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创业找项目 > 范文大全 >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稿精选4篇
  •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稿精选4篇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稿精选4篇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征文,十周年,纪念,精选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稿精选4篇 本文简介: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了纪念改革开放40年带给我们的成就和自豪,各个地方争相上映了改革开放纪录片,带我们一起回顾这40年,同时举办了征文活动,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稿精选4篇。篇一生命中,总有一些人值得你一辈子去记忆,总有一些梦值得你一生去守望,也总有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稿精选4篇 本文内容: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了纪念改革开放40年带给我们的成就和自豪,各个地方争相上映了改革开放纪录片,带我们一起回顾这40年,同时举办了征文活动,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稿精选4篇。

    篇一

    生命中,总有一些人值得你一辈子去记忆,总有一些梦值得你一生去守望,也总有一些相遇让你感激上苍对你的眷顾。

    湖南农信科技人就是一群守望者,守望着湖南农信科技飞速发展这颗梦想的种子发芽生根,一天天,一点点,茁壮成长,为三湘大地的百姓撑出一片金融绿荫。

    追逐梦想,不畏艰辛苦累

    让我们小心珍藏起岁月的感动,用时光研磨着生命的砚。

    1978年,那时候,车,马,邮件慢,为了老百姓的存贷款,湖南农信人一个背包、一把算盘、一本凭证,走遍三湘四水,一年只够为那么几位乡亲办理个三、五元的存贷款。

    1994年,当别的银行已经开始辖内通存通兑时,湖南省农信社才刚刚从手工时代进入电脑时代。

    2005年,当别的商业银行网络信息系统全面高速覆盖的时候,省联社成立,湖南省农信社的网络系统开发才开始起步,那一年,湖南省农信社信息化已经远远的输在了起跑线上。

    2017年11月6日零点18分,湖南农信新一代业务系统成功上线。共有108个系统,设置了3万多个参数,核心处理能力达2000笔/秒,瞬时峰值20000笔/秒,端到端处理能力1000笔/秒,日均交易4000万笔以上;为全省42万户企业客户、6053万个人客户服务提供“7*24”小时服务……这一年,湖南农信在信息化的赛道上已经追上甚至超越了竞争对手。

    “我是办理查询,现在只要自己的身份证,不用带存折和卡什么的,一下就把我名下信息全查到,娃在外面给我转钱,分分钟就查到了。俺在这么偏远的村里,一样可以感受到大城市的快捷金融服务了呢,这是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呢。”2017年11月7日一早,怀化麻阳61岁的村民陈某就等在麻阳郭公平支行门口,第一个走进网点感受到了新一代业务系统的快捷服务,喜滋滋地告诉我。

    可知,这份“喜滋滋”的背后是沉甸甸的汗水……

    “新一代上线倒计时3个月里,全省102家法人行社参与上线投产演练。魏总每天都加班到凌晨,有一天晚上,从办公室下楼的时候不小心脚下踩空,从楼梯间摔下来,左手臂当时就摔断了,他跑到医院,打个绷带就往办公室赶,医生拦都拦不住,而且还是通宵干,看到我们科技部的总经理都这么拼,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往前冲。”省联社科技部副总经理秦恒丰感动地告诉我。

    我找到最开始起草湖南农信IT发展规划的安峰,作为省联社科技部的副总经理,他从规划到实施都参与其中,为让我好更详细了解湖南农信信息科技的发展,他发给我这几年写的各种分析材料,近10万字。

