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本文简介: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1810班张艺译“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确,三月里的扬州鸟语花香,街边、河岸的绿树枝繁叶茂,春意盎然,灵动可人。不过,炎炎夏日里的扬州,似热情却不失娇美的女子,别有一番风味茵茵柳树随风飘荡,阳光透过树叶零零碎碎地为地面镀上碎金,站在绿茵下,翘首遥望。悠悠船儿泊于水上,水光潋滟,明媚的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本文内容: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1810班 张艺译
“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确,三月里的扬州鸟语花香,街边、河岸的绿树枝繁叶茂,春意盎然,灵动可人。不过,炎炎夏日里的扬州 ,似热情却不失娇美的女子,别有一番风味
茵茵柳树随风飘荡,阳光透过树叶零零碎碎地为地面镀上碎金,站在绿茵下,翘首遥望。悠悠船儿泊于水上,水光潋滟,明媚的阳光下,更是显得波光粼粼。远处,一座蜿蜒的石桥跨过瘦西湖,桥上人来人往,桥后的寺庙高高耸立于不远处的山上,绿树遮掩得它若隐若现,平添几分神秘感。它如一位矗立在湖旁的巨人,与二十四桥、湖水、绿树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副引人入胜的山水画。
嘿,瞧见这白塔了吗!那就是故事“一夜造白塔”的主人公。一天,乾隆在瘦西湖中游览,船到五亭桥畔,只觉瘦西湖与北海公园的琼岛春阴极像,只差一座白塔。
第二天清晨,皇帝开轩一看,只见五亭桥旁一座白塔巍然耸立,以为是从天而降,身旁的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瘦西湖之憾,连夜赶制而成的”。
据说,是扬州八大盐商之一,一夜之间用盐包为基础,以纸扎为表面推成的。尽管只可远视,不可近攀,但乾隆不无感慨地说:“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
仰望苍穹,只见城墙上挂着一个带有篆书“东门”的牌匾。止步于街口,惊叹于这古色古香的建筑,“绿杨深巷,人倚朱门”是郑板桥对扬州昔日风华的写照。曲折巷陌间,繁华的小商铺坐落于街道两侧,做糖人糖画的小摊、卖糕点酥饼的小店、富有特色的纪念品、闻名四方的“扬州三把刀”,无一不吸引着我。东关街上还有几处名人故居,我参观了个园,那扇枕温衾的黄香便是园主人的先祖。在个园,竹林片片,绿树成荫,假山的形态各异,潺潺溪水流过,让人叹为观止。来到个园的最深处,见一檀木制的阁楼,宅院很小,楼外挂着红丝绸和绣球,这便是小姐的住处了,经介绍,小姐16岁前都被禁足于楼上,平日里很少下楼活动,可谓是“养在深闺人未知”。
傍晚,夕阳西下,如血般的红照在石板路上,此刻的老街仿佛化身成了一个妩媚的女子,美得惊人。路过一家小店,我便走了进去,尝尝扬州的特色小吃。
扬州的烧饼圆鼓鼓的,像个小胖子,上面洒满芝麻,密密麻麻,看了都让人垂涎三尺,我轻轻拿起烧饼,小心翼翼地咬下去,生怕它松散开来。一口下去,酥脆的口感与浓郁的花香融为一体,在齿间缠绵悱恻。里面满满的茉莉花馅,清香中带着淡淡的涩味,软糯可口。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回首,愿这座充满人文气息的城市,带着人们美好的寄托,永盛不衰……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本文关键词:名都,竹西佳处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32975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