且处于荒芜之地,但它们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按照自己的生存方式活着,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它们,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由此感悟生死。

    (五)分析第7自然段:

    解决怎样活的问题

    作者在感悟生死后,仍在地坛中深沉的思索,这时候映入作者眼帘的景物发生了变化:

    明确:落日光辉、雨燕高歌、苍黑古柏、孩子的脚印

    地坛在岁月中流露出永恒的一面,由此,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与永恒。因此,“我”虽然经历挫折,命运的打击,仍要珍爱生命,保持乐观精神。

    长存物——生命永恒

    人有悲欢离全,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智者的眼中,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快乐和悲伤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有句话说得好“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必刻意制造苦难,但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永不屈服,

    三、分析第二部分。

    作者在地坛“想了好几年”,终于找到答案,解决了生与死的问题,从残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怎样活下去”是一个与生命相伴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作者独立完成的,他的每一次精神跋涉,都有人伴他同行,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是母亲的爱与理解伴他风雨兼程。

    “游子吟”中有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唯恐日迟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由此可见,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更是艰辛的,是母亲一滴一滴的汗水编织而成的。而把这样的一份爱倾注到一个残疾的儿子身上,那更是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背后。

    (一)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二)我们看这段主要写了什么事?

    明确:我和母亲——母亲爱“我”;我理解并怀念母亲。

    〔问〕母亲爱“我”,她都为我做了哪些事?

    明确:我去地坛,母亲准备;我去地坛,母亲目送;

    我去地坛,母亲来找。

    〔问〕那么,我对母亲的理解呢?

    明确:

    1、设想母亲心理。将一个关心爱护儿子,但在儿子最痛苦无助时却不能在他身边的母亲的焦灼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犹其此时这是作者心中所想,是对母爱最深沉的理解。

    2、写小说报答母亲。有感于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爱的伟大。

    3、整日怀念母亲。又是倦鸟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4、痛恨自己的倔强与羞涩一种倔强与羞涩所酿成的苦果极其严重且无法弥补时的锥心之痛。

    〔问〕结合上面的一些分析,体会课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种形象。

    明确:“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给“我”独处的空间,给“我”去地坛的自由。她甚至做了最坏的准备: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说他真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她承受儿子不幸的双倍痛苦,情愿替儿子受罪,但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问〕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与伟大,使我领悟到生存的意义,价值,使我更坚强的活下去。

    〔问〕本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但第二节好像有点脱节,讲的是我与母亲,同学们考虑一下,是不是第二节与第一节毫无联系呢?那文中有哪句话将两节联系起来了呢: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我虽然残疾了,但母亲和地坛教会我感悟生命,教会我勇敢的活下去,成为我重新站起来的支柱,使我成为一个灵魂健全的人。

    篇六:《我与地坛》教案 篇六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命运交响曲》

    导语: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这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也是抗争命运的文章。(打课题和作者幻灯片)

    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答:还写了母亲。

    问: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

    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二、朗读、分析、评价

    第一部分

    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2、问:“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残废自伤的心境。

    3、问:“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这是一个环境怎样的地坛?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启示?(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稍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他“决定”活下来了。(古园的形体“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譬如……”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又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

    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

    第二部分

    导语: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个别学生朗读1~3段,其他同学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答:(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5、问: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对母亲的怀念。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个别学生朗读,评点,老师范读,再学生齐读。可配乐《懂你》)

    三、借鉴、吸收

    导语: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对生死观有无别的看法,对生命怎样感悟的?对母爱如何理解、回报?为理想而活,为爱我的人而活,也为母亲的骄傲而活,爱母亲,学会回报等等。(结合课前读后感习作)

    结语: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才更深刻地理解母爱。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又如何看待“苦难”?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又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必要刻意制造苦难,但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不要屈服。

    篇七:审美阅读 篇七

    1、母亲的形象美。

    在课文中找出直接描写母亲的段落,它们是非颠倒、3、8自然段落。分析这些段落,讨论作者总是往地坛跑的时候,母亲的反应是怎样的?