    科技部研发组的付贤良说:“我是2007年才考进省联社信息科技中心的,每天和他们一起工作,他们那股子‘钻劲’我真的很佩服!”他告诉我,2010年全省各项中间业务发展迅速,当时农信社的综合前置系统只能用于某一品牌的小型机上,一台设备需要几十万元,造成业务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业务发展。当时研发组提出将系统移植到开放式linux平台的想法,但开发公司反映,移植牵涉系统底层,缺少精通这方面的技术人员,且国内无成功移植的案例,认为不可行。科技部副总经理研发组长吴华晖说:“不试试怎么能证明就不可行,只有技术难题,没有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吴华晖还安慰大家:“如果我们成功了的话,就可以不要受限于一个平台,不要总是被开发公司牵着走,我们要自己研究一套对外标准,要别人按照我们的标准来做。”于是吴华晖向领导申请给他们组一个月时间先做试验。通过查阅国外技术资料和反复试验,他带领创新研发组的同事们终于找到一条移植的可行方法,通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成功将系统移植到开放式linux平台。移植后系统硬件开支由原来几十万降低到几万元,成本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有力的促进了湖南省中间业务的发展。这让那个大开发公司的人都很惊愕。

    路在脚下,改变带来希望

    这是一群执著地追求梦想的农信科技人,就像一株株向日葵,年轻的心始终向着太阳飞翔。

    由于刚起步,人手不够的原因,当初农信社一些大的开发工作离不开外部公司的支持。他们强烈意识到:过度依赖外部公司将失去自己的科技能力。于是,在实际工作中,研发组一直将掌握核心技术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学习其它商业银行软件开发管理经验,结合农信社实际,大胆探索,刻苦钻研,2013年的时候,他们终于总结出了一套软件系统分类管理办法。

    2009年湖南省银行卡进入业务高速发展期,业务量在短短几年内增加近10倍,系统压力巨大,频繁出现高峰期宕机的情况,在湖南银联交易质量排名中农信社排在最末一位。期间虽然开发公司多次派人对系统进行了分析和优化,仍不能解决问题,情况比较严峻。对此,科技部人员大胆尝试自主优化,通过搭建模拟平台、内存分析等技术手段,终于定位并解决问题,优化后湖南省银行卡系统处理能力和运行质量明显提升。2010年在交易量增加30%的情况下,农信社在湖南银联交易质量排名从最后一名上升到全省第二名。

    2012年10月,娄底市某房产局房屋维修基金管理全面电子化,要求联社在一个月内实现系统联网,否则将原有存入农信社的维修基金撤走,涉及优质存款近亿元,该联社理事长跑到省联社信息科技中心寻求支持。由于农信社不像其它金融机构已经有成型的系统,而是需要重新开发,情况十分紧急。对此,科技部提出先开发外挂程序实现联网的解决方法,并加班完成程序开发,利用国庆假期到娄底进行现场安装调试,提前一周实现系统联网。多年来,科技部的每一位员工一直要求自己:绝不能因为技术原因而造成基层业务的丢失。

    梦想舞台,大家并肩共奋进

    这群湖南农信科技人,他们守望着梦想,和生命一起见证着湖南农信科技梦的实现;当风雨袭来,不屈在泪光中演绎顽强;岁月里屹立不倒的,是梦想;执着的努力,是守望。

    2012年,湖南农信旧核心系统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快速化产品定制的市场需求,于是,2014年省联社党委决定启动升级新一代核心系统,再艰难,也要完成,这,是使命,更是整个湖南农信人的梦想。

    道县农商银行的蒋辉告诉我:“永江支行郭利平上线前一天头晕耳抽筋,晚上夜半痛醒,发现嘴里流脓血,脸肿成包子,在岗位上打着吊瓶。”

    “很多科技战线的同志一干就是10几年,默默无闻钻研科技,像湘潭办事处的吴定中在科技战线就整整17年了,张家界办事处的袁谋齐,娄底办事处的刘勇,他们都是在地市网络中心,一个人撑起半边天,只要是技术上的事情找他们,哪怕有时候查出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他们也从来不会推诿,总是想办法大家一起去解决。”秦恒丰如数家珍地说着。

