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背篼》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 《背篼》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 来源:创业找项目
  • 时间:2019-02-19
  • 移动端:《背篼》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 《背篼》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本文关键词:背篼,课时,教学设计,优秀

    《背篼》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本文简介:教学目标:  1、能按“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按课文的内容进行说话。  4、能体会山里孩子童年的勤劳。  教学重难点:  学会“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背篼》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本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按“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按课文的内容进行说话。

      4、能体会山里孩子童年的勤劳。

      教学重难点:

      学会“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学习提示”和《背篼》这篇课文的生词,我们知道,背篼光从外表看,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它对山里的小朋友来说,是好伙伴,好朋友,给山里的孩子带来许多童年的生活乐趣,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还是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听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

      边听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

      2、学生谈想到的画面。

      3、朗读、背诵。

      三、明确学习方法

      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老师想和大家商量商量,接下来该怎样学呢?谁来出出主意?

      2、这一单元的学习提示教给我们什么读书方法?

      四、学习重点词句

      1、什么叫重点词句?

      2、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是哪一句?

      3、自由朗读这句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背篼里怎么盛得下童年?)

      5、用赞扬的语气读这句话。

      五、学习2-7小节

      1、我们已经找出了重点词句,该怎样做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呢?

      出示:

      (1)想想课文中哪些具体事例是表达重点词句的意思的。

      (2)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我们什么启发。

      2、学习5、6小节。

      (1)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将体现山里孩子勤劳的具体事例划下来,待会儿请这样回答:勤劳体现在_________上。

      (2)学生自学,回答。

      (3)按句式回答:“勤劳不仅体现在()上,还体现在()和()上,更体现在()的想法上。

      (4)说说理由,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山里孩子的勤劳。

      (5)体会采药的辛苦。

      (6)指名朗读背诵。

      3、学习第7小节。

      学得真不错,就这样学,我们继续研究课文。

      (1)指名读第7小节,找找“()是勤劳的象征”

      (2)谁来做做撩起围裙一角,揩去脸上汗水和泥渍的动作。

      (3)妈妈给孩子擦汗,孩子的表情怎样?

      (4)你能说说他仿佛在说什么?

      (5)老师这儿有三种答案,想想,哪一种是山里孩子的回答。

      a、“妈妈,瞧我多能干!”b、“妈妈,我的柴够您烧一阵子了,明天可以不上山了吧?c、“妈、我不累,您放心!”

      (6)朗读。

      4、学习第三小节。

      (1)还有哪一段写到了妈妈,指名读。

      (2)想想妈妈怎么呼唤?

      (3)真是妈妈的手臂吗?是什么?用什么比作什么?

      (4)朗读。

      5、学习第5小节。

      (1)引读。

      (2)学生表演,教师朗读。

      (3)抓住描写动作的词背诵。

      6、学习第2小节。

      (1)听音乐。(流水声、鸟鸣声)

      (2)谁能把听到的音乐说出来。

      (3)比较句子,朗读指导。

      小溪在哗哗地流着。

      小溪在说着悄悄话。

      小鸟在树上叫着。

      小鸟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来。

      (4)观看动画,进一步体会情感。

      (5)再次朗读,边读边想象描写的画面。

      六、谈启发

      1、回忆刚才学习的过程,看是否按“单元学习提示”的要求来学习。

      2、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拿自己跟山里的孩子比一比,想对山里的孩子说些什么?

      3、朗读诗:《山娃子》

      归来了,山娃子,

      带着一身的汗水、泥渍,

      带着一路的雨露、晚霞,

      归来了。

      大山是您童年的天地,

      山风、小溪、鸟儿,是您亲密的伙伴。

      蜿蜒的山道,

      是您梦的小径。

      沉甸甸的背篼,

      是您理想的翅膀。

      哦,山娃子,

      背篼里盛着一座大山,

      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背篼》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30329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捧腹轩渠成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