    送——理解

    请一个同学朗读第3自然段,配乐马斯涅的小担琴曲《沉思》,分析通过母亲的举动,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格?屏幕显示:

    忧——坚忍

    母亲的形象美

    找——关爱

    课文中2、3、8自然段直接回忆描写了母亲当年的惊恐不安、忧愁和痛苦,但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她在默默地忍受、苦苦地支撑。

    第9段有一句话:“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为什么?回答是:母亲并不企求儿子显赫成名,只是希望儿子在苦难面前,能经受起考验,像普通人一样,坚强地生活。文中哪句话印证了这一点?第9段结尾“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这就是文中母亲的形象美,她的美是坚忍博大、可歌可泣的。

    其它几段多是自我反思的段落,作者在沉思中感悟,在内敛中喟叹,自诉自省自责自悔。文章的风格可以概括为(屏幕显示):

    回忆与自省交融赞美与忏悔并存

    如泣如诉的风格感悟思辨的基调

    2、母亲的群像美。

    推而广之,在我们的记忆中,从古到今,有哪些颂扬母亲的故事和诗文?

    讨论之后,屏幕显示:电影背景,字幕

    孟母三迁

    欧母教读

    岳母刺字

    母亲的群像美

    唐朝有一位诗人,名叫孟效,他一生窘迫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的卑微之职。他要接母亲来溧阳,以尽孝心。此时,孟郊眼前浮现出母亲关爱自己的一幕又一幕,并写下了一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歌《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纸船

    ——寄母亲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二、母亲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名人名言:“造就我的,便是我的母亲。”——爱迪生

    母爱在女人心中是一件简单、自然、丰硕、永不衰竭的东西,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法国巴尔扎克

    世界上其他一切都是假的空的,惟有母爱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普列姆昌德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意大利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拙。(日本)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记忆中的母亲啊!最心爱的恋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欢乐,所有的情谊。(法国)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法国)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孟母为了选择孩子成长的最佳环境,三迁其居,培养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亚圣”;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用苇杆在沙地上画字教他认读,成就了一代文豪,彪炳千古;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教导出一代名将,千古英雄。

    母亲的伟大还在于:母亲千辛万苦养育了孩子,一旦国家和民族需要时,母亲又毫不犹豫地献出他们的至亲至爱,放映电影《苦菜花》《高山下的花环》的故事片段,然后屏幕显示:是母亲养育了孩子,成就了孩子,而当祖国需要时,母亲又义无反顾地献出他们的孩子,母亲是崇高的、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人性美、人格美闪烁着永恒的光辉,照彻天地和宇宙,贯穿远古和未来。

    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她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她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3。母亲的意象美。

    千百年来,我们感谢母亲,歌颂母亲,常选用哪些审美意象?它们分别表现了什么审美内涵?屏幕图像滚动播出:春晖、大地、江海、港湾、大树、祖国。

    其审美内涵是:

    大地——丰厚

    祖国——归依

    春晖象征母爱的温暖;大地象征母爱的丰厚;江海象征母爱的包容;港湾象征母爱的安全;大树象征母爱的支撑;祖国是我们精神的寄托,心灵的归依。定格显示字幕:

    春晖——温暖

    港湾——安全

    母亲的意象美

    大树——支撑

    江海——包容

    其中可吟唱《小草之歌》《大海啊,故乡》等歌曲体味,放配乐诗朗诵——余光中的《乡愁》。

    经过这一番审美辨析,我们再回到课文,对残疾人的母亲进行最后的审美观照,谈谈你知道的残疾人的母亲的故事:

    故事一:快80岁的著名影星秦怡,有一个50多岁的残疾儿子,秦怡不仅料理他的生活,还让他学绘画。一个西方著名的电影制片人知道了大为感动,收藏了她儿子的画,并说,他收藏的不仅是一幅残疾人的画,更是一个残疾人的母亲的伟大人格。

    故事二:香港弱智儿瘐文瀚走失,下落不明,其母花费巨资四处寻找,两年多了始终没有放弃努力。

    故事三:武汉20岁的武警战士方超追击歹徒,被歹徒的子弹击中大脑,成了植物人。母亲每天在他耳边呼唤他的名字,讲他儿时的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唤醒了他,这是母爱的奇迹。为了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年青的警察方亮面对持抢歹徒奋不顾身,不幸一颗罪恶的子弹射中了方亮的大脑。经过多方抢救,英雄的生命终于得以保全,但他被医生断定为终身卧床的植物人……在随后的五年里,2000多个日日夜夜,是母亲的爱让英雄的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精选7篇》由:科普读物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special/1629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校园的励志广播稿优秀9篇
  • 推荐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