    有你相伴,人生处处精彩

    时光流转,成熟了湖南农信的科技,沧桑了湖南农信科技人的容颜。但湖南农信人知道,自己是一个幸福的守望者。在守望着,梦想花开,绚烂芬芳。

    科技工作是辛苦的,银行的科技工作更是辛苦,每逢重大的业务上线和系统升级,科技人员需要不分昼夜进行加班和上线,因为业务早一天推出,就可以为全省农信社早一天增加一项竞争的利器,舍小家顾大家,是他们不得不做的选择。

    2011年5月20日是湖南省新会计准则切换的日子,全省农信社仅向银监部门申请了两天停业,切换工作必须分秒必争。吴华晖通宵达旦地守在机房,而这夜吴华晖的老婆正在医院产房分娩。同事们好几次催他去医院,他都说:“不行,这里更需要要我,一旦出错,后果不堪设想。”等系统成功切换完成,恢复营业后,吴华晖赶到医院,儿子已经出生三天了。采访中,吴华晖满眼愧疚地说:“真的感觉亏欠他们很多。”我想,这,也许是湖南农信所有科技人员心里一份柔软的痛吧!

    见到吴华晖的爱人张思思时,我傻傻地问了一句:“你对吴华晖有过怨言吗?”她对我说:“每每深夜看到他一接到电话,像消防员接到火情命令一样赶赴办公室,要说我没有失落,那是假的。但是,看他是那么坚定、执着于湖南农信的科技事业,我觉得,这一生只要有他相伴着,我人生的每一刻都是精彩的。”

    湘西靖州农商银行的苏启星为了新一代上线,三次推迟婚礼并未休婚假,他的妻子告诉我说:“我喜欢他认真工作的样子,他在哪里,我也跟在哪里。”确认过眼神,余生都为你,也许,这是最好的诠释……

    到2018年10月10日,湖南农信业务流水达到日平1千万笔、各类账户数1.8亿、发卡量6900多万张、自助机具8500多台,各项存款9079亿元,各项贷款5232亿元,存、贷款款增量和总量均持续居全省金融系统第一。

    2018年11月24日,即将启用的“湖南农信数据中心”,作为信息系统数据集中、应用研发、系统维护和指挥中心,符合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A级+T3标准,能满足未来10-15年湖南农信科技发展需要。

    改革开放40年,湖南农信科技人在追梦的路上不曾停歇,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把梦想的种子播撒到全球。他们仍会在原地,守望。因为我知道,不管他们走得多远,最初的梦想,永远在他们心中收藏……我相信!

    篇二

    张家港市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东南部,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1962年,建立沙洲县,1986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沙洲县,设立张家港市。改革开放以来,张家港人民弘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充分依托沿江、沿海独特的地理优势,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沿江、临港经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开辟一方金融事业。

    敢为人先的农村金融改革先行者

    一、组建全国首家农商银行。200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带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在南京召开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座谈会。时隔不久,国务院作出决定,在苏南经济发达地区选择部分县级信用社作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试点,张家港就是其中之一。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下发关于在江苏省试点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批复,同意在张家港、江阴、常熟、武进、扬中、通州6市中选择2至3家先行试点组建农村商业银行。2001年11月28日,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挂牌,成为全国首家由农信由改制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张家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被称为农信社历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张家港农商银行的诞生与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有关。2000年4月14日,朱总理到江苏考察,就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召开座谈会,确定在江苏全省推广一级法人制,并对江苏农村信用社改革给予很多优惠政策:主要帮助农村信用社解决历史包袱,以扶持农信社发展。这以后,江苏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至2001年7月,江苏全省农村信用社都变成了一级法人。

    体制的改变为业务发展增加了活力,张家港农商银行结合张家港的经济金融形势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发展之路。组建后的张家港农商银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1年至2004年:加快发展,夯实基础;2005年至2006年:经营转型,提升特色;2007年至今:苦练内功,实现上市和跨区域双平台发展。思路决定出路,坚持科学发展观,真谛在于“四个坚持”:坚持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高质量发展和坚持务真求实。

