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徽州之行,收获之行
  • 徽州之行,收获之行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9-07-29
  • 移动端:徽州之行,收获之行
  • 徽州之行,收获之行 本文简介:

    王硕“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留下的千古绝唱,说的是一辈子想去人间仙境,可做梦也没想到人间仙境原来在徽州。去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徽州的研学之旅,揭开了徽州的神秘面纱,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去了解徽州这个散发着诗韵的小城吧!徽州,古称新安,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位于安徽省南部

    徽州之行,收获之行 本文内容:

    王硕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留下的千古绝唱,说的是一辈子想去人间仙境,可做梦也没想到人间仙境原来在徽州。去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徽州的研学之旅,揭开了徽州的神秘面纱,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去了解徽州这个散发着诗韵的小城吧!

    徽州,古称新安,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位于安徽省南部。自古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清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戴震,现代著名学者胡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前国家主席胡锦涛等,都是徽州人。人没到徽州,心早已飞去。

    下了飞机的第二天早上,我们就在宗祠里进行了开蒙礼仪式。开蒙礼既是祖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又是当今对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开篇之笔。目的是让我们传承传统习俗,树立 “ 善 ”“ 正 ”的行为规范,汲取尊师爱学的思想精华。 开蒙礼之后,我来到了有画中乡村之称的千年古村——宏村。来到这里,宛如进入一幅泼墨山水画,这里的一景一物极富灵性:小桥流水人家,亭台楼阁桥坊,诗意与世俗生活完美结合,让我感受着徽派古民居的青瓦白墙与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六天里,我参观了许多地方:包公文化园,让我了解了包公的公正、清廉、不畏强权;桃花潭,深不可测,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底,让我信口吟出李白的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三天参观的宣纸文化。我国的第一张宣纸的出产地就在徽州,距今有几千年的历史。这里的宣纸薄如蝉翼,润如青云,不但质地绵韧,纯白细密,而且有不蛀不腐,润墨性强,耐老化的特点,宜书宜画,保存长久,有“纸寿千年”的美称,被誉为纸中之王。在宣纸文化场里,我们见到了许多古代的宣纸和制作宣纸的材料,还亲自体验到了捞纸的制作工艺。你知道吗?宣纸的制作有108道工序,如捞纸、切纸、检纸……制作捞纸讲究深入浅出,我们排好队一个一个体验。轮到我了,师傅和气地对我说:“来,学着我做。”我首先学着师傅的动作,用指板压住捞纸工具的一端,再用工具和师傅一起迅速地往捞纸的水桶里深深一捞,将水轻轻抖掉后,用工具再浅浅一捞,就做出了一张宣纸,当时我一头雾水,心想为什么要深捞一下,又浅捞一下呢?后来在老师的讲解下,我终于知道了,原来第一下深是为了打好基础,第二下浅是为了让宣纸做得更白、更好。看来,做什么事都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

    徽州之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胡开制墨场。徽墨是中国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老胡开制墨厂更是全国有名的"老"字号,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了。这里是一家经典古法制墨场,墨都是采用纯天然材料,经过取灰、熬制、晾晒……好几步制成,即使小墨也要几个星期才能做好。在制墨场中,工人师傅们亲手教我们描金,他们先给我们示范,用十分细的毛笔头沾一些金粉,再用毛笔小心地点在墨上刻好字的凹痕里,让金粉慢慢流遍这个字,像这样一个接一个地再涂再等……造墨工序非常多,每一步都饱含了制墨人的辛劳与汗水。望着自己的作品,心中是满满的骄傲。其实炼墨就好比炼人生,有着说不完的学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那短短的几天里,我不仅欣赏了祖国的壮丽河山,了解了徽州的灿烂文化,还收获了珍贵的友情,徽州之行,收获之行。在今后,我要更加努力锤炼自己,争取走出国门,领略世界之风彩!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徽州之行,收获之行 本文关键词:之行,徽州,收获


    徽州之行,收获之行》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32492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毕业前给老师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