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范文
  • 《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范文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9-09-12
  • 移动端:《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范文
  • 《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范文 本文关键词:辽阔,教学设计,草原,范文

    《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范文 本文简介:设计思路  《辽阔的草原》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音乐教材第四单元《神州大地》(1)──辽阔的草原。是一节以学习蒙古族民歌为主,其他教学方式相互配合的综合课。通过对《牧歌》的学唱以及对无伴奏合唱《牧歌》的欣赏,让对地域性民歌特征不甚了解的七年级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

    《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范文 本文内容:

      设计思路

      《辽阔的草原》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音乐教材第四单元《神州大地》(1)──辽阔的草原。是一节以学习蒙古族民歌为主,其他教学方式相互配合的综合课。通过对《牧歌》的学唱以及对无伴奏合唱《牧歌》的欣赏,让对地域性民歌特征不甚了解的七年级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响。在教学设计思路上体现了“体验、探究、升华”的教学方式。

      体验:在歌曲的教学中,让学生用听唱法直接学唱歌曲,有利于学生感受、体验、掌握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和风格。对于歌曲的处理,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感受和理解,为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响作好铺垫。

      探究:通过播放草原风貌,介绍蒙古族独具特色的衣食住行,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让学生在看、听、想、议中去发现、探究影响草原民歌的因素,从而进一步了解内蒙民歌的风格特点,特别是“长调”的特点。

      升华:通过看、听、唱、对比等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蒙古族民歌的纯美,通过学生的才艺展示以及了解“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已不多见的现象,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家乡、美化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

      l、通过欣赏和演唱《牧歌》,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响,体验内蒙民歌独特的魅力。

      2、通过对比、情景展示、体验等教学过程,使学生认识民歌特征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能力。

      3、通过学生眼睛与心灵的对话,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对民歌的学唱及对内蒙民歌风格特征的把握;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旋律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体验

      1、导入

      师:“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到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请同学们听着这首熟悉的歌曲随我一同前往。”(播放《蒙古人》,边听边观赏草原风光。)

      师:请同学们把你所看到和听到的美丽的东西告诉大家,并谈一下你的感受。

      生:看到了美丽的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听到了腾格尔演唱的《蒙古人》。老师要带我们去看内蒙古大草原,听魅力无穷的蒙古族民歌……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体验一下蒙古族民歌的无穷魅力吧!(板书课题)

      2、学唱歌曲

      听:播放《牧歌》。

      师:请谈一下你对歌曲情绪、风格特征的认识。

      生:《牧歌》是一幅有着丰富色彩的美丽画卷,是一首赞美家乡美丽富饶的赞歌。旋律悠扬、动听,节奏舒展、宽广,速度较慢,有颤音及很长的拖音。

      再听:再次播放《牧歌》。

      师:你认为旋律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生:第1、2小节与第5、6小节、9、l0小节在节奏上相同,即:XX│X·X

      听唱:(第三次播放)请学生轻声和着伴奏哼唱旋律。

      再唱:让学生自主选择分别采用:全班齐唱、小组唱、领唱、对唱、表演唱等形式熟悉巩固歌曲。

      唱谱:歌曲唱熟之后,请学生集体视唱歌谱。

      在演唱中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歌唱时的呼吸、换气、咬字吐字、长音的拍数、力度的把握、演唱的情绪等。

      二、探究

      1、欣赏

      听: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播放录音)

      师:通过聆听,你认为什么是无伴奏合唱?这首无伴奏合唱《牧歌》与我们刚才唱过的《牧歌》在演唱方式及感受上有什么不同?

      生:无伴奏合唱就是没有乐器伴奏的合唱。演唱方式上前一首独唱,后一首是合唱。无伴奏合唱比独唱更能表现出草原的空旷、一望无际,给人的感受更加丰富……

      教师补充:……

      再听:播放无伴奏合唱《牧歌》。(进一步感受无伴奏合唱的音乐魅力)

      2、播放草原风光的影片

      师: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的知识介绍蒙古族人民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及蒙古人的性格,并谈一谈地域文化与其民歌的联系。

      生:通过谈论与相互补充得出初步的观点。

      3、探究结论

      师、生:内蒙古独特的地域特征,造就了勇敢、豪爽、粗犷热爱艺术的蒙古族人民,造就了他们独特的音乐形式……

      三、升华及延伸

      1、升华

      师:通过学唱和欣赏,你认为蒙古民歌有哪些特点?

      生: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宽广;旋律中有颤音及下滑音,充满了辽阔、奔放的草原气息……

      师:为什么昔日那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色现如今在内蒙已不多见?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生:草原、草场沙化严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目前,我们国家正在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林,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和封沙育草等措施……

      师:今天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

      生:……

      2、延伸

      才艺展示

      师:有了这么多收获,大家愿与老师一起通过歌舞表演的形式来表现我们对草原民歌以及家乡的热爱吗?

      师、生进行才艺展示。

      知识拓展

      师:我们国家还有哪些地方有草原?那里风土人情、民族性格、文化艺术又有哪些独到之处呢?请同学们在课余的学习中认真去捕捉、去思考。

      教学反思

      当前,流行音乐冲击着学校的音乐课堂,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民族音乐不感兴趣。通过《辽阔的草原》这一课的教学,我有如下体会:

      1、充分体现学科本位。音乐是听觉及实践的艺术形式,要让学生在充分的听和唱中感受作品本身的旋律特征,为了解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征作铺垫;同时,在学生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再唱歌谱,降低了学习难度。

      2、注重音乐内容与相关知识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探究、认识民歌特征与地域文化的联系,体验内蒙民歌的独特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3、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多次采用提问、及时评价等方法及学生积极主动的才艺展示,多方位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反应强烈。

      4、采用对比法、情景再现法、联系实际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范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范文》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33294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关于秋叶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