    二、率先推进上市和跨区域发展。经过六年多的发展,张家港农商银行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和发展期。2007年初,制定并实施加快推进体制创新,谋求上市和跨区域发展,逐步做优做强做大,打造一流区域性现代农村金融企业的新一轮裂变式发展战略。全国首批上市的农商银行。2007年5月份正式启动上市准备工作,当年11月13日获得原银监会出具的国内第一份关于同意农商银行上市的监管意见书,11月28日全套上市材料被证监会正式受理。历经十年艰辛,2017年1月24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首批境内上市农商银行之一,开启借力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征程。率先实施跨区域发展的农商银行。为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切实做大总部经济,构建可持续的盈利增长模式,张家港农商银行在全国农商银行中率先推进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目前已开设南通、无锡、苏州3家分行,并已在省内开设13家异地支行和2家控股村镇银行,参股5家农商银行,实现由地方性商业银行向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成功转型,在张家港农商银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战略意义。

    坚持初心的服务三农小微主力军

    “三农”是国民经济的根本,而农村金融则对“三农”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我国金融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张家港农商银行从改制组建全国首家农商银行至成为一家首批上市的农商银行,始终不忘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的初心,以支农支小引领战略转型方向,铸就差异化经营特色,不断做优经营业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在张家港农商银行有一支极具战斗力的小贷经理专营队伍,这支人数超300人、平均年龄仅为26岁的年轻队伍,在成立一年来的时间内不断提升专业化经营服务能力,创造着佳绩:一年来该部门小微贷款总量连跨30亿元、40亿元、50亿元、60亿元四个台阶,至2018年6月,小微金融事业部微贷余额达到60.23亿元,较2017年增幅达57%,而户均贷款仅28.59万元,平均不良贷款率仅0.88%,取得了规模与质量的双丰收。

    今年,张家港农商银行又启动机构改革,正式成立小企业部,作为专门服务综合授信在1000万元以下小企业的业务专营部门,打造专属的产品工厂和信贷作业流程。在后台支持上,张家港农商银行推出多项与本地企业、经济主体契合的产品及业务模式,主要包括农村集体资金管理系统、三优三保、省心快贷等。以省心快贷特色产品为例,今年以来已经落地300余笔,合计4亿余元,为300多家小微企业提供了快速精准的融资服务。

    除了机构上的改革,张家港农商银行支持小微企业举措颇多: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成立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中心,有效支持自主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对科创企业实施倾斜支持,聚焦区域特色产业集聚、重点市场、高新技术产业园、国家级或省级重点科技创业园(孵化器)……每一项扎实的举措,正让中小微企业享受着金融活水的滋润,截至2018年6月,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8.7亿元,占企业贷款总额的81%。此外,令人欣慰的是,全行贷款客户数达到44168户,较年初增加5130户,进一步夯实了信贷发展的基础。

    不光为中小微企业输入金融活水,张家港农商银行还将“三农”金融服务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切实服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以“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工作为例,张家港农商银行积极响应政府有关政策,制订相关金融工作方案,通过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目前,该行已与张家港市八个乡镇建立联系,并与80%以上乡镇进行“三资管理”系统对接测试,正等待优化和上线使用。

    与此同时,张家港农商银行加大对涉农区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单独切分贷款资源,予以优先投放;加大对农、林、牧、渔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设行业限定额度指标,鼓励各经营机构加大投放;加大苏南区域整村授信工作,进一步依托政府相关政策,开展“三优三保”融资支持,强化对村级集体经济支持……农商银行姓“农”的特点得到进一步显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全资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34.82亿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64.12%;零售类贷款余额126亿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24.23%,较年初增长2.05个百分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砥砺奋进的深化创新转型行动派

    张家港农商银行是全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先行者,从成立之初就打上了“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的烙印。为完成战略转型,着力推进机构改革,今年6月份,顺利完成对本地基层支行的全面改革,形成“7+2+16”即7家中心支行、2家综合支行、16家零售支行,构建了对公业务集中运营、零售业务网格化管理的新模式。同时,为实行“强总行”战略,对总行机关部门进行整合,在公司部设立小企业部,引入小微信贷理念,引导简便、高效化服务;重组信用卡部,成立信用卡与消费金融部,搭建消费金融与信用卡业务融合发展的平台,调整完善网络金融部职能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完成干部配套竞聘,在两轮机构网点改革中实施干部全员竞聘上岗,实施支行行长交流轮岗28人次,新选拔中层干部25名,选拔15名机关干部人才至基层管理岗位任职,为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连串的改革动作,无一不彰显着张家港农商银行人矢志不渝、超越自我、超越梦想的气势和胸怀。

    银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服务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唯有把握时代脉搏,主动拥抱互联网,推动智慧金融与传统业务的嫁接,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市场。张家港农商银行早已开始布局、并且取得累累硕果:去年9月,张家港农商银行联合中国银联、蚂蚁金服、腾讯三大支付巨头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此次合作旨在以移动支付为抓手,整合银联、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主流支付渠道,致力实现一码支付,打通社保、医疗、交通、教育、旅游、消费等领域的支付场景,推进商业消费,公共服务、交通出行和政府服务领域的移动支付建设,打造全网聚合支付平台,让百姓享受更加便捷、美好的生活;实现审批流程可视化,在每个节点限时办结,提高了审批效率;去年11月,首批智能超级柜台上线运行,实现自助开卡、银行卡激活、存折补登、电子银行签约等11类、58项个人非现金业务的自动快速处理,目前已基本覆盖辖内分支机构,日均交易量逾3000笔。同时,为进一步优化客户服务场景,该行还研发了移动超级柜台,突破物理营业网点办理业务的限制,将营销渠道拓展至客户需求的第一现场,变“被叫”服务为主动“出击”,提供快速上门式服务。随着智能柜和移动柜的正式上线,缓解了柜面压力,客户体验也进一步得到优化和提升,树立了科技金融新形象的同时,也奠定了张家港农商银行加速建设智慧银行的新的里程碑。

    张家港农商银行在金融转型过程中烙下了深深的创新印记。在产品创新方面,积极深耕村级经济市场,致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出包括“富村贷”“富农贷”“富民贷”在内的“强村富民”贷款系列产品;在业务创新方面,加速公司业务投行化和零售客户理财化,打造完善820核心系统建设……这些闪光点,正逐渐成为该行引领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显著标志。

    众志成城的重塑历史使命追梦人

    行者无疆,无远弗届。张家港农商银行已经占据成功上市的“风口”,必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向现代化银行华丽转身,这是农商银行发展的大势所趋。上市以来,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截至2018年6月,张家港农商银行总资产达1009.79亿元,各项存款余额持续攀升,贷款余额不断突破,资产质量得到改善,不良贷款率逐步下降,拨备覆盖率显著提升,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连续9年上榜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银行1000强。实现营业收入14.35亿元,同比增幅19.20%;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幅17.08%;不良贷款率为1.72%,较2016年末下降0.24%;拨备覆盖率为207.11%,较2016年末提高26.75%。

    2018-2020年是张家港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展望未来三年,张家港农商银行将不忘初心,始终牢记“服从国家战略,助力产业升级,惠及民生所需”的使命,以“专业聚焦、多元创新、大家金融”为愿景,以“因地制宜,精耕本土,南北联动”为区域定位,读懂产业升级规律,主动对接新产业,大力发展新金融,聚焦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围绕金融科技、智慧金融、普惠金融,实施多元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强化创新驱动,赋能实体经济,走好新时代农村金融的引领之路,在服务经济的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打造苏南银行业一流品牌”的宏伟愿景。

    值得一提的是,张家港农商银行的“大家金融”的理念,在经营管理上做金融大家,打造行业专长,建立专业化、特色化的经营模式,扩大农商银行金融大家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让每位员工有一技之长,在组织及社会中做大家的金融。立足区域,践行普惠金融,创办“员工幸福、股东信任、政府放心、客户满意”的银行。

    新时代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改革开放给金融改革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作为在新世纪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的全国首家农商银行,张家港农商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视为己任,面对新时代的召唤,将进一步深化创新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小农商银行金融助力经济发展的崭新篇章。

    篇三

    盛夏七月,草长莺飞,娇艳的花儿纷纷绽放,淮安大地万木葱笼,处处散发着新时代的气息,笔者有幸领略了改革开放40年来淮安水利建设的精彩华章。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让我们把镜头定格在七年前: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新政策、新举措。江苏省委、省政府,淮安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相继以一号文件形式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保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中央和省委、市委1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强调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7年来,淮安水利人因势利导在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加快转变的进程中高奏“构建大水利,服务大发展”的凯歌,提升了淮安水利服务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据悉,建国以来,在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伟大号召下,在周恩来总理“蓄泄兼筹”治淮方针的指引下,经过69年的治淮建设,淮安境内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防洪挡潮、除涝、灌溉、降渍、调水五大体系,发挥了巨大的工程效益。根据2010年6月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明确的新一轮治淮工程建设任务,淮河下游将继续完善以洪泽湖为核心的防洪工程体系,淮安境内“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五大工程:一是淮河入江水道整治。淮安境内投入10亿元,按行洪12000m3/s设计标准进行整治,拓浚河道,加固堤防,拆建加固病险建筑物。二是洪泽湖大堤除险加固。投入3.3亿元,按近期设计防洪标准100年一遇,远景300年一遇防洪标准加固堤防,堤身充填灌浆、堤基截渗处理、新建块石护坡、防汛道路等。三是分淮入沂整治。淮安境内投入3.5亿元,按安全分洪3000m3/s设计标准进行整治,实施堤身及堤基防渗、堤坡防护、建筑物拆建加固等。四是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境内投入120亿元,按行洪7000m3/s设计标准拓深河道,建设入海高等级航道。五是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实施鲍集圩及淮河“三滩”、洪泽湖周边居民迁建,逐步将区内不安全居住人口迁到安全地区;续建鲍集圩行洪区安全建设工程,推进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安全建设。

    明朝诗人姚广孝曾赞誉淮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洲”。淮安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她的文明和兴盛与水有着深厚的渊源,留有丰富的水文化遗存,为挖掘、保护、发扬好这些水文化遗存,淮安市水利局先后建成了中洲公园、复建了河道总督署、修建了古末口记事碑亭、小清口记事碑亭等。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诸生之宗室也。”达者水也,穷者亦水也,作为一座大运河哺育、因水而兴的水城,淮安城有着丰富的水文化特别是运河文化。因此,一代又一代淮安水利人在排污整治河道、建设防洪抗旱设施的同时,从不曾忘记,身为一个“文化人”身上肩负的使命:让这些珍贵的实物遗产和文献资料,悄悄地诉说淮安与水的情怀。

    水有灵气,水文化是魂。改革开放40年来,淮安一轮又一轮彰显水文化的工程项目陆续峻工,已建成的中洲公园配以“若飞桥”、御码头、越河大闸等众多名胜古迹,充分展示淮安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被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江南第一园”--清晏园内的河道总督府,总投资1.5亿元,作为淮安市水利博物馆,成为反映淮安古今水利建设成就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在提升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修复和水安全保障功能的同时,560万淮安人举全市之力大力发展“水经济”,着力提升“水文化”,全力做好“水文章”,通过构建大水利来服务大发展。

    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淮阴舟中晚坐写怀二十四韵》其诗曰:“清浦轻风渡,赤日微云遮。”淮安水利自2001年进城以来,紧紧围绕淮安“绿水生态城市”的发展定位,充分利用和挖掘“四水穿城、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始终立足城市水利建设为城市防洪保安服务、为彰显城市魅力服务、为人水和谐科学发展服务,坚持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统筹发展,高品位规划、高起点立意、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累计完成投资数10亿余元,建成了一系列惠及百姓、润泽民心的民生工程,城市水环境大为提升,人居环境大为改善,赢得了各级领导的赞扬和广大市民的青睐。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天,560万淮安人民有目共睹,淮安水利正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不仅抓好民生水利、安全水利,更注重发展资源水利、环境水利,做到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同步。淮安市水利局全面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淮安市水文化建设规划暨发展研究》要求,重点实施古清口记事碑亭、洪泽湖大堤起始点标志建筑及“南船北马、舍舟登陆”标志建筑等水文化建设工程。“十三五”期间还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水文化精神建设,弘扬新时期淮安水利精神、咏唱淮安水利之歌、举办水文化论坛、拍摄水文化专题片、创办淮安水利刊物等;二是加强水文化物质建设,重点加强水文化遗存保护、水文化场馆建设及水利风景区建设等;三是加强水文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水行政执法,建立水利新闻发布制度,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四是加强水文化产业建设,建立水利投融资平台,培育水文化优势产业,促进水利经济良性快速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给淮安水利建设又送来了新时代的春风,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淮安水利建设者们在淮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意气风发,乘势而上,抢抓机遇,大干快干,淮安城市水利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淮安城市将会变得更加水清岸绿、亮丽怡人。

    历经风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在这个温暖的夏日,让我们带着花的芬芳,一起走近改革开放40年来的淮安水利,去探寻淮水的精彩世界,感悟淮安水利的无穷魅力……

    篇四

    近日,髦耋之年的父亲,一反讨厌玩手机的常态,在弟弟的帮助下,竟然下载了微信,于是被称为“逢盛”的网名,出现在“和和美美一家亲”的群内,且不说父亲的年龄,单是这个高大上的网名,就让我们全家人感慨。

    该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和文化底蕴,该有怎样的理想境界和家国情怀才能酝酿出如此超凡脱俗的网名?“就是喜逢改革开放的繁荣盛世”,父亲乐呵呵地用通俗的语言给出了答案。

    是的,改革改放春风化雨,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我们走在阳光路上共筑中国梦。小到优越的惠民政策,大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神舟飞天到蛟龙探海;从共享单车到一带一路;从高铁动车到一桥贯通港珠澳等,四十年的春花秋实,四十年的励精图治,四十年沧桑巨变,伟大中华民族的辉煌壮举,让全世界震惊。难怪父亲将他的网名拟作“逢盛”。

    一九七八年,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高考制度恢复,父亲将我们姊妹们从偏僻的小山村转学到公社所在地,让我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为我们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我顺利考入王禹高中,那时父亲和叔叔已是当地德艺双馨的教师,语文课上,课前5分钟,叔叔指导我们练字,“春天来了,百花争艳,万象生辉”一句话一写就是三个月;早读除课文以外还要背诵富有哲理的短小精干的文言文,比如《卖柑者言》《刻舟求剑》等;补充摘抄并背诵毛主席诗词,青春的记忆里就有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迈,就有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雄壮;隔三差五的劳动,拾粪担水抬炭,施肥锄草收割,丝毫未影响我们学习,相反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学校的老师们多才多艺,随便五六个人便能组成一支乐队,笛子二胡手风琴,锣鼓唢呐齐上阵,共同奏响《东方红》;“当堂打胜仗,不当落伍兵”是我们的口号,课后从未有任何作业,我们那届毕业生的语文以全县第一的成绩成跃居榜首。改革开放初期,父亲和叔叔见证了我们在徳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九八一年,我步入教坛,开始了漫长的教书生涯,从小学的复式教学到初中的课堂改革,父辈们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让我对教育教学工作情有独钟,“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钻一行”,父亲谆谆教诲激励着我,每次与父亲交流,他总是告诫我,“把读书当成一生的必修课”“教书育人要文以载道要因材施教”“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阳光灿烂与人为善”。从最早的双基教学到双边教学,从三维目标教学到导学案教学,再到新课程理念下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到今天社会主义核心素养的教育,我参与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我从灵石三中建校开始的3班5班,一直坚守讲台到现在的226班,连续16年担任初三毕业班语文教师,其间父亲总是说党的政策这么好,要我立足本职工作,以本色做人,以角色做事,以特色定位。伴随教改的不断深入,近四十年的教育教学,我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山西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为我县的教研教改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二零零八年,落实农村改革开放的新政策,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弟弟担任我们村村委主任,团结带领全村百姓勤劳致富奔小康,架桥修路,接水造林,为村民新建运动场所,购置文化娱乐设备,积极投身村村通水泥路的公益事业中,为了让乡亲们开阔眼界,他自己筹资带领全村父老乡亲乘专机到北京游览观光。那时候,父亲在外工作,我们家中人口多劳力少,村民及左邻右舍都帮我家耕种收割,父母总教育我们要懂得感恩懂得孝道懂得回报,弟弟七年的农村工作经历,锻炼了他的口才,磨练的他的意志,提高了他的能力,更坚定了他服务百姓的信仰。正是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无私奉献,在优秀村官层层公开选拔中脱颖而出,弟弟成为一名合格的乡镇公务员,正是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正是父辈们的言传身教,弟弟才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飞跃。

    二零零九年,祖国六十华诞,全县职工举办隆重的庆祝活动,我们家就有四人参加合唱比赛。我们唱着《我和我的祖国》,唱着《春天的故事》《在灿烂阳光下》《歌唱祖国》《祖国颂》。火热的激情,磅礴的气势,优美的旋律,让我们陶醉。一到周末,红歌动人的旋律在娘家回荡,父母也动情地加入合唱的队伍,一同为伟大祖国放歌,为改革开放的新生活喝彩!

    二零一七年,是值得欣慰的一年,因参加县妇联家风家训传承活动,一篇题为“自云家风有传承”的征文,让我们全家接受了山西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专题釆访,老爸的打油诗以及我们家良好的家风家训在县城以及乡镇引起强烈的反响,这也成为我们姊妹六个送给父亲生日最好的礼物。

    感谢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如果不是改革开放的唯才唯德政策,特殊年代,特殊处境的父亲和叔叔绝对不会有机会进城工作;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们全家不会从乡下来到县城,更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佩服父亲的先知先觉,在他七十岁的自画像中就写到“人生路上,能:逢盛世,逢贵人,逢高师,逢挚友,逢才人,逢慈亲,逢乐业,逢伯乐,逢天时地利人和。能:逢凶化吉,逢险化夷,逢山开路,逢水搭桥,逢难化易,逢祸转福,逢饥有食,逢渴有水,逢热来风,逢冷来暖,逢强而克,逢弱施助。能逢花香入歌来,能逢鸟语荡绿海,能逢家兴子女贤,能逢盛世养天年。”父亲赋予他名字特别的含义特殊的诠释,“能逢盛世”寄托了父亲多么美好的愿望。

    科技的突飞猛进,大数据大流量云计算互联互通,随时都能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事业的振兴和繁荣,让每个华夏儿女为之骄傲自豪,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父亲用“逢盛”作为网名,不正是对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欣喜和赞美吗?

    “逢盛”这个极为普通的网名,传递的是中华盛世巨龙腾飞的新信息,展现的是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新画卷,隐含着对祖国伟大复兴的美好期盼,饱含着老父亲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满腔热忱的爱,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理应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将父亲深藏在网名中的爱化作进取的动力,在共享祖国改革开放丰硕成果的同时,喜逢盛世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稿精选4篇》由:创业找项目整理
    链接地址:http://www.gjknj.com/duwu/29325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体会分